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学义 《中级医刊》1998,33(7):21-22
近5年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82例,其中维拉帕米(异搏停)治疗59例,有效率为89.8%,本组预激综合征合并性心动过速7例,终止时发生心律失常4例,其中窦性停搏长达2.7秒1例,严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和交界性心律2例,因此,临床工作者地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要有足够的认识,从严掌握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治疗35例78例次PSVT,并与普罗帕酮治疗31例59例次PSVT对比观察。结果:维拉帕米组总例次终止率为89.7%,普罗帕酮组总例次终止率为88.7%。两组疗效、终止PSVT发作的心电图形式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罗帕酮组2例较长时间窦性停博,1例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中2例死亡。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应用维拉帕米复律优于普罗帕酮(P<0.05)。普罗帕酮副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3.
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对用维拉帕米治疗PSVT18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8例PSVT经静脉推注维拉帕米治疗后,15例心动过速终止并转为窦性心律,复律成功83.3%,多数病例于5~10min心动过速终止并复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维拉帕米治疗PSVT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安全,转复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维拉帕米及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 对用维拉帕米及门冬氨酸钾镁治疗PSVT 27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例PSVT经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及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后,25例心动过速终止并转为窦性心律,复律成功92.6%,多数病例于3~15 min心动过速终止并复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维拉帕米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PSVT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安全,转复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心律平、异搏定均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应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本文总结我院急救科收治的30例临床资料,并对两个药物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提供参考资料。1.资料与方法1.1异搏定治疗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7至62岁,平均31岁;有PSVT发作史13例,时间8年至15年;诊断预激症候群8例,高血压病1例,病因未明6例;发作至就诊时间0.5-9小时,平均3.4/J‘时。1.2心律平治疗组: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7至55岁,平均33岁;有PSVT发作史13例,时间2年至15年;诊断预激症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及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治疗的PSVT病人84例,分析对比两种药物治疗PSVT的疗效、作用时间及副作用。结果维拉帕米组首次静推有效率、总有效率(92.8%)及复律时间快、副作用小,优于普罗帕酮组。结论PSVT的治疗应首选维拉帕米,合并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者应慎用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7.
Ebstein畸形合并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一般分2个步骤进行:首先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然后外科手术矫正 Ebstein畸形。本例外科根治 B型预激综合征合并PSVT和矫正Ebstein畸形同步进行,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阵发性室上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长时间快速的心率可导致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故需要及时终止。本试验比较三磷酸腺苷(ATP)和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三磷酸腺着(ATP)治疗婴儿及儿童PSVT报道较多,但治疗新生儿PSVT则较少。笔者自1992年2月至1998年12月收治新生儿PSV711例,应用ATP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均为住院患儿,经心电图证实为PSVT,心率均在200次以上,其中1例为预激综合征;室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伴或不伴吸人性肺炎6例;败血症3例;查无其他疾病1例。男:6例,女:5例;年龄最小出生仅2小时,最大25天,平均7.3天。2治疗方法初始剂量为0.lmphe,快速静脉注射,若无效,3~5分钟后重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腺苷试验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患者诱发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的检出率。方法静脉注射腺苷试验对45例PSVT患者和45名无PSVT者(对照组)能否诱发出预激(δ)波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在静脉注射腺苷试验中诱发出预激(δ)波43例(95.55%),对照组45名诱发出预激(δ)波2例(4.44%),P<0.01。结论腺苷试验对PSVT患者可诱发出预激(δ)波,可诊断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静脉注射维拉帕米治疗35例78例次PSVT,并与普罗帕酮治疗31例59例次PSw对比观察.结果维拉帕米组总例次终止率为89.7%,普罗帕酮组总例次终止率为88.7%.两组疗效、终止PSVT发作的心电图形式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罗帕酮组2例较长时间窦性停搏,1例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中2例死亡.结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应用维拉帕米复律优于普罗帕酮(P<0.05).普罗帕酮副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2.
腺苷(Adenosine)是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用于终止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国内少见报道.作者近3年在5例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食管心房调搏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经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9例随机分成二组:(1)食管心房调搏46例,刺激方式均用S1S1非程控刺激法超速抑制及S1S2程控刺激法期前刺激终止PSVT;(2)普罗帕酮组43例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70-210mg/次;均观察并记录心电图、血压情况,了解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影响。结果食管心房调搏终止PSVT有效率为89.1%,普罗帕酮组终止PSVT有效率为87.6%,两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治疗PSVT患者安全、可靠、简便,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5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5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19移叶.房室旁道所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22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4例。结果:房室结双径路133例(单一房室结双径路119例.合并房室旁道14例),其中慢一快型130例.快一慢型2例.慢一慢型1例;房室旁道122例,其中左侧旁道89例.右侧旁道29例,双旁道4例;房室结双径路合并房室旁道14例,旁道共计140条。成功率98.4%,复发率2.4%,近期并发症2.0%。结论: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对维拉帕米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对于维拉帕米无效的PSVT患者,在心电监护下给予不同剂量的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推注,观察心电图及临床表现变化。结果该组阵发性心动过速转复率高达(88.5%)。结论册是治疗维拉帕米无效PSVT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惯用冶疗方法常能迅速终止,但某些病例惯用方法无效或禁忌,须采用电学方法治疗。本文报导10例 PSVT 患者,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均得到纠治,此法(?)、安全、无创伤、具有实用价值,特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47.1岁(33~70岁),6例患冠心病并高血压病,其中2例合并预激综合征,4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本组均经过刺激迷走神经及其它方法治疗无效。10例中起搏一次终止者7例,二次终止者2例,三次终止  相似文献   

17.
预激综合征(以下简称预激)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律失常,诊治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下面将我们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探讨射频消蚀(RFCA)治疗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RFCA治疗43例老年PSVT患者。结果:消蚀总成功率93.0%(40/43).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2例(32条单旁道).成功消蚀旁道29条.成功率90.6%;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1例,慢径消蚀成功率100%。3例左侧旁道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心包填塞.1例一过性冠状动脉痉挛)、术后平均随访14.7±9.2个月.AVRT复发3例,再次行RFCA成功。结论:RFCA治疗老年PSVT患者成功率高,但左侧旁道消蚀并发症率较高,需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其病因复杂多样,如果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而快速、有效、安全地终止其发作是治疗的关键。本文对维拉帕米与胺碘酮对PSVT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荣炎  吴桥  汪慧敏 《安徽医学》2010,31(4):348-349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的电生理机制特点,以及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102例,均予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PSVT类型及消融的靶点后行RFCA术。结果102例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45例,占44.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7例,占55.9%,其中显性预激综合征15例。术后复发3例,发生永久性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无因并发症而死亡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根治PSV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者的熟练程度、消融靶点的位置、患者的配合等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