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一系列迎春活动的序幕,民间传统在这一天要吃腊八粥。腊八粥也被称为"福寿粥",很多人会在腊八这天的清早去寺庙排队等着派粥,希望吃了腊八粥能增福增寿。  相似文献   

2.
腊八粥怀想     
腊八粥又叫八宝粥、八宝饭,无愧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腊八节。这一天的最重要民俗就是家家户户"灶生木炭火,锅开米珠花",食用"腊八粥"。卖腊八粥的店铺常贴有这样对联":香先传腊八,米早煮弓双"。又云":时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按照民间习俗,腊八节一定要腌腊八蒜、喝腊八粥驱寒保暖。世代相传的腊八粥腊八粥是在腊八节选用多种食材精心熬制的粥,口味香甜软糯,也叫作七宝五味粥。中国人喝腊八粥的历史,仅书面记载也有一千多年了。这个习俗源自我  相似文献   

4.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民间有吃腊八粥的风俗习惯.在"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寒冷日子里,一碗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腊八粥对身体的滋养是再好不过了.营养专家表示,这种混合了各种米类、豆类、杂粮和干果的粥,对人体大有裨益.由于腊八粥可以选择的材料比一般单一原料制成的粥更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需要,所以制作腊八粥,选料特别有讲究,尤其是具有食疗作用的原料,更要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5.
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汉族地区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的风俗.国人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腊八粥不仅是习俗和美食,更是养生佳品.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子、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相似文献   

6.
腊八粥     
我侨居印尼时,生活在那儿的华侨没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回国后定居天津,也就随乡入俗,每到农历腊月初八,全家人也喝起腊八粥,而且晓得腊八粥的来历。 农历十二月,古时是祭神祭祖的节日,祭祀的时间不统一,起源较早,夏朝称冬季的祭杞为“嘉平”,商朝称“清祀”,周朝称“大蜡”,奏汉时称“腊”。“腊”和“猎”通用,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腊者措也,因猎取兽祭先祖也。”后来古人把十二月称为腊月。所以在十二月间腌制的食物分别叫“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等,统称为“腊味”。  相似文献   

7.
时值隆冬,在腊八这天,人们通常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为中国节令小吃,其味多样,清香甜美,营养丰富,还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疗佳品。各地因民俗的差异,腊八粥所用原料不尽相同。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素食说略》上说:“腊八粥,以栗子、芡实、菱米、莲子、薏米、白篇豆、松子仁、核桃仁之类,与粳米同煮。”  相似文献   

8.
腊八粥营养丰富,里面融入了国人太多的温暖记忆。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相似文献   

9.
香甜可口腊八粥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一天,主妇们会搜集家里的各种杂粮,精心熬煮,做出香喷喷的腊八粥,全家人围坐桌前,一同享用。据称,腊八粥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每  相似文献   

10.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又叫“佛成道节”。古代在这一节日最传统的食俗是吃“腊八粥”。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因吃了牧女煮的果粥,于十二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成佛,从此,每到这一天,群僧集会诵经讲法时,皆取香谷及果实煮粥敬佛,史称“腊八粥”。我国吃“腊八粥”的风俗始兴于北宋年间。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时至南宋,民间吃“腊八粥”配料已很讲究。据《武林旧事》载:“寺院及人家皆有腊八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为之。”明朝腊八粥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在《酌…  相似文献   

11.
漫话腊八粥     
农历12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叫"腊八节".每逢这天,家家户户习惯吃腊八粥,含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相似文献   

12.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小年,也称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 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而且别有一番来历。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  相似文献   

13.
<正>又是一年腊八到,熬一碗香气四溢、暖意融融的腊八粥,冬日喝起来营养又舒服。古代的腊八粥是借腊八之际,把家里剩余的米豆一起熬煮而成,算是节约之举;而如今生活富足,各种食材应有尽有,不妨根据自己的喜好熬一碗花样翻新的腊八粥。  相似文献   

14.
姜丽颖 《长寿》2007,(1):30-30
冬季养生有喝腊八粥的说法,确对身体有益。其实,除了腊八粥以外,还有很多养生粥也适合冬季食用:  相似文献   

15.
漫话腊八粥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叫“腊八节”。每逢这天,家家户户习惯吃腊八粥,含有喜庆丰收和预祝来年五谷丰登之意。 腊八粥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腊月初八,是佛教开山鼻祖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因此,古代各寺院在“腊八”这天,用蔬果米煮粥,供奉神佛,并尊为“佛粥”。供佛之后,再将粥分施给贫民,随着佛教的流传,吃腊八粥也就慢慢地成了民间的一种习俗。到了南宋,腊八粥除了供佛外,它又是民间一种盛行的食品,作为互相馈赠的礼物。大诗人陆游的诗句:“今朝佛粥便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就是一个佐证。清代,腊八粥  相似文献   

16.
李国民 《长寿》2011,(1):33
在寒冷的冬季,经常食用腊八粥,美味、营养又健康。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  相似文献   

17.
你也许没有听说过“腊八粥”,“腊八粥”是什么玩艺?它可是冬天一种深受人们欢迎的补粥呀。  相似文献   

18.
《健康大视野》2010,(1):50-53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相似文献   

19.
民间有“春食芥菜粥,夏食绿豆粥,秋食莲藕粥,冬食腊八粥”谚语,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均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相似文献   

20.
过腊八节,是中国人特有的风俗。相传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每逢这一天,家家要喝腊八粥。此外,这一天各家还要泡上几瓶腊八蒜。 现在是新的时代了,但过腊八节人们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却还在流传着。下面介绍一下腊八粥,腊八蒜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