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分析孟津煤矿二1煤煤层展布、煤层气储层、埋藏的特征,以及构造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煤层气赋存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认为研究区二1煤煤储层条件、埋深及构造条件利于煤层气赋存,并提出本区煤层气开发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为该区煤层气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主煤层埋深较深、致密砂岩产气层数较多的特点,分析了区内煤储层特征,评价了深部煤层气及致密砂岩气的资源潜力。研究表明,区内构造简单,以单斜构造为主,东中部局部地区发育断裂,煤储层相对稳定,储层压力呈欠压-常压状态,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深部5号和9号煤层以半亮型的肥煤到焦煤为主,储层物性较好,且9号煤层资源潜力较大,是深部煤层气勘探的主要煤层;致密砂岩展布主要受控于煤系地层沉积特征,在北部地区相对发育。研究认为,该区有利于深部煤系煤层气与致密砂岩气多层共采,而中南部地区为煤层气单采有利区。  相似文献   

3.
豫西煤田受构造运动影响,煤层结构、构造受到严重破坏,煤层渗透性差,影响着豫西地区煤层的勘探开发.为了解决豫西地区煤层气开发问题,做了如下研究:分析了豫西煤田构造煤形成地质背景;研究了构造煤煤层气的主要控气因素:地质构造、煤体结构、煤的变质程度、埋深、地下水、煤储层特征等;总结了主要控气因素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黔西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采用多种测试手段,系统分析了该地区2种典型区块(织纳和盘关)的煤储层在孔隙结构、吸附性、孔渗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并深入剖析了该差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黔西地区煤储层物性差异的主控因素是煤的变质程度,而煤的变质程度又受控于煤层的沉积埋藏史和后期的构造热事件;沉积埋藏史决定了织纳和盘关两区之间的煤阶差异,而后期的构造热事件是织纳和盘关地区内部煤阶差异的主控因素。不同的沉积埋藏史及构造热事件产生了不同的煤化作用史,导致了煤岩在物理、化学结构上的差异,从而决定了黔西地区煤储层物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煤层吐粉是煤层气排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构造煤储层吐粉更加严重,已成为影响煤层气井高效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本文根据构造煤储层的实际情况,从影响构造煤储层出粉的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对煤粉成因及排出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阐述构造煤储层煤层气井的煤粉产出机理,在借鉴国内外其他煤层气井煤粉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构造煤储层煤层气井的煤粉防治对策,建立科学的控制煤粉产出的技术方法,为构造煤储层煤层气井高效开发中的煤粉防治提供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柳林地区构造裂隙及煤层割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柳林地区石炭二叠糸构造裂隙和煤层割理的研究中发现,它们在岩层和煤层中的展布方向及发育程度,有明显的规律性。构造裂隙的密度大小与岩性和构造部位有关,煤层割理的密度大小和组合形式受煤级、煤岩成份、类型和成煤环境等因素控制。割理缝隙的宽度和勾通范围与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后期构造作用的改造关系密切。本文总结了它们的发育特点及分布规律;分析了煤储层渗透性的高低与煤岩类型、割理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沙尔湖矿区和阜康白杨河矿区两个发育煤层火烧的典型低煤阶含气地区的地质背景和煤储层物性研究,结合两矿区火烧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对比分析,阐明了新疆火烧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差异及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矿区煤层厚度大、构造样式简单、孔隙发育良好,但沙尔湖矿区由于地下水动力条件较弱,且为矿化度极高的原生水,不利于低煤阶煤层气的生成,且矿区东部煤层火烧使得气体发生逸散,导致矿区内含气量偏低;阜康白杨河矿区水源补给充足,在火烧区低洼处形成滞水层,一方面,滞水层为次生生物成因气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形成水力封堵利于煤层气的保存。火烧区滞留水对煤层气富集成藏具有指向作用,因此本次研究成果将为新疆低煤阶煤层气勘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古构造应力场与低渗煤储层的相对高渗区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古构造应力场模拟成果,结合钻孔煤芯描述、煤矿井下观测和煤层气井试井渗透率资料,在低渗煤储层广泛发育的淮南煤田预测了相对高渗区.综合分析表明,古应力高的地区也是构造煤发育区,而构造煤是导致煤储层渗透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古应力较低的区域,可能是原生结构煤发育的相对高渗区.  相似文献   

