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山楂叶螨的生态学和防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果树所李大乱,张翠疃,徐国良山楂叶螨(TetranychusviennensisZacher)又叫山楂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是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的主要害螨之一,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一、山楂叶螨的分布和...  相似文献   

2.
棉叶螨俗称红蜘蛛,温宿县为害棉花的叶螨主要是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截形叶螨(T.truncatus)和土耳斯坦叶螨(T.turkestanni)。 1为害特点 棉叶螨食性杂、寄主很多,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豆类、高粱、谷子、花生、芝麻、茄子、辣椒、番茄、瓜类及树木等。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下3种害螨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室内20,25,30,35℃恒温条件下,采用富士苹果叶片饲养观察二斑叶螨、山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组建4种温度下3种害螨实验种群生命表,计算出各温度下3种害螨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产卵期和产卵量等主要生命、生殖参数,并通过生命表资料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世代平均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和周限增长率等种群动态参数。  相似文献   

4.
螨危,又名螨危多,是一种全新的高效非内吸性叶面杀螨剂。作用机理通过抑制害螨体内脂肪合成,破坏其代谢活动,最终杀死害螨。螨危与其他现有杀螨剂不存在交互抗性问题,效果突出,可以与大部分农药(强碱性农药与铜制剂除外)现混现用。作用特点①广谱高效性。对红蜘蛛、黄蜘蛛、柑桔全爪螨、苹果叶螨、山楂叶螨和二斑叶螨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防治柑桔、  相似文献   

5.
茄子叶螨又称红蜘蛛(Tetrangchus cinnbarinus),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叶螨属,桐庐县常年于7~8月发生为害严重。该虫以成螨及幼、若螨在叶背吸食汁液为主,发生严重时,可群集叶面吸食为害。叶片受害后,呈黄白色褪色斑点,严重时卷缩,变黄并枯焦,脱落,并可引起植株早衰落叶,对茄子产量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应用天丁等药剂防治茄子叶螨效果试验研究,现将田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危害苹果的主要害螨有3种,即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和二斑叶螨,它们还危害梨、桃、樱桃、山楂、李等多种果树。山楂叶螨在各果区普遍发生,危害最重;苹果全爪螨在东北、胶东半岛和西北浅山果园和山楂叶螨混合发生;二斑叶螨则只是在1998年前后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7.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月季(Rose chinensis Jacq.)上的主要害螨。综述了月季上二斑叶螨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危害特点、空间分布及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二斑叶螨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和二斑叶螨是山西省苹果园3种主要害螨。综述了3种害螨的识别特征、为害症状、发生为害规律及影响发生的各种生物因子,提出了山西苹果园害螨的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苹果园害螨的防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郑州地区果园二斑叶螨发生规律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kach)是世界上重要害螨之一,与我国原有的二斑叶螨同名异种。它是80年代新传入国内的检疫性害螨,目前,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地均有发生,且发展蔓延极快,危害日益严重。1995年我们在郑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用农药对棉叶螨及其主要天敌的杀伤作用李巧丝(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棉叶螨是我省棉田的主要害螨。长期以来生产上对其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由于用药不当,不仅使叶螨抗药性增加,而且大量杀伤天敌,致使生态环境恶化。为了更好地指导...  相似文献   

