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膦甲酸钠治疗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对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的抗病毒作用。方法 :用膦甲酸钠治疗 11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和2 0例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 ,并选择同期的 11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和 2 0例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不进行抗病毒治疗作对照。结果 :治疗结束时 ,膦甲酸钠治疗组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4 2 1%和 6 1 3% ,显著高于对照组 (5 3%和12 9% ) ;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HBVDNA阴转率 (75 0 %和 80 0 % )均显著高于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18 2 3%和 2 7 3% ) ;治疗结束后 3个月膦甲酸钠治疗组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2 9 4 %和 4 0 7%。结论 :膦甲酸钠对重度黄疸型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最严重的影响健康问题之一 ,WHO发布全球每年约有 10 0万人 (我国约 2 5万人 )死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相关疾病。在中国 5 0 0 %男性和 14 0 %女性慢性HBV感染者最终死于肝病。因此 ,寻求理想的抗HBV药物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 ,仍未完全明了。迄今还没有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能完全达到病毒学、病理学彻底治愈。因此对慢性HBV感染的大多数疗效研究目标是减轻肝炎活动性、促使HBeAg血清学转换、HBVDNA阴转 ,血清ALT/AST恢…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联合白细胞介素 2 (IL 2 )、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 (Ara AMP联合IL 2、HBIG、乙肝疫苗 ,对照组用干扰素α 2a ,评估两组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近、远期疗效。结果 两组ALT复常率、HBeAs及HBVDNA阴转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Ara AMP联合IL 2、HBIG、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乙肝病毒的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乙肝病毒(HBV)核酸定量、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ALT、AST指标的监测,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呋啶的疗效.方法:选择9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786例,服用拉米呋啶治疗药物(100 mg/d),对照组200例,未服用治疗药物,两组定期采血作HBV-DNA定量、HBV-M、肝功能检测.结果:治疗1年后治疗组391例HBV-DNA阴转(<104 cps/ml)(49.7%),对照组8例阴转(4%);治疗组786例ALT、AST异常者703例恢复正常(89.4%),对照组200例18例恢复正常(9.0%);治疗组HBeAg/Anti-HBe转换84例(19.2%),HBeAg阴转62例(14.2%).对照组5例HBeAg/Anti-HBe转换(4.2%).结论:拉米呋啶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降低ALT和AST,促进HBeAg / Anti-HBe 转换及HBeAg阴转.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e系统与HBV DNA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e系统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 ,检测 60例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患者乙肝病毒标志 (HBV M)及血清HBVDNA含量 ,并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进行对比。结果 慢乙肝患者e系统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 (ALT)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HBeAg阳性组血清HBVDNA含量显著高于抗 HBe阳性组 (P <0 .0 1 ) ,在各级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组 ,其HBeAg阳性率与抗 HBe阳性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临床上不宜单独凭慢乙肝患者e系统的检测结果作为评判病人是否有HBV的复制的指标 ,而应采用荧光定量PCR法 ,动态观察慢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水平的变化 ;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开展肝脏活体组织检查术 ,以正确判断肝组织的病变。  相似文献   

6.
复肝灵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复肝灵煎剂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病人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 0例服用复肝灵煎剂治疗,每次口服10ml,bid ;对照组30例im干扰素,5 0 0万u/次,隔日一次。2组都同时给维生素C和护肝片以辅助治疗。治疗前后所有病人都做肝功能(蛋白及AST ,ALT)和血清乙肝标志物(HBsAg ,HBeAg ,抗HBc IgM ,抗HBs,抗HBe)检测。疗效的判断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结果 试验组治愈2 6例(43.33% ) ,显效2 6例(43.33% ) ,有效6例(10 % ) ,无效2例(3.33% ) ,总有效率为96 .6 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 (P <0 .0 5 ) ;HbsAg和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4 3.3%和4 6 .4 5 % ,均高于对照组的2 3.33%和4 3.33% (P <0 .0 5 )。结论 复肝灵对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治疗效果优于干扰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DNA载量及HBV前C/C变异与临床病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2 4 6例 ,其中轻度 10 2例、中度 88例、重度 5 6例 ,分别应用ELISA、实时PCR法检测其血清中的HBV免疫学标志及HBVDNA含量。同时对HBeAg阴性而HBVDNA含量高拷贝的 3例轻度、6例中度及 8例重度患者血清 ,应用巢式PCR方法分离前C/C区全长基因 ,纯化后克隆入T载体 ,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10 2例轻度、88例中度及 5 6例重度患者中血清学标志HBsAg ,HBeAg,抗 -HBc阳性模式分别为 5 3例 (5 1.9% )、4 6例(5 2 .3% )、33例 (5 8.9% ) ;HBsAg ,抗 -HBe,抗 -HBc阳性模式分别为 37例 (36 .3% )、32例 (37.5 % )、2 1例 (37.5 % ) ;单独HBsAg阳性为 8例 (7.8% )、5例 (5 .6 % )、1例 (1.7% ) ;其他模式分别为 4例、5例、1例。HBVDNA含量平均值分别为 10E 5 .5 3拷贝 /ml、10E 6 .0 3拷贝 /ml、10E 6 .5 8拷贝 /ml。