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输出量下降,机体的交感神经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 系统)被激活,以维持足够循环血压,但也引起血管收缩及体液潴留等神经内分泌紊乱。使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使心输出量增加及心室充盈压下降,但长期用药后常出现失效或“耐受”现象,其原因可能与血管扩张剂加重心衰时存在的神经内分泌紊乱有关。为探讨RAA 系统在慢性心衰时的临床意义,作者对19例慢性心衰病人作双盲随机研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和交感神经系统α_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荆哌唑嗪(prazosin)短期及长期治疗,对神经内分泌变化与临床及血液动力学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16例完成了全部试验。  相似文献   

2.
肾素-血管紧张素(RAA)系统在钠充足的正常人血压调控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作者对正常志愿者比较了口服卡托普利所致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作用和有效特异性肾素抑制剂 R_042-5892对静息血压和缓激肽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方法受试者为20名血压正常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和CRISPR-Cas12a系统的荧光快速检测恶性疟原虫方法,并对其检测效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选择恶性疟原虫18S核糖体RNA(rRNA)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和合成3组RAA引物及CRISPR来源RNA(crRNA),选择最佳组合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荧光RAA/CRISPRCas12a检测方法。构建包括靶标区的恶性疟原虫3D7株18S rRNA基因质粒,将质粒浓度分别稀释成1 000、100、10、1拷贝数/μL进行荧光RAA/CRISPR-Cas12a反应,评价荧光RAA/CRISPR-Cas12a法检测敏感度;分别以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CRISPR-Cas12a反应,评价荧光RAA/CRISPR-Cas12a法检测特异度。分别采用荧光RAA/CRISPR-Cas12a法和巢式PCR法对50份疟疾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一致性。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3D7株,经培养后获得的培养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纤颤(NV-AF)右心耳(RAA)及右心房超声特征与心房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经食管超声观察25例NV-AF患者(观察组)和15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的RAA及右心房变化,心肌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RAA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观察组RAA耳充血、排血峰速及速度积分、RAA及右心房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小,RAA面积增大,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增高(P〈 0.05)。RAA内自发性超声造影(SEC)现象检出率占16%,RAA及右心房内未发现血栓。对照组未检出SEC或血栓。相关分析显示,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与RAA充流、排血峰速、RAA及右房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均〈 0.05),而与RAA及右心房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与右心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NV-AF患者的RAA及右心房改变与心房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心肌细胞凋亡是其病理过程的中间或基础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总结右腋动脉(RAA)直径分组标准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探讨如何依据此分组标准更合理地选择右腋动脉插管(RAAC)方法。方法 制定RAA直径分组标准,RAA直径≤6mm者为A组,≥10mm者为B组, 7mm~9mm者为C组。选择48例在我院心血管外科行孙氏手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在主动脉CTA上测量每例患者的RAA直径,并将其划分到相应的组别。依据患者RAA直径的不同组别,RAAC选择“荷包法”(PM)或“横切法”(CM)。分析RAAC并发症的原因,总结RAA直径分组标准在RAAC中的应用经验。结果 入选病例中RAA直径A组16例(33.3%),B组10例(20.8%),C组22例(45.9%)。RAA直径A组者,RAAC均采用CM,体外循环(CPB)均采用RAAC-FAC策略;RAA直径B组者,RAAC采用PM的插管成功率为90%(9/10),CPB均采用RAAC策略;RAA直径C组者,RAAC采用PM的插管成功率为45.5%(10/22),CPB采用RAAC策略的比例为36.4%(8/22),采用RAAC-FAC策略的比例为63.6%(14/22)。RAA直径C组的RAAC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9/22,40.9%),其中PM所致的RAAC并发症8例(8/22,36.4%)。结论 RAA直径A组者,RAAC直接采用CM;RAA直径B组者,RAAC优先采用PM;RAA动脉直径C组者,RAAC优先采用CM,CPB选择RAAC-FAC策略更为稳妥。