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汽车客运站是公路交通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客运站的布局与选址,定位与建设,不仅对交通运输,更对城市建设与对内对外联系有着重要影响。兰州市主城区发展迅速,道路建设日新月异,但汽车客运站的布局现状与城市发展、居民使用存在较大的矛盾。因此,要依托城市规划,对汽车站的合理布局进行研究,梳理出一些基本的原则与方法,使汽车客运站更好的为城市建设与居民出行服务。一、兰州市主城区汽车客运站布局现状  相似文献   

2.
以麻城市汽车客运中心工程为例,分析了当代汽车客运站设计理念,提出了以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集中旅游交通疏导、整合城镇高速客运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模式,以及"以人为本"的建筑功能平面布局模式,并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运站充分利用内部功能,形成混合开发模式的方法,为今后国内汽车客运站设计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周建宏 《新建筑》1991,(3):29-32
郑州是河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处中原,是我国中原文化的发源地。郑州车站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是我国最大的客运中转站,也是少数特大客运站之一,担负着四个方向直通和始发、终到旅客列车的全部技术作业。郑州老站房建成于1956年,面积约7000平方米。多年来,虽陆续扩建了约7000平方米简易站舍,但远远不能适应客货运快速增长的形势,现有老站临时建筑布局零乱、旅  相似文献   

4.
贾淑珍 《山西建筑》2011,37(23):15-16
通过运城汽车客运东站的设计总结,对客运站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重点叙述了客运站流线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平面布局设计的基本思路,从而设计出先进的建筑空间组合模式,实现人车集散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目前大多采用的客运专线建设模式的前提下,针对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客运站的合设方案,从枢纽布局、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以及旅客运输组织等方面来分析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客运站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具体方案的制定和比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郑勇 《四川建筑》2000,20(Z1):167-170
本文从规划布局、交通组织、站型设计、内部平面功能布置等各个方面,对汕间公路主枢惯中心客运站的设计的构思进行了论述,从而探讨新型现代化多功能汽车客运站的设计课题.  相似文献   

7.
修学华  刘琰 《江苏建筑》2013,(2):19-20,28
文章介绍了南京汽车客运站的规划与交通换乘设计,详细分析了其集中紧凑布局、多层次衔接、立体换乘等设计特点,强调现代综合换乘枢纽中的汽车客运站不仅要满足客运站客流集散需求,更要组织好城市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解决城市人群交通出行的便捷。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也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城市客运站建设作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散旅客、加强对外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促使在对汽车客运站设计规划中,需要凸显其便捷、灵活特征,以更好地发挥优化城市交通,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结合国内外汽车客运站设计规划,对我国汽车客运站设计理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汽车客运站设计理念应考虑垫付布局,优先发展交通流线,并结合市场经营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农村客运站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农村客运站的发展问题及建设要求,并对农村客运站建设规模进行了科学性研究,解决了农村客运站建设的用地及投融资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郑州综合交通枢纽长途客运站位于郑东新区CBD中心东南,是集城际、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和高速铁路于一身的现代化客运中心。  相似文献   

11.
张勇振 《城市建筑》2014,(23):163-163
文章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车辆段工程为例,从车辆段设置规模、建筑总平布置、前期勘察深度等方面探讨了车辆段的投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张旭旻  沈莉芳 《规划师》2011,27(10):30-33
铁路枢纽区与一般区域相比,具有到达交通量大、内部交通较为复杂的特征.铁路枢纽场站是实现不同交通方式换乘的场所,其布局直接影响枢纽核心功能——换乘的便捷度,同时场站是静态交通的载体,场站所承载的交通实体的行为决定了场站布局.基于交通流分析的铁路枢纽场站布局,要充分分析铁路枢纽区交通流、客流的构成及其行为特点,满足各交通流...  相似文献   

13.
张旭久 《山西建筑》2012,38(10):21-23
根据用地条件情况对张店车辆段站场设计布局进行了方案比较,主要介绍了洗车线与尽头式检修库线横列式布置,运用库线与尽头式检修库线纵列对向布置形式两个方案及其优缺点分析,通过比选确定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内部交通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综合交通枢纽客流交通特征入手,探讨了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内部的交通组织原则及交通组织方法,最后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投标方案为例进行了阐述,对类似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组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厂房组合设计是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的核心问题,广州地铁五号线鱼珠车辆段是我国第一座直线电机大架修车辆段,厂房组合设计与普通旋转电机车辆段有很大不同,针对直线电机车辆的特点,厂房组合设计对直线电机车辆检修模式、检修制度、轮对作业线柔性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厂房组合设计进行了多项创新,工艺布局合理紧凑,轮对检修作业线采用柔性作业线,为今后国内直线电机大架修车辆段厂房组合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6.
刘凤梧 《山西建筑》2009,35(6):24-25
浅析了铁路客站传统模式的功能布局,研究了国内外综合客站的现状,提出了铁路客运站功能布局的设计建议,对西安车站的改造进行了畅想,探讨了创新铁路客站设计理念,从而完善铁路客站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王芳王力 《工业建筑》2014,(4):171-173,98
与传统铁路客运相比,高速铁路客运具有方便、迅速、舒适、运输能力大的优势。以太原高铁客运站站房设计为例,通过合理总体布局和建筑设计,从建筑的文化特性,以及技术先进性包括新型屋面体系、幕墙系统和建筑节能等方面,充分发挥上述高速客运的优势,吸引旅客,提供安全高效舒适的客运服务。  相似文献   

18.
张标 《山西建筑》2010,36(32):134-135
结合海南东环客专万宁制梁场的建设经验,介绍了客专纵列式制梁场规划的原则,重点阐述了根据工期任务、制梁工序、运架一体化等原则的工装设备配置方法和平面布置形式,为正在进行的客专施工中制梁场的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南昌枢纽存在的问题,结合路网生产力布局调整及运输径路优化精神,紧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本次研究按"构建大能力客货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行、贯通客运快速通道、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协调点线能力、充分预留发展"的思路,对已编制的总图规划方案进一步补充、完善,对新南昌客站站址方案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20.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n history, th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Hankou Rail Line and Lianyungang-Lanzhou Rail Line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ra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2 - 1949) not only decided the spatial layout of modern Zhengzhou, but also brought abo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Zhengzhou’s commercial industry. Without scientific planning, they have already caused essential changes of Zhengzhou’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From the early day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rban planning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o shape Zhengzhou’s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terms of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industrial areas. In above mentioned two successive periods, the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construction were differ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was also opposite, i.e., disorderly and unsystematic layout in the former period, while rigorous and regularized structure in the latter on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Zhengzhou’s spatial construction today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is specific character formed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peri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