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流域层面协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归纳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体制存在弊端以及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跨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水污染治理模式,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经验,提出通过加强流域层面协商来实施流域水污染治理,并据此从健全流域法律法规体系、设立流域管理委员会和构建协商保障机制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莱茵河、五大湖、多瑙河等跨国界河流以及美国田纳西河、英国泰晤士河、意大利波河等跨省界河流的水污染治理机制,分析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把握水污染治理,建立一种跨界综合管理模式;进行以流域为单位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注重流域水环境容量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设立流域水资源管理协调与咨询机构,鼓励公众参与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从4方面为我国的水污染治理提供借鉴:①水污染治理机构组成的多元化;②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多层次;③消费者协会参与水资源管理;④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建议中国的跨界水污染治理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建立统一管理、垂直领导的流域管理体制;②加快流域立法进程;③流域投资运行机制市场化;④建立流域企业化管理体制;⑤优化流域管理机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福建省九龙江水污染凸显了流域管理内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这就必然要求政府立足实情,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区域内多方主体的协作机制。这不仅需要依靠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区域跨界水污染的治理,而且需要公民、企业和媒体等社会主体参与其中。本文以协作治理为视角,通过分析九龙江水污染治理的瓶颈和各方主体的利益需求,提出了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春生  段长春 《吉林水利》2010,(6):56-57,64
本文分析了目前伊通河流域水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加强伊通河流域管理、全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快污水资源化的水污染防治对策,旨在为伊通河流域水环境改善,保护松花江水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趋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加大流域性水污染治理力度已刻不容缓。以戈德史密斯网络化治理理论分析我国流域水污染治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科学设计网络化治理主体、强化流域水污染治理主体之间的连接纽带、建立健全治理主体的责任以及提升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流域水污染网络化治理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6.
太湖污染治理涉及很多不确定的科学问题,同时涉及流域社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何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形成恰当的水污染合作治理的集体行动模式,是解决太湖水污染问题的管理基础.本研究从太湖治理的组织模式出发,将太湖水污染治理历程分为单项目治理、蓝藻大规模暴发前项目群治理以及蓝藻大规模暴发后项目群治理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行动者网络关系进行分析.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构了近期和未来太湖治理的行动者网络结构,并提出构建新型太湖治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严重挑战,比较了中国与欧盟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战略与政策.指出了欧盟水框架指令值得我国借鉴的若干原则,诸如水资源水环境一体化管理的主体立法;水量、水质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一体化管理政策;建立涉水政府部门的协调机制以及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等.  相似文献   

8.
描述了海河流域水污染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降水、废污水量、水污染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了海河流域水污染加重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海河流域水污染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对降水、废污水量、水污染治理中存在总理2的分析,指出了海河流域水污染加重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治淮》2018,(12)
正我国跨界水污染事件多发,水污染防治困境难解,传统单一的地区分治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跨界水污染防治要求。以整体性治理为框架,以协调、整合、责任为治理机制,统一监测标准,互通监测数据,建立完善跨行政区域水污染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强化流域管理,加强区域合作,从地  相似文献   

11.
Stakeholder analysi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stakeholders’ social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 influence and interactions in Lake Naivasha basin, Kenya. Even though the Kenyan government and its agencies seem to command higher influence and interest in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presence of influential and central stakeholders from non-government sectors plays a key role in strengthening partnership in a governance environment with multiple sectors, complex issues and competing interests. Interactions in the basin are guided by stakeholders’ interest and sphere of influence, which have both promoted participation in implementing a collaborative water governance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2.
陈岩 《人民长江》2016,47(17):30-35
针对流域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问题,提出了脆弱性分析与适应性治理研究框架,包括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面向治理决策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粗集-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分析了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原因和产生机理,针对不同脆弱性机理拟定了适应性治理组合方案。最后运用奈特不确定性REU模型通过概率分布函数和效用函数的二次期望求解,对拟定的备选治理方案进行了决策选择。所提出的研究框架为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适应性治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泰晤士河流域与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虹 《水资源保护》2009,25(5):90-97
对太湖流域与泰晤士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过程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两流域的主要特征、污染情况、水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并借鉴泰晤士河流域的治理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太湖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流域视角下京津冀水污染协同治理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  牛桂敏 《人民长江》2019,50(9):6-12
京津冀协同治理水污染是海河流域建设的核心与立足点,探寻三地联防、联控、联治措施与协同机制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关键。在系统梳理三地分治水污染的局限性和区域协同治理的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扎实区域协同、迈向流域共治"的流域化治理理念。通过剖析海河流域治理瓶颈,发现瓶颈主要在于: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双重水资源压力,流域权威机构和顶层立法缺失的管理矛盾,以及局部性工程和阶段性补偿的治理局限。针对上述问题,从流域资源保障、管理机制和治理模式方面提出一体化实现路径,即从统筹配置水资源量、制定流域水环境目标、重塑流域管理机构、确立统一流域法体系、发展一体化治理模式、深化多元长效补偿机制6个方面,解决跨区域水环境治理工作中合作不彻底的问题。流域一体化理念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可为海河及类似跨界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朝阳污染源及水质状况分析评价结论,总结出朝阳大凌河流域污水直接排放、污 径比较高,水质污染及水土流失严重的水污染特点.利用QUAL-Ⅱ模型,对大凌河朝阳市区段水质、水环境容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并就朝阳大凌河流域水污染特点及排污总量控制需求,提出水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建立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博  王亦宁 《人民长江》2016,47(7):10-13
针对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管理实践中存在管理目标不统一、管理标准和规范不兼容、管理体系缺乏统筹联动、管理环节衔接不顺畅、管理内容有交叉等问题,探讨了如何有效地建立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协作机制。分析认为,有效的协作机制能从入河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体监测的规范化管理、水体监测体系建设和水环境联合执法、河湖水体污染过程监督管理、饮用水源保护和地下水资源保护等主要方面促使多部门达成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应分别在国家、流域和地方层面分别建立相应的议事协调制度。具体措施包括通过规划编制、制定政策性文件等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建立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昆明市水代谢系统内水质代谢状况,采用基于灰水足迹的城市水质代谢生态网络分析方法,通过量化参与水质代谢的各过程及构建参与水质代谢过程中各组分之间的网络关系模型,评估了影响昆明市水质代谢的主要因素与2017年的水质代谢效果。结果表明:在目前治理措施下,城市生活污染源仍是影响其水质代谢的主要因素,污染贡献占比达到35.33%,其次是城市降雨径流非点源污染(占23.12%);昆明市水质代谢过程是紊乱的。  相似文献   

18.
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2010年以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1)水环境监测技术与标准。形成了水环境监测分析技术与标准体系,研发了系列水环境监测标准物质,研究了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技术与水污染事件应急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研发了水环境监测新技术与设备;(2)流域水环境与水生态过程演变机理与模型。在大型水库重金属污染物水环境演变机理及效应、生源物质流域迁移转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生态水文过程变异与河湖生态响应机制与流域水环境与生态模型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3)流域水质目标管理与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形成了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技术体系、流域容量总量控制技术体系,提出了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技术与湖库沉积物污染评价与生态疏浚方案制定技术,研发了生物慢滤水处理水质净化技术及设备;(4)河湖健康评估与水生态保护修复技术。提出了河湖健康评估标准,研究形成了河湖水系生态连通技术、生态流量确定技术、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技术与水生态修复技术。最后分析了新时期水环境与生态学的科技需求,提出了水环境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