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不等距法测某场站深井阳极地床处土壤电阻率沿垂直方向的分布,探讨了比较经济的阳极井深度,提出了在深井阳极地床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关键环节。结果表明:土壤电阻率随地层深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比较经济的井深为40m;严格控制深井阳极地床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深井阳极地床的施工质量和阴极保护效果才能得到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油气长输管道阳极地床选址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本文主要从阳极地床的类型、选址原则及阳极地床的电压场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保证阴极保护效果的前提下,通过阳极地床电压场强度与保护电流、土壤电阻率及与被保护管道位置的相互关系,理论计算阳极地床与被保护管道的距离,从而优化选择阳极地床位置。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式阳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梦飞 《腐蚀与防护》2002,23(2):89-89,78
通常使用的外加电流辅助阳极都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端部效应和颈部效应,所以阳极电缆接头容易损坏,接头一旦损坏,就必须更换阳极或重新焊接连接电缆,这对埋在地下的阳极来说极不方便,通常的做法是废弃原有地床再新建,这又造成了资源浪费及投资增加。  相似文献   

4.
毕武喜  刘月发  赵君  张丰  周冰  熊金根 《腐蚀与防护》2013,(12):1111-1113,1118
采用阴极保护电位、地电位梯度、临时阳极地床试验和土壤电阻率测量等手段对国内某处典型的油气管道阴极保护干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段管道阴极保护干扰属于典型的阳极干扰类型,干扰源为附近的阳极地床,对该处阳极干扰治理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延丰 《防腐保温技术》2005,13(3):47-49,53
文章对金属氧化物阳极材料、使用金属氧化物为阳极的深井阳极地床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仪器参数、保护电位等数据,与传统的铸铁阳极地床进行对比,说明了金属氧化物阳极地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试验,筛选出了由聚丙烯酰胺、三乙醇胺、工业细盐、缓蚀剂及水组成的降阻剂及其最佳配比.接着,在鄯善末站开展浅埋式阳极地床工业性试验.经一年的多次测试结果表明,单根(?)150mm×1500mm的高硅铸铁阳极的接地电阻力3.9~8.4Ω,为不用降阻剂时的1/5~1/8.阳极地床由浅埋20根阳极组成,阳极间距5m,接地电阻稳定在1.3~1.8Ω之间,能满足≤2Ω的技术要求,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改了设计,在库鄯管线需采用外加电流法实施阴极保护的约276km长的管段,4处辅助阳极地床施工均采用了浅埋阳极降阻技术.  相似文献   

7.
强制电流法阴极保护是埋在钢质管道防止腐蚀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大口径,长距离等道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强制电流法阴极保护的阳极地床是该方法的主体工程,一般采用浅埋阳极地床,但随着管道工业的飞速发展,长距离,大口径输气,输油,输水管道日益增多,如、西气东输”全长4100km输气管道正在兴建,途中的众多的管段要穿越江,河,湖,渠,管道深入地下,因此浅埋阳极地床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必须采用深井阳极地床,才能取得优良的技术效果,本文对深井位置的选择,钻井方法,阳极组的安装,井底,井口的处理,阳极电缆敷设等工程设计和施工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石油焦是鋁电解槽阳极(不論是自焙阳极或预焙阳极)的一种理想原料。石油焦是用延迟焦化装置制备的(間断低溫操作)。延迟焦化过程中,重质煙油在反应室內裂化成为輕质餾份并焦化。焦化溫度介于700°F到900°F之間。此种延迟焦通常具有90~95%的固定碳,因其质純,故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生产中。近来,有一种以流态焦化法生产的石油焦,这种焦称作“流化焦”,其真比重較之延迟焦要低,杂质含量較高。然而,如适当控制  相似文献   

9.
采用BEASY软件,建立了储罐底板外壁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汇流点位置数量、阳极数量、阴极保护电流量、涂层破损率、土壤电阻率等对储罐底板电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储罐底板金属内电阻、阳极地床和阴极极化是影响储罐底板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铝电解槽的阳极通常是一整块大碳体,或者是由约40.6×50.8厘米或45.7×76.2厘米的一些碳块组成。由鋼棒将碳与电源接通。这种阳极的电压损失一般为0.3~0.5伏特。雷诺金属公司有一种新式阳极装置,系将一些预焙碳板夹在金属板间加压制成。板—碳接触处的电压降比通常所用的棒—碳接触处的要小得多,可减小0.1~0.2伏特电压。气体容易拂入碳板之间的沟槽中,可防止生成大的气泡。因此,如预焙阳极一样,这种阳极可以更加接近金属的表面,并可采用比连续自焙阳极更高的电流密度进行电解。由于碳板的侧面比较大,故可增大阳极的有效表面,同时使阳极过电压降至最小。鋼板可防止碳板氧化。因此,碳的消耗低于预焙阳极。使用长碳板可以延长阳极的寿命,并兼有连续自焙阳极的某些优点。大电解槽采用的多层板式阳极,一次就可全部换出。  相似文献   

