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其在发展国民经济、保障民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气象灾害是其的主要限制原因之一。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往往都会导致农业作物的产量受到严重影响,严重者会出现绝种绝收等情况,这给农户和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都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文章将对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减少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分析河北省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和气象灾情入手,探讨气象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风险影响,特别是主要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以及农民消费等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同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对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江艳  徐搏  王丽娟 《民营科技》2014,(10):218-218
简要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气象灾害的具体情况,对此分别提出了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应急性对策、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长效性对策、以及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事后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导致作物显著减产的不利天气或气候异常情况的总称.多由温度、水、风等自然因子引起.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冷害、霜冻、干旱、洪涝和干热风.本文从概念、成因、危害三个方面对以上五种农业气象灾害进行了综合论述,并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御措施,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气象防灾减灾的薄弱点为偏远农村,在农村防灾减灾的气象任务尤为艰巨。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和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两方面的工作,应从加快发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观测站网、预测危害灾害的体系的建立、气象危害评估的检测、危害的应急反应的响应体系等方面入手,采取符合实际的对策,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目前安乡农村防灾减灾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农村气象监测体系,提高预报预测水平;丰富农村气象服务产品,满足需求变化;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防御气象灾害风险能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健全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农村气象服务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张掖历史灾害数据和GIS系统,根据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导致灾害产生的因子、孕育灾害发生的环境、承灾体及防灾减灾的能力,确立了张掖地区气象灾害风险综合区划,提出气象灾害防御区分区,为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气象灾害对黑龙江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所以对黑龙江城镇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作出有效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提高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城镇气象灾害特点作出分析的基础上,从宣传机制、信息预报机制、部门合作机制、气象预报机制以及资金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城镇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洪亮 《民营科技》2011,(10):202-202
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的、多变的气侯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掌握当地的天气、气候知识、气象预报信息。气象部门本身就是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为农业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首要方面。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农业新技术的推进以及中国气象局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在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应用。现主要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及努力提升农业农村防灾减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能力来发展我国的农业气象业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 《民营科技》2014,(6):61-61
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农业气象灾害提出了有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库平台建设、信息综合服务、三维辅助决策和规划动态监测等方面,研究分析了其主要不足和其应用前景,初步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数字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2.
吉安市是一个气象及气象衍生灾害多发区,各种灾害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制约社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气象预警信息传播由于手段、技术、资源等原因的影响,传播的时效性、传播率有一定的限制。为此,吉安市气象局建立了吉安市防灾减灾预警主叫服务系统,该系统成为了对外发布气象预警信息的一个主要快速绿色通道,能保证及时、有效地把气象预警信息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3.
气象信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气象信息在财产保险承保决策、防灾核损等方面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应用气象信息可使保险公司实现风险差异化经营的观点,气象信息在保险业的积极作用,将会为其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前GIS已在测绘、城市规划、水利、土木、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地震领域中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包括地震分析、预测、预报、抗震、减灾、灾害预测、辅助决策及应急指挥等各个方面.简要概述了GIS在地震救灾中的应用,即地震监测预测、震后应急救援、灾害调查评估、灾后医学救援、灾后重建,之后总结及展望了GIS在地震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简析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自康  张守涛  杨丰政 《价值工程》2012,31(32):215-217
微博的蓬勃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气象微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兴盛。本文在概述气象微博应用基本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气象微博具有及时性、亲民性、互动性等特点,主要功能在于发布气象信息、宣传气象科普、沟通气象部门与公众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16.
郭梁 《价值工程》2012,31(8):45-46
山洪灾害一直以来是山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治理山洪灾害是山区防灾的重点。山洪风险图是以图表的形式反映一定频率洪水的分布、淹没范围、水深、流量大小的专题风险图,编制山洪风险图能够为山区制定防洪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宁夏河东灌区的东干渠地区为例,论述了在该地区编制山洪风险图的具体步骤以及分析了在编制中存在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7,(36):22-24
中国作为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的气象灾害导致的损失严重。以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视阈,中国气象风险具有突发性、多变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危害性等特征。当前的气象管理体制存在理念滞后,预警机制不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不及时,责任追究机制形式化,法治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弊端。因此,从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预警机制、建立气象风险信息共享机制、气象风险现场处理机制、气象风险信息发布机制、气象风险责任追究机制、气象风险教育机制、气象风险法律保障机制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交通物流运输GIS大数据中心的构建,对大量的、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空间数据的管理,为系统提供智能化的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在大数据中心的基础上,运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路网采集技术等为用户提供物流运输专题图服务、智能路网信息服务等,实现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可视化调度、远程监控、统一指挥的一体化智能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杜吉中 《湖北审计》2014,(10):18-20
本文探讨了在财政收支审计中运用GIS技术的思路,从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分析、农业种粮补贴和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审计等方面对运用GIS技术进行审计分析的思路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GIS在财政审计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20.
徐杰 《科技与企业》2014,(24):100-100
我国作为世界灾害活动最频繁、种类最多、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占自然灾害总经济损失的2/3。本文结合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对气象灾害以及经济损失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