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电力信息化》2013,(6):35-35
为进一步提高信息通信运维支撑系统实用化水平,满足调运检精益化管理的要求,2013年5月上旬,国家电网公司信通部组织召开信息通信一体化调度运行支撑平台(SG-16000)顶层设计工作启动会,并部署了下一步工作。黑龙江公司信通公司为此次设计的主要参与单位之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信通部SG-16000规划方案要求,全面梳理信息通信一体化调度运行业务,结合自身专业优势,选派优秀技术人才建立规划设计小组,召开多次讨论会议,分别对信息运行和信息客服的实施流程架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让相应功能业务有统一的标准和架构参照。其中涉及黑龙江公司的信息运行中缺陷、巡视、告警流程,信息客服中事件受理、客户投诉、满意度调查和知识变更管理共计7个流程。  相似文献   

2.
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智能电网对配电网规划建设以及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对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结合实例展示配电自动化多专业统筹、技术路线选择,工程可行性控制、配电网生产运行检修及调度监控需求与支撑技术控制等具体的技术内涵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其中包括: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涉及的配电网区域特征分析、设计水平年和规模规划原则;主站系统及其信息量规划、规模控制、总体技术要求、主站体系结构、功能设计;信息交互架构及其交互边界界定与信息集成应用;配电终端及其辅助配套;配电网通信体系设计目标、配电网通信技术选择、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组网方案和光缆设计等主要技术环节。给出了大型案例应用的基本成果并验证了设计思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南方电网面向智能调度高级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级应用软件系统是智能调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高级应用软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将各种专业的业务经验智慧与高级应用软件的创新融为一体。鉴此,分析了高级应用软件与智能调度、智能电网的互动关系,给出了面向智能调度的新一代高级应用软件的整体架构,以云计算的高级应用软件分析平台为支撑,通过调度业务支撑环节和集中式机器学习系统环节,实现高级应用软件由面向功能到面向调度生产业务的转变。提出在新的架构下需要开展研究的新领域,例如在线计算可信度分析、智能调度机器人和面向多应用状态估计的自动信息融合专家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提出了层次化保护控制技术.本文设计了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方案,并对系统的架构及在变电站应用中的功能配置、网络结构、信息交互和布置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充分采用智能变电站共享的数据信息和通信技术,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郑佩祥 《中国电力》2019,52(1):10-16,31
随着计算机、通信、控制(3C)技术的发展与在配电网中的深入应用,配电网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实现了深度融合和实时交互,其感知、集成、共享、协同、自治等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形成了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的角度,从本质、特征与体系分析配电网CPS的内涵,分析多样化的控制方式与CPS资源部署形式对配电网运行控制特性的影响。依据CPS概念剖析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业务需求与场景类型分析3类典型配电网CPS示范工程应用,从而对配电网CPS的理论模型架构进行测试与验证。  相似文献   

6.
省级计量中心的业务内容比较复杂,数据交互频繁,各系统分别由不同厂商承建,交互规则难以统一,因此需要通过生产调度平台来提供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对各系统进行综合调度.经过分析研究,提出省级生产调度平台设计思路、规划架构、实施方案及应用情况,并重点分析阐述了其中几个关键问题.江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生产调度平台建设过程中,结合软件技术、自动化检定技术、智能化仓储技术、物流化配送技术、现场运维信息监控技术等,实现省级计量中心生产调度管理,为省计量中心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协同控制架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物理系统(CPS)通过对计算、通信和控制技术的有机整合与协调,促进了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转变,并为其"智能化"的建设提供了途径。作为电力CPS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CPS须在未来大规模异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实时控制及优化调度能力。在此背景下,对配电网CPS的控制架构进行了研究。结合CPS的组成要素和关键功能,提出了一种包含主动配电网及微电网技术在内的配电网CPS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针对配电网CPS的协同控制策略及其多层面、分布式耦合的特征,提出了包含感知通信、计算以及物理对象的分布式实体控制架构,以及兼具内部统一特性与外部互联特性的层次化抽象控制架构,从而构成完整的配电网CPS协同控制架构。  相似文献   

