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42例行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查,同时行阴道镜定位活检并有病理结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2例患者中HPV阳性57例,阳性率40.14%。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79例,HPV感染率为10.13%,CIN63例,其中CINⅠ38例、CINⅡ14例、CINⅢ11例,HPV感染率分别为71.05%、85.71%、90.9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感染率随之上升,CINⅠ~Ⅲ与慢性宫颈炎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检测,异常涂片72例,其中ASC37例,CINⅡ检出3例(8.11%),无CINⅢ检出;LSIL23例,CINⅡ、CINⅢ检出共10例(43.47%);HSIL12例,CINⅡ、CINⅢ检出共11例(91.67%),随着细胞学异常级别的升高,宫颈高度病变(CINⅡ、CINⅢ)检出率显著增加。病理学、细胞学、HPV检测同时比较,TCT和HPV均阴性的患者中,无1例CINⅡ以上的病例。结论: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及CIN的发生有关,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漏诊率低,若再有针对性地行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可早期、准确诊断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宫颈活检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并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2235例,全部患者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TCT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进一步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宫颈病理活组织检查,分析TCT、HPV及病理检测结果。结果 2235例患者中,TCT检测阳性196例,分别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ASC-US)78例、鳞状上皮低度病变(L-SIL)72例、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11例、鳞状上皮高度病变(H-SIL)35例。ASC-US、LSIL、ASC-H、H-SIL患者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8.5%(30/78)、68.0%(49/72)、81.8%(9/11)、91.4%(32/35),各组符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6例患者HPV检测结果显示,炎症、CINⅠ、CINⅡ、CINⅢ患者HPV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 ,联合HPV及宫颈活检可进一步明确高危病例,为临床进一步早期诊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797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全部患者同时具有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53.41%(188/352)、70.91%(117/165)、87.63%(85/97)、97.90%(140/143)、97.50%(39/40);高危型HPV DNA检测对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6%(318/329)、93.29%(153/164);高危型HPV DNA阳性的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为30.03%(94/313),阴性者为1.55%(2/129).结论 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递增趋势,与CINⅢ和宫颈癌的关系最密切;高危型HPV DNA检测对CINⅡ及以上病变具有很高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检测对ASCUS中的CINⅡ及以上病变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来本院检查就诊的宫颈癌200例,患者均通过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hin-cytologic tes,TCT)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技术(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检测出的阳性患者在电子阴道镜下实施宫颈病理活检。结果 200例患者中,TCT阳性为195例,随着其细胞学分级的增高,组织学正确率也在逐渐提升。HPV阳性52例。病理组织学活检确诊为炎症者33例,占63.46%;病理组织学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以上者18例,占34.62%。与TCT检查的组织正确率(77.2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是否有HPV感染,把102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分析为ASCUS患者分成两组,其中HPV阳性者52例,病理检验结果为CIN患者38例,病理正确率为73.08%;HPV阴性者50例,病理检测结果为CIN患者14例,病理正确率为28%;HPV阳性患者病理正确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HPV感染率逐渐升高。结论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的改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rm 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可以先做HPV DNA检测,若是检测结果是阳性,必须立刻进行阴道镜活检,以此来确诊疾病,而阴性者只需要进行细胞学跟随或者是HPV病毒检测,这样就可以提高宫颈癌病理诊断符合率,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救治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及宫颈癌防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763例接受宫颈癌筛查患者分别进行高危型HPV检查、TCT及多点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阳性病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结果 高危型HPV阳性287例,占37.61%(287/763),病理学检查阳性82例,阳性符合率为28.57%(82/287);TCT阳性78例,占10.22%(78/763),病理学检查阳性50例,阳性符合率为64.10%(50/78);TCT和高危型HPV均阳性59例,病理学检查阳性47例,阳性符合率为79.66%( 47/59)。三种方法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为CIN Ⅰ 32.26%(10/31)、CIN Ⅱ41.38%(12/29)、CIN Ⅲ 93.55%(29/31)、宫颈癌96.88%(31/32)。