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PIS)的预测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ACI组)发病6h内的血清TNF-α、IL-6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对ACI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定,分析TNF-α、IL-6水平与NDS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I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I组中PIS患者早期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49.56±12.12)ng/L比(24.30±7.40)ng/L和(39.76±7.88)ng/L比(20.78±6.28)ng/L],P值均〈0.01。ACI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发病6h内的NDS评分(r=0.89、0.93)及其治疗1周后的进展值呈正相关(r=0.90、0.91),P值均〈0.01。40ng/L〉TNF-α≥35ng/L、35ng/L〉IL-6≥30ng/L预测PIS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0%和71.4%。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密切相关;TNF-α、IL-6水平对PIS风险评估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依达拉奉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依达拉奉组,每组12只,经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大鼠模型。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6h处死大鼠,检测其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IL)-1、IL-6含量,并计算肺干/湿重比(D/W)。结果模型组血清及肺组织中MDA含量以及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依达拉奉组(P0.05),依达拉奉组血清及肺组织中MDA含量以及血清TNF-α、IL-1和IL-6水平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模型组肺D/W、血清及肺组织中SOD活性则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减轻大鼠SAP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IL-8、TNF-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5例NAFLD患者(NAFLD组)[其中单纯性脂肪肝患者20例(NAFL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15例(NASH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8、TNF-α的水平,并用常规方法检测ALT、AST的水平。结果NAFLD组、NAFL组、NASH组血清IL-8、TNF-α、ALT、AS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ASH组IL-8、TNF-α、ALT、AST[分别为(290.1±67.6)ng/L、(2.40±0.33)ng/L、(103.0±47.9)U/L、(60.03±27.34)U/J]明显高于NAFL组[分别为(115.4±44.2)ng/L、(1.48±0.25)ng/L、(37,2±8.3)U/L、(35.85±7.28)U/J(P〈0.01)。结论IL-8、TNF-α、ALT、AST水平的变化和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性,血清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合ALT、AST的检查对NAFL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减轻大鼠小体积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作为肝移植的供、受者,随机将受者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依达拉奉组受者移植前30 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射依达拉奉3 mg/kg,对照组受者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建立大鼠40%(供肝重量与受者全肝重量比)小体积供肝肝移植模型.术后6 h时,处死两组受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移植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使用相应的检测试剂盒检测移植肝组织中MDA含量以及SOD和MPO的活性.同时,取移植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 术后6h,依达拉奉组受者血清AST和ALT水平分别为(825.50±72.87)U/L和(687.40±72.21)U/L,对照组分别为(1188.03±124.04)U/L和(988.66±91.07)U/L,依达拉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受者移植肝组织中MDA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MPO活性也明显下降,而SOD活性则明显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对照组肝细胞发生明显的空泡样变性伴局部坏死灶,肝小叶结构破坏,门脉周围水肿、充血,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依达拉奉组肝损伤明显减轻,小叶结构保存完整,肝细胞变性、坏死轻微,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明显减轻大鼠小体积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以及减轻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抑制急性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d,连续治疗28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的差异。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结果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TNF—Ot和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0.05),其中CRP在治疗后3d达高峰,TNF—α在治疗后7d达高峰。A组峰值均低于B组[(13.00±2.45)mg/L比(19.21±3.67)mg/L,(19.79±11.01)ng/L比(30.69±18.47).g/L,P<0.05]。治疗后7dA组ESS评分高于B组[(79.19±30.59)分比(63.91±2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降低血清CRP和TNF—α水平而抑制急性脑缺血后炎性损伤,具有降脂以外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外伤病人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变化及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颅脑外伤行急诊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测定两组病人术后第1、3、7、14天两组血清GFAP蛋白水平;记录治疗后3个月时的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7天GFAP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865,P〈0.05;t=3.147,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64,P〈0.05)。术后第3天GFAP蛋白水平与术后3个月GO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87,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脑外伤病人有一定疗效,血清GFAP水平与预后相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ELISA 法检测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6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 及2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结果示(1)入院时SAP组TNF-α水平显著高于MAP组和对照组, MAP组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但IL-6和IL-8水平SAP组和MAP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2)SAP组IL-6和IL-8水平在入院的第7天升高最明显,分别高于MAP组和对照组,MAP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3)在入院第14天SAP组血清TNF-α,IL-6,IL-8仍然高于MAP组和对照组,而MAP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提示联合检测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涛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3):349-350
