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冠嘴矿床隐爆角砾岩和斑岩型矿体的存在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纯智  魏全民  叶晖 《金属矿山》2007,(2):52-54,57
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鸡冠嘴铜金矿床属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主要矿石类型为矽卡岩型,同时存在隐爆角砾岩及斑岩型矿体.对鸡冠嘴铜金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今后的找矿、探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宋焕霞  景明  赵桂军  宛克勇 《金属矿山》2015,44(12):107-110
湖南仙人岩金矿位于南岭成矿带中北部,金矿床赋存于Ⅲ级仙人岩倒转背斜中,该类倒转背斜不仅为成岩、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而且控制了岩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首先在分析该矿床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着重对矿体特征、黑土夹角砾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讨论;然后结合相关地质勘探资料,讨论了仙人岩矿田硅化角砾岩与金矿床的成矿关系;最后对区内找矿方向以及仙人岩-杨家岭铅锌金银成矿远景区、仙人岩金矿深部成矿远景区进行了探讨。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区内金矿及多金属矿产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田宏伟  吴少魁 《采矿技术》2009,9(5):141-143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是一种比较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其金矿的矿化强度和矿化范围严格受到岩浆隐爆作用范围和隐爆强度的控制。通过对祁雨沟金矿J5角砾岩的矿化、矿体、角砾岩体的形态、分布、成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明晰了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建立了祁雨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的隐爆机制,工作中分析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隐爆作用过程对预测区内其余角砾岩金矿体范围、指导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龙头山金矿床不同地质体岩石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发现无论是稀土总量,配分曲线,还是δ(Eu)值特点都表明区内金矿体与石英斑岩、角砾岩最为相似,金矿体与石英斑岩、角砾岩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具有继承性演化的特点,成岩成矿关系密切。因此,在今后的找矿预测与勘查中,龙头山金矿需要真正依据中低温次火山期后热液型金矿的成矿特征开展工作,除了在斑岩体内找矿外,还应注意在其他有利构造区段找矿。  相似文献   

5.
根据回头沟金矿床普查阶段地质成果,总结了回头沟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指出了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苏尼特左旗额勒思台金矿是最新发现的金矿床,矿床产于燕山期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与二叠系上统三面井组接触带部位,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热液充填型金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浸染状,矿化主要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带控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化探异常与矿化蚀变的分布密切相关,化探异常、构造角砾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祁雨沟矿田内爆破角砾岩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两种类型金矿床的研究,认为受拆离断层控制的爆破角砾岩筒和陡倾斜断层,分别控制着两种类型金矿床的形成和分布。金矿床形成时代均为燕山晚期。在伸展作用背景下,地壳深处重熔性花岗岩浆沿构造薄弱带上侵并演化,先后形成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爆破角砾岩型矿床形成在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阳岔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提出找矿标志,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苏尼特左旗额勒思台金矿是最新发现的金矿床,矿床产于燕山期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与二叠系上统三面井组接触带部位,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热液充填型金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浸染状,矿化主要受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带控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化探异常与矿化蚀变的分布密切相关,化探异常、构造角砾岩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文章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寻找封开县糯米河金矿床周边类似金矿床及评述该金矿床深部找矿潜力,通过对封开县糯米河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认为该金矿体严格受北东向构造带及后期不同方向叠加构造控制,含矿地层为震旦系坝里组。含矿岩性及围岩蚀变、化探异常、构造等为其重要找矿标志;区域成矿条件良好,通过“源-运-储”成矿条件分析,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侯西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及矿床成因模式的研究,提出侯西矿床为中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破碎带蚀变型金矿床。并指出了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和下一步的找矿方向,评价了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三道岔金矿床位于著名的夹皮沟金矿田内,为区内3个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产于北西向构造带的上盘,由6条主矿体组成,它们均产在三号脆性剪切带内。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杨国高 《矿山地质》1995,16(2):76-83
该矿区隐爆角砾岩主要产于天宝山火山口附近,受火山口周边的放射状断裂与其它断裂交叉处控制。通过对含矿与无矿角砾岩多方面对比研究,探讨了隐爆角砾岩的成岩成矿机制,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许文渊 《矿山地质》1995,16(1):7-17
根据我国伴生金矿床特征,与国外伴生金矿床和国内独立金矿床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外围找金,贫中找富,寻找新类型,扩大老类型”四点找矿思路,以及从“岩浆类型,构造单元,时代和类型”入手的四点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招平断裂带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采用地质特征类比、化探异常、物探异常建立了焦格庄矿区的综合找矿标志,进而圈定了找矿靶区,并确定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双王金矿床是秦岭泥盆系地层中一种类型独特富钠角砾岩型金矿床,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结合前人资料,分析研究了矿床赋矿地层、角砾岩带、角砾岩体的矿化及分带特征,阐述了分带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邓屋金矿床找矿勘查资料为依据,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系统分析了该矿床的控矿因素、成因类型,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邱村金矿床为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陆相火山岩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体产于燕山中期南园组(J_3n~2)和长林组(J_3c)地层中。通过综合分析该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床控矿因素以及找矿标志,并对区内找矿方向进行讨论,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吉家洼金矿床位于豫西熊耳山北坡金矿资源密集分布区,为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金矿床。矿体产于瓦庙河次级倾伏向形构造东翼之近南北向断裂带中。金矿化主要富集在倾角由陡变缓或由缓变陡地段,金矿体具"薄而富"的特点,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蚀变构造角砾岩、蚀变碎裂岩、蚀变岩及石英脉,硫、铅、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其成因可能与花山岩体密切相关。根据已知矿化富集规律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建立了吉家洼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望儿山金矿I-2矿体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望儿山金矿床I-2矿体成矿规律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为金矿进一步找矿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