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糖诱导下肝星形细胞(HSC)活化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人HSC并进行形态学鉴定,选取60份样本,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和阻断组各20份;对照组常规培养,高糖组在常规培养基础上加入葡萄糖(终浓度25 mol/L),阻断组在高糖组基础上加入p38MAPK阻断剂SB203580(终浓度40 mol/L)进行培养,培养120 h后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法(SABC)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样本的α-肌动蛋白(α-SMA)和p-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经鉴定,培养后的HSC呈扁平状,胞体大,具有发育良好的应力纤维,胞浆内缺乏脂肪滴.SABC法原位检验结果显示:高糖组的α-SMA阳性信号强于对照组,而阻断组的α-SMA阳性信号则近似于对照组.3组HSC的α-SMA和p-p38MAPK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36,78.49,P均<0.01).其中,高糖组的α-SMA表达相对量为(34.61±4.07)%,高于对照组和阻断组的(23.90±6.02)%和(26.48±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0和-5.37,P均<0.01);高糖组表达相对量高糖组为(22.79±3.80)%,对照组和阻断组分别为(8.13±4.95)%和(10.66±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1和-10.41,P均<0.01).结论 活化程度较高的HSC具有较高的p38MAPK信号强度,而阻断p38MAPK信号通路能够降低HSC的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砷酸钠染毒对人胚胎肝(L-02)细胞中c-jun末端激酶(JNK)的变化。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50、100、150μmol/L的亚砷酸钠溶液中培养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染毒24 h时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杂交(Western-blot)法检测JNK及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亚砷酸钠染毒组L-02细胞的存活率及G0-G1期构成比均较低,JNK、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和S期构成比及凋亡率均较高;而G2-M期构成比在5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较低,在100、15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浓度的升高,L-02细胞凋亡率及JNK和p-JN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亚砷酸钠诱导L-02细胞凋亡可能与JNK及p-JNK表达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的亚通路信号蛋白-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P38和c-氨基末端蛋白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在大鼠光气吸入肺损伤组织中的表达及各通路在光气吸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气对照组、光气吸入组、PD98059(ERK1/2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P38特异性阻断剂)和SP600125(JNK特异性阻断剂)干预组,每组6只,应用定向流动光气吸入装置,复制大鼠光气(8.33 L/mg)吸入性肺损伤的模型,空气对照组吸入空气,3个干预组均在光气(8.33 L/mg)吸入前给予PD98059、SB203580、SP600125.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 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MAPKs(ERK1/2、P38、JNK)蛋白及磷酸化蛋白p-MAPKs (p-ERK 1/2、p-P38、p-JNK)的定性定量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计数支气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测定肺湿干比.结果 空气对照组仅肺泡上皮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见少量p-ERK1/2、p-P38、p-JNK阳性表达;光气吸入组p-ERK1/2、p-P38、p-JNK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广泛分布于肺内细胞:肺泡上皮细胞、气道上皮细胞、胸膜间皮细胞、浸润炎细胞及间质纤维细胞;干预组p-ERK1/2、p-P38、p-JNK阳性细胞数减少.各组ERK、P38、JNK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光气吸入组较空气对照组p-P38、p-JNK蛋白表达增强,3个干预组的p-ERK1/2、p-P38、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光气吸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空气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计数:(2.05±0.75)×104,肺湿干比:(3.64%±0.72%)]比较,光气吸入组肺损伤程度严重,表现出肺损伤的典型病理学特征,且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10.78±2.16)×104]增多,肺湿干比(7.65%±0.58%)升高,SP600125干预组和SB203580干预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SP600125组:(7.86±2.12)×104,SB203580组:(8.43±1.51)×104]和肺湿干比[SP600125组:(6.10%±0.97%),SB203580组:(6.09%±1.43%)]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光气吸入可能激活MAPK信号通路,通过p-MAPKs表达增加在光气吸入后的肺损伤中发挥作用,其中以p-P38、p-JNK活性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化镉对小鼠GC-2 spd精母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氯化镉(0、5、10μM)处理GC-2 spd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NK/c-Jun信号通路调节蛋白和促凋亡因子Bax及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氯化镉浓度(5、10μM)升高,细胞凋亡率和ROS含量显著上升,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氯化镉处理组的细胞中c-Jun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p-JNK及p-c-Jun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镉暴露导致Bax蛋白表达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引起细胞凋亡。