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220kV架空送电线路是我国区域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220kV架空送电线路造价既有统一的共性和规律,又呈现出不同的造价水平和特点。本文收集了我国近年来各地区建设完成的855条22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造价资料,剔除了情况较为特殊的线路179条,筛选出676条铁塔线路,运用统计学原理及数据分析方法,归纳总结22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的造价特点,为今后的220kV送电线路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6-10-14,呼和浩特供电局建设的沙尔沁工业区输变电工程正式投产送电。该工程包括5个单项工程,分别为沙尔沁工业区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盛乐220kV变电站沙尔沁工业区间隔扩建工程、盛乐至沙尔沁工业区220kV线路工程、沙尔沁工业区至希望110kV线路工程和相应的系统通信工程。本期建设有240MVA主变压器2台,220kV出线2  相似文献   

3.
2009年2月20日,随着送电冲击成功,我国首条220千伏同塔六回输电线路——福州罗源白花至碧里220千伏线路工程正式投运。作为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三新"试点工程,该线路的建设过程也是福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建设的发展,送电线路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加。送电线路工程铁塔插入式角钢斜柱基础是一种新型的基础型式,这一基础的使用便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在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结合220kV金鹿-喀什送电线路工程第一标段送电线路工程插入式角钢斜柱基础对送电线路工程中插入式角钢斜柱基础施工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同类型基础的施工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GPS-RTK技术测量架空送电线路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自由基站模式下GPS-RTK技术在送电线路测量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1.最早的110千伏线路是马鞍山至铜官山线,于1956年送电。最早的220千伏线路是上海至望亭Ⅰ回线,于1958年送电。2.最长的220千伏架空线路是徐州电厂至淮阴线,全长192公里。3.最高的线路铁塔是南京燕子矶长江大跨越南塔,塔高193.5米;220千伏最长的过江大跨越是南京热燕线过江大跨越北段,两直线塔之间跨距长2887米。  相似文献   

7.
根据云南某220kV送电线路改造中,采用TTA计算斜塔的工程实践,提出几点在计算过程中异于直立铁塔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220kV沾(益)至花(山)双回输电线路是原宣昆线的改造工程,又是沾益至花山的新建线路。 送变电公司送电二处今年3月接受了沾花线的施工任务后,立即组织专人对此线路进行了调查。根据输电线路走向,施工地形较好、材料运输也不困难。多次参与500kV输电线路施工的送电二处,对这15公里220kV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某钢厂临时配置的电力变压器为50MVA/110kV/38.5kV,其二次输电线路的组成是变压器二次(38.5kV)输出端子接阀式避雷器,每相连接单根电缆埋地敷设至未完工的220kV架空线路杆基,沿杆上行至220kV架空线路"T"接,该线路送电至新建降压站,再配置临时电缆至输出电缆桥架,供电给LF炉配电室.50MVA/110kV/38.5kV二次输出临时配置线路的简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220kV架空送电线路是我国区域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220kV架空送电线路造价既有统一的共性和规律,又呈现出不同的造价水平和特点.本文收集了我国近年来各地区建设完成的855条22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造价资料,剔除了情况较为特殊的线路179条,筛选出676条铁塔线路,运用统计学原理及数据分析方法,归纳总结22...  相似文献   

