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体系由三级指标体系和三层次用户体系构成.一级指标体系反映城市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指标;二级指标体系反映城市地质环境条件基础性、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城市地球化学脆弱性分区评价指标;三级指标体系反映城市地质环境基本组成元素的评价指标.3个不同级别的评价结果主要应用于政府决策机构、城市规划部门、城市管理和建设设计部门3个不同层次的用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阶段,进行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分析与评价十分必要。本文在门头沟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危险性、工程建设场地适宜性以及规划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等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对门头沟新城规划分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价与探讨。认为该新城规划分区的地质环境总体来说是适宜或基本适宜的,但个别功能分区的地质环境不适宜。对于基本适宜及不适宜的功能分区,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浦东开发区地质条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汇总了浦东新区业已完成的各项地质勘查成果,全面轭要地介绍了规划区及邻近地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背景条件,对新区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及饮用开发作了初步预测;详细地简述了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并进行了地基土体结构类型划分与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对地面沉降和基底构造稳定性作了评述与初步分析。这是一份基础性地质资料,可作为编制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栋良  万益宏 《江苏地质》2010,34(1):104-109
基于常德市单个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情况,以选取10个矿山为例,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单个矿山质量进行评价,然后根据单个矿山评价结果质量中等和差的矿山采用灰局势评价方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综合分区,依此得出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区。  相似文献   

5.
依据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将工程地质环境评价类型分为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及模糊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在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因素、决定地基稳定性的因素、地下水影响程度和场地排水条件因素,再进行工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参评因子的权重,对评价区域进行单元划分,建立模糊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结合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分区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遥感解译和实地核查,查明了临武县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相关规范确定评价指标等级,建立评价模型。基于ArcGIS平台,对各指标进行信息提取、赋值和叠加运算,再根据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得到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区图。评价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说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较合理。研究成果对临武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安城市区工程地质环境与岩土工程勘察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安城市区工程地质环境进行了分区 ,论述了各区的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分析了各区岩土工程勘察的特点 ,评价了各区作为拟建工程场地与地基的条件 ,提出了利用、整治和改造岩土的可能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斜坡单元作为评价单元, 通过建立区域地质环境背景、资源损毁和地质灾害3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 赋予权重, 利用GIS图层叠加分析, 对许昌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分区评价. 分区结果与现状调查结果较为一致, 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 为规划与治理该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安徽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以浅层地热能资源赋存及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为评价因子,以关键因子为必要条件,采用关键因子法、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法进行适宜性分区的方法;该综合评价方法能客观反映评价区开发利用适宜性特征。适宜性分区是贯穿于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工作全过程并指导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其分区方法及评价因子选取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0.
阐明了阳泉市规划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发育特征及其危害程度,对阳泉市规划区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评价,并针对不同分区地质环境特征提出了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康定城为例提出了城市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分区评价的新方法,建立了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方法体系。在对评价因子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分别对康定城2005年和2020年的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进行了分区评价,评价结果可为康定城市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划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西南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种的形成条件、诱发因素以及稳定状态和发展趋势,建立不同灾种的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的判别模式。对四川康定城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13.
四川康定城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康定城为例,提出了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的新方法,建立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地质灾害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因子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在地质灾害易发性和易损性评价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其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与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函中的划分标准一致,评价结果可直接用于城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为城市防灾减灾和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监测报警和防治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测深在康定白土坎滑坡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土坎滑坡勘察中,采用电测深来探测滑体结构、滑床形态及古拉裂其效果较好,为正确评价古滑坡的稳定性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四川冕宁沙坝及康定-泸定地区的斜长角闪岩-TTG片麻岩的系统Sm-Nd同位素的测定,在该区首次获得706Ma的Sm-Nd等时线年龄。据此等时线年龄及其他样品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证明长期以来这套被当作太古宙-古元古代的变质岩是新元古代大陆裂解与其后紧接着的地幔柱引起的热变质作用的产物。与已有数据相结合,初步认为扬子克拉通目前所出露的基底没有统一演化历史,对扬子克拉通的基底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松 《甘肃地质》2022,(1):63-71
甘肃省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面对如此严峻的地质灾害防灾形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已成为热门学科,是防灾减灾的一项有力的非工程措施。针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和理论研究较多,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流程,而对于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次以宕昌县城关镇而信滑坡为例,利用已有单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体系,阐述了大比例尺下的单体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价过程,得出了相应受险区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7.
公元600年秦陇地震发震构造分析及考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史料记载,公元600年秦陇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关于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和发震构造长期存在争议。根据在陇县固关一带发现的地震崩塌体,同时结合史料考证、卫星影像判读、野外调查、探槽开挖、年龄测试等手段,研究认为:公元600年秦陇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六盘山东麓断裂南段固关段;秦陇地震震中在陇县固关镇一带,震级为6$ {}^{3}\!\!\diagup\!\!{}_{4}\; $级,震中烈度为Ⅸ度。该地震的研究对于六盘山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和青藏块体北东向扩展的动力学过程理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康定县滑坡灾害发育特征与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定县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及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县域内地势险峻,地形切割强烈,地层与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加之降水充沛,致使山地灾害十分发育,其中滑坡灾害占山地灾害的38.32%。通过搜集资料及现场调查,概述了该县县域内滑坡灾害的分布;从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及灾害规模等3方面统计分析了滑坡灾害的发育现状;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地震活动、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总结了滑坡灾害的形成条件,并提出防治对策与措施,力求有效地预防与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城市功能区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的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与城市中长期规划相对照把城市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以此为基础建立不同功能区的城市地质环境风险性评价方法,并以四川康定城为例对此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对城市规划、政府部门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陕西山阳中村钒矿地质特征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卫敏  胡近平 《西北地质》2007,40(2):95-102
陕西山阳中村钒矿带东自丹凤县竹林关石槽沟,西至山阳县洛峪乡苏峪沟,全长30km,南北宽50~100m,预计V2O5总储量约为297万t。中村钒矿位于该钒矿带中西部,为一个典型的沉积型矿床,其矿体主要产于寒武系水沟口组中,矿体呈现厚度大,延伸长,分布较为均匀的特点。钒矿床的富集规律与钒矿床的成因有较大关系,钒元素的赋存状态多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于黏土类矿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