结论镉通过增加ROS生成并调控JNK/c-Jun信号通路诱导GC-2 spd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凋亡、脑水肿、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以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TBI的保护及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 DM法建立大鼠TBI模型,将90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TBI+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选择性激活剂 anisomycin组(TBI+Aniso组);TBI+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TBI+ω-3组),TBI+ω-3多不饱和脂肪酸+JNK选择性激活剂 anisomycin组(TBI+ω-3+Aniso组),分别于伤后1、3、7 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mNSS);采用干湿重法测损伤区脑组织脑水含量;TUNEL和免疫荧光等方法测定细胞凋亡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特异标志物IBA-1的表达;PCR、Westerrn blot等检查脑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α、IL-1β、IL-6及上游JNK信号通路JNK、p-JNK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同期Sham组比较,其余4组细胞凋亡、脑水肿、神经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明显增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ω-3组大鼠创伤后脑水含量降低,尤其在脑损伤3 d后降低更为明显[(78.14±0.57)%比(82.31±0.81)%,P<0.01],神经功能评分相应的改善明显(P<0.05)。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降低大鼠TBI后升高的炎症因子TNF-α、IL-1α、IL-1β、IL-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抑制了炎症因子上游JNK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的程度,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伤后神经行为,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减轻小胶质细胞介导的中枢性炎症反应,降低TNF-α、IL-1α、IL-1β、IL-6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在砷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JNK1/2信号通路发挥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在CNKI、维普、万方、SinoMed、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Spinger等数据库中检索文献。采用STAIR清单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Stata 12.0和RevMan 5.3软件提取数据及分析;以标准化均数差(SMD)来描述其组间差别。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3篇文献。砷干预组Bax:SMD=9.41,95%CI(1.92,16.90),凋亡细胞:SMD=10.46,95%CI(6.87,14.05),Caspase-3:SMD=8.82,95%CI(0.79,16.85),Cytochrome C:SMD=90.24,95%CI(34.45,146.03),c-jun:SMD=81.66,95%CI(14.38,148.94)和P-JNK:SMD=139.06,95%CI(29.14,248.9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cl-2:SMD=-3.78,95%CI(-7.17,-0.39)和PARP:SMD=-6.48,95%CI(-12.89,-0.07)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亚组分析表明正常细胞中高剂量(>5μmol)且长时间(≥24h)砷暴露可抑制JNK1和JNK2的蛋白表达,在癌细胞中低剂量(≤5μmol)且短时间(<24h)砷暴露则会诱导JNK1和JNK2的表达。 结论 砷通过介导JNK1/2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且作用效果与细胞类型、作用时间和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原代培养的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镉致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过程。方法原代培养的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给予0~20μmol/L镉染毒0~24 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给予0~20μmol/L镉染毒9、1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给予0~20μmol/L镉染毒12 h,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给予0~20μmol/L镉染毒0~12 h,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镉浓度为5~20μmol/L时,随染毒剂量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间网络连接松散,突起消失,胞体收缩成球形,贴壁能力下降,最终脱落,漂浮于培养液中。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镉染毒9、12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镉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镉染毒12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镉染毒浓度的升高,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5~20μmol/L镉染毒3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表达量均升高,20μmol/L镉染毒6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表达量升高,10~20μmol/L镉染毒9、12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h比较,0~20μmol/L镉染毒3~12 h后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内p-JNK的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镉可能通过上调JN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来诱导小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小鼠胰岛βTC-6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和棕榈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黄芪多糖对βTC-6细胞中Akt磷酸化的影响;将βTC-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PA组(给予0.5 mmol/L棕榈酸处理24 h)、PA+APS组(同时给予0.5 mmol/L棕榈酸和0.1 g/L黄芪多糖作用24 h)和PA+APS+LY组(同时给予0.5 mmol/L棕榈酸、0.1 g/L黄芪多糖和50μmol/L LY294002作用24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GLP-1R、PDX-1、Bcl-2和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黄芪多糖能够呈剂量-时间依赖性诱导βTC-6细胞中Akt磷酸化。与对照组相比,PA组、PA+APS组和PA+APS+LY组细胞的活性及GLP-1R、PDX-1、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PA组相比,PA+APS组和PA+APS+LY组细胞的活性及GLP-1R、PDX-1、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及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PA+APS+LY组的变化幅度明显低于PA+APS组。