11.
在220 kV智能变电站中,220 kV线路保护为双套配置,每一套保护与双套配置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一一对应,双重化的保护配置双套的GOOSE网络、SV网络,第一套保护接入A网,第二套保护接入B网,两套网络系统互相独立。在京津唐电网传统的220kV线路保护采用双套配置,重合闸装置单套配置,两套保护之间通过控制电缆连接启动及闭锁重合闸,实现重合闸功能的完整性。文章结合传统保护之间重合闸配合经验,结合目前智能变电站的工程实践,提出在智能化变电站线路双套保护之间的重合闸配合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刘胜军  李遵守  周开峰 《高压电器》2012,48(10):131-133,137
针对220 kV线路雷击故障时雷电波侵入220 kV变电站内,引起220 kV断路器断口绝缘击穿,导致断路器内部损坏,建议开展110、220 kV SF_6断路器雷电冲击、反极性工频联合电压试验,并在强雷地区变电站110、220 kV架空出线侧加装避雷器保护。这些线路避雷器除了能防止断口内外闪络,也可以保护母线上的其他电气设备,显著地减少雷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起220kV变电站全站失压事故,对其事故原因的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并逐一分析了三种220kV终端单线变侧快速解列小电源的技术措施.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施,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烟台电网220 kV岗嵛站最高负荷为180 MW,220 kV新港站最高负荷为170 MW,由220 kV嵛福线和汤新线串供.若220 kV汤新线、嵛福线任一线路故障跳闸,则余下另一回线路带220 kV岗嵛站和新港站共350 MW负荷运行,220 kV嵛福线、汤新线允许电流均为845 A,线路超流12%.若在220 kV沈福线、嵛新线交叉跨越处进行开断、改接后,将形成220 kV沈余站到岗嵛站、220 kV新港站到福山站两回线路.经计算,潮流、稳定、N-1方式下潮流均无问题.但在施工期间,需220 kV沈福线、嵛新线、霞沙线3条线路同时停电,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较大.为此,设计人员提出3个设计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同塔双回异侧T接的最优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迎接夏季用电高峰.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中心负荷密度较大地区的变电站以及线路走廊征地困难、用地成本高的问题,提出采取220/10 kV方案,减少电力设施建设用地,以节约建设成本。结合辽宁电网实际,构建了220/66/10 kV和220/10 kV两种电压序列的供电网络模型,并从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单位负荷供电费用和10 kV线路末端电压偏差率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荷密度大于15 MW/km2的城市负荷中心区采取220/10 kV直降方案供电能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直降变电站选点还需综合考虑220 kV主变容量需求,220 kV电源进线容易,周边66 kV网架整理的意义不大,而10 kV网架整理的需求迫切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土谷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宇 《湖南电力》2007,27(5):22-23,32
土谷塘电站地处湘江中游的衡阳市衡南县,计划于2011年初建成投产。研究表明,该电站送电真武220 kV变供电区,并通过1回110 kV线路接入系统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的冰灾中融冰实例证明,传统串接多线路的融冰方法存在对系统影响大、操作复杂等缺点。用合适的电压等级对单一线路进行融冰优点明显。针对地区电网110kV线路的长度等特点,提出了在220kV变电站中建设融冰配电变压器的设想,并经计算证明该配电变压器能够实现对绝大多数的110kV线路的单一线路融冰。  相似文献   

18.
220kV线路多重雷击导致两侧开关断口绝缘击穿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220 kV线路雷击故障、两侧变电设备受损及断路器内部故障的发现、处理过程,结合线路故障查巡、雷电参数、过电压及继电保护动作时序分析,确定线路两侧开关雷电侵入波同时受损原因。指出因较短线路遭受多重雷击,造成开关断口内、外绝缘不能承受侵入波及其反射波的叠加作用而击穿,灭弧室瓷套在内、外部电弧持续热效应下可能发生爆炸。建议开展110、220 kV SF6断路器雷电冲击、反极性工频联合电压试验,并在强雷地区变电站110、220 kV架空出线侧加装避雷器保护。  相似文献   

19.
龙河220kV站自投运以来,其龙码110kV出线线损率高达2.80%,文中分析了龙码线线损率偏高的原因,介绍了其采取的降损措施。提高码头站的电容器投运率,合理进行无功补偿,调整系统电压,最终使龙码线线损率降到2.0%以下。  相似文献   

20.
刘小春  肖园 《江西电力》2012,36(4):54-56,59
“十二五”期间江西西部地区电网负荷大幅增长,500 kV新余变电站、500 kV安梦线在2012年迎峰度夏前难以投入运行.为满足西部地区受电需求,落实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对萍宜分地区各断面的受电能力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加强建设西部220 kV网架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