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反熔丝器件的一次可编程特性,反熔丝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生产阶段很难完成对电路的功能测试验证。针对反熔丝FPGA典型的结构及其内部可编程逻辑模块(PLM)结构,分析了在编程前对PLM进行全功能测试的方法。设计了内建测试电路结构,用于内部PLM逻辑功能的测试。给出了内建测试电路的寻址寄存器、赋值寄存器以及检测电路的结构设计,电路在1.0μm双层多晶双层金属(2P2M)氧化层-氮化物-氧化层(ONO)反熔丝工艺上成功流片。测试结果表明,电路设计正确,解决了在芯片编程前完成基于反熔丝的一次可编程FPGA的内部PLM逻辑功能测试的难题,为后期研究反熔丝电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设计与实现液晶显示电路的一种新的方法。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的液晶显示、控制硬件电路和基于硬件描述语言(VHDL)的各功能模块,相应地设计了外围驱动电路;通过对驱动电路的分析,设计了时钟模块、串行接口电路、内部RAM块、读写电路以及时序产生电路,并将多个模块集成在一片FPGA芯片上,实现了80×64点阵液晶屏的实时显示。通过扩展外部的行、列驱动器和利用FPGA的快速定制性,可方便地实现更多像素点的液晶显示,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当前在专用集成电路(ASIC)领域中发展很快的一种半定制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首先简要介绍FPGA开发周期短、价格低、设计灵活等主要特点及其现场可编程的基本工艺结构,然后特别针对美国Xilinx公司的FPGA,详细介绍用FPGA软件开发系统设计实现ASIC电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可编程系统级电路的内部器件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长,SIP内部器件的可测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提出了一种基于ATE的SIP测试方法,并对其FPGA、 DSP配置、功能调试和参数测试方法进行了介绍。该测试方法准确、系统、效率高,可以满足大部分可编程高集成度SIP电路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5.
《电子与封装》2016,(1):12-15
集成电路发展模式已从软编程、硬编程到软硬双编程方向发展,可编程器件已成为时代主流,对可编程器件的测试需求越来越多。首先介绍了可编程器件的概念和分类,然后针对目前主流的自动测试设备(ATE)做了介绍,接着详细描述了各种可编程器件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PLD、PROM、CPLD、FPGA等可编程器件的测试,对于实现可编程器件的产业化测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利用被测数字电路中可编程微处理器芯片、大规模可编程FPGA芯片可编程芯片来参与测试的方法,通过对被测数字电路中可编程芯片进行测试软件重构来完成测试性电路构建,在测试计算机控制下,向被测电路加载测试向量,测试软件控制被测电路中的微处理器、FPGA提供各种节点测试响应信号,最终在测试计算机中完成信号的比对及故障识别与辅助定位,经过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强、测试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集成电路     
《电子产品世界》2006,(4):29-35
Actel混合信号FPGA Actel公司推出混合信号FPGA产品系列--ActelFusion融合可编程系统芯片(PSC).该器件在单片可编程系统芯片中集成了混合信号模拟电路、Flash存储器和FPGA架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FPGA编程方法,它利用比厂家给出的标准电路更少的I/O控制信号,实现对现场可编程控制器件(FPGA)的编程。该方法电路简单小巧,适用于小型的便携式仪表、设备。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SoC设计中,用户可运用Verilog HDL语言对所需的电路进行描述,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电路功能。在设计写入FPGA芯片之前,通常运用EDA工具对其逻辑功能进行充分模拟和测试。在测试时要模拟FPGA的支持器件的功能,此时就需要对这些器件进行建模,因而外围器件建模的好坏直接影响FPGA逻辑设计质量。针对FPGA逻辑测试提出了一种器件建模方法以及器件建模的一些规范,并结合实际项目说明了器件建模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相阵天线激励器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过程,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其硬件电路的设计。FPGA器件选用美国Xilinx公司产品,XCS30XL TQ144AKP0225,PROM为17S30LPCD,软件开发工具为爱迪公司Active5.1,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实现FPGA设计。本测试系统主要实现:相阵天线激励器功能检测,激励器十六态移相值测试,测试数据处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供目前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o Management,PDM)系统对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控制能力,实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实时测量与监控,提高管理质量,结合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CMMI)在软件领域的成功经验,适应硬件产品开发领域的需要,在介绍了CMMI的主要思想之后,重点论述了以CMMI为基础定制企业PDM系统的可能性。对产品开发框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CMMI的PDM系统概要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2.