8.
智能电网多业务通信支撑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重庆市电力公司采用基于SIP协议的软交换技术,构建智能电网多业务通信支撑平台,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了电网视频监控、行政软交换、可视化生产调度、电网反事故演习等各系统之间的互联和数据共享的解决方案,消除了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为构建可视化、多业务的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支撑平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使用XML实现变电站中IED的自动识别和远程配置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针对目前在变电站二次系统改造中出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升级维护工作量大、成本高的情况,提出使用基于XML的配置文件对智能电子设备(IED)的配置进行描述,通过在系统端和站端传递配置文件对站端设备进行自动识别和远程配置的方法。对配置所涉及的一、二次模型进行统一建模,根据IEC 61850协议的变电站配置描述语言(SCL)和系统实际需要对配置文件所用语言进行了定义。文中还在调度端、通信网络、站端和与其他自动化系统互联以实现信息共享等方面对技术基础、成本等实现条件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提升极大地增强了配电网的可观性与可控性,需要进一步从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的角度研究配电网的运行特性。主要研究基于CPS的配电网系统综合建模与交互机理。首先提出配电系统与配电信息系统的统一建模方法;其次研究了配电网CPS动态交互影响机理,以分布式电源为智能控制和处理终端,构建配电网CPS动态交互综合模型;最后分析了配电网CPS中通信故障对物理环节的动态影响并进行测例仿真,进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互联大电网中各电网调度系统间通知、告警、运行信息等实时数据通信需求日益强烈,而目前电网调度系统中的消息总线提供的消息传输服务局限在单一系统的局域范围内,缺少通用、高效的多系统间广域实时信息交互手段。分析了现有消息总线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广域范围实时数据通信的广域消息总线,研究了基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广域消息总线架构,介绍了该架构下广域消息的订阅、同步、监控、推送、跟踪、可靠传输等关键技术。广域消息总线建立了贯通各级电网调度系统的实时消息传输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广域范围各应用之间消息传输的通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53,自引:14,他引:53  
电网朝着超/特高压、互联大电网的方向发展,而调度自动化系统则朝着"数字化、集成化、网格化、标准化、市场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是指电网设备、采集、控制及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强调的是调度中心内部不同系统间的共享和整合;网格化是指在分层分布的调度管理体制下的各级调度中心之间信息的"需则可知"和分解协调控制;标准化包括遵循标准和制定新标准,强调的是通过遵循标准达到系统的高度开放,理想的目标是实现完全的即插即用;市场化是指在电力市场交易环境下的监控分析和控制;智能化强调的是在数据集成化的基础上将电网的分析和监控提升到完全自动和智能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以调度自动化系统为基础,遵循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总体架构,开发基于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的用电调度自动化平台。平台创建了用电调度相关监视、控制与管理功能模块,实现了EMS与配网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营销管理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主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的互联。  相似文献   

14.
坚强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原有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标准化工作的要求,需要进行优化和完善。文中梳理了国内企业及联盟、国际标准组织和国外主要国家的标准体系研究现状,秉承继承性、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原则,设计了新的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分层架构和概念模型,构建了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进行了综合与规划、智能发电、特高压输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调度控制与交易、信息通信及共性支撑技术8个专业方向的标准需求分析。最后,按照"重要性、迫切性、关联性"的原则,提出了各专业方向标准工作的重点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5.
智能电网建设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方向,而电网智能调度系统是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重要平台,它是现代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工具。文章主要介绍了6种智能调度系统,这6种智能调度系统是在传统调度系统基础上,增强了电网实时信息采集与处理、高级应用功能、智能调度与控制等方面内容,包含多种高级功能模块的智能调度系统在未来的智能电网中将得到很好的应用。最后分析了电网智能调度系统的关键技术:基础数据获取、计算机通信系统、网络分析应用等。  相似文献   

16.
电力调度专用数据网络技术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为国  杜江  徐杰 《湖北电力》2004,28(2):40-42
根据调度专网承栽信息的特点及网络安全的需要,提出了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技术体制和网络结构。湖北省调主站与厂站监控系统和装置之间的通信可采用基于64kb/s数字通道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与地调之间的通信可采用IP体制,与电厂之间的通信也可采用IP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东北电网广域动态测量系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随着我国电网互联规模的不断扩大,负荷模型对系统仿真计算结果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为了在仿真计算中选择合适的负荷模型,东北电网按照准确、可靠、安全、实用的原则,结合相量测量技术和通信、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组建了广域动态测量系统,采用分析中心站、子站体系结构捕捉电力系统在扰动情况下的动态过程及行为特征。该系统在东北网调配置了功能强大的分析中心站,选用了3个不同厂家的PMU装置,已覆盖12个主要厂站。该系统经受了长时间的多种考验,记录了实际电网大量动态过程,不但为仿真计算研究准备了校核数据,而且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全新的动态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适当设计的碳交易机制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而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的大量应用可望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在此背景下,针对包括EV、燃气轮机、风电、光伏发电的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参与碳交易时的情形,建立了经济与环境调度优化模型。首先,简要介绍了碳交易机制,并阐述了VPP参与碳交易时的优化调度问题及其与电力系统的交互方式。之后,建立了VPP经济与环境调度的混合整数二次规划(mixed integer quadratic programming,M IQP)模型,以VPP总体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计及了燃气轮机运行成本、碳排放成本、EV充放电成本等。最后,采用商业求解器YALMIP/CPLEX对所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并用算例说明了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电网调控机器人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电网规模持续扩大和运行特性日趋复杂,电网调控业务复杂度及调控人员承载力强度日益增加。文中从电网实时调控业务出发,设计了电网调控机器人整体架构,详细阐述了智能学习、智能决策、智能监视、智能执行、智能交互等5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然后介绍了相应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适用的6类调控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各级调度机构之间由于模型等信息无法共享所造成的PAS及DTS系统应用水平的制约问题,研究了如何利用模型拼接的成果来建设省地一体化PAS系统及进行三级调度DTS联网,提出了网、省、地三级调度模型拼接方案。在此基础上就省地一体化PAS的实现分别提出了两种基本方案,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同时提出了一种综合式分析计算方案。在拼接好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三级调度DTS联网方案。分析表明:综合式分析计算方案更具工程可行性,三级调度DTS联网方案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