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朱虹  殷建峰 《陕西中医》2011,32(8):1087-1089
观察槐榆痔消丸的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小鼠灌胃给药槐榆痔消丸,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槐榆痔消丸9g/kg体重和3g/kg体重两个剂量,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度,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缩短华发林所致凝血障碍模型小鼠出凝血时间。结果表明,槐榆痔消丸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治疗剂量药物完全无毒。  相似文献   

2.
肠胃宁片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其对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肠胃宁片(2.7g/kg、1.8g/kg、0.9g/kg)给小鼠连续5天灌服,采用小鼠热板致痛法、小鼠酒石酸锑钾致扭体反应法,观察肠胃宁片的镇痛作用。结果:肠胃宁片可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致痛的痛阈,使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延长,10分钟内扭体次数减少。结论:肠胃宁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续骨水丸抗炎镇痛促进钙盐沉积,利于骨折恢复的药理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试验、测定大鼠血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的方法观察抗炎、镇痛促进钙盐沉积的作用。结果:续骨水丸高剂量组、云南白药组对醋酸引起小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续骨水丸高剂量组、云南白药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率明显降低。续骨水丸4.8g/kg组、2.4g/kg组使血钙较明显下降,血磷、碱性磷酸酶明显上升。结论:续骨水丸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促进钙盐沉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乌鸡调经丸补血镇痛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鸡调经丸的补血、镇痛作用。方法:在正常小鼠及失血性血虚证小鼠模型上观察其用药后RBC、Hb;在小鼠热板和扭体反应模型上观察其用药后不同时间痛阗值、扭体反应开始时间(潜伏期)和扭体数的变化。结果:乌鸡调经丸0.74、1.48、2.96g生药/kg,ig分别显著增加血虚证小鼠RBC和Hb,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显著延长致痛潜伏期并明显减少扭体反应数。结论:乌鸡调经丸具有明显补血、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癌痛平胶囊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乙酸刺激、电刺激及热刺激所致的3种疼痛小鼠模型,分别观察癌痛平胶囊的镇痛作用。方法:取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予蒸馏水20ml/kg)、曲马多组(予曲马多0.06g/kg)、癌痛平Ⅰ组(予癌痛平9.0g/kg)、癌痛平Ⅱ组(予癌痛平36.0g/kg)4组,给药后分别给小鼠以乙酸刺激、电刺激、热刺激,观察乙酸刺激后各组小鼠出现的扭体反应动物数和扭体反应次数;电刺激后镇痛动物数,并计算镇痛百分率;热刺激后药后痛阈值。结果:癌痛平能减少乙酸刺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减少小鼠对电刺激致足跖疼痛反应的动物数,提高小鼠对电刺激致疼痛反应的电压阈值,提高热刺激致小鼠足跖疼痛的痛阈值。结论:癌痛平胶囊能明显抑制对乙酸刺激、电刺激、热刺激所致的小鼠疼痛反应,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痛安贴剂治疗痛经的药理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催产素引起小鼠、大鼠痛经模型及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实验,观察经痛安贴剂的镇痛作用,并观察其对大鼠在体子宫收缩及小鼠子宫、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经痛安贴剂1.95异/kg连续给药7d,可极显著抑制催产素所致痛经模型大鼠痛经的发生;1.95、3.90g/kg连续给药3d,可极显著抑制催产素所致痛经模型小鼠30min内扭体次数,并极显著延长模型小鼠扭体潜伏期;1.95g/kg可显著或极显著抑制给予催产素后的各时间段的大鼠在体子宫肌张力和子宫收缩最大振幅变化;1.95、3.90g/kg1次给药均可极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经痛安贴剂连续给药15d,对小鼠雌性器官发育均无明显影响。结论:经痛安贴剂具有显著抗痛经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痔洗剂的抗炎、镇痛、止血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法、小鼠尾尖止血法,分别观察消痔洗剂的抗炎、镇痛、止血作用。结果消痔洗剂可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其最高的肿胀抑制率超过40%;显著降低小鼠的扭体反应数,其中以8.4 g生药/kg剂量组最为显著,该剂量组各时间段的镇痛百分率均在40%以上,最高为50.6%;显著缩短小鼠尾尖的出血时间,以消痔洗剂的1.68,3.36 g生药/mL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消痔洗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8.