结论黄芪多糖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GLP-1R、PDX-1、Bcl-2和下调Bax表达,进而抑制小鼠胰岛βTC-6细胞凋亡。[营养学报,2019,41(3):265-26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肌醇依赖酶1介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灌胃12周,糖尿病组与芒果苷组大鼠给予链脲佐菌素4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测定大鼠血糖,心功能;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肌醇依赖酶1(IRE1)、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糖[(25.52±2.82)mmol/L]明显升高(P<0.01),左心室收缩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均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升高(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25.63±1.41)%]增加(P<0.01),心肌细胞IRE1、ASK1、JNK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高剂量芒果苷组大鼠血糖[(12.04±1.86)mmol/L]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13.22±1.71)%]下降(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细胞IRE1、ASKl、JNK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芒果苷可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糖、内质网应激中IRE1介导的JNK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过量酒精对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酒精致生精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及酒精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在睾丸及生精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类饮用白酒制备大鼠的酒精毒性模型 ,采用组织学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酒精对生精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cl- 2、Bax表达的影响。用 2种剂量的酒精作用于大鼠的 2个生精周期 ,检测睾丸生精小管中Bcl- 2、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结果 每个生精小管中Bcl- 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在高剂量组为 96± 3 3 74,低剂量组为 15 6 6± 2 8 5 2 ,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2 2 2 6± 5 6 86) (P <0 0 1) ;每个细胞中Bcl- 2蛋白表达强度 (OD值 )在高剂量组 (0 142± 0 0 3 5 )、低剂量组 (0 15 1± 0 0 2 6) ,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0 196± 0 0 3 2 ) (P <0 0 1) ;Bax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在高剂量组为 (412 4± 96 75 ) ,低剂量组为 (3 3 7 5± 94 3 9)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 14± 82 5 7) (P <0 0 1) ,Bax蛋白的表达强度 (OD值 )也有同样的变化 ,高剂量组 (0 113± 0 0 3 6)和低剂量组 (0 0 82± 0 0 17)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0 0 5± 0 0 2 4) (P <0 0 1)。凋亡细胞增多 ,平均每个生精小管中的凋亡细胞数目在高剂量组为 15 5 3± 3 75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2 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橙黄胡椒酰胺酯(AA)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转录组学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经LPS及AA处理后A549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RNA-seq技术筛选AA处理前后A549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将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以及KEGG通路分析.结果 10μg/mL LPS可诱导A549细胞发生明显凋亡,凋亡率为(51.7±3.2)%,与正常组凋亡率[(4.8±0.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0,P<0.05);给予15~60μg/mL AA干预后,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通过比较分析,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76个,其中显著下调的基因为9个,显著上调的基因为67个;依据作用通路分类,显著通路(P<10-3)的有2个,分别是细胞外基质受体互作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结论 AA可抑制LPS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炎症及黏附等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研究JNK在NaAsO2诱导L-02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NaAsO2染毒L-02肝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02肝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L-02肝细胞中Jnk、p-Jnk、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0、50、100 和 150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33%±0.30%、7.49%±0.23%、9.48%±0.49%和 14.87%±2.17%,染毒组的细胞凋亡率随NaAsO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细胞内Jnk、p-Jnk、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AsO2能诱导L-02肝细胞凋亡的发生,这可能与激活JNK,增加JNK磷酸化水平,继而激活凋亡调控基因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市鼓楼区中老年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正确有效的 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5~8月对南京市鼓楼区935例居民进行尿素14C 呼气试验测定,分析其 感染率;同时应用调查问卷开展危险因素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幽门螺杆菌相关危险 因素。结果 935例居民中366例(39.14%)HP阳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消化道疾病史、消 化道不适、是否吃辛辣和方便食品与HP感染有关(犘<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发现消化道疾 病史与HP感染负相关,而吃辛辣和方便食品与HP感染正相关(犘<0.05)。