结论 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阳性率显著上升;高危型HPV联合TCT可提高CIN 及宫颈癌的检出率,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27例CIN及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细胞学(和/或高危型HPV)-阴道镜-定位活检三阶梯确诊,统计单项TCT、高危型HPV以及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数据,分析单项TCT、高危型HPV以及TCT联合高危型HPV在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1027例患者中,905例接受TCT,阳性796例,阴性109例,TCT阳性率为87.96%(796/905),假阴性率为12.04%(109/905).接受高危型HPV检查763例,阳性725例,阴性38例,高危型HPV检查阳性率为95.02%(725/763),假阴性率为4.98% (38/763).同时接受TCT及高危型HPV筛查670例,双项阳性532例,单项阳性132例,累计阳性664例,双阴性6例,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累计阳性率为99.10%(664/670),假阴性率为0.90%(6/670).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累计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TCT、高危型H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漏诊率明显低于单项TCT、高危型HPV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CT联合高危型HPV筛查,可以显著提高CIN及宫颈癌的检出率,明显降低CIN及宫颈癌的漏诊率.同时,在目前CIN、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下降的医疗形势下,高危型HPV检测的加入,可以使临床干预提前至潜伏期感染及亚临床感染.  相似文献   

7.
宫颈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590名妇女采用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进行筛查,初筛异常和临床高度怀疑病变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590例样本中,细胞学及HPV均阴性者无高度病变发生,细胞学阴性、HPV阳性者中大于等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的检出率为10.1%,细胞学阳性及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大于等于CINⅡ的检出率为39.4%,而仅细胞学阳性、HPV阴性者CINⅡ检出率为12.3%,无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生。结论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准确、快速、敏感,可用于大规模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且阴性预测值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HPV)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入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3256例,本组患者分别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HPV检查以及阴道镜检查,分析本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3256例患者中,2714例HPV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83.35%。对比分析HPV与TCT检查结果,HPV检查结果呈阳性患者出现LSIL、HSIL、SCC的几率高于HPV检查结果呈阴性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6,P〈0.05)。HPV检查结果呈阳性患者出现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的几率较检查结果呈阴性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9,P〈0.05)。3256例患者中,372例HPV16+感染,占11.43%;116例患者HPV18+,占3.56%,两组患者出现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在了解患者HPV感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筛查宫颈病变主要方法之一,同时,还可结合TCT、阴道镜检查,提高临床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单独和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对885例妇女进行HPV分型基因检测技术检测高危型HPV和TCT检查,248例在电子阴道镜下进行可疑病灶定位活检,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经病理确诊为宫颈病变的患者,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CINⅠ45.00%、CINⅡ84.00%、CINⅢ93.00%、SCC100.00%,且HPV感染与CINⅡ/Ⅲ正相关(r=0.801,P0.01)。HPV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2%、71.72%、5.13%、98.26%;宫颈细胞学筛查CINⅡ、Ⅲ,以LSIL为分界点的上述4值分别是89.35%、83.66%、21.52%、99.52%;高危型HPV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的上述4值分别是98.72%、73.48%、51.52%、100.00%。结论:HPV高危型检测是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联合应用TCT后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进一步提高,但特异度未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发生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本研究探讨高危型HPV/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TCT)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临床价值,为宫颈癌早期筛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03-09-2018-05-2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62例患者临床资料,活检前宫颈高危HPV阳性并TCT阴性,分析其病毒类型、上皮内瘤变分级及年龄分布特征。结果 162例患者中,高危HPV阳性率为98.57%(160/162),TCT阳性率为74.90%(121/162),χ2=40.78,P0.001。HPV敏感度为90.74%(147/162),特异度为85.18%(138/162),假阴性率为6.79%(11/162)。单一型高危病毒感染共22例,其中HPV16 18例(43.90%),HPV18 4例(9.75%),多种高危病毒感染14例(34.14%),高危和低危混合感染5例(12.19%)。病理结果均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其中CINⅠ20例,CINⅡ20例,CINⅢ1例,CINⅡ并累及腺体3例,其中30岁11例,所占比例最高(55%)。结论宫颈或阴道炎症、HPV病毒感染均会引起宫颈细胞学异常,对于TCT检查异常患者进行HPV病毒检测可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率,且要重视年龄较小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PV L1壳蛋白检测对宫颈癌筛查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细胞学检查(TCT)≤ASCUS者的临床分流管理价值。