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佳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2):298-301
了解河南农村地区低保贫困户家庭中学生健康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干预提供支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河南驻马店和周口市抽取低保农村家庭初中生624名,进行健康满意度、健康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等方面的调查.结果 河南低保农村家庭初中生健康满意度总均分为(3.18±0.64)分,男生高于女生(t=3.284,P<0.05).男生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责任、身体运动、营养行为方面得分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17,5.818,4.494,P值均<0.01).健康满意度高分组学生在健康生活方式6个维度方面的得分均高于低分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健康满意度高分组学生在教育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氛围、居住方式、父亲学历等方面得分均高于低分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身体运动对健康满意度各维度均有影响;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氛围、父亲学历对健康满意度的生理和心理维度有影响.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满意度影响因素最多(8个因素),其次是生理健康(7个因素)和社会适应能力满意度(5个因素).结论 河南农村低保农户家庭初中生个体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健康满意度的影响较大,今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江西省某市2所初中、1所高中和入户调查18个自然村共2 335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学业满意度最低。性别和是否寄宿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大部分维度,且方向不同;独生子女的半数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影响友谊、家庭、学校和环境满意度,家庭结构影响友谊、家庭、学校、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总体幸福感,是否留守影响环境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友谊和学业满意度。初中生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总体幸福感得分随年级增长而逐渐下降,高中生恰好相反,初二、高二学生体验到最低的消极情感;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总体幸福感均逐渐增加,消极情感逐渐减少。结论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在选择措施时,应根据人群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间的关系,为提高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2018年10—12月抽取喀什地区3所中学的1 241名维吾尔族高中学生进行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调查。结果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高中学生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4.11±0.61;维吾尔族高中学生体验到较高的家庭和友谊满意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分别为5.28±1.08、5.19±0.87;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自由满意度、环境满意度与行为控制维度呈负相关(P0.05),总体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高中学生家庭功能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密切联系,家庭和谐幸福的维吾尔族高中学生更有可能体验到较高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咸阳市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于2017年6月对咸阳市8所二级以上医院2 6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咸阳市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得分为70.96±9.278,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婚姻状况、职称医务人员总体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医务人员在情感控制、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3个维度方面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工龄、职称、婚姻状况医务人员在健康担心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职称医务人员在情感控制和忧郁与愉快2个维度方面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对健康担心维度受性别、婚姻状况影响最大(β=0.052、-0.056),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维度受年龄、职称的影响最大(β=-0.154、0.069)。结论咸阳市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较低,不同个体特征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宋敏 《现代医院》2014,(1):84-86
目的探讨家庭及学校环境因素对肥胖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干预后的36名肥胖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肥胖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得分增高,消极情感得分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影响肥胖儿童主观幸福感主要因素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家庭及学校环境因素的改变,能提高肥胖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王宏  李建桥  吴瑞  刘琴  曹型厚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36-1338
了解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留守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一中文版》(MSLSS-CV)对某库区县3所乡镇中学共1618名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均分为(4.26±0.53)分,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家庭(4.73±0.93)、自我(4.41±0.82)、朋友(4.25±0.60)、居住环境(3.91±0.56)、学校(3.69±0.72).女生生活满意度总分与男生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仅家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高一学生(P<0.05),其中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生活满意度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住校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高于住校学生(P<0.05),其中朋友、学校、居住环境、自我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影响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父母期望、自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构、每月生活费及母亲的文化程度.结论 库区留守中学生生活满意度较低,相关部门应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库区中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对72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CCSPSS的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47.49±18.09)、(47.30±20.65)、(31.61±13.36)、(71.85±40.79)、(30.94±18.01)分,均高于全国常模[5];高年级学生各维度和总分维度得分高于低年级;家庭人口多的学习和发展心理压力较小,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发展和家庭压力较大,父亲健康状况差的家庭压力较大,父亲文化程度对学生的生活压力影响存在差异;过去一年中经历过亲人死亡和恋爱挫折的学生所感压力较大。