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一项QC成果,年增效益百万———淄博增塑剂厂一车间QC小组开展冷却水降耗QC活动纪实山东淄博增塑剂厂从德国BASF公司引进的5万吨/年DOP装置自1989年开车以来,其生产原材料单耗和大多数公用工程消耗已达到或优于设计值。仅有冷却水等2个公用工程的实...  相似文献   

2.
1.产能、进口和消费我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用粮食发酵法生产丁辛醇。60年代中期吉化公司电石厂从法国引进7000吨/年乙醛缩合法丁辛醇生产装置,1982年吉化化肥厂从德国巴斯夫公司引进5万吨/年高压钴法装置,大庆、齐鲁分别引进英国戴维公司低压铑气相循环法装置,生产能力各为5万吨/年。90年代北京化工四厂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引进低压液相循环铑法装置。生产能力5万吨/年。  相似文献   

3.
市场分析     
《浙江化工》2003,34(4)
我国辛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 我国辛醇的工业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目前生产厂家有4家,总生产能力为29.5万吨/年,全部采用羰基合成法进行生产。这4家生产厂家为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化工四厂(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生产能力为11万吨/年)、大庆石化总厂(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以及齐鲁石化公司(生产能力为8.5万吨/年)。目前在建的一套生产装置为扬巴公司的25万吨/年丁辛醇装置,其中辛醇的生产能力为11万吨/年;拟建的一套生产装置为齐鲁石化公司23万吨/年丁辛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有苯酐生产企业54家 ,总生产能力已达65 8万t/a,年产万吨以上的企业就有22家 ,最大的生产企业是金陵石化公司 ,具有10万t的年生产能力。我国苯酐消费构成情况是 :增塑剂耗用苯酐约占苯酐总消费量的60 %左右 ,染料、油漆占25% ,不饱和树脂占5% ,其他产品占10 %。增塑剂是苯酐的最大用户 ,我国增塑剂生产能力较大 ,其中苯二甲酸类约占增塑剂总量的80 %左右。近几年增塑剂市场很不景气 ,由于环保方面的压力 ,欧洲对聚氯乙烯树脂的使用严加限制 ,同时加快了其他塑料替代聚氯乙烯的步伐 ,这就造成了DOP和苯酐在…  相似文献   

5.
应重视磷肥生产中的氟污染黄安智(云南省化工设计院)1概述我国磷肥工业从1955年开始,已有近40年的历史。目前我国磷肥生产规模已达2600万吨,实际生产能力约240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根据规划,到1995年全国需磷肥量约3500万吨标肥,折P_2O...  相似文献   

6.
专家分析,到2005年我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的消费量约66~71万吨。尽管DOP的环境问题会制约其发展,但在医疗器械、电子工业、交通运输、服装鞋业、包装、建筑装饰等众多领域,DOP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广阔。DOP产品有80%~90%用于生产聚氯乙烯(PVC)...  相似文献   

7.
汪建萍 《浙江化工》2000,31(1):20-21
1概况我国聚氯乙烯(PVC)工业起步于50年代 ,是最早工业化生产的热塑性树脂 ,第一个PVC装置于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 ,生产能力为3000吨/年。到目前为止 ,我国有PVC树脂生产企业80余家 ,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 ,总生产能力达220万吨/年。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厂家仅有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齐鲁石化总公司二家。2聚氯乙烯工业现状2.1生产能力PVC树脂生产装置的能力中以悬浮法占优势 ,约为194万吨/年 ,糊状PVC树脂约22万吨/年 ,共聚树脂约4万吨/年。在现有的80余家企业中 ,5万吨…  相似文献   

8.
期刊文摘     
《塑料》2003,(1)
POM塑料的发展动向  (日 )《プラスチックス成型技术》第 18卷 第 7期 第 3 4~ 3 8页  2 0 0 1年聚甲醛 (POM )工程塑料从 90年代中期开始取得长足的发展。目前全世界生产量达到 66万吨 ,亚洲国家的消费量最多 ,达到 3 2万吨 ,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家电等行业。日本POM工程塑料的生产量仅次于PC、PA ,为 14万吨 ;泰国 1 5万吨 ;韩国 2万吨 ;马来西亚 3万吨 ;中国预计生产 6万吨 (正建设中 )。近年来 ,POM工程塑料的发展方向是 :①高品质化。由于成型制品的性能主要由塑料成型材料所决定 ,所以要求POM工程塑料…  相似文献   

9.
国外动态     
亚洲PTA生产量最大的化工公司 日本三菱化工公司正向海外扩展纯对苯二甲酸(PTA)生产,并将成为亚洲PTA最大的化工公司。 三菱化工公司在日本拥有年产PTA62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在韩国拥有年产PTA63万吨的生产能力。在日、韩、印尼的三家PTA厂总共拥有年产155万吨的生产能力。该公司正致力于在印尼扩展PTA生产,总投资额超过7亿美元,第二家合营PTA厂将于今年6月投产,年产量为30万吨,第三家合营的年产PTA35万吨工厂将于1997年底投产。在印尼的三家PTA厂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到近100万吨。这样,三菱化工公司PTA的年生产能力将突破200万吨,达到220万吨,居亚洲石化的首位。 东盟将发展成为亚洲第二大石化中心 据报道,预料到2000年,东盟国家乙烯年产量将超过500万吨,生产规模可望超过韩国、台  相似文献   