HBeAg阴性而HBVDNA含量 >10E 6拷贝 /ml的病例数分别为 3例、6例、8例。统计分析表明 ,轻、中、重慢性乙肝患者间血清学标志及HBVDNA含量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 ,而HBeAg阴性HBVDNA含量高拷贝的患者出现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序列测定结果显示 17例患者血清的HBV分离株的前C/C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并非乙醇性脂肪肝9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对 9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 ,并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含量、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 M)、血糖、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结果  6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 64 3 %) ,血糖升高 6例 ( 6 1%) ,高脂血症 15例 ( 15 3 %) ,HBeAg阳性 45例 ( 4 5 9%) ,抗 HBe阳性 5 3例 ( 5 4 1%) ,HBV DNA载量 :10 3~ 10 52 6例、10 5~ 10 715例、>10 719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5 0~ 12 0U/L 2 6例 ,<5 0U/L 6例 ,总胆红素 >17 1μmol/L 71例 ,<17 1μmol/L 2 7例。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较常见 ,可伴有糖及血脂的代谢紊乱。慢性乙型肝炎经保肝治疗后HBV DNA阴性、抗 HBe阳性的病人 ,肝功能始终异常 ,临床上应积极行肝组织活检术 ,以排除合并非乙醇性脂肪肝的可能 ,同时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和临床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87例HBeAg阴性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同期血清HBV DNA水平、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7例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与血清HBV DNA水平相关(χ2=30.26,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χ2=10.94,P>0.05)。血清TBIL、ALT、AST、GG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ALB、PTA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TBIL、ALT、AST、GGT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10.
罗红  聂青和  甘雪婷 《武警医学》2003,14(5):275-277
 目的观察左旋咪唑搽剂联合拉咪夫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eAg血清转换率的影响.方法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前血清ALT水平,分为A、B、C 3组,各组随机分为两组,用药方式:(1)联合用药组:左旋咪唑搽剂(LL)5ml均匀涂于四肢皮肤上,2/周,拉咪夫啶(LMI)100mg口服,1/d,连续用药6个月.(2)单一用药组:拉咪夫啶(LMI)100mg口服,1/d,连续用药6个月.结果在A、B、C 3组中联合用药组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单-用药组(P<0.05);治疗前血清ALT>ULN(正常上限)2~5倍者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ALT在ULN<2倍或正常者.结论联合用药可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治疗前ALT水平也是影响HBeAg血清转换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复杂性的说话人识别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非线性方法中的复杂性特征来分析非平稳的语音信号。方法 采用51位被试者讲同一段话的语音数据,语音样本包括两类: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刻讲同一段话及不同被试者讲同一段话,分别从复杂性特征曲线和复杂性特征曲线重构的嵌入空间分析处理。结果 同一被试者不同时刻讲同一段话的复杂性曲线间的差异,明显地低于不同被试者讲同一段话的复杂性曲线间的差异。另外,从复杂性特征曲线重构的嵌入空间可以看出,同一说话人的复杂性曲线离散点相对集中于在此嵌入空间中同一区域,而与其他人的特征离散点存在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结论 复杂性分析方法能够用于语音特征分析.具有很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医科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方法问卷调查学生是否有过侥幸作弊行为;如果考试不及格允许重修,是否还会作弊;作弊的原因等。结果9.0%的学生经常设法作弊;如果考试不及格允许重修,80.5%的学生表示不会作弊;作弊的原因主要是担心考试不及格(62.5%)。结论 改革考试制度、严肃考风考纪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研究大鼠脑内(第29层面)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19.
The progress of the global war on terror in the four years since the 9 September 2001 attack on New York and Washington is survey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its objective of curtailing the activities of al-Qaida, the situation in Afghanistan and Iraq, and the threat to the United States from the 'axis of evil'.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US is unlikely to withdraw from Iraq in particular because of its dependency upon access to Middle East oil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nd accordingly that the global war on terror is likely to continue for several years at least.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初步探讨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有效成分。方法杂色豚鼠15只,活杀断头暴露咽鼓管咽口,生理盐水冲洗咽鼓管,每次0.1ml,反复10次。冲洗液标本分为两组(原液组和备份组),每组5份。备份组给予二倍体积的氯仿/甲醇(2:1,V/V)混合液,进行磷脂和蛋白的分离、提取和预处理。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研制的可控闭泡式表面张力测定仪进行活性测试,由可读显微镜和计算机算出最大表面张力(γmax)、最小表面张力(γmax)及稳定系数(S)。结果生理盐水组γmax、γmin均为最大,而S最小;原液组γmax、γmin最小,S大于生理盐水组但低于蛋白组和磷酯组;磷脂组γmax、γmin介于原液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与原液组接近;蛋白组γmax接近盐水组,γmin仅略大于原液组,S明显大于其它组。结论豚鼠咽鼓管内确有表面活性物质存在和作用,蛋白和磷脂协同作用形成了降低表面张力的活性特性。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在其中不仅起着促进稳定的协同作用,同时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