野罂粟碱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野罂粟碱(Nudicauline,Nu)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福尔马林实验法和电刺激法观察野罂粟碱的镇痛作用。结果:野罂粟碱明显减少ip酒石酸锑钾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55C热板法小鼠疼痛反应的阈值,降低小鼠福尔马林实验疼痛反应积分,小鼠电刺激法镇痛作用的ED50为10.7(8.2~12.9)mg/kg。结论:野罂粟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厚朴丸镇痛作用的量效和时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厚朴滴丸和胶丸镇痛作用的量效及时效关系。方法:冰乙酸小鼠扭体法。结果:厚朴滴丸和胶丸的镇痛最佳剂量均0.15g/kg,黄连素为0.225g/kg,三药的扭体次数抑制率分别为75.0%、65.8%和77.5%;厚朴滴丸和胶丸给药后10分钟起效,黄连素为20分钟,三药镇痛药效均能持续至给药后160分钟。结论;厚朴滴丸和胶丸镇痛作用具有用量少,见效快,持续久的特点,在减少用药剂量和加快起效时间上优于黄连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连钱草水提物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和棉球致大鼠肉芽肿法观察连钱草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分别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连钱草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连钱草水提物8、4g/kg剂量组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率和大鼠棉球肉芽组织重量(P〈0.01,P〈0.05);连钱草水提物8、4g/kg剂量组能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延长小鼠热板痛阈值(P〈0.05,P〈0.01)。结论连钱草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头汤合并局部加温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和大鼠足跖肿胀法,比较单用乌头汤及合并局部加温的效果。结果:乌头汤40g/kg 灌服和20g/kg 灌服合并局部加温30min 后均能显著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乌头汤20g/kg 灌服合并局部加温的镇痛药效接近度冷丁组。乌头汤40g/kg 和20g/kg 灌服合并局部加温能降低0.7%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发生率。乌头汤100%浓度浸足合并局部加温对由皮下注射10%新鲜蛋清0.1ml 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度的抑制作用大于各单用实验组。结论:乌头汤合并局部加温能增强小鼠对热致痛的镇痛作用及抑制大鼠足跖肿胀度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不同挥发油含量柴胡制剂药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挥发油含量柴胡制剂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二甲苯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醋酸引起小鼠疼痛扭体实验,干酵母致大鼠发热实验,观察两种柴胡制剂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比较二者差异。结果:采用抗炎、镇痛、解热三种动物模型研究表明,普通柴胡浸膏5g生药/kg、10g生药/kg,富集挥发油的柴胡浸膏5g生药/kg、10g生药/kg均可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降低干酵母引起的大鼠体温升高,其中富集挥发油的柴胡浸膏的抗炎活性优于普通柴胡浸膏,但镇痛和解热活性两种浸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挥发油含量柴胡浸膏均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但柴胡挥发油抗炎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滑膜炎颗粒在昆明小鼠和BALB/c小鼠中的镇痛作用。方法80只昆明小鼠、80只BALB/c小鼠各分为对照组、布洛芬组(0.078 g/kg)、滑膜炎颗粒大剂量组(13.98 g/kg)、滑膜炎颗粒中剂量组(6.99 g/kg)、滑膜炎颗粒小剂量组(3.50 g/kg),每组16只,雌雄各半。连续灌胃给药5 d,1次/d。第4天给药后1 h应用鼠尾光照仪,观察鼠尾受热后出现甩尾反应的潜伏期。末次给药后1 h腹腔注射醋酸制备疼痛模型,观察小鼠扭体潜伏期及扭体次数。结果滑膜炎颗粒各剂量组对昆明小鼠痛阈潜伏期、扭体次数无明显影响,滑膜炎颗粒中剂量组可减少雄性BALB/c小鼠痛阈潜伏期(3.93±0.76)min,与对照组的(4.84±1.16)min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炎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均能减少BALB/c小鼠扭体次数[分别为(8.56±6.19)次、(5.73±3.17)次、(6.88±4.59)次],与对照组的(19.06±6.34)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滑膜炎颗粒各剂量组对化学刺激所致疼痛呈较好镇痛作用,镇痛作用无性别差异;昆明小鼠个体差异较大,不适宜镇痛药的药效学评价,应选用个体差异小的BALB/c小鼠制备疼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藏药三味宽筋藤汤散急性毒性以及抗炎镇痛的作用。方法:小鼠4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6 h,分别灌胃三味宽筋藤汤散最大浓度(1.15636 g原生药/mL),最大体积(0.4 mL/10 g),一天灌胃给药2次,间隔6 h,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5%CMC,观察并记录动物在给药后14d内的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以冰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三味宽筋藤汤散的抗炎作用,以小鼠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评价三味宽筋藤汤散的镇痛作用。结果:小鼠在灌胃给药后14 d内未出现明显的毒性表现,期间亦未出现动物死亡,解剖观察其主要脏器亦无明显异常发现;三味宽筋藤汤散3.0 g原生药/kg、1.0 g原生药/kg对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升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也有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趋势,但对热板法致小鼠疼痛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测得小鼠一次性口服三味宽筋藤汤散的最大耐受量为34.2 g原生药/kg,该剂量为临床拟用剂量(6.0 g/d,0.1 g/kg)的342倍,提示藏药三味宽筋藤汤散临床用药是比较安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苍术药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灌服北苍术75%醇提物5和15g/kg,抑制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盐酸性溃疡和吲哚美辛-乙醇性溃疡形成,抑制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延长热痛刺激甩尾反应的潜伏期。十二指肠给予3g/kg和10g/kg促进大鼠胆汁分泌,也能延长大鼠凝血时间和KPTT,但不延长PT和电刺激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16.
