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建筑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光复 《华中建筑》1993,11(3):12-18
作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可以找到各家的哲理,但没有一家哲学可以全面地概括建筑,文章乃从儒、道、墨家中关于建筑的哲理开始,探讨了一些不见经传的哲学成就。结论认为:实际上,中国古代各家哲学的建筑观共同点多,分歧甚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在建筑中的表现进行了简要的简述,并应用这种思维方式对古人对建筑空间的认识作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 ,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式、庭院的组合模式 ,以及园林崇尚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 ,未曾间断 ,这表明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 .通过建筑与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相似性分析 ,尝试用“同构”这个概念 ,结合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传统 ,从中国古代房屋建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等3个方面 ,来解释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模式及其建筑组织关系结构特征的原因 .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2)
<正>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动画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动画以水墨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展示给众人赏析,水墨动画在水墨意境的基础上,辅以现代化的动画技法,将中国画风格在动画中发挥出来,易于被国人接受和推崇。在建筑动画中引入中国画风格,试图将其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哲学观念巧妙的融合至建筑动画中,本文从中国画风格在建筑动画场景设计中的作用出发,对中国画风格在建筑动画中的几点运用作出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5.
郑南根 《四川建筑》2009,39(3):52-53
"道"是中国三大传统思想中重要的一支,影响广泛,其哲学内涵在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都有深刻的体现。文章从单体建筑这个角度来介绍和分析,以揭示道对单体建筑的影响以及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6.
八卦是中国古代对世界辩证认识的哲学总结,是质朴的辩证法,是中国地理气候图,是中国古代健康建筑模糊设计的基础应是现代健康建筑设计的萌芽,故其成就将继续支持健康建筑设计的发展。论证四合院的一种可继续发展的雏形。  相似文献   

7.
界画是我国古代绘画十三科之一。晋代有记载,隋唐已成专艺,宋元时达到高峰,至明清,余韵犹存。建筑是界画最主要的题材,界画起源、发展与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发展演变有着天然的联系。[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蜀后主尝令(赵忠义)画《关将军起玉泉寺图》,作地架一座,垂昂叠棋,向背无失。蜀主命匠氏较之,无一差者,其精妙如此。”界画中的建筑写实性较强,可视为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楼阁建筑演变发展的例证。但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界画毕竟是艺术创作,画者的主观活动也不容忽视。另外,画作的断代、名款(宋以前作品本身多不署名款,更无年代记载)的真赝等,也使得界画中的建筑显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8.
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仪,该文通过案例,探讨了傩与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傩仪与门祭、傩祭相关的建筑诸问题.进而研究傩俗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对营造习俗、营造思维模式、以及乡土建筑的艺术原创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时代与社会的文化、哲学、思维方法与心理特征形成了人们不同的空间概念.我国古代人们对于空间的意识完全不同于今天我们或西方人所认为的——空间即处于物质元素之间的空隙——概念:而是一种位于更高层次的关于宇宙、自然界、社会与人生意念.这种意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以及艺术表现,使之与外国及西方文化形成对照.因而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人的空间概念不仅有助于欣赏与理解我国灿烂的传统艺术以及作为空间艺术之一的建筑;并可在科学态度的指导下,通过历史反省而开拓视野、活跃思想,为振兴中华文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古代的宇宙观——空间观什么是宇宙?宇宙是天地万物之总称.东汉高诱对西汉《淮南子原道训》中提到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3)
中国古代建筑画是中国画画种之一,自五代至北宋形成一个专门的科目,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从鸿蒙走向成熟、繁荣,再逐渐衰落,乃至绝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特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它对中国的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建筑》2017,(4)
通过解析现象学的古希腊哲学渊源,回溯其20世纪欧洲哲学发端,指出个体现象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具体分析了克里斯辰·诺柏-舒兹与个体现象学的关系,以及建筑美学和建筑创作理论中的个体现象学。强调了由胡塞尔尤其是其后的海德格尔创立的现象学与传统中国自然有机主义宇宙观的某些相似之处。作为结论,指出了现象学或可建立起联系中国古代哲学根基理论的当代中国建筑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画》编辑部和广州德克赛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首届全国电脑建筑画大赛活动,意义深远,它对我国电脑建筑画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总策划者、主办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作用,是值得首先提出的。电脑建筑画是一种新兴的高科技画种,它在1...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山水画、界画是中国人阐释自然和观察生活的一种视觉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所追求的理想建筑环境布局观念,从山水画、界画图式中可以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印证,可以说传统绘画图式是传统理想建筑生活环境的文本模式的呈现.尽管山水画是平面的二维的,而园林建筑是三维空间的,但山水画、界画的绘画图式中表现的理想建筑环境模式,往往成为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建造时的重要参考文本.  相似文献   

15.
一、目的建筑设计与建筑绘画密不可分,建筑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既是建筑师表现设计构思的手段,又有着很特殊的艺术价值。然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空前广泛地应用,手绘建筑画受到极大冲击,这一传统画种日渐式微。为了唤起人们对手绘建筑画的重新关注,特举办2006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二、组织机构1.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2.承办单位:《建筑学报》编辑部青岛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三、征集时间2006年8月15日—2006年10月15日。四、作品要求1.必须是手绘作品、画种不限。2.作品内容:分设计表现和建筑绘画两类,设计表现包括建筑室外、室内各类设计表…  相似文献   

16.
程建军同志在最近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的《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专著中,直率地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首先考虑的是社会功能。社会需要、伦理礼制是第一位的,物质功能则是第二位的。如果可以把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话,应该称为‘社会建筑学”’的观点。 这可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大问题,很难想象,在十几年前那个禁锢的年代,在那个只会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制、数字构成、空间构成、色彩等方面对与中国古代建筑相关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指出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不仅表现在单体建筑上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影响,构成一种多元化的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8.
安源 《中州建设》2013,(19):48-51
建筑对历史的诠释,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种方式或手段。而纵观中国历史,天人合一作为中国本土的哲学观,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一种思维定势与终极追求,也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取向。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将建筑这种人工文化看作自然的有机延伸,又将自然看作建筑的文化母体。  相似文献   

19.
孙艳 《南方建筑》2006,110(6):101-103
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和西方建筑绘图产生和发展的不同历程,以及中西方在“建筑绘图”观念上的差异。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中国古代建筑是一种直接应对材料的建造过程,体现的是一种基于建构逻辑的技艺美。  相似文献   

20.
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对当代建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哲学家对普遍世界的关注也使哲学向建筑学拓展。空间是哲学与建筑理论以及许多领域都共同关注的问题,建筑空间的精神表现就是场所,建筑与场所有着文化、气候和形而上的联系,建筑空间的精华就是一种可以体验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