11.
深井阳极地床凭借接地电阻低、地表干扰小、电流分布均匀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管道阴极保护工程。但目前深井阳极地床施工属于一次性工程,经常由于各类因素导致地床接地电阻过大而报废,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使用寿命。可更换式深井阳极地床能够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分析可更换式深井阳极地床施工技术现状,提出发展方向及技术思路,尽快完成更换式深井阳极地床的工程应用,实现对阳极、电缆等重要部件的周期性维护或更换,避免地床报废重建,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铝电解用改性预焙碳阳极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制备能应用于工业生产节能降耗和增效的改性预焙碳阳极,首先在实验室进行了阳极添加剂组分的选择优化及复合添加剂的合成,筛选出了含有A1,Mg,F,O等多种元素的复合添加剂,制备出含有该类复合添加剂的AB类改性预焙碳阳极,并对其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测试。实验室研究表明,与对比(空白)阳极相比,含有AB类添加剂的改性预焙碳阳极具有理想的节(电)能和节(碳)耗效果。重点阐述了AB类改性预焙碳阳极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引言苏联的大部分铝都是由自焙阳极电解槽生产的。随着电解槽电流强度的提高,对自焙阳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阳极的性质不仅影响电解生产中的碳质消耗,而且也影响电解工艺的状况和水平。阳极的操作特性取决于阳极的设计、使用过程和阳极糊的质量,而阳极糊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所用沥青的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对西部地区某处典型压气站站内区域阴保系统故障的检测与分析过程,检测手段包括恒电位仪运行状况检查,阴保电位、阳极地床接地电阻测试和不同阳极连接方式下阴保系统联调。经过现场检测联调和分析,证实了区域阴保系统保护效果欠佳是由阳极地床故障引起的,确定了各路阳极地床的保护范围,并对治理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鋁电解槽中炭素阳极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既取决于阳极組成中所包含的碳质材料的性质与构造,也取决于电解质的成分,因为两相的物理化学性质将决定在其界面上产生的相互作用。将阳极浸以融化的电解质可使阳极氧化和  相似文献   

16.
阳极地床位置选择不当会给地床附近其他金属构筑物形成不利影响,并严重影响外加电流系统的保护距离,本文通过测试数据剖析具体影响,给大家在以后的阳极地床选择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强制电流阴保系统是油气站场内埋地管道防腐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山东某输气站场内区域阴保系统深井阳极地床的设计过程为例,首次将CDEGS软件应用到阳极接地电阻和地表电位梯度的计算过程中,旨在为以后深井阳极地床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化学湿法氧化消除测金试样中的碳质和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试样中金的测定,无论用哪种方法,大都需经化学分离和富集。湿法预处理试样时,碳质和硫化物有影响,通常是将试样在650℃焙烧氧化除去,操作手续虽简单,但时间长、耗电多。本文研究了不同形态碳对Au的吸附影响和焙烧氧化的效果,同时提出了以化学湿法氧化除碳质和硫化物的方法,只需在酸分解过程中加入少量氧化剂,无需增加更多的操作,方法简便、快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预焙阳极铝电解槽阳极与阴极碳块尺寸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岱明 《轻金属》2003,(6):31-33
论述了预焙阳极铝电解槽,阳极与阴极碳块的优化选择与计算。阐明了阳极电流密度,阳极块高度与阳极净耗、毛耗,换极周期频率之间的关系。阳极的高度选择,随阳极电流密度升高而增高。最合理的设计是阴极碳块的宽度与阳极碳块宽度相等,对获取较均匀的阴阳极电流分布,稳定生产,提高电流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不同碳质相增强银基复合材料的电接触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碳质相质量分数为3%的不同碳质相(石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增强银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组织和物理性能进行表征。对复合材料触头进行直流阻性负载条件下的电弧侵蚀试验,研究了不同碳质相对复合材料电弧特征、材料转移和质量净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银-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致密度、硬度和抗拉强度;而银-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导电率。复合材料触头的材料转移方式均为阴极向阳极转移。同等电接触参数条件下,银-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电接触性能,其燃弧时间最短、燃弧能量最低、材料转移量和质量净损耗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