10.
1 生产能力及企业我国水合肼生产能力(按80%水合肼计)从100t/a~3000t/a厂家约20家。1988年,总生产能力约1.3万吨。巨化公司电化厂、福州化工一厂、北京第二制药厂、湖南制药厂、北京化工厂等生产的水合肼基本上都是自用,实际上作商品出售的生产能力约1万吨/年。  相似文献   

11.
国内苯酐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志 《上海化工》2001,26(8):40-41
邻苯二甲酸酐,简称苯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不饱和 聚酯、醇酸树脂和酞菁染料等。这些产品广泛地用于化工、电子、机械、纺织、食品等工业 部门。1生产情况我国苯酐生产始于50年代,90年代起开始引进国外成套技术。我国现有苯酐装 置五十余套,2000年生产能力在48万吨左右。生产工艺有萘氧化法和邻二甲苯氧化法,其中 邻二甲苯法占80%以上。在五十多套生产装置中大部分是能耗高、成本高、工艺落后的生产 能力在2000~5000吨/年的小厂。其中采用国内技术、生产能力超过万吨的有天津溶剂厂、 徐州合成化工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氟化学工业的背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中国氟化学工业的背景 中国从5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氢氟酸、氟利昂、聚四氟乙烯的生产技术,60年代初期陆续建成中试车间。以后随军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发和批量生产聚全氟乙丙烯树脂(F-46)和氟橡胶等产品。目前中国氢氟酸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0万吨以上,HCFC-22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7万吨以上,ODS替代品的年生产总量已达到万吨以上,聚四氟乙烯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8000吨,F-46和氟橡胶的年生产能力都已达到400吨。氟化工的原料如氯仿、AHF、HCFC-22均配套有余,单体如 TFE、HFP、VdF…  相似文献   

13.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一般指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学名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一种重要的增塑剂,主要作为聚氯乙烯,赛璐珞等的增塑剂。也可作为有机溶剂与合成橡胶中的软化剂一、我国生产概况我国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到1970年产量已经达到2.58万吨。之后,随着我国塑料制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产  相似文献   

14.
苯酐是邻苯二甲酸酐的简称,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之一,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也用于生产涤纶树脂、醇酸树脂和聚酯树脂,是涂料、医药、农药等的原料。 世界苯酐的生产从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1989年总生产能力约300万吨;1994年达到328.7万吨,产量为275.8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88.2万吨。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苯酐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我国(除台湾省外一以下同)PVC工业自1954年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协助锦西化工总厂开始建成了年产能力为100吨的电石乙炔法中型试验厂试验成功后,锦西化工总厂于1958年建成年产3000吨的生产能力。随着北二化、上海天原、天化、大沽……等厂先后建成投产。在此之后电石乙炔法的中小型厂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到目前为止已有70余家厂子形成了近60万吨PVC生产能力。其主要原料仍为电石乙炔,1977年北二化引进8万吨/年乙烯氧氯化法  相似文献   

16.
湿法磷酸生产饲料级磷酸氢钙何世杰(安徽宏大化工有限公司244023)1概述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磷铵厂是国家“七五”期间从国外引进的第一套大型磷铵装置。包括12万吨/年磷铵和6万吨/年磷酸(100%P2O5)装置。磷矿用硫酸萃取得到含P2O523%~2...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增塑剂系列新产品的性能,生产方法及作用DOP替代品等方面的应用与PVC的市场,指明了增塑剂生产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聚氨酯制品的产量2003年已超过100万吨,2005年将达到120万吨。随着聚氨酯的迅速发展,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产量将增加到2005年35万吨,而需求将相应增加到60万吨。2003年我国聚醚主要生产企业及生产能力为:天津石化三厂6万吨/年,高桥石化三厂12万吨/年,金陵石化化工二厂4  相似文献   

19.
沸石载体复混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沸石载体复混肥吴俊江(山东省莱州市化工总厂261400))中图分类号TQ444我厂复混肥装置的生产能力为4万吨/年,以生产尿素—过磷酸钙系复混肥为主,过磷酸钙的中和处理剂原为钙镁磷肥,因价格高和供应不及时,后采用轻烧镁(含MgO>75%)。氧化镁的化...  相似文献   

20.
行情榜     
国内丁附供需矛盾突出目前,世界上丁酮总生产能力为100万吨,主要生产厂家分布在美、日、法三国。我国有抚顺石油二厂、江苏泰州化工总厂等厂家生产,总生产能力不足1.5万吨/年,而国内年需量平均维持在3万吨/年左右。缺口部分从国外进口,进口价为120o美元/吨左右。随着我国合成革、涂料、录音带及录像带等工业的发展,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一化)硝酸钠价格上涨空间有限近年来,硝酸钠市场相对比较平稳,但因供需存在一定缺口,资源略显偏紧,价格稳步上涨。在1995年下半年整个化工市场价格回落过程中,硝酸钠市场却十分坚挺,每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