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太原市小店污灌区农田土壤(0~20cm)为研究对象,分析了Hg、Cd、As、Pb、Cr、Zn及Cu的含量,评价了污灌区农田土壤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污灌区农田土壤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研究区背景值,土壤总体表现为以Hg为主的多种重金属富集;相关性表明,Cu与Cd、As、Zn,Zn与Cd、Pb、Cr、Cu,Cr与As、Pb、Zn,Pb与Cd、Cr、Zn呈显著相关;各种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指数和地质累积指数由大至小依次为Hg、Cd、As、Cu、Cr、Zn、Pb;综合污染评价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该区域总体呈现中度污染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污灌区农田土壤中Hg、Cd、As、Pb、Cr、Zn、Cu 7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的现实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目标火区土壤采样的基础上,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初次分析了火区土壤样本中Hg,As,Pb,Cd,Cr,Cu,Zn,Ni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合火区土壤采样点位置、深度及温度参数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性:目标火区单位质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Zn,As,Cu,Ni,Cr,Pb,Hg;在温度正常区域,土壤中Hg,As,Pb,Cr,Ni,Cu,Zn含量总体呈现随采样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在温度异常区域,0~20 cm深度总体也呈现弱增加趋势,20~30 cm深度则趋势相反;由于火区丘陵地形的影响,其昼夜风向多变,导致火区内烟气重金属颗粒沉降随主导风向分布的规律不明显.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表明,火区土壤属于Hg重度污染区域,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Hg,As,Ni,Cu,Zn,Cr,Pb.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计算表明:目标火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达1 238.51,具有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主要来源于Hg污染.该火区潜在生态风险污染物来源由大到小依次为:Hg,As,Cu,Ni,Cr,Pb,Zn.  相似文献   

3.
洪泽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异系数、富集系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析评价洪泽湖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相关特性。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离散性及富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重金属元素空间波动程度依次为Cd〉Cu〉Pb〉As〉Cr〉Zn〉Hg,富集程度依次为Cr〉Zn〉As〉Cu—Pb〉Hg〉Cd;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处于轻微水平,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依次为Hg〉As〉Cd〉Cr〉Cu〉Zn〉Pb,洪泽湖南部、东部出湖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较大,网围养殖区受到重金属的轻微污染;Cr,Zn,Pb,Cd污染来源基本一致,对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省朔州市某能源型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重金属Cu、Zn、Pb、Cd、As、Hg、Cr的含量,采用GIS技术研究了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Hank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土壤重金属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园区表层土壤的Cu、Zn、Pb、Cd、As、Hg、Cr含量的均值都超过了山西省土壤背景值,但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其中Cd和Hg污染较为严重;Cd有21.43%的样点处于中等生态危害,Hg有66.07%和17.86%的样点处于中等生态危害和强生态危害,园区整体土壤状况达到轻微的生态风险;从空间分布图来看,园区主要污染源为冶金厂、电厂、水泥厂.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清楚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以深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作为参比值,对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探讨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Cu、Pb、Zn、Cr、As,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Cu、Cr、Zn,其中Hg和Cd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87.95%,仅Hg元素的贡献率就达到61.96%; 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级别为强和很强的土壤面积占13.75%,主要分布在莱州—招远—烟台和牟平—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这种空间分布与目前金矿开采、选冶和人类生产生活布局一致; 此外,局部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已迁移到小麦体内,部分小麦样品中Cd、Cr、Pb、Zn含量超临界值,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海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重金属Cu,Zn,Cd,Hg,Pb,Cr,As的空间分布与富集程度具有明显差异,Cu,Zn,Cd等受外来污染因素的影响较大;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和危害指数最大,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他各重金属均处于轻微污染水平;临洪河入海口附近海域重金属富集程度较高,潜在生态危害系数相对较大;重金属与酸可挥发性硫化物、总有机碳显著正相关,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及生物毒性均较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城市污泥中的Zn、Cu、Cd、Cr、Pb、Ni进行了形态及总量分析,并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污泥中Zn、Cu、Cd、Cr、Pb、Ni的含量均低于污泥农用控制标准值(土壤pH≥6.5);Zn、CA、Cr、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u、Ni主要存在形式为有机结合态;Zn、Cd、Cr、Pb的不可利用态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这对污泥农用是非常有利的.盆栽植物酸模叶蓼的根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大于茎叶,其吸收的重金属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城市生态园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以合肥市大圩生态园 区为研究区,共采集75 组生态园区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与手持式XRF 元素分 析仪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Pb、Cd、Cu、Cr、Zn、Mn 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大圩生态园进行生 态风险评价,并采用多元统计法、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分析了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和空间分 布特征。结果分析得到,研究区土壤中Cu、Cd、Mn、Zn、Pb、Cr 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93、3.55、334.35、 48.64、19.81、72.41 mg?kg-1,其中Cu、Cd、Cr 高于中国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属的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平均 值低于150,属于低生态风险。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公路交通所带来的污染物对Cu、Cr、Pb 这3 种元素 影响较显著,Mn 和Zn 来源相似,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Mn、Zn 的主要富集地区为研究区的北部,Cr、 Cd 的主要富集地区均处于研究区的东南和南部,Cu 的主要富集地区为研究区的西北部与南部,Pb 的主要富 集地区处于研究区的西部和东南部。  相似文献   

9.
对连云港市花果山乡、浦南镇、南城镇和锦屏镇的土壤、水体和蔬菜采样并预处理后,用ICP-MS仪器对重金属进行测定,得到各样品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含量,并计算单因子污染指数、潜在的生态风险指数以及使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计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市郊土壤、水体和蔬菜中的重金属污染都处于中度污染.其中,土壤中Cd,Cr,Zn等污染较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较高;蔬菜中存在Cd,Pb和Ni等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北部湾沿海经济区水稻根系土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0个采样点Hg、As、Cd、Pb、Cu和Zn 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根系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范围58.84~417.88,平均值118.49,整体平均水平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生物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根系土中各元素生物可利用性大小顺序为Cd〉Zn〉Pb〉Cu〉Hg〉As。Cd、Pb和As在水稻籽实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标,主要与工业活动和施肥灌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