结论本次调查的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偏高,不同群体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应关注特殊群体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了解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健康促进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04名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和1 917名非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其除学业满意度外的各维度、积极情感得分均低于非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消极情感得分高于非受艾该病影响中学生(P值均<0.05).在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学生中,生活满意度分量表除学业满意度外,其余维度上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P值均<0.05),快乐感量表的消极情感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P<0.05);友谊满意度、环境满意度、积极、肖极情感在各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住校学生的友谊、自由满意度得分均高于住校生,消极情感低于住校生(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学习成绩、同学关系、照顾者、家庭类型、家庭收入、父母患病情况、言语中伤(P值均<0.05).结论 毕节市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应正确合理地关怀和帮助受艾滋病影响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预防医学生健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医学生健商状况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高校319名预防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健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预防医学生总的健商状况比较理想,但健康知识因子得分稍低于其他4个因子,健商维度有2项分值为警惕值。不同年级学生健商水平有差异,大一学生的健商总分高于大四学生;城市学生精神状态和生活技能得分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生活技能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初高中住校学生与不住校学生健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级、喜欢交际、感到孤独、适当体育运动、定时进食、对保健知识的了解是健商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预防医学生的健商状况比较理想,但健商知识因子的水平稍低,应引起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医学生的整体健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社会学视角,调查南京市城区青年幸福感特征,为了解其主观幸福感需求提供统计学和社会学依据。方法应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以南京市6个城区546名青年为调查对象,运用SPSS 19.0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南京市城区男性和女性青年,生活满意度平均得分均略高于中等水平(20分);心理幸福感平均得分均高于中等水平(132分);不同婚姻状况的青年样本,其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差异显著,离异或丧偶的生活满意度得分[(18.5±9.39)]分明显低于中等水平;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月收入水平的青年人样本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显著,心理幸福感差异不显著,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青年生活满意度得分[(19.05±6.25)]分低于中等水平;不同主观健康感受青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心理幸福感差异显著;不同受教育程度青年人样本生活满意度、心理幸福感差异显著,且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结论南京市城区青年男性和女性,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较好。但是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南京市城区青年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幸福感受婚姻状况、工资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状况。方法 2012年1—3月采用美国学者Huebner编制的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ultidmensional 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 scale,MSLSS)对遵义医学院863名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男生自我满意度比女生高;城镇生源医学生在家庭、朋友、生活环境和一般满意度上高于农村生源医学生;大五医学生在学校、自我和一般生活满意度上高于其他4个年级。结论医学生对家庭的满意度最高,对学校的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医学生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于2018年11月对山东省某医科大学77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总得分为142.31±19.63,其中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维度得分分别为46.11±9.21、60.19±9.19和36.00±7.08。不同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水平、身体健康状况、留守经历、生活压力、网络健康信息搜集行为及使用情况的医学生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网络健康信息搜集行为、身体健康状况、网络健康信息使用情况、年级、有无祖父母照顾及家庭经济水平是健康自我管理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医学生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网络健康信息搜集行为、身体健康状况、网络健康信息使用情况、年级、有无祖父母照顾及家庭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3.
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江西省某市留守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探讨主观幸福感与家庭功能关系.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西省某市2所初中和1所高中2 330名中学生,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留守学生(单亲外出/双亲外出)的友谊、环境和生活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83±0.88/4.84±0.87)、(3.97±0.99/3.99±1.02)、(4.30±0.68/4.32±0.68)分,低于非留守学生的(4.93±0.88)、(4.12±1.01)、(4.39±0.69)分(P<0.05),双亲外出学生消极情感得分为(2.67±0.89)分,高于非留守学生的(2.55±0.91)分和单亲外出学生的(2.54 ±0.84)分;(2)留守学生(单亲外出/双亲外出)的角色扮演和情感介入得分分别为(2.31±0.32/2.31±0.30)、(2.21±0.47/2.25±0.44)分,高于非留守学生的(2.27±0.31)、(2.20±0.42)分(P<0.05);(3)除单亲外出学生的消极情感与问题解决无关,其他各维度间均显著相关(P<0.05);对不同类型学生而言,家庭功能的7个维度与其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程度不同;(4)不同类型学生总体幸福感模型引进的变量不同,总体幸福感得分均随各引进变量得分的增加而减少,家庭功能水平可以预测总体幸福感水平.结论 留守使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部分维度受到负面影响;家庭功能影响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某海防团士官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以指导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方法 以250名某海防团士官为调查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自尊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中,总体幸福感随军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自评身体健康对总体主观幸福感(P<0.05)、生活满意度(P<0.05)、积极情感(P<0.01)和消极情感(P<0.05)均影响显著;完整家庭者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上得分显著高于离异家庭者(P<0.05);父母关系好者、个人收入高者在积极情感上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关系差者、个人收入低者(P<0.05).