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7000年悠久制陶历史的宜兴,先民们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就开始制陶,创造了灿烂的陶瓷艺术,积淀了厚重的陶瓷文化,所以宜兴地名常常是与紫砂陶联系在一起的。宜兴陶瓷品种门类繁多,除独树一帜的宜兴紫砂外,丰富多彩的宜兴均陶也是陶瓷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陶瓷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制作技术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原始社会便发明了制陶技术,在汉代发明了制瓷技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陶瓷满足了人们生活及审美的双重需求。一、古代陶瓷文化、发展中国瓷器不同于别的国家所常用的高岭——石英——长石质瓷,而是以富含绢云母的瓷石,或瓷石和高岭配合而  相似文献   

3.
方雨  何海林 《陶瓷研究》2009,(4):99-100
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原始社会便发明了制陶技术,在汉代发明了制瓷技术。在漫长的历史中,陶瓷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瓷器独特的抗风化耐腐蚀的功能,使其流传到今天的实物,比我国古代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品都丰富。陶瓷与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需求之间联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在这一媒介中寻求它自身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土性宜陶·大唐名窑《监略妥注》载:"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殷商之前,舜帝就带领先民在湘江一带开始了制陶之业,进行原始的手工制作。《水经注》记载:"铜官山,亦名云母山,土性宜陶,有陶家千余户,沿河而居。"2014年5月5日,由中国著名陶瓷专家周建儿教授等知名专家及国家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醴陵陶瓷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组成的"铜官陶瓷原料及产品特色品质专家评审会"在长沙市望城区召开。通过对铜官陶瓷泥料、釉料及产品试片进行取样,完成全分析、定量分析、矿物分析、  相似文献   

5.
《江苏陶瓷》2013,(2):59
备受关注的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吉祥物于4月10日在宜揭晓。吉祥物取名"陶娃",其创意灵感来源于宜兴特产紫砂陶,形象热情奔放,生动吉祥。宜兴是中国的陶都,紫砂陶的故乡。有七千多年的制陶历史,陶瓷文化特色鲜明、多姿多彩,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紫砂陶原产地"。吉祥物以"火"、"陶瓷"为元素进行构思,火与制陶有密切的关系,突出陶瓷制作工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制陶历史,陶瓷的发明是人类重要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们用天然的物质经过自己对于艺术的想法和构造创作出的一种全新的物品。釉陶是制陶工艺随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在陶瓷基础上的创新改进,是人们将生产生活的活动逐步运用到陶瓷的塑造上,陶瓷便有了从最初的使用器具向艺术器具发展的过程,艺术釉陶是指在陶器表面加以釉料装饰的陶器,在中国最早发现于西汉早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直到唐朝制陶技术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陶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不仅体现了技术的进步,还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记录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史记》:"黄帝命宁封为陶正"。《吕氏春秋》:"黄帝有陶正,昆吾作陶"。《周书》:神农作瓦器。《物源》:神农作瓮。《左传》:炎帝以火纪官。说明早在上古炎黄时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制陶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不仅烧造陶器,还专门设立了管理制作陶器的官职。  相似文献   

8.
从小就生长在被誉为“中国陶都”的宜兴丁蜀镇,亲眼目睹了以制陶为生存方式的人们,感受到陶瓷工人工作的艰辛,在这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陶瓷产品,到处可以看到制陶工的劳动场面,这里丰腴的陶土矿源养活了生长在这里的人们。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千年的古代紫砂陶瓷制陶艺术工艺制作历史,经过各个朝代的更迭和文化的不断传承,每个不同历史朝代当中都会出现拥有自己历史朝代的紫砂制陶手工艺术风格.紫砂手工工艺制作出的陶瓷手工艺术品也同样得到了我国历代名家后辈的不断创新传承和持续创新变更发展.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件"南瓜壶",是在我们的传统工艺下将艺术与生活中的细节相...  相似文献   

10.
正0前言天降紫泥于蜀山,也许上天对宜兴特别偏爱,就将仅有的五色土赐给了这块宝地。宜兴陶瓷的起源与发展,仰仗着宜兴丰富的陶土资源。同样,宜兴紫砂器的起源与发展也以紫砂泥为依托。且宜兴地区有逾7 000年制陶史,制陶有传统,工艺成熟,为宜兴紫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考古学家证明,紫砂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被宜兴先民夹杂在"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