9.
安阳—鹤壁矿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宪 《中州煤炭》2010,(6):45-46,88
煤层气赋集与储层特征密切相关,并受地质条件制约。以煤炭勘探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安阳—鹤壁矿区二1煤储层特征及影响煤层气赋集的地质因素,并对该区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东部矿区构造煤的煤岩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钢  王文祥 《煤炭技术》1997,(2):18-23,36
煤和瓦斯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平顶山东部矿区(八矿和十二矿)矿井生产的重要因素和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应用煤岩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并采取正常点和突出点的对比研究,对该矿区主要突出煤层(已_(15-17)煤层)的煤岩特征进行了鉴定分析,同时做了相应的△P和f值的实验测定.结果表明:煤岩特征是煤与瓦斯突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通过对本矿区构造煤的煤岩研究,探讨了煤岩特征与煤和瓦斯突出的关系,进而为煤和瓦斯突出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神府煤制水煤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择神府矿区柠条塔煤中的镜煤、亮煤和暗煤进行了制水煤浆试验。结果表明,当样品中镜质组和惰质组的比例为65%--75%:35%--25%时,制得的水煤浆的浓度较高、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与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相关的煤质指标,着重就煤阶指标、煤岩指标、反应活性指标和环境指标等对煤液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并探讨了不同煤质对煤液化工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保德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属于河东煤田,为晋北大型煤炭基地。为了揭示保德矿区不同煤岩煤质的形成环境,利用煤岩煤质等技术参数,分析了煤层镜/惰比、灰分、煤灰组分、硫分等参数指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地层沉积相特征,探讨了保德矿区主采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矿区内主采煤层物理性质相似,以半亮型煤及半暗型煤为主,显微组分以有机组分为主,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镜质组反射率相近,煤化程度整体较低。各主采煤层水分含量较低,差别较小;灰分以中~低灰为主,煤灰组分以SiO2、Al2O3为主;挥发分含量较高,以中高~高挥发分为主;硫分含量差别较大,8#煤为低硫煤,10#煤和11#煤属于低中硫煤,13#煤为中高硫煤。保德矿区太原期至山西期成煤环境整体为半咸水海陆过度环境,氧化性逐渐增强,盐度减少,受海水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太原期至山西期主要成煤期经历了一次周期性海侵海退大旋回,侧面揭示了保德矿区海侵成煤(10#煤和11#煤)和海退成煤(8#煤和13#煤)两种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14.
煤炭库存对煤炭产业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煤炭库存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软件建立模型并仿真,模型的政策试验说明,当库存比提高时,振荡趋于平缓。通过对煤炭库存比做敏感性模拟仿真得出:根据煤炭预期需求和煤炭供应之间的延迟关系可以较好的用于煤炭库存的合理确定,中国煤炭供应的合理的煤炭库存比应为6%-8%。  相似文献   

15.
强化煤场管理 稳定配煤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莱钢焦化厂在煤场管理中采取了将同一煤种的高硫煤和低硫煤分别堆放等措施,控制了配煤和焦炭的硫分,稳定了配煤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开滦集团动力配煤煤质指标的影响规律及预测方法的研究,探索了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优化配煤方案,为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临涣选煤厂结合生产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煤质管理工作,提高了煤炭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开发官地贫瘦煤作为高炉喷吹煤的意义及其可行性,并对目前试用官地喷吹煤的几个用户的使用效果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9.
运煤设备滞煤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乃松  秦强 《煤矿机械》2001,(12):55-56
分析滞煤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潘一矿的工作实践 ,介绍对滞煤现象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西铭矿选煤厂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生产贫煤电精煤,提高西铭矿下组煤8#、9#贫煤的开采比例,减少无效运输、保护环境、实现矿井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