目的:通过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例急性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手术开始切皮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rag,30分钟内输注完毕。在手术开始前(T0)、手术开始后2小时(T1)、手术后24小时(T2)测定血清SOD浓度.同时于治疗前、治疗后3、7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SE浓度。结果两组SOD活性TI、T2与T0相比,均增加明显(P〈0.05),但T1、T2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3、7天治疗组NSE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治疗后14天及3个月治疗组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注依达拉奉对单肺通气开胸侧肺萎陷过程中TNF-α、IL-6和IL-10变化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肺通气开胸手术患者32例,随机均分为依达拉奉组(E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E组在行单肺通气前5min静脉滴注依达拉奉1mg/kg,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等速滴注。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后(T0)、单肺通气后60min(T1)、术毕(T2)和术后120min(T3)四个时点抽取动脉血5ml,测定TNF-α、IL-6、IL-10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同时监测BP、SpO2、PETCO2、动脉血气和气道压等。结果两组患者T0时的TNF-α、IL-6及IL-10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1~T3时TNF-α、IL-6及T2、T3时IL-10明显高于T0时(P<0.05);E组在T2、T3时TNF-α、IL-6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T3时E组SOD升高而C组降低,且E组明显高于C组(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3时MDA均明显升高,且T2、T3时E组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预注依达拉奉干预,可抑制单肺通气肺萎陷过程中TNF-α、IL-6水平,减轻肺损伤早期的全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依达拉奉组(E组)。Sham组只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做其他处理;IR组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从大鼠尾静脉注射与E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后,用无创动脉夹夹闭120min后移去动脉夹,再灌注120min;E组在缺血-再灌注前静脉注射依达拉奉6mg/kg。再灌注120min后采集标本。肺组织HE染色后病理学检测,采集腹主动脉血液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6浓度,取肺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肺泡上皮细胞广泛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肺萎陷、肺毛细血管扩张出血;E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IR组明显改善,肺泡炎性渗出减少;E组病理评分为(2.1±0.7)分,明显低于IR组的(5.7±1.1)分,IR组病理评分明显高于Sham组的(1.5±0.2)分(P0.01);血清中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少于IR组,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浓度明显低于IR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明显改善小肠缺血-再灌注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入选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重症组15例与轻症组17例。同期入选19例胰腺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于入院即刻、24h、72h.5d、10d测定血清IL-1β水平。结果轻症组入院即刻血清IL-1β[(62.17±11.29)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6.53±3.98)ng/L](P〈0.01),并于入院24h、72h.5d内呈进行性下降,除入院第5天外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重症组入院即刻血清IL-1β[(78.87±11.2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同期轻症组(P〈0.01或〈0.05),并于入院24h、72h、5d、10d内呈进行性下降,除入院第10天[(20.32±0.12)ng/L]外均高于同期轻症组(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β水平明显增高,且重症急性胰腺炎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β水平的动态变化可能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40例,均为男性,年龄47~65岁,身高165~183cm,体重64~85kg,BMI30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依达拉奉组(E组),每组20例。E组于手术前30min开始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输注完毕;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同速滴注。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单肺通气时间;记录开胸前(T1)、开胸后单肺通气开始时(T2)、单肺通气30min(T3)、单肺通气60min(T4)、单肺通气结束(T5)、术毕(T6)时的PETCO2和气道压峰值(Pmax)。两组分别于T1和T6时取肘静脉血样5 ml,检测血清IL-8、IL-10、TNF-α和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水平。结果两组各时点PETCO2、P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时比较,T6时两组血清IL-8、IL-10、TNF-α、SP-A浓度明显升高(P0.05);T6时E组IL-8、TNF-α、SP-A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预先给药可抑制单肺通气时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后不同免疫条件下血清IL-6、和IL-8、TNF-α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58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激素冲击组(24例)及非冲击组(34例),所有患者于伤后第1、3、7天分别抽取外周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血清IL-6、和IL-8、TNF-α含量的检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58例术后3周全部得到随访,其中17例神经功能获得明显恢复(17例肌力进展≥2级,称进步组,41例肌力进展〈2级,称缓慢组)。损伤组在3次血清IL-6、IL-8、TNF-α水平检测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激素冲击组血清IL-8、TNF-α水平于伤后第3、7天两次检测均明显较非冲击组为低。同时进步组IL-6一直维持较高水平,但IL-8、TNF-α在第3、7天均较低。结论IL-6、和IL-8、TNF-α在脊髓损伤中均起重要作用,激素可明显抑制IL-8、TNF-α的分泌,但脊髓损伤后IL-6持续升高可能预示着脊髓损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及依达拉奉,对照组同时给予银杏达莫及胞二磷胆碱,疗程均为14d。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6.7%(23/30),高于对照组的35.0%(7/20)(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ADL评分提高(13.8±6.9)分,治疗组提高(20.0±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老年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8例,年龄65~79岁,ASAⅠ或Ⅱ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24分,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E组)和对照组(C组)。E组全麻诱导后静注依达拉奉0.5mg/kg;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1h(T2)、拔管后1h(T3)和术后24h(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TNF-α、IL-6、IL-10水平。术前1d及术后3、5、7d通过MMSE评分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术后MMSE评分较术前减少≥2分则判定为POCD。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患者TNF-α、IL-6、T3、T4时两组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5d两组患者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3、T4时E组患者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术后3、5dE组的MMSE评分明显增高(P0.05)。E组术后发生POCD 3例,明显少于C组9例(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围术期炎性因子的水平,降低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下段癌切除术患者40例,男性,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48~64岁,体重指数18~26 kg/m2,随机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依达拉奉组(E组).E组于切皮时开始静脉输注依达拉奉0.5 mg/k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经30 min输注完毕.术中记录PETCO2和气道压峰值(Ppeak).于开胸前和术毕时取肘静脉血样,检测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MDA、SOD和TNF-α的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PETCO2、Ppea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肺通气后血清SOD活性降低,MDA、TNF-α、SP-A水平升高(P<0.05);与C组比较,E组血清SOD活性升高,MDA、TNF-α、SP-A水平降低(P<0.05).结论 依达拉奉预先给药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减轻单肺通气患者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7.
