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报纸要办出地方特色。但是,强调地方特色,并不排斥对新华社电讯稿的采用。恰恰相反,合理采用时事电讯稿也应该是地方报纸特色的重要内容。地方报纸的特色,应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地新闻与适合本地读者需要的时事电讯新闻的结合。也就是说,采用时事电讯稿,也可以形成地方报纸的特  相似文献   

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采访到一条独家新闻:“南京市儿童医院百例儿童心脏修补手术全部成功”。这条新闻的导语是这样写的:“今天上午,南京儿童医院又成功地为一名患房间隔缺损的八岁男孩进行了心脏手术。至此,该  相似文献   

3.
3月21日,上海解放日报在一版显要地位报道了我国男、女排球队双获冠军的同时,还及时刊登了复旦大学师生在20日夜晚集会欢庆的动人消息。这条新闻,报社于零点接到复旦大学新闻系马申同学的电话发稿后,编辑及时编发,到3时47分报纸开印,速度非常快。这条新闻的见报,不但速度快,而且内容真实、新颖,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复旦大学师生在欢庆活动中,高唱国歌,高呼:“中华民族万岁!”“中国人民万岁!”“中国男排、女排精神万岁!”……。看起来就这么一件事,但是他们喊出了10亿中国人民的心声,联系当前进行的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从程序性报道看新华社的消息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后进新华社的。在大学学的是中文专业。进新华社后,先后从事过工业、文教、科技和中央政治新闻的报道,同时还在业余时间写一些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也写一点论文,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记得进新华社后不久,听人说到过“新华体”,当时并不怎么在心。在十多年的采编工作中,经常讨论研究新闻写作、新闻业务问题,倒很少听到有人议论过所谓“新华体”,或许真是应验了“当局着迷,旁观者清”这句话?!  相似文献   

5.
1950年10月,中国政府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一家地方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大字标题是“原市革委会副主任”某某逝世.作为“文革”产物的“革命委员会”这个机构,随着拨乱反正,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中央还曾明令禁止在一般情况下沿用“革命委员会”这个名称。因此,这条消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市的“革委会”至今仍然存在,只是这位去世者已经去职,故称“原市革委会副主任”。自然,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  相似文献   

7.
近日,在一家地方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大字标题是“原市革委会副主任”某某逝世。作为“文革”产物的“革命委员会”这个机构,随着拨乱反正,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中央还曾明令禁止在一般情况下沿用“革命委员会”这个名称。因此,这条消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市的“革委会”至今仍然存在,只是这位去世者已经去职,故称“原市革委会副主任”。自然,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还要作这种标题呢?我仔细地读了消息的全文,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原来,这位去世的干部生前担任过的最高职务,是“市革委会副主任兼经委主任”。“市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现任的副市长。如果说他曾任“副市长”,那是不符合历史状况的;如果只说他担任过“经委主任”,岂不有失其身份?这大概正是这条消息以这种标题和内容见  相似文献   

8.
听电台播了一条乌江河道武隆县段发生巨大岩崩的消息,我不由想起37年前去乌江采访的一段生活。现在的消息说:4月30日上午11时45分,乌江边武隆县兴顺乡鸡冠岭玉龙冠咀一段,巨大岩崩使30万立方米的大小岩石泻入乌江。当年──1957年6月1日,我从涪陵乘“小火轮”沿乌江逆水而上,去彭水。武隆县沿江几个乡是必经之处,虽然鸡冠岭、龙冠咀这样的地名我是记不得了,但对于那段艰险的乌江历程,尤其是那庙门滩、秧歌滩,却至今记忆忧新。我是根据四川日报编委会布置的任务,为采编川边巡礼的一个专栏《涪陵地区通信》去乌江…  相似文献   

9.
1976年12月23日,新华社发布一则电讯(见1976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鲁迅生前写下的书信,最近又发现了十三封。编写这则电讯的记者说:“新发现的这些书信,……其中对徐懋庸伙同周扬、张春桥之流,‘以文坛皇帝自居’,围攻鲁迅的反革命面目的揭露,对我们今天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有重要的意义”。记者有志于站在揭发、批判王、张、江、姚“四人帮”的立场上,当然很好。但是,看来他对于自己谈到的1936年那个问题的主要事实却并不了然,而又懒得做一点调查研究工作,所以,创造性发挥得过分了一点。譬如,把徐懋庸升级到周扬之上,使他具有“伙同”周扬的资格,这  相似文献   