结论 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幽 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全国水平低,但感染仍普遍存在,应加强对消化道疾病的筛查与治疗,大力宣传健康安 全的饮食习惯,积极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传播。 关键词:中老年;幽门螺杆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流行病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R1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9)01 0001 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troindazole,7-NI)对氟致体外培养细胞生长、凋亡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Na F(0、0.02、0.2、2.0、4.0 mmol/L),分别培养24、48、72 h,同时在各组细胞培养液中联合应用7-NI(10~(-4)、10~(-3)、10~(-2) mmol/L);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以CCK-8试剂盒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比色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及NOS活力,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氟浓度为0.2 mmol/L(低氟组)和2.0 mmol/L(高氟组)时,24、48、72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下降至(83.76±1.04)%,(70.27±1.20)%,(54.40±0.98)%和(52.17±1.07)%,(40.60±1.11)%,(29.50±1.40)%。10~(-4)mmol/L 7-NI可刺激细胞增殖,24 h细胞存活率为(105.96±3.44)%;10~(-3) mmol/L 7-NI处理细胞24 h后的细胞存活率为(100±2.30)%;10~(-2) mmol/L 7-NI可使细胞存活率下降,24 h细胞存活率为(88.64±4.75)%。10~(-4)、10~(-3)、10~(-2) mmol/L 7-NI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NOS活力均降低,分别为(1.156±0.356)、(0.958±0.074)、(0.672±0.188)μmol/L和(0.403±0.089)、(0.398±0.010)、(0.103±0.076)U/ml。高剂量(10~(-2) mmol/L)7-NI组的SH-SY5Y细胞凋亡指数升高至(8.7±2.3)%,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10~(-4)、10~(-3) mmol/L)7-NI组的凋亡指数分别为(0.6±0.4)%和(1.0±0.2)%,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7-NI组凋亡指数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氟24、48、72 h后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及NOS活力升高,低氟组的NO含量、NOS活力分别为(3.074±0.160)、(5.604±1.374)、(10.173±1.307)μmol/L和(0.743±0.122)、(0.959±0.054)、(1.446±0.12)U/ml,高氟组分别为(8.974±0.919)、(14.729±1.241)、(20.976±0.712)μmol/L和(1.086±0.024)、(1.728±0.130)、(2.583±0.192)U/ml,高于对照组[(1.320±0.280)、(2.420±0.658)、(2.867±0.662)μmol/L,(0.452±0.012)、(0.517±0.072)、(0.607±0.01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氟单独处理组相比,NaF联合应用7-NI后,各组NO含量及NOS活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氟可使SH-SY5Y细胞凋亡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氟染毒剂量及时间的增加,细胞凋亡指数随之增加;联合应用7-NI后,各组细胞凋亡指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可使SH-SY5Y细胞数量减少,形态变为圆形、不规则形,细胞存活率降低;低剂量(10~(-4)、10~(-3) mmol/L)7-NI组在相同视野下细胞数增加,高剂量(10~(-2) mmol/L)7-NI组细胞数明显减少,大部分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论氟中毒所致细胞凋亡可能与NOS活力和NO含量升高有关,7-NI可降低细胞凋亡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用不同浓度(0、10、20、40、60、80μmol/L)异甘草素处理,每个浓度设5个复孔.异甘草素处理24h、48h、72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FoxM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U251细胞经过浓度为0、10、20、40、60、80μmol/L的异甘草素处理24h、48h及72h后,细胞增殖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在相同作用时间,不同浓度之间细胞增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5、98.9、108.1,均P<0.05);在相同异甘草素浓度,不同作用时间(24h、48h、72h)细胞增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4、20.8、43.1、53.9、30.4,均P<0.05).不同浓度异甘草素作用于U251细胞24h后,随着异甘草素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F=120.3,P<0.05).不同浓度异甘草素处理U251细胞48h后,FoxM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1.2±5.1)%、(54.6±3.3)%、(35.4±4.1)%、(20.8±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P<0.05).结论 异甘草素体外可有效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下FoxM1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人膀胱癌细胞BIU87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噻唑(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大黄素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在体外培养BIU87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内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大黄素的浓度(10—80μg/ml)越高、作用时间越长,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凋亡率也越高[分别为(9.84±21.13)%、(18.32±22.14)%、(29.73±1.42)%、(42.13±2.36)%],与对照组[(2.01±20.9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1.85,P〈0.01);大黄素可在G0/G1期阻滞人膀胱癌细胞BIU87的增殖,使S期细胞比率降低[分别为(33.27±1.26)%、(29.17±1.39)%、(16.94±0.86)%、(10.85±1.47)%],与对照组[(35.45±0.38)%]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4.64,P〈0.01)。