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拓宽长周期光纤光栅在光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在长周期光纤光栅中引入纯切趾包络和线性啁啾,构成光谱特性更为丰富的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采用耦合模理论,对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中的模式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耦合系数和耦合模方程。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啁啾和切趾对长周期光纤光栅光谱特性的影响,讨论了纯切趾长周期光纤光栅用作色散补偿器的结构特性和色散补偿机制。最后,设计出一种采用两个相同光栅对称级联的基于纯切趾线性啁啾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色散补偿器,该器件的3dB带宽为0.16nm,3dB带宽内的色散值约为-1954psnm,时延曲线偏离线性的波动幅度小于±2.5ps。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透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超结构长周期光栅(SSLPG)具有与超结构布拉格光栅(SSFBG)的反射谱相似的交叉透射谱,并提出利用色散补偿光纤(DCF)中基模和内包层模之间的模式耦合可制作基于SSLPG的光码分多址(OCDMA)时域扩展相位编码器.仿真表明,用SSLPG和SSFBG能获得相同的编解码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侃  方祖捷 《中国激光》2005,32(4):53-556
对串联的长周期光纤光栅(CLPFG)的透射谱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分析表明,长周期光纤光栅中纤芯模和包层模之间的马赫曾德尔干涉效应导致在长周期光纤光栅谐振峰内的梳状滤波结构特性;其峰值位置和峰间距同串联区光纤的长度以及光纤的波导色散因子有关。测量了长周期光纤光栅的透射谱,并研究了其温度特性。根据测量数据,得到对应于1554 nm波长处,所用单模光纤HE14模的波导色散因子γ为0.874;纤芯/包层有效折射率差的热光系数为4.8×10-5℃-1。并对这一测试方法和结果,以及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严格的相位匹配公式,在充分考虑材料色散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双峰谐振效应.研究发现,随着环境折射率的变化,发生谐振的双峰也发生变化,且变化趋势相反.给出了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双峰谐振波长之间的距离随环境折射率变化的关系,并与普通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同等情形进行了比较,发现镀膜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双峰谐振能够极大提高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折射率灵敏度.但由于发生双峰谐振需要的包层模式次数较高,故其探测范围比应用低次耦合的单峰探测范围要窄.  相似文献   

5.
周兵  梁大开  王彦 《压电与声光》2008,30(2):159-160
研究了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和应变特性,发现其透射中心波长随温度升高向长波方向漂移,随应变增大向短波方向漂移。根据这一特点,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封装这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补偿长周期光纤光栅中心波长随温度的漂移,补偿后的温度漂移系数减小到仅为3.7 pm/℃,有效地抑制了温度变化对中心波长漂移的影响,大大提高了用长周期光纤光栅测量液体折射率等物理量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徐新华  王青 《激光杂志》2009,30(2):56-58
以经典耦合模理论为基础,结合线性啁啾长周期莫尔光纤光栅的结构特性,给出了线性啁啾长周期莫尔光纤光栅的耦合系数和耦合模方程,并用龙格库塔迭代法数值求解耦合模方程,对该类型光栅的光谱特性和时延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线性啁啾长周期莫尔光纤光栅的相移特性和切趾特性,使得该类型光栅在波分复用全光网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如可用作宽阻带带阻滤波器、宽阻带梳状滤波器、色散补偿器等。  相似文献   

7.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相移和色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相移和色散与透过系数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对于一典型的长周期光纤光栅,给出了相移和色散系数曲线并结合理论推导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Bragg光纤光栅,长周期光纤光栅只具有很小的,几乎可以忽略的色散(约为Bragg光纤光栅色散的1×10-5)。进一步的分析指出,这是由长周期光纤光栅不同于Bragg光纤光栅的相位匹配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周期光栅滤波的光栅解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周期光栅的边缘滤波特性,设计了一种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感解调系统,适用于布拉格光栅的静态和动态解调。系统实现了3.5 nm范围内的线性解调,波长灵敏度为0.092 nm-1,波长分辨率可以达到0.01 nm。振动测量中检测信号稳定,测量频率误差在1%以内。针对长周期光栅对温度和弯曲敏感的问题,采用了适当的温度补偿和封装技术,使长周期光栅的温度漂移系数从112 pm/℃下降到45 pm/℃,显著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均匀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的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均匀光纤光栅的透射色散特性进行色散补偿的机理 ,对其色散补偿效率作了数值模拟 ,并进行了利用均匀光纤光栅补偿色散的实验。通过与传统的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方案比较 ,得知利用均匀光纤光栅的透射色散特性进行色散补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色散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10.
长周期光纤光栅温度传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谐振波长与温度的变化基本呈线性关系,线性拟合的标准差可以表示长周期光纤光栅损耗峰对应波长的波动性。提出了一种初步衡量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性能优劣的方法,即用长周期光纤光栅温度灵敏度与拟合标准差的比值P的大小来判断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性能优劣。大量的实验数据证明,长周期光纤光栅温度传感特性的优劣与参数P的大小是一致的,即P值越大则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特性越好,P值越小则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温度传感特性越差。  相似文献   

