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视水资源危机 完善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丰宁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大力实施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居民生活节水、防治污染、改善水环境,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就丰宁县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1.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对水资源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水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已经作为商品进入  相似文献   

2.
论水资源学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 ,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水资源分类、水资源和水资源学的内涵以及水资源学应研究的 3个层面问题 ,即研究水资源及其演变规律 ,研究如何满足人类活动用水 ,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同时 ,在探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长河中 ,提出了水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它由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 3部分组成 ,共同构成水资源科学领域 ,成为资源科学的支柱学科 .为促进学科发展 ,建议近期水资源学研究应围绕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生态环境系统水平衡 3个重点进行 .  相似文献   

3.
虚拟水与水安全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虚拟水是水资源领域的新概念,近年来,在与水相关的国际会议上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初步探讨了虚拟水和虚拟水贸易,认为虚拟水作为非真实意义上的水,是通过商品交易或服务来实现的,虚拟水贸易主要表现在粮食贸易上,虚拟水与水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密切关系.虚拟水的提出,改变了原有的一些思维方式,拓宽了水资源研究的领域,树立了水资源管理的新理念,最终提供了一条解决干旱地区缺水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虚拟水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水作为21世纪的一种新水资源观,为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和粮食安全问题开辟了研究的新领域.在分析虚拟水概念的基础上,对虚拟水贸易、虚拟水战略、水足迹、虚拟水量化结合研究现状进行实例分析,证实了我国实行虚拟水战略的可行性.结合虚拟水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提出进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
袁福 《河北水利》2010,(3):13-14,29
今年是第18届"世界水日"和第23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的2010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清洁用水,健康世界",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从今年的宣传主题可以看出,水资源质量和数量具有同等重要性,且随着水管理过程中日益增多的水资源质量方面的挑战,前者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水资源管理应通过水污染预防、水资源清洁和水环境恢复等活动,维持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近年,我省就提高水质量、改善水环境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在水资源质量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值此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宣传活动之际,本刊特辑"水日聚焦"组稿,从水土流失治理、提高饮水质量、恢复改善水环境等方面集中探讨与展示我省在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大力提升水质量方面的作为与成绩。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多、水少和水脏”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从不断出现的水问题中逐步意识到需要从资源的角度来认识水、利用水及管理水。同时,人类对水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也对水资源的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为迫切的要求。因此,不断研究水资源的客观规律及其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7.
东南沿海中小流域是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河流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加剧等一系列水问题,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制约作用.以东南沿海中小流域的典型城市宁波市为例,初步分析了该区在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开展了城市化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城市化发展对水生态环境及洪涝灾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现代系统理论构建了宁波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从而为东南沿海中小流域其它类似区域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足迹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足迹概念的提出,有别于传统的"取水"指标,创新性地将人们的生产和消费与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联系起来,让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的总体消耗和污染最终是与生产、消费产品的类型和数量密不可分的。水足迹理论应用研究为水安全战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成为了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从水足迹核算的时空尺度(A级、B级和C级尺度)、水足迹核算范围(蓝水足迹、绿水足迹和灰水足迹)、水足迹可持续性评价及其国内实证研究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水足迹的研究现状展开评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资源水利”理论是立足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三大水资源现状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构成水利发展两大转变的主体内容.由此而深化发展的水权、水价、水市场理论,是水资源的供给、交换、分配与消费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活动内在规律的根本要求. 不论作为水市场主体要素的水商品是以所有权、经营权,或是使用权存在,其完全符合经济学原理,遵循商品的内在价值规律,以价格为表现形式和外在尺度,并有其突出的特性.现谨利用一般经济学原理,从对水需求、水供给及供需关系分析人手,立足量的管理,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措施作点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谈水利现代化及水资源优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翰卿  陈明华 《人民长江》2004,35(11):21-23
通过分析水利现代化的起源、内涵、内容和目标,结合对我国水资源危机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原则和内容,并重点研究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措施.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采取水资源优化配置措施,一方面是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另一方面则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水资源优化配置措施必须从两个方面考虑:①需水管理方面;②供水管理方面.同时,水资源优化配置必须和水环境与生态建设体系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水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①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水法》的制定(1978--1988)。这一阶段处于多龙治水、水资源管理无序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13.
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诸多。正确理解现代水利的内涵对水利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而得出搞好现代水利的道理。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借奥运机遇,朝阳区水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了适应新时期现代水务的发展,必须切实做好水务规划工作.本文基于目前我区水务工作以及国内外水务工作的思路,贯彻市局提出的"民生水务、科技水务、生态水务",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建设、安全供水、防汛以及节约用水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水务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各供水目标将由现在的当地水供水转变为引江水、地下水、地表水多水源供水的格局,因引江水年内年际来水的不均匀性,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引江水的同时,为保证各供水目标的供水保证率,需要研究当地水对引江水进行补偿调节的供水方案.  相似文献   

17.
防治水质污染提高饮水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水源污染的原因,除工业“三废”排放超标的点源污染外,主要就是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污染水,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防治水质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首先要保护好环境,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其次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再次是加强水质检测体系建设,保证管理、运行和维护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张小华 《中国水利》2007,(18):63-63
一、认真贯彻《统计法》把好统计数据关 每年水利部、珠委、长江委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布置水利统计年报和水利基建定期月报制度后,水利厅都在11月初召开全区水利统计工作会议,部署全年统计工作,表彰水利统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查找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测寻找对策。狠抓市一级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生态需水配置与生态调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敏建 《中国水利》2007,(11):21-2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现状,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关系,为流域综合管理和各类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提供可供操作的依据,从生态用水分析评价机制、水资源配置生态用水分析、河流生态安全调度管理和湿地安全管理与生态补水四个方面,通过图表分析和实际流域水资源配置分析的方式.提供了生态需水分析及生态调度规则。  相似文献   

20.
Virtual water trade and world water resour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lobal virtual water trade was quantitatively estimated and evaluated. The basic idea of how to estimate unit requir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to produce each commodity is introduced and values for major agricultural and stock products are presented. The concept of virtual water and the quantitative estimates can help in assessing a more realistic water scarcity index in each country, projecting future water demand for food supply, increasing public awareness on water, and identifying the processes wasting water in the production. Really required water in exporting countries is generally smaller than virtually required water in importing countries, reflecting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it is estimated to be 680 km3/y for 2000. On the contrary the virtually required water for the same year is estimated to be 1,130 km3/y, and the difference of 450 km3/y is virtually saved by global trade. However, solely virtual water should not be used for any decision making since the idea of virtual water implies only the usage and influence of water and no concerns on social,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Virtual water trade also does not consider other limiting factors than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