方法将2016年2-10月南山区行宫颈防癌筛查的妇女中高危型HPV检测结果为阳性及TCT为正常或有非典型鳞状细胞者(即高危型HPV阳性、TCT≤ASCUS)113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宫颈脱落细胞中HPV L1壳蛋白的表达情况,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作为对照。结果 113例组织学诊断结果为:正常子宫颈或慢性宫颈炎17例,CINⅠ80例,CINⅡ8例,CINⅢ8例。HPV L1壳蛋白检测在筛检高危型HPV阳性、TCT≤ASCUS妇女中预测宫颈CINⅡ及以上病变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3.75%、70.10%、34.09%和98.55%。结论 HPV L1壳蛋白检测在筛检高危型HPV阳性、TCT≤ASCUS妇女中预测宫颈CINⅡ及以上病变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有望成为高危型HPV阳性、TCT≤ASCUS患者中的一种临床分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lgy test,TCT)检测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在宫颈癌初筛中的不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自愿参加"两癌"筛查的青岛市崂山区户籍妇女1 568名,所有对象同时进行TCT检测和HPV分型检测,检出阳性病例均在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病理活检。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568例受检者中,TCT阳性236例,病理活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以上者150例,符合率为63.56%。随着其细胞学分级的增高,组织学符合率逐渐升高。HPV阳性512例,病理活检为CIN及以上者180例,符合率为35.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名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意义不明确(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HPV阳性者病理符合率为61.76%,阴性者病理符合率为27.59%,HPV阳性者病理符合率高于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HPV感染率逐渐升高。结论与HPV病毒检测相比,TCT检测的组织学诊断符合率更高,特别是对于TCT检测结果为HSIL者;对于TCT检测结果为ASCUS者,HPV病毒检测可以起到有效的分流管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与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妇科门诊同时做HPV-DNA检测与TCT检查者并有活检资料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细胞学诊断标准按照TBS(2001)分类.HPV-DNA检测以高危型病毒量RLU/CO1.O为阳性,TCT诊断≥ASCUS为阳性,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 Ⅰ为阳性.结果 高危型HPV-DNA检测对活检诊断≥CIN Ⅰ宫颈病变的敏感度为89.1%;TCT检查对活检诊断≥CIN Ⅰ宫颈病变的敏感度为78.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敏感性较液基细胞学(TCT)检查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TCT检查对CIN Ⅰ、CIN Ⅱ、CIN Ⅲ及浸润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PV-DNA检测(均P<0.05).结论 TCT检测与HPV-DNA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大庆地区4 850例育龄妇女进行宫颈TCT联合HPV检测,对TCT和/或HPV检测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多点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1 193例TCT结果异常,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发现CINⅠ~Ⅲ501例(41.99%);HPV检测阳性1 875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发现CINⅠ~Ⅲ1 030例(54.93%);HPV和TCT均阳性684例,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发现CINⅠ~Ⅲ625例(91.37%),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75例HPV阳性患者检测结果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以20~30岁为感染的最高峰。结论:宫颈TCT检测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可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是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有效手段,应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行宫颈病变筛查的5458例女性,行TCT、高危型HPV检测及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TCT和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价值.结果 TCT阳性者和/或高危型HPV阳性者1153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正常或慢性炎性反应59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338例,CINⅡ~Ⅲ196例,宫颈癌27例.其中高危型HPV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阳性率显著高于CIN和正常或慢性炎性反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独TCT和高危型HPV检测[98.0% (580/592)比58.8%(348/592)、82.9%(491/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阳性预测值也明显高于单独TCT和高危型HPV检测[96.2%(303/315)比67.4%(504/748)、76.9% (337/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61例CIN和宫颈癌患者随访中发现术后34例患者病灶残留或复发,以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单独TCT和高危型HPV检测[100.0% (527/527)比98.5% (519/527)、96.4% (508/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阳性预测值也明显高于单独TCT和高危型HPV检测[100.0%(19/19)比78.9%(30/38)、57.8%(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筛查结果的准确性,不仅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而且对宫颈病变相关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ell test,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0月就诊的妇女1 575名,随机均分为TCT组、HPV组、联合组,分别进行高危型HPV、TCT及HPV联合TCT检查,检查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学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阳性病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阳性符合率TCT组30.43%,HPV组31.90%,联合组97.54%,联合组明显高于HPV组与TCT组(均P<0.05)。