大黄素作用48h后,BIU87细胞中bel-2蛋白表达下降(灰度值分别为122.65±2.12、131.37±1.62、134.81±1.36、145.55±2.01),e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灰度值分别为135.26±1.41、130.22±1.74、126.11±1.77、118.36±1.53),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灰度值分别为108.42±3.73、149.35±1.8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6.23、224.83,P〈0.01)。结论大黄素在体外能抑制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与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easpase一3蛋白表达和阻滞细胞周期于Go/G.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致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中牡蛎拮抗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NTDs模型并给予牡蛎拮抗,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与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 1)RA组神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牡蛎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RA组(P<0.05)。2)RA组神经上皮细胞Bcl-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牡蛎组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RA组(P<0.05)。3)RA组Bax与Caspase-3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牡蛎组Bax与Caspase-3的表达明显低于RA组(P<0.05)。 结论 牡蛎可以拮抗RA引起的神经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和下调Bax与Caspase-3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微RNA(miRNA,miR)-2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血清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1例临床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资料、组织、血清样本,同时收集21例健康体检者和2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样本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检测miR-22在癌组织、癌旁组织、血清、人甲状腺正常细胞系和人甲状腺乳头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22的靶基因及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 miR-2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在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和甲状腺结节患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清中表达呈负相关(r=-0.851,P<0.01).miR-22在T3~T4期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45±0.08,低于T1~T2期的0.61±0.18(t=-2.809,P<0.01),在N-期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64±0.16,高于N+期的0.48±0.10 (t=2.789,P<0.01);在T3~T4期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为12.76±1.60,高于T1~T2期的9.91±2.74(t=2.806,P<0.01);在化疗高敏感组患者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71±0.14,高于化疗低敏感组的0.42±0.13(t=4.575,P<0.0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IRT1和HMGB1为miR-22的靶基因,其参与细胞内吞作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癌症等多个信号通路.结论 miR-2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且与肿瘤T、N分期和化疗敏感性有关,但在血清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miR-22参与多个信号通路,可能通过靶向调控SIRT1和HMGB1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苯巴比妥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热性惊厥的优势.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38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90例,采用“苯巴比妥(i.m)+地西泮(i.v)”治疗;对照组190例,仅给予地西泮(i.v)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惊厥症状控制时间、脑神经因子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68%(178/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7% (147/190),x2=20.430,P<0.05;观察组的惊厥症状控制时间(11.30±2.45)明显少于对照组(15.02 ±4.50) min,t=10.008,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脑神经因子水平NSE(20.31±4.85) ng/mL、S-100β(0.14±0.03) μg/L、BDNF(6.71±1.48) 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5±5.77) ng/mL、(0.23±0.05) μg/L、(10.98±3.25)μg/L,t值分别为14.703、21.276、16.404,均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10.53%)和复发次数(2.03±1.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和(3.22±1.08)次,均P<0.05;不良反应方面,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苯巴比妥具有良好的镇静、抗惊厥、抗癫痫等药理作用,临床治疗热性惊厥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黑米皮提取物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黑米皮提取物(20,150和300μg/ml)处理PC-3细胞,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法研究提取物对细胞的影响。结果处理组的细胞增殖率随着提取物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多,S、G2-M期细胞显著减少,细胞被阻滞在G1-S期。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细胞的p-p38、p-JNK的蛋白表达则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黑米皮提取物能够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激活JNK、p38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