11.
申静  李俊奇 《激光技术》2019,43(5):641-645
为了研究光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格式在光纤高速传输系统中的色散补偿, 利用色散补偿光纤(DCF)的色散补偿原理, 对40Gbit/s光纤传输系统进行色散补偿, 分析了40Gbit/s单通道光纤传输系统中3种DPSK调制格式信号的频谱特性; 仿真了3种码型的色散容忍度以及3种调制格式在考虑光纤的非线性下的色散补偿方案。结果表明, 光非归零码差分相移键控(NRZ-DPSK)信号具有最好的色散容忍度, 但其受非线性的影响比较大; 33%归零码差分相移键控(33%RZ-DPSK)信号的色散容忍度差, 但其色散补偿后的效果优于NRZ-DPSK; 而载波抑制归零码差分相移键控信号对色散和非线性效应都有较好的抑制; 3种DPSK调制格式均在对称补偿2方案中色散补偿的效果最佳。此仿真研究对光DPSK信号在光纤中的色散补偿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震 《电光与控制》2003,10(2):51-54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色散补偿和极化模色散补偿是提高信噪比、改善系统性能的必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商用传输光纤及其色散特性,分析了相应的色散补偿技术,重点分析了其中普遍采用的色散补偿光纤技术。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光纤光栅的基本性质 ,介绍了均匀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的机理以及作者在这方面进行的工作 ,并与传统的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做了比较。从而得知 ,利用均匀光纤光栅的传输色散特性进行色散补偿是一种更行之有效的色散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色散对光通信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光纤光栅色散补偿和色散补偿光纤为重点,讨论了目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各种色散补偿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案;最后对今后色散补偿技术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基于DCF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的色散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光纤色散的产生及其对传输系统的影响,引出了色散补偿技术.在多种色散补偿方法中,侧重探讨了色散补偿光纤(DCF)技术.基于DCF在标准单模光纤上传输2245 km的情况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对实际色散补偿系统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啁啾光脉冲在高阶色散控制光纤链中的稳定传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一种二阶和三阶色散补偿的光纤级联系统模型 ,用数值法对啁啾皮秒光脉冲作了传输模拟。结果表明 ,完全补偿的高阶色散控制系统消除了三阶色散所引起的脉冲边沿部的振荡 ,减弱了脉冲峰的时间移动 ;另外 ,在确定的配置下 ,给输入脉冲附加一最佳的频率啁啾 ,可使得色散控制孤子稳定传输。脉冲宽度和啁啾以及光强度都围绕在初始值附近波动 ,在每个补偿周期末端 ,基本恢复到初始值 ;最佳啁啾的选取与二阶色散的配置有关 ,与三阶色散的配置无关 ;文中画出了 10 0Gbit/s码率的 64位随机高斯光脉冲序列在完全补偿系统中传输 10 0 0 0km后的眼图。由清晰的眼图可知 ,这种完全补偿系统减弱了脉冲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色散补偿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色散补偿的基本原理,然后阐述了国内外最新的色散补偿技术,包括技术成熟、而且已经大量投入商用的色散补偿光纤和技术不断趋于成熟的光纤布喇格光栅.此外还介绍了未来色散补偿的研究热点:光子晶体光纤色散补偿和电子色散补偿技术.最后针对色散补偿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子晶体光纤实现10 Gb/s光传输系统的色散补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杨广强  张霞  任晓敏  黄永清  陈雪 《中国激光》2005,32(9):221-1224
利用光子晶体光纤(PCF)在10Gb/s光传输系统中对普通单模光纤中传输的光脉冲进行了色散补偿,获得了很好的补偿效果。实验中,10Gb/s光脉冲序列经过2.163km普通单模光纤被展宽后.利用26m长光子晶体光纤对其进行色散补偿.补偿后脉冲基本恢复到了初始形状。进一步的理论计算表明,此光纤在C波段20nm波长范围内对普通单模光纤能够实现较好的色散斜率补偿,补偿后剩余色散小于5ps/nm。理论与实验结果表明光子晶体光纤在色散补偿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未来光通信系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光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光纤色散的产生及其对传输系统影响的介绍,引出了色散补偿技术.在多种色散补偿方法中,侧重探讨了应用比较普遍的色散补偿光纤(DCF)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工程,具体阐述了光纤色散补偿模块大小在工程中如何计算、如何配备、如何放置等,获得了一些对实际色散补偿系统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