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35例DCM患者PRA-AT I-ALD系统(RAAS)浓度,并与33例健康人作对照,还对其中16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观察,结果为:DCM患者血浆RAA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并发心律失常者PRA浓度明显高于无并发心律失常者(P<0.05);同时并发心律失常和心衰者RAA浓度明显高于单纯并发心律失常者(P<0.05);DCM患者血浆PRA,ATI,ALD浓度增高具有一致性;DCM患者治疗后RAA浓度明显降低(P<0.05~0.001)。提示:RAAS参与DCM的发生和发展,DCM患者血浆RAA浓度增高,且与心功能不全程度有关.因此,动态观察DCM患者血浆RAA浓度变化,对判断病情程度、监测心衰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治疗方案、估价疗效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田鼠巴贝西虫的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方法(RAA)。方法 选取田鼠巴贝西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x I)序列,设计检测田鼠巴贝西虫的通用引物,并对引物进行筛选和特异性检测,建立并优化田鼠巴贝西虫的重组酶介导核酸等温扩增体系。分别采用重组质粒和田鼠巴贝西虫成虫DNA为模板测试方法的灵敏度;利用其他种类寄生虫DNA,包括输血传播寄生虫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并对42例外籍献血者进行田鼠巴贝西虫筛查。结果 筛选出1组扩增效果良好的引物。RAA反应过程在37℃20 min完成,最低可扩增浓度为10^(-1)copies/μL的重组质粒和浓度为10^(-3)ng/μL的田鼠巴贝西虫基因组。RAA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其他寄生虫无交叉阳性反应。应用RAA方法检测42例外籍献血者标本均为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敏感、特异的检测田鼠巴贝西虫的RAA法,该方法可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时的快速检测以及田野调查时大规模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曼氏血吸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的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方法(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 RAA)。方法 以曼氏血吸虫121 bp高重复基因片段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合成引物及荧光探针,建立并优化荧光RAA法反应体系。分别以不同拷贝数的含121 bp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及不同浓度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法扩增,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以日本和埃及血吸虫虫卵、十二指肠钩虫虫卵、华支睾吸虫囊蚴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法检测,评价其特异性。结果 建立的荧光RAA法可在39 ℃、20 min内特异性扩增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荧光RAA法最低可检出的质粒拷贝数为10拷贝/μL;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荧光RAA法最低可检测浓度为0.1 fg/μL。以日本血吸虫虫卵、埃及血吸虫虫卵、十二指肠钩虫虫卵、华支睾吸虫囊蚴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曼氏血吸虫DNA检测的荧光RAA法,该方法反应快捷、操作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我科近五年收治肝硬变患者50例,其中活动期肝硬变35例,静止期肝硬变15例,分别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RAA系统)的含量,探讨肝硬变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机制。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本组50例均为1994~1998年收治的肝硬变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23~78岁,平均51岁。活动期肝硬变35例,其中有腹水者25例,伴少尿、低血钠、低尿钠23例,2例  相似文献   

10.
当心脏呈泵衰竭时,由于几个稳定机制的活动,使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和因水、钠滞留而继发细胞外液容量扩张。曾经考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轴与上述反应有关,但其在心力衰竭综合征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早期研究认为有重要作用,以后的结果又认为不很肯定。然而,更好的病人选择、影响肾素释放的易变因素的控制、以及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行低位房间隔(LAS,Koch三角处)起搏并与右心耳(RAA)起搏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60例需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RAA起搏组和LAS起搏组各30例,其中LAS组先将主动螺旋固定电极导线放置在RAA测量起搏参数后再将其植入LAS,而RAA组则用被动翼状电极导线直接固定在RAA。分别测量不同部位的起搏参数,比较手术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术中及术后脱位率。结果两个部位的起搏电压阈值、阻抗无明显差别,但腔内P波振幅LAS明显高于RAA(3.8±0.7 mV vs 2.2±0.8 mV),LAS起搏的P波宽度明显短于RAA起搏的P波宽度(88±18 ms vs 154±37 ms)。与RAA组相比,LAS组的手术成功率偏低(90%vs 100%),手术曝光时间亦明显延长(128±45 s vs 12±4 s),术中脱位率在低位房间隔明显高于右心耳(33.3%vs 0%)。结论LAS起搏是可行的,能较RAA起搏明显缩短心房激动时间,但植入手术较传统RAA起搏复杂。  相似文献   

12.