少腹逐瘀丸抗痛经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丸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痛经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取KM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莪妇康煎膏组、少腹逐瘀丸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给药同时灌服乙烯雌酚,连续7天。末次给药30 min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缩宫素,观察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变化,小鼠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并检测小鼠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少腹逐瘀丸能够明显抑制缩宫素诱导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P0.05),使痛经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浆TXB2含量(P0.05),明显升高血浆6-Keto-PGF1α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P0.01),明显升高血清SOD含量(P0.05)。结论:少腹逐瘀丸对缩宫素诱导小鼠痛经模型具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TXB2/6-Keto-PGF1α比值、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曾凡新  李宗祥  韩宪忠  聂进 《中成药》2004,26(8):646-648
目的:研究胃腹气痛胶囊(延胡索、厚朴、木香等)的镇痛作用及其毒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热板法和扭体法测定胃腹气痛胶囊的镇痛作用,并测定其急性给药毒性和给药4周的亚急性毒性.结果:胃腹气痛胶囊高剂量组(6.249g·kg-1)给药后4.5h可轻微提高痛阈.给药后2h,胃腹气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都可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P<0.01).小鼠单次口服胃腹气痛胶囊的最大耐受量为30g·kg·d-1,这一剂量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21.6倍,相当于成人日用剂量的215.8倍.大鼠口服胃腹气痛胶囊4周的安全剂量为2.083g·kg-1,相当于成人日用剂量的15倍.明显中毒剂量为10.415g·kg-1,相当于成人日用剂量的75倍.结论:胃腹气痛胶囊的中枢镇痛作用很弱,其外周镇痛作用可能与其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有关.该药可能是临床治疗消化道痉挛性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芪桂痛风片对大鼠关节炎模型、小鼠热板和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的影响。方法 给予芪桂痛风片5 d后,观察芪桂痛风片对尿酸钠致大鼠关节炎模型痛阈改变的影响;采用小鼠热板模型,观察小鼠给予芪桂痛风片后舔足潜伏期的变化;小鼠ip 0.7%醋酸,观察给予芪桂痛风片后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潜伏期的影响。结果 大鼠关节炎模型造模1 h后,芪桂痛风片8.10 g/kg剂量组大鼠痛阈降低值和降低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造模3、5 h后,芪桂痛风片4.05、8.10 g/kg剂量组大鼠痛阈降低值和降低率较模型组低,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0.01)。末次给药60、90、120 min后,芪桂痛风片各剂量(11.70、5.85、2.93 g/kg)组小鼠舔足潜伏期均比模型组延长。芪桂痛风片各剂量(11.70、5.85、2.93 g/kg)组小鼠扭体次数和扭体率均低于模型组,小鼠扭体潜伏期高于模型组。结论 芪桂痛风片能够减轻尿酸钠注射引起的大鼠关节痛阈降低,并减轻小鼠热板和醋酸引起的疼痛,提示芪桂痛风片具有抗实验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戊己丸3种剂型的镇痛、止泻及抗急性胃溃疡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戊己丸传统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剂镇痛、止泻和抗急性胃溃疡作用,比较不同剂型的药效差异。方法:将小鼠或大鼠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和戊己丸传统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小鼠4.0,2.0,1.0 g·kg-1;大鼠2.8,1.4,0.7 g·kg-1),ig给药3~8 d,制作乙酸致痛、番泻叶致泻及无水乙醇致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戊己丸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剂的镇痛、止泻和抗急性胃溃疡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戊己丸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4.0,2.0,1.0 g·kg-1能明显抑制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减少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次数;其2.8,1.4,0.7 g·kg-1显著减轻无水乙醇导致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结论:戊己丸传统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剂均有较好的止痛、止泻和抗急性胃溃疡作用,药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蒙药阿给水提取物的镇痛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0.04g/kg)、阿给水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生药60.0、30.0、15.0g/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给药7 d,采用乙酸扭体法记录各组小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及15、内各小鼠扭体次数;另取50只雌性小鼠,同法分组、给药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给药前及给药30、45、60、90 min后的痛阈值。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阿给提取物可显著减少小鼠15 min内扭体次数,延长给药15、30、60和90 min后的小鼠痛阈值(P<0.05)。结论:阿给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