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炎  凌育洪 《建筑科学》2007,23(3):107-110
阐述建筑美是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杰出的建筑作品依赖完美的结构技术,慎密的结构构思缔造优秀的建筑作品;通过实例分析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精湛结构概念,并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的结构艺术,同时例举国内外一些反例;最后从教学、工程设计和考核等方面提出建议加强建筑师的结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2.
姚志琳 《南方建筑》2005,(1):101-103
结构艺术新形式的动力来源于创造廉价结构的需要,经济性的要求常常促使工程师在诸多的可能性中进行自由地选择,有效且经济的结构往往会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材料的美。这体现了结构艺术的一条重要原则,即“经济”是从事结构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结合的基本概念,深入探讨了结构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说明了建筑和结构两个专业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彼此尊重的重要性,指出具有结构正确性和合理性的建筑永远是符合持续发展观的建筑.  相似文献   

4.
结构建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思想和作品都属于渊源久远的结构建筑学。“结构建筑学”一词的涵义远不止于运用某种特殊建筑体系或构造技术:它是建筑艺术的复合领域,其间建筑学、工程学、和美学交相为用,使结构在设计中成为集中的表现因素。尽管结构建筑学包罗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标举的三特质,即firmitas,utilitas,和venustas——英国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译成firmness(坚固)、commodity(适用)、和delights(美观)——这种理性建筑艺术也不言而喻结构一旦决定,本身就包含着适用和美观的指望。为在我们自己的时代实现这种指望,一直是我作为建筑师的首要目标。对一位真正的结构建筑师而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会展建筑结构体系的艺术表现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和建筑两个交叉学科领域的角度,以当代会展建筑的优秀案例为基础,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分析会展建筑结构体系艺术表现与会展建筑功能空间创作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什么?比较趋同的看法乃是: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建筑的技术和艺术特征是密切相关和相互促进的。建筑技术包括材料,结构以及当代与建筑相关的一切门类的科学技术成果。建筑技术在建筑发展史上通常是最活跃,甚至是占主导地位的。本文谨就建筑结构在建筑造形中的表现力这一个侧面,试做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付志前 《工业建筑》2004,34(9):64-65
在对当代工业建筑设计作品的分析基础上 ,探讨了设计中结构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阐明可以通过结构的艺术和艺术的结构 ,达到结构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 ,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工业建筑新形象 ,成为科技的先声、时代的风标。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走到了中世纪晚期,世界建筑艺术也正在酝酿着—场革命。这期间艺术的杰出代表是哥特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其建筑艺术更是别具一格,本文主要论述了哥特式建筑的装饰与其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结构是影响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当代建筑结构设计已经突破了传统概念上的“结构支撑”,越来越重视结构形态的表现性,结构表现成为建筑创作中形态构思的重要方法。结构表现着重发掘建筑结构中的艺术因素,寻找结构和艺术的结合点,变抽象的结构概念为生动的建筑语言。文中重点探讨了结构表现的概念和内涵、基础和灵魂,指出技术与艺术的有机交融构成了当代结构表现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结构表现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尝试归纳了一些有关结构表现的设计思路,以促进设计师对结构表现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结构灾害学与结构改造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灾害学与结构改造学朱伯龙(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中心建筑改造加固研究所,上海200002)近30年来,有两个学科正在悄悄兴起:一是结构灾害工程学;一是结构改造工程学。前者简称为结构灾害学,后者简称为结构改造学。1结构灾害学人类饱受自然和人为灾害的侵...  相似文献   

11.
从埃菲尔铁塔看结构艺术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埃菲尔铁塔外观形式的角度对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进一步从力学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了铁塔的设计思想。在此基础上。将结构艺术的思想引入桥梁、塔架等大型结构工程。认为形式的设计是为了控制应力而非创造空间。另外。仅仅显示出结构与表现结构并不是一回事。结构的表现应当清楚地展现荷载的传递与构件的连接。优秀的设计应该将力学与美学结合起来。在结构艺术的层次上力求创新,达到力与美完美结合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形式—结构美学流派是20世纪初西方现代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它对于西方现代艺术革命,特别是艺术形式的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流派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将文本的形式结构作为艺术的核心,追求空白的、普适的、中性的、无所谓美丑的形式结构体系.这一美学趋向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抽象的非再现性的现代艺术运动,进而推动了结构主义和符号美学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对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建筑空间艺术创作中的结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筑空间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含义和结构构思的重要性,并具体分析了结构构思的环节、形式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建筑实践对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结构形态与建筑形态的相互促进与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传统的面向建筑学专业的力学和结构课程体系却落后于建筑实践的发展,内容相互隔离而陈旧。针对这一局面,重新构建了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建筑结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建筑力学、结构选型、建筑中的结构艺术等三个层次的课程,密切结合了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全面改革了课时设置、配套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极大促进了学生对结构性能、结构与建筑关系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着重探讨了结构表现的涵义、基础以及建筑的结构性,指出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高层建筑结构表现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揭示出高层建筑结构艺术体现的本质,以促进设计师对结构表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建筑历史悠久,文化背景十分深厚,所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通过对我国古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研究,能够促进整个建筑艺术发展,特别是对古建筑的结构、材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能够从中获得较大价值。本文试阐述古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原则,分析了古建筑结构与艺术存在的现状,并探讨了古建筑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分析了各种结构的特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效果,分析了不同建筑所运用的不同艺术手法及其特点;对于结构与艺术之间的完美契合以及二者相结合所带来的结构艺术之美进行了讨论,阐释了结构与艺术相结合给人们所带来的对美的理解和收获。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结构构思与建筑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探讨了高层建筑创作合理进行结构构思的必要性 ,以及如何处理结构体系与建筑功能、技术与艺术矛盾的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王帅中  曹婷 《建筑师》2021,(3):5-13
结构与建筑融合的建筑设计方式随着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强结构的概念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结构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强结构是瑞士现代建筑语境中的一个抽象概念.其中"强"所代表的则是"多重"与"超出"的含义,意图让结构超越其传统概念上单一的承重功能,在支撑起建筑的同时又从根本上可以塑造建筑的形式和空间.本文从强结构自身概念的明晰,结构师与建筑师各自视角下的探索与合作,以及两个代表案例在物质呈现与空间呈现之间的横向对比展开讨论,意图为当下国内的结构与建筑设计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与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束伟农 《建筑创作》2009,(8):132-133
建筑与结构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它一直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中.始终与城市发展的脉搏相呼应。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各项技术运用的产物。要让建筑作品成为艺术,需要建筑师与工程师共同来进行创造.倾注热情和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