杨青  安雪梅 《山东医药》2009,49(23):50-51
目的 观察组织多普勒在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后右心室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择45例MS患者(MS组)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分别(MS组二尖瓣置换术前后)测量右室收缩横径(RVD)、三尖瓣反流速度,并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测量三尖瓣反流面积(TRA)与右房面积(RAA),计算TRA/RAA值,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量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收缩期峰值速度(V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S组术前Vs降低、RVD增大(P〈0.01),Vs与PASP、RVD、TRA/RAA均呈负相关(r=-0.29、-0.30、-0.43,P〈0.05、〈0.05、〈0.01);MS组术后Vs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RVD、TRA/RAA明显降低(P〈0.01)。结论组织多普勒在评价MS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后右心室功能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优点为无创、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 RAA)和荧光探针方法建立日本血吸虫特异性基因片段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日本血吸虫G28 (Sj G28)基因片段作为靶序列,应用DNAMAN 7.0软件设计合成引物及荧光探针,建立荧光RAA反应体系。扩增不同拷贝数的Sj G28重组质粒,评价荧光RAA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以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似蚓蛔线虫、华支睾吸虫基因组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检测,以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采用荧光RAA分别检测500、 200和5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兔粪中虫卵DNA。分别在50只阴性钉螺中混入1、 2、 3、 4、 5、 10只阳性钉螺,并提取DNA进行荧光RAA检测。结果以不同拷贝数的Sj G28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在5 min时即可观察到明显的荧光信号,随着拷贝数的不断降低,检测到荧光信号的时间也随之延长,不同拷贝数的扩增均在10 min内完成,最低可检出的质粒浓度为10拷贝/μl。以曼氏血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似蚓蛔线虫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的荧光RA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不同数量尾蚴感染的兔粪中提取的DNA样品经荧光RAA检测,均能得到有效的扩增,检测可在15 min内完成。含不同数量阳性钉螺的50只阴性钉螺提取的日本血吸虫DNA经荧光RAA检测,均能得到有效的扩增,检测可在10 min内完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可检测日本血吸虫核酸片段的荧光RAA方法,反应快捷,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心衰患者由于心排血量减小和心房压力升高,神经内分泌活性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可发生一系列改变。在早期阶段作为代偿机制,对维持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具有重要作用,当心力衰竭转为慢性时,部分代偿机制将产生不利影响。SNS与RAA的综合作用促进心肌细胞活性丧失、心肌细胞不良性肥大和间质纤维化,使心室重塑,导致心肌功能进一步减退。现就抗神经内分泌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国产米力农治疗15例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药后心指数、每搏指数增加(P<0.01),平均动脉压、平均右房压、平均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嵌压下降(P<0.05或0.01);血浆肾素活性无变化(P>0.05),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降低(P<0.05)。这提示国产米力农可明显改善严重心衰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紊乱和抑制RAA系统激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日本血吸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的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方法(RAA)。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SjG28基因片段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合成引物,建立并优化RAA反应体系。应用此方法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同时扩增梯度稀释的含不同拷贝数的SjG28基因片段TA克隆质粒及不同浓度的基因组DNA,以评价其敏感性;应用此方法检测曼氏血吸虫、似蚓蛔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基因组DNA及健康人血基因组DNA,以评价其特异性。结果 建立的RAA法可特异性扩增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及虫卵基因组DNA,反应可在30 min内完成。以重组质粒为模板,RAA法最低可检出的质粒拷贝数为20个/μL;以基因组DNA为模板,RAA法最低可检测浓度为0.01 ng/μL。建立的RAA法以健康人全血基因组DNA及曼氏血吸虫成虫、似蚓蛔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反应快捷、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RAA方法,其具有应用于日本血吸虫病基因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随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RAA)系统的研究进展,抗 RAA 系统药物相继问世。此类药物主要包括心得安等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A)Ⅱ竞争性抑制剂肌丙抗增压素(saralasin)、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ACE)抑制剂如壬肽抗压素(teprotide)及甲巯丙脯酸(captopril)。