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教材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文章富含哲理,且人物语言描写非常生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字词方面,可以放手让学生课前自学。从写作技巧来看,学生懂得用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但语言仍然是学生的弱项,需要进一步指导。【设计理念】1.注重对话与交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2.关注表达,通过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综合性学习。【设计意图】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是:在字谜、谐音、汉字来历中感受汉字的有趣、神奇;在汉字的演变中了解汉字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通过策划社会用字调查活动,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点实事。经历了上述的自主学习活动后,学生对汉字的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设计以学生熟悉的本班师生的名字作为学习媒介,用身边的名字做文章,整合谐音、汉字来历、本组的两篇诗文及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掌握写游记的方法。2.回忆游览过的"尚湖风景区",写出该景区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自学本次习作例文,并尝试自主写作。【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写一篇游记。所谓游记,就是对一次游览的记录,描写在游览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一、现阶段小学习作教学的困惑 【困惑一】让学生写什么?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以专题为单元编排,习作内容基本与专题的主旨统一,习作内容常常跟综合性学习有关。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写一篇习作。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六年级第一单元"难忘的‘第一次’"或写有感触的某一事物习作评改课。【学情分析】通过四、五年级的教学训练,学生对写事、状物的基本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这次习作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学习围绕一个主题表达,而且要求写出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感悟、或想法。【教学目标】培养习作兴趣,学会欣赏、评析他人的习作,通过自评自改、互评互改,提高写作能力。【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学习内容】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上第四册:《动物的伪装自卫术》《冬虫夏草是如何长成的》《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大自然的语言》等五篇文章,提高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2.积累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把书"读薄"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习作七"。【导学目标】1.能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之中,发现其特点。2.学习并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及心理活动),完成习作,突出人物特点。【重点、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十单元"家园呼唤"主题之一。课文介绍的是"绿色千岛湖"的美景以及绿色千岛湖为当地经济建设的贡献,既美化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是一篇很好的环保教育课例。【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能够运用批注式阅读来完成前置学习,也掌握了网络查阅资料,独立整合资料的能力,前置学习的扎实有序,为学生理清文本思路,把握重难点,打开了思路。【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将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学习”单列,是本次课改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点。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如果说课堂学习是“一掬水”,那么课外学习就是“江河湖海”。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拓展性地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丰富学生语言表达的“物质储备”,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升。【设计方案】活动主题:漫游三国活动年级:五年级活动内容:看关于《三国演义》的系…  相似文献   

11.
许冰 《小学语文》2008,(5):30-32
【教学准备】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学习后进行。【教学目标】1.了解、欣赏与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有关的京剧,培养对京剧艺术的兴趣。2.阅读并尝试运用京剧的有关唱词,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3.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2.
孙世梅 《小学语文》2009,(7):116-119
【设计说明】“开展系列活动,感受读书之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这一内容的编排,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书相伴,亲近阅读,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善读书、常读书”的能力与习惯。  相似文献   

13.
【课题】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关系,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图形的面积(一)"单元中"平行四边形"一课。 【主题阐述】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62~63页。【教学目标】1.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分享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一、课前研究课前,每位学生独立完成"约分"的《自学评价单》。《评价单》主要问题如下:(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你能写  相似文献   

16.
董玉岩 《小学语文》2014,(10):54-57
【教材分析】 第一次综合性学习内容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首篇课文《杨氏之子》课后呈现。其要求是发现、积累并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并推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刘漫凝 《山东教育》2010,(10):21-23
<正>【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及"语文园地五"。在一至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多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新世纪《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统计”中的“身高的情况”。 【背景说明】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统计教学的重要目标是鼓励学生从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为了更好地提取信息,学生需要学习一些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设计思路】本单元课文内容距学生生活比较远,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由扶到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由"学会"到"会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通过品词品句,加深理解和体验,把握课文内容和人物的精神面貌,感受黄道婆的平凡与伟大。咀嚼与探究文章的重点部分时,让学生反复理解,推敲重点的语言文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内容】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2."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五年级上第二册《情归故乡》。【单元目标】1.会写18个生字,会认21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段落。3.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4.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篇目,体会思念的情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