硫喷妥钠对内毒素诱导小鼠肺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硫喷妥钠对内毒素(LPS)诱导小鼠肺组织NF-κB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LPS组(L组)、硫喷妥钠处理组(L+T组)、单纯硫喷妥钠处理组(T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s;L组腹腔注射LPS5mg/kg;L+T组腹腔注射LPS5mg/kg 20min时再注射1%硫喷妥钠注射液60mg/kg;T组单纯腹腔注射1%硫喷妥钠注射液60mg/kg。在注射LPS后3h放血处死小鼠,立即开胸取肺。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与C组相比,L、L+T组肺组织NF-κB p65表达增加,L、L+T、T组肺组织,TNF-α、IL-1β含量上升(P〈0.05);与L组相比,L+T、T组肺组织NF-κB p65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结论硫喷妥钠通过下调小鼠LPS诱导的肺组织NF.KB065表达,降低了TNF-α及IL-1β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00只雄性远交系大鼠随机分为10组:正常对照6h组、48 h组,SAP 6 h组、48 h组,依达拉奉处理6h组、48 h组,乌司他丁处理6h组、48 h组,依达拉奉联合乌司他丁处理6h组、48 h组;每组各10只.分别在术后第6h、48 h观察神经功能评分.采集血液、胰腺组织、脑组织标本,观察血清淀粉酶水平、脑组织伊文蓝含量、脑组织含水量、胰腺组织及脑组织镜下病理学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脑组织TNF-α信使核糖核酸(mRN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核因子(NF)-κB p65活性.结果 依达拉奉联合乌司他丁处理48 h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脑组织EB含量、脑组织含水量、胰腺组织及脑组织镜下病理学评分、血清TNF-α含量、脑组织TNF-α mRNA含量及脑组织NF-κB p65活性均较依达拉奉48 h组、乌司他丁48 h组及SAP 48 h组显著降低,而神经功能评分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乌司他丁对SAP大鼠脑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心肺转流(CPB)期脑保护的作用.方法 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E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依达拉奉0.5 mg/kg,U组于麻醉诱导后静注乌司他丁1.2万U/kg,EU组按照E组和U组的用药量及方法联合给药;C组用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麻醉后用药前(T0)、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1)、4 h(T2)及24 h(T3)采集颈静脉球部血,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神经组织蛋白(S-100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并观察术后神经精神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T1、T2时E、U、EU组TNF-α、IL-6、MDA、S-100β及NSE降低,IL-10、SOD及T-AOC升高(P<0.05);与EU组比较,T1、T2时U组TNF-α、IL-6、MDA、S-100β及NSE均升高,IL-10降低(P<0.05);E组TNF-α、IL-6升高,IL-10降低(P<0.05);与U组比较,T1、T2时E组TNF-α、IL-6升高,IL-10、MDA降低(P<0.05).术后随访无谵妄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乌司他丁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有利于抑制炎症因子、氧自由基及其他细胞因子之间网络式的级联放大效应,减轻围CPB期脑损伤;其脑保护效应比单用依达拉奉或乌司他丁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对其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测定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NSE和CRP水平,并分析观察组NSE和CRP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NSE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重型者NSE和CRP水平[(35.63±7.12)μg/L、(13.82±3.57)mg/L]显著高于轻、中型者[分别为(17.24±5.32)μg/L、(5.61±2.35)mg/L和(26.08±5.91)μg/L、(9.07±2.14)mg/L](P〈0.01)。不同梗死部位患者血清NSE、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SE和CRP是反映脑内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客观指标,可作为脑梗死早期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