(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内部因素中,自尊高者在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自尊低者(P<0.01);积极应对者在积极情感上得分高于消极应对者(P<0.05).结论 军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父母关系、个人收入、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资本、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并分析三者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济南市某高等院校的919名本科医学生,选用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心理资本得分为94.73±11.82,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66.35±11.25,主观幸福感得分为178.99±26.20。心理资本、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呈正相关(r=0.568、0.699、0.604,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生心理资本和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水平(β=1.051、0.646,均P0.05)。结论医学生心理资本、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密切关系,医学生心理资本与领悟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杭州市二孩母亲幸福感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比例抽样方法,于2017年7月在杭州市20个社区抽取500名二孩母亲为调查对象,应用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AMOS 21.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二孩母亲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结果实际调查405人。被调查二孩母亲幸福感指数平均得分为(11.49±2.22)分(满分14.70分),年龄和职业与幸福感指数得分存在统计学关联(均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对二孩母亲幸福感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为物质条件、家庭状况、身心健康和社会状况,路径系数分别为0.34、0.23、0.13和0.02;对物质条件、家庭状况、身心健康和社会状况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育儿负担、夫妻关系、心理压力和配套公共设施,因子载荷系数分别为0.67、0.77、0.61和0.80。结论杭州市二孩母亲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育儿负担等物质条件和夫妻关系等家庭状况是影响二孩母亲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院医学生的生命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来评价医学生的健康状况,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医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医学生生命质量得分的平均值为72.86。其中生理功能维度得分最高且个体差异最小,情感职能维度得分最低且个体差异最大。生理功能维度得分方面,男生高于女生,汉族高于少数民族(主要是维族。医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睡眠状况、母亲就业状况、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情况、食欲情况和父亲文化程度。[结论]医学生自评健康状况属于中等水平;不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距明显,需.要咖强心理健康;学院也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全面提高医学生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新生心理资本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2018年9月,采用青少年心理资本量表和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山东省某医科大学1 028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科大学新生生活满意度总得分为4.99±0.68,不同学习压力、家庭结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新生生活满意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资本总得分为100.66±15.88,不同学习压力、身体健康状况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除自信与环境满意度呈负相关外(r=-0.088,P0.01),大学新生心理资本得分及各维度与生活满意度得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091~0.726,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F=983.879,P0.01,调整R~2=0.489)及各维度(F=272.858,P0.01,调整R~2=0.514)对生活满意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医学院校新生心理资本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积极影响,提高心理资本有助于提升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孙婷婷  张涵  郭淑英 《中国校医》2010,24(5):335-337
目的制定辽宁地区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常模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样从辽宁省抽取5504名中小学生施测主观幸福感量表。结果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好、父母共同生活、家庭和睦的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更高,父母婚姻状况与家庭和睦程度存在交互作用;沈阳地区学生及经常参加心理健康课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其他学生,且这两维度有交互作用;家庭和睦程度、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地区四因素进入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结论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家庭、地区及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家庭和睦程度、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地区对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护士职业幸福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升护士职业幸福感相关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20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及职业幸福感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0名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总均分为142.35±9.68,处于中等水平。护士职业幸福感7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总体幸福感(6.19±1.07)、自我效能感(3.97±0.40)、关系和谐感(3.87±0.36)、自我实现感(3.67±0.32),待遇与发展前景(3.40±0.51)、组织认同感(3.23±0.39)和工作-家庭冲突(3.18±0.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月收入、受聘性质及经常加班、工作绩效满意度以及工作压力的护士职业幸福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年限、月收入、职称、文化程度、加班情况、受聘性质以及工作绩效满意度是影响该院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结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护士职业幸福感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职称、受聘性质、月收入、加班情况和工作绩效满意度是影响其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提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策略提升护士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