高霞  马美红 《数字通信》2012,39(5):43-46
通信、计算机领域的发明专利审查过程中,针对权利要求书中涉及伪代码的情形存在不同的审查观点.在对伪代码与自然语言、标记性程序语言进行辨析,以及对现行发明专利审查规范进行分析溯源的基础上,提出应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按专利审查的一般标准,判断其是否符合专利申请的撰写规定和授权条件,权利要求是否清晰,再进行一致性审查的建议,对其他领域类似情形的发明专利审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片上可编程系统的视频车辆跟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具体产品中算法实现复杂且基于计算机(PC)平台的纯软件环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视频车辆跟踪的嵌入式实现方法.利用可编程片上技术,使得视频检测摆脱PC平台的依赖.以Nios Ⅱ软核处理器和外设知识产权(IP)核为硬件平台,结合模拟/数字信号转换(A/D)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D/A)的视频接口,以μC/OS为操作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各类信息化应用系统逐步建立,但是各应用系统之间自成体系,从而导致了每使用一个系统就要重新登录一次,给用户的使用和管理员的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研究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使用和管理困难问题,介绍了基于CAS的单点登录系统应用设计研究,系统采用用户管理LDAP轻量级目录服务、CAS中央认证服务,设计了一个统一管理界面,通过Web服务传递用户参数,实现了多应用系统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以由KS0108控制器控制的LCD为例,研究如何使用Proteus进行LCD显示的仿真。仿真软件Proteus在原理图设计、电路、单片机仿真及PCB电路的制作等方面都表现卓越。以一款128×64的LCD为例,一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液晶上显示,另一方面突出了Proteus软件在单片机仿真领域的应用,给出了具体的思路和调试过程,对学习Proteus的仿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曾岳  何新田  刘竹林 《通信技术》2010,43(2):110-112,115
由于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和混沌参数非常敏感以及生成的混沌系统具有非周期性和伪随机性的特性,近年来混沌系统在密码学领域中得到了较多的研究。提出了有关混沌系统在保密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明显加强了混沌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特性。研究证明了它的有效性,正确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翟绍思 《通信技术》2011,44(6):64-66
硬切换技术中移动台在接收新基站信号之前中断与原基站的通信,通信中断的概率非常大。而软切换技术需要先建立与新基站之间的通信,等接收到原基站信号低于门限值时再切断与原基站的通信,故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采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准则对软切换建立仿真模型,对两个小区之间的软切换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软切换的可靠性高于硬切换,采用软切换技术降低了系统的掉话率,提高了通信质量。然而,软切换也将使系统的复杂度和信道开销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的文本挖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基于Web的文本挖掘是数据挖掘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重点对文本特征提取、文本分类、文本聚类等Web文本挖掘关键实现技术做了介绍,最后讨论了Web文本挖掘的价值及其对Web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FOM及FOM组网的同时,具体阐述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采用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方法-M/A模型,给出了软件的总体设计结构,针对管理站和代理,分别讨论了其数据的打包过程,发送、接收数据报文过程,信息的解析过程,以及它们的软件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20.
王超  曾玖贞  王彦 《通信技术》2012,45(5):15-17
群正交多载波码分多址(GO-MC-CDMA)有效解决地了MC-CDMA系统多用户检测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GO-MC-CDMA基带处理系统,构建其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信道编码、不同数字调制和不同长度的循环前缀对GO-MC-CDMA基带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基于Simulink仿真模型为深入研究GO-MC-CDMA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