其中心得安等β阻滞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但疗效尚不甚满意。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约50%可有明显降压作用;肌丙抗增压素静脉输注仅对15~20%原发性高血压有效。而且低肾素型病人用药后有可能发生升压现象,临床治疗价值不大。壬肽抗压索虽然降压作用较强,但只能静脉给药,临床应用受限。1977年动物实验首次证明合成的甲巯丙脯酸有显著降压作用。以后的动物实验及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AA)的细粒棘球绦虫核酸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细粒棘球绦虫12S rRNA基因序列片段,设计、筛选并合成RAA特异性扩增引物和荧光检测探针,构建细粒棘球绦虫荧光RAA检测方法。分别以含靶序列的不同拷贝数重组质粒和不同浓度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灵敏度;分别以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虫、华支睾吸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猪带绦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特异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细粒棘球绦虫荧光RAA检测法,在39 ℃条件下20 min内可以实现对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DNA特异性扩增,最低可以检测出10拷贝/μL含靶序列的重组质粒DNA和0.1 ng/μL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DNA样本,具备较高敏感性;对多房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虫、华支睾吸虫、牛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猪带绦虫基因组DNA均无阳性扩增,具备较高特异性;且该荧光RAA法可成功检出细粒球绦虫包囊中DNA。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可用于细粒棘球绦虫核酸检测的荧光RAA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AA)技术的检测利什曼原虫核酸的方法。方法 针对利什曼原虫内转录间隔基因序列1(ITS1)基因设计用于RAA检测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配对筛选、引物和探针浓度优化,建立检测利什曼原虫核酸的荧光RAA法。分别以构建的含利什曼原虫ITS1基因序列的不同拷贝数重组质粒和不同浓度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A扩增,评估其检测灵敏度;以田鼠巴贝西虫、刚地弓形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等其他经输血传播的寄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特异度。结果 从9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对最佳引物对后,引物和探针终浓度经优化分别确定为0.3 μmol/L和0.08 μmol/L。所建立的荧光RAA法在39 ℃等温条件下20 min内可完成样本核酸检测。采用建立的RAA法对田鼠巴贝西虫、刚地弓形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等8种寄生虫基因组DNA进行检测,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在5 min内即出现明显荧光信号,与田鼠巴贝西虫、刚地弓形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无交叉反应。以含利什曼原虫ITS1基因序列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荧光RAA法最低检测限为10 拷贝/μL;以利什曼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荧光RAA法最低检测限为1 fg/μL。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RAA法的利什曼原虫核酸检测技术,该方法反应快速、操作简便、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用于利什曼原虫病流行区现场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assay,RAA)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多房棘球绦虫的核酸检测方法,并进行检测效果评价。方法以多房棘球绦虫线粒体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B018440)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并合成引物,利用该引物进行RAA扩增。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作为平行对照,应用RAA方法扩增不同稀释浓度的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组DNA及梯度稀释的含不同拷贝数目的基因片段的pMD19-T(Simple)克隆质粒,以评价RAA检测的敏感性。应用此方法检测细粒棘球绦虫(G1型)、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蓝氏贾第虫、肝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以评价其特异性。在对建立的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后,检测9份感染多房棘球蚴的动物组织样本、3份模拟现场多房棘球蚴感染阳性犬粪样本以及2份现场阳性犬粪样本,以验证所建立的RAA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所建立的RAA法可在40 min内特异性扩增多房棘球绦虫目的基因片段。以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组DNA为模板,RAA法最低检测量为10 pg;以重组质粒为模板,RAA法最低可检出的质粒拷贝数为10^4个。以细粒棘球绦虫(G1型)、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蓝氏贾第虫、肝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所建立的RAA法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应用本研究建立的RAA法检测感染多房棘球蚴的动物组织样本以及模拟和现场阳性犬粪便样本结果均为阳性,且与PCR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反应快捷、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RAA检测方法,其在多房棘球绦虫虫种鉴定以及棘球蚴病基因诊断方面展现出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