11.
对分布于新疆的伊犁郁金香和阿尔泰郁金香不同居群的物候特征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详细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的所有居群均具有萌动及结实早、生长发育快、年生长期在70-90d,且生殖生长在年生长期中所占比例较大等物候特点;同一居群内植株开花比较集中,年际间物候期无明显波动,但不同居群在年生长期及萌动、始花等主要物候期上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在营养生长阶段不明显,进入生殖生长后逐渐增大;伊犁郁金香不同居群物候期的早晚与海拔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几种特异小麦的醇溶蛋白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APAGE)对 4份波兰小麦、2份新疆稻麦、1份硬粒小麦和 1份矮兰麦进行了醇溶蛋白电泳分析 ,结果表明 :①波兰小麦具有明显的醇溶蛋白多态性 (多样性 ) ,其中的矮秆波兰小麦的谱带与产于新疆吐鲁番的波兰小麦极为相似 ;②波兰小麦与硬粒小麦、矮兰麦的α -醇溶蛋白和ω -醇溶蛋白的区别较明显。硬粒小麦和矮兰麦在α区域的带纹明显较波兰小麦多 ;③波兰小麦与新疆稻麦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产于新疆和田的波兰小麦与新疆稻麦的共同醇溶蛋白带纹达到 6 2 5 % ,表明新疆稻麦与波兰小麦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从醇溶蛋白方面证明了新疆稻麦起源于波兰小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唐松草属植物是林下植被的重要组成,分类比较困难。在野外考察和室内标本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唐松草属进行了研究,发现新记录1种——唐松草;并且调查到长喙唐松草在北京的分布点;同时对两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境予以报道,旨在为北京市植物区系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野生一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宁麦3号)叶片的光合速率,光合产物输出速率。输出百分率及光合产物的分配。观察了叶片的维管束结构.结果说明:与野生一粒小麦相比,宁麦3号的光合速率较低,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较长;光合产物输出速率较低,但维持高速输出的时期较长,且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较高.光合速率与光合产物输出速率和光合产物输出百分率成显著正相关。苗期光合产物的分配,野生一粒小麦以分蘖节中较多,宁麦3号以根系与叶片中较多。野生一粒小麦旗叶的光合产物向下运输,贮藏在茎秆中较多,尤其是第二节间;宁麦3号旗叶的光合产物直接运向穂部较多。本文还讨论了叶片维管束结构与光合、运输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外源甜菜碱(GB)对花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Flame)及络石[T.jasminoides(Lindl.)Lem.]耐寒性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花叶络石及络石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0.5、1.0、1.5、2.0、2.5、3.0 mmol/L)外源甜菜碱预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花叶络石及络石耐寒性的影响。[结果]在低温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GB均能显著降低花叶络石及络石幼苗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且花叶络石MDA含量下降百分比高于络石。在低温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GB均能提高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且花叶络石各保护酶活性提高百分比均高于络石。在所设的6种GB浓度中,以2.5 mmol/L处理花叶络石效果最佳,以1.5 mmol/L处理络石效果最佳。[结论]一定浓度GB预处理均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花叶络石及络石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幼苗的抗寒能力,并且花叶络石的耐寒性提高程度高于络石。  相似文献   

16.
用3种实验方法研究了哈茨木霉对禾谷镰孢菌的抑制效果,分别是哈茨木霉和禾谷镰孢菌在PDA培养基上的对峙培养,哈茨木霉和禾谷镰孢菌在载玻片上对峙培养,哈茨木霉发酵液的上清液对禾谷镰孢菌的抑菌圈实验,并对培养基、pH值、温度3种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3种实验方法的结果均表明哈茨木霉对禾谷镰孢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哈茨木霉适宜生长的条件为培养基PDB,pH值6.0,30℃。  相似文献   

17.
山麦冬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山麦冬属植物中湖北麦冬和短葶山麦冬在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组织培养、药物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18.
Fspelta 1BS染色体导入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育成非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通过对两种类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抗条锈病的比较,对T.spelta 1BS染色体的遗传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tspelta 1BS染色体导入使非1B/1R类型K型小麦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株高明显增加,穗长、小穗数、单穗粒数、自交结实率均无明显差异,抗条锈病能力有增强的趋势,但对白粉病的抗性没有明显影响,在主要产量性状方面均无不利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19.
南方红豆杉种子透性及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种皮的透水性不是引起休眠的主要原因。南方红豆杉种子各部分的甲醇浸提液作生物测定,表明种子的内种皮、中种皮及胚乳均含有某些抑制物质,对白菜苗高和根长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内种皮的抑制能力为最高,胚乳次之,中种皮最少。表明南方红豆杉种子的胚乳、内种皮和中种皮存在的多种有机化合物是造成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彝药海枫藤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海枫藤在野生状态下的生理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以成熟的野生海枫藤植株为材料,利用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和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结果]海枫藤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 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的日变化均与光强有关,其中,Fv/Fm、ΦPS II、qP的日变化随光强变化呈单谷曲线,NPQ及ETR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0-650μmol/m2s光合有效辐射强度范围内,ETR随光强增加而增大,之后随光强增加明显下降;NPQ随光强增加而增大,ΦPS II、qP随光强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高光强不利于海枫藤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