10.
<正>新闻报道是一项严谨和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稍有不慎,就会出偏差乃至铸大错。这是笔者从最近江苏省海门市电视台播出的一条《奇怪水杉枝头密,酷似“龙头”令人奇》的电视新闻中得到的警示。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今日谈”和湖北电台“广播漫谈”新闻短论征文评奖揭晓,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来了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征文揭晓不算大事,似乎很难有耍笔杆的余地。因此,照例我们写了一条消息稿,作为“标准件”分发给大家。现在很实行这种分发“标准件”的做法。采访者不需要采访,被采访者也不必费口舌,两下里都省事。记者只须拿了“标准件”揣在兜里,然后去撮“饭局”。回去截长补短,送总编室,就齐活了。界内人都知道,采访而不用谈话,发稿而不用写稿的记者,恐怕是不少的。另一方面,重通讯而轻消息,乃  相似文献   

12.
1986年11月15日凌晨5点20分,还在朦胧中的福建沿海、尤其是福州、厦门一线的人们,被强烈的地震震感惊醒,人们纷纷翻身起床、跑出楼房,惊恐地询问:哪里发生了地震? 早晨7点,福建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播出了一条独家消息: “今天早晨5点20分3秒,台湾省东部地区发生震级为七级左右的地震,福州及我省沿海地区普遍有感。这次地震发生在台湾,震中离我省沿海地区较远,请我省、特别是沿海各城市群众不必惊慌,进一步的情况我们将向您连续报道”。消息播出后,听众一传十、十传百,人们纷纷传  相似文献   

13.
在党的十三大前夕,国内外读者十分注意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情况。它究竟怎么搞?现在已进行到何种程度?如果我们的报道能在这方面作些权威性的说明,那是很有价值的。但是,这类报道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它十分需要注意政策性,而且引用的事实也必须正确而可靠。新华社9月14日播发的《目前进行的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为全国提供经验》一稿,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这篇消息以翔实而全面的素材,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工业委员会已在机构改革方面作出的成绩。机械工业委员会作为在中央一级进行从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4.
15.
“一晃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吴文焘同志得知我们前去拜访的意图,不禁感叹道。 整整半个世纪以前——即1944年9月1日,新华通讯社在延安正式开播英文电讯,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外新闻广播事业的发端。当时作为新华社副社长和刚刚组建的英文广播部的主任,吴文焘直接参与并领导了对外广播初创时期的工作,是这段历安唯一仍然健在的见证人。最近,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访问了81岁的吴文焘同志,同他一起重温了党的对外宣传事业的历史和传统。  相似文献   

16.
这里有一篇通讯员来稿和经过编辑加工的采用稿(均附后),让我们对照一下,探讨消息的写作。消息的特点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靠事实说话。但是,它又不能罗列事实,需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思想——主题,对材料进行选择和概括。应该说,这篇通讯来稿的事实是清楚的,选材比较集中,主题思想是明确的,语言文字也比较简练。因此,原稿是一篇较好的稿件。  相似文献   

17.
在历届中国新闻奖作品中,消息尤其是动态消息,获奖比例远非其他新闻品种所能比拟。然而,综观一些报纸获各级新闻奖的作品,动态消息获奖的比例却不高。究其原因,除了题材、角度、主题把握不够之外。写作手法的陈旧和老套,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有时候评报,老高张口"实用性"、上嘴唇碰碰下嘴唇,说完了自己也没底:到底对多少人有用,才算"实用"?体贴到何种程度,才算"服务"? 就算"工资、养老、医保"这种大家公认的"超实用稿件",有时也让人犯琢磨:没错,它是很"实用",但主要是对公务员实用;亏损企业职工看了烦气,这也算实用?  相似文献   

19.
不久以前,本刊活叶版上曾对新华社在8月20日发的“美国青年体质日益虚弱”一稿(见8月21日新华社新闻稿)引起一些争论,这一次争论对我们到底该怎样识别资产阶级新闻是有益处的。这里,把这一篇引起争论的稿件和争论的过程与内容,向读者简单地介绍一下: 新闻的内容“美国青年体质日益虚弱”一稿是新华社的编辑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的一些材料摘编成的一篇消息。这条消息的全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体裁,是指新闻写作的表达形式。一般说,报道的内容决定报道的形式,而报道的形式反过来又制约着报道的内容。好的新闻作品,总是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在写作时,由于表达报道主题的手法不同,选择材抖的角度不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以及报道所要达到的要求不同等等,所以新闻的表达形式——即新闻写作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宣传工作的需要,再加上新闻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新闻写作的体裁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要为报刊写好稿件,争取较高的采用率,必须掌握各种新闻体裁写作的特点和要求。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新华社高级记者孙世恺曾在本刊连载“新闻采写讲座”,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现应读者要求,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孙世恺同志新写的“新闻写作入门”讲座,包括:《怎样写消息》、《怎样写通讯》、《怎样写特写》、《怎样写调查报告》等题目。共约5万多字,可供各地用作培训通讯员的基本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