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20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9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分为滑动髋螺ST(DHS)、骨股近端髓内钉(PFN)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各30例,各组病例均随访平均约15个月,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关节功能评价。结果关节置换术术后住院时间、下地负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关节功能评价,各手术组间的优良率分别为90.0%、96.6%、1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置换与DHS、PFN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疼痛轻,恢复快,能早期下地,可减少并发症。对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特别是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不能闭合复位、预计内固定术后不能早期下地活动及内固定物容易失效的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A组40例患者接受DHS内固定术,B组46例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治疗效果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患者术后下地时间早,Harris评分优良率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和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术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转子间骨折情况分别采用PFNA固定(PFNA组)及人工关节置换(关节置换组)。均按要求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髓内固定PFN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最少。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6%(PFNA组),13.9%(关节置换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 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确切。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后者在随访期间并发症是明显少于前者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53例,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3例、动力髋部螺钉方法(DHS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老年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能够使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功能恢复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和Gamma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出血量较少,固定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42例,DHS内固定治疗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负重锻炼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0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锻炼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DHS内固定组。结论:对于70岁以上不稳定或粉碎性转子间骨折,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伤前髋、膝无明显活动受限可独立行走,有严重老年伴发疾病不宜长期卧床者,可优先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80-18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短期活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7例70岁以上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69例接受PFNA闭合复位内固定术,48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PFN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3和6个月时,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PFNA组(P0.05),但在12个月时两组差异不显著。两组共出现4例并发症,3例PFNA的螺旋刀头切割,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发生假体松动。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伤前活动功能良好的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短期步行活动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股骨头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湖南省祁阳县人民医院分别采用股骨头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67例。平均随访24.2个月,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术后再手术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股骨头置换组与内固定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于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方法56例70岁以上的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中全髋关节置换16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26例,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14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关节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0min,出血量500ml,Harris关节评分88分,1例切口延迟愈合,其他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尤其存在严重骨质疏松的转子间骨折患者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维持肢体长度及髋关节功能,避免长期卧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两种不同术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行股骨头置换术(A组)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及近期和远期的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B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疾病特点等方面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应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1~89岁,平均42.3岁。按Seinsheimer分型:Ⅱa型2例,Ⅱb型3例,Ⅱc例3例,Ⅲa型7例,Ⅲb型5例,Ⅳ型4例,Ⅴ型1例,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结果 21例经6~22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或股骨骨折、股骨颈锁钉退出等,出现髓内钉折断1例,经改用加长重建髓内钉并自体植骨后愈合;骨折复位欠佳轻度髋内翻伴骨折延迟愈合1例。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96%。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选择合适长度股骨重建髓内钉及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股骨远端复杂骨折2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分别采用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成年股骨远端复杂骨折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26-71岁,平均42.9岁。其中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组20例,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组26例。X线片按AO/ASIF分型,均属复杂类型骨折(A3、C2、C3型)。结果入选病例均获随访16-36个月,平均24个月。切口I期愈合,复位满意,无术后感染、内固定物断裂、骨不连、深静脉血栓、肢体短缩、膝内翻畸形等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15-20周,A组平均18.18周,B组平均18.38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评分标准评估,A组:优11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5.0%。B组: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8.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远端的复杂类型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和加压锁定钢板均能达到良好的疗效。但观测的结果显示,加压锁定钢板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软组织损伤,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要优于逆行交锁髓内钉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从2002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的21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7~62个月,平均18.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9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内固定材料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按马元璋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0.0%。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颈干交锁,将整个固定系统与股骨头颈干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牢固的整体,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超 《安徽医药》2013,17(3):462-463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以及近期、远期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下床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Harris平均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近期疗效显著,可以缩短卧床时间和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从2002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的21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7-62个月,平均18.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9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内同定材料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远期疗效按马元璋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0.0%。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颈干交锁,将整个固定系统与股骨头颈干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牢固的整体,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折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期间收治的67例胫腓骨折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切开复位(28例)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39例)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感染、膝关节活动度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项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胫骨干骨折重要的方法,小切口骨折复位锁定髓内针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针可准确置入,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透视损伤,并不增加出血、骨感染及骨不愈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采用Harris评分系统对其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27例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髋关节活动受限、股骨头塌陷、骨不连,髋关节内、外翻畸形,下肢短缩、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感染等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2.59%。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微创治疗原则、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一期临床愈合,随访时间18~24个月,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髋关节评分使用Harris评分标准,优35例,良11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92%。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较高愈合率,手术时间较短、创伤小、出血量较少、固定牢固、并发症低、术后早期能够下床、恢复快、可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C臂透视下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 26例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和随访26例患者,24例骨折愈合优,优良率为95.7%。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手术切口小,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快,患者能早期功能锻炼,康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复杂多段股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使用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对58例合并股骨颈/干骨折、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股骨干严重的粉碎性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闭合或开放穿钉.结果:58例病人随访6~24个月,愈合时间5~12个月,平均6.8个月,优良率达94%以上.均无伤后感染、肺炎、断钉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干交锁,该钉保持了正常的颈于角,通过髓腔中央承受压力传导.将整个固定系统与股骨头、颈、干构成-相对完整牢固的整体.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重建交锁髓内钉是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