在不同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分别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cal neoplasia,CIN)Ⅰ18.00%、CINⅡ42.86%、CINⅢ49.12%、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75.00%。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宫颈病变严重度越高,HPV感染的阳性率越高。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检测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的923名患者的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Cervista酶切信号放大法)、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比较两种方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88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Ⅱ以上病变。Cervista HPV DNA检测和TCT检查的灵敏度均为79.5%,特异度分别为37.7%和6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检测和TCT检查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2.3%和3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的假阴性率均为20.5%。结论 Cervista HPV检测和T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Cervista HPV检测特异度偏低,建议两者联合应用于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该院门诊收治的行HPV E6/E7 mRNA筛查的1 400例疑似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行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分析HPV E6/E7 mRNA联合宫颈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1 400例研究对象进行TCT、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者共262例。不同病理分级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142例,阳性率为54.20%,CINⅠ~Ⅲ级、宫颈浸润癌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定量值高于炎症患者,CINⅡ~Ⅲ级上述指标又高于CINⅠ级患者,宫颈浸润癌上述指标又高于CINⅡ~Ⅲ级患者(P0.05)。不同TCT分级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99例,阳性率为37.79%,无明确意义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非典型腺细胞(AGC)/鳞状细胞癌(SCC)患者HPV E6/E7 mRNA及定量值均高于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改变(NILM)患者(P0.05)。随TCT分级的上升,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定量值上升(P0.05)。HPV E6/E7 mRNA对≥CINⅡ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高于TCT检查,两者联合诊断对≥CINⅡ宫颈病变阳性检出率高于TCT单独诊断(P0.05)。HPV E6/E7 mRNA诊断敏感度高于TCT,特异性低于TCT,两者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近,两者联合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HPV E6/E7 mRNA对早期宫颈癌诊断敏感度较高,且联合TCT检查可提高宫颈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杨丽青  吕齐秀  岳芳 《中国卫生产业》2013,(12):103-103,105
目的探讨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44例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结果为ASCUS的患者行HPV检测,根据HPV结果分为HPV阳性组及HPV阴性组,两组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HPV阳性组中病理诊断为宫颈癌1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Ⅱ-Ⅲ16例,CINⅠ35例,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30例;HPV阴性组中病理诊断为宫颈癌0例,CINⅡ-Ⅲ3例,CINⅠ12例,NILM4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82,P≤0.05)。结论 ASCUS提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存在,HPV感染对宫颈病变有一定影响。在HPV检测基础上行阴道镜下活检对ASCUS患者的诊断、处理及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通过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及两者联合筛查结果的比较,研究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联合检查阳性以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任意阳性为阳性,阴性以全阴为阴性,对宫颈癌的3种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478例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炎症的患者有253例(52.9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225例(47.07%);鳞癌6例(1.26%)。478例患者中高危型HPV筛查结果阳性例数为283例,阳性检出率59.21%,且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检出率逐渐升高(P<0.01)。TCT检查结果中不典型磷状细胞(ASC)及以上病变有219例,阳性检出率为45.82%。对3种筛查方法的总符合率进行比较,高危型HPV+TCT联合检查符合率最高,为99.58%,其次为TCT检查符合率为81.59%,高危型HPV筛查符合率为76.99%,而2种方法联合检查对CINI以上病变的筛查,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为当前宫颈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