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郁金对VEGF和MVD在人胃癌裸小鼠移植瘤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佳林  吕宾  倪桂宝  麻林爱  徐毅 《肿瘤》2005,25(1):55-57
目的研究温郁金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种植裸小鼠皮下建立胃癌移植瘤模型.自肿瘤种植后,待肿瘤生长到2 mm时开始给药,每日2次,连续7周,每周测量瘤体的大小.第7周处死动物,测定肿瘤重量,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测定VEGF及肿瘤内MVD.结果温郁金治疗组瘤重和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表达的程度和MVD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温郁金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下调瘤灶中VEGF的表达,减少肿瘤灶内的MVD.  相似文献   

2.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将VEGF165正、反义RNA表达载体导入人胃癌细胞 ,观察接种VEGF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 ,并对移植瘤进行组织学检查 ,检测其血管密度、组织增生及坏死程度等变化。结果 :VEGF正义转染细胞所致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反义转染细胞所致的移植瘤 ;组织学检查发现 ,正义转染细胞移植瘤的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反义转染细胞所致的肿瘤。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启动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肿瘤仿血管通道在骨肉瘤裸鼠移植瘤组织中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肿瘤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荷人骨肉瘤MG-63细胞裸鼠移植瘤和荷骨肉瘤UMR106细胞大鼠移植瘤模型,以CD34、CD147免疫荧光和GFP荧光法观察移植瘤组织中肿瘤仿血管通道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的关系。结果:骨肉瘤MG-63细胞移植瘤和UMR106细胞移植瘤组织CD147染色均呈阳性,血管内皮细胞CD34染色均阳性。肿瘤仿血管通道主要位于移植瘤组织中心区域,主要由骨肉瘤细胞构成,是具有功能的类血管通道;肿瘤微血管主要位于移植瘤周边区域,主要由宿主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组成,是与肿瘤仿血管通道存在直接相通的管道样结构。结论:大鼠和裸鼠骨肉瘤细胞移植瘤组织中存在的肿瘤仿血管通道具有类血管功能,并与来源于宿主组织的肿瘤微血管相互联通,诱导肿瘤微血管侵入肿瘤内部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内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HME)对人胃癌细胞环氧合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 nu/nu裸鼠24只构建人胃癌细胞SCG-7901裸鼠皮下移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ME干预组,其中HME干预剂量分别为0.2mg/kg、0.4mg/kg、0.8m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干预6周后处死动物,测量鼠重、瘤重、肿瘤大小,计算抑瘤率;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HME均能明显抑制皮下移植瘤生长( P <0.05);且在HME各剂量组中0.8mg/kg组抑瘤作用最明显。HME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并明显降低肿瘤MVD值( P <0.05)。结论:HME通过抑制肿瘤微血管形成来抑制肿瘤的生长;HME抑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Exosomes联合卡介苗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的靶向抑制作用。方法: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注射到裸鼠腹股沟皮下建立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荷瘤裸鼠随机分为CIK细胞组与成纤维细胞组,分别注射荧光染料SPDiI标记的CIK细胞与成纤维细胞(HFLI)于裸鼠种植瘤对侧腹股沟皮下, 观察其在荷胃癌裸鼠体内各种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同时观察CIK治疗后肿瘤的体积大小并计算抑瘤率,病理观察肿瘤的坏死面积。结果: SPDiI标记的CIK细胞注射后10 d主要浓集在荷瘤裸鼠的肿瘤组织,注射局部、肝脏、脾脏和肺脏组织中无CIK细胞或分布极少(P<001);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没有出现在肿瘤组织、肝脏、脾脏和肺脏组织,主要集中于注射局部。CIK细胞治疗后裸鼠的移植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其抑瘤率为29.82%;移植瘤组织坏死面积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IK细胞对裸鼠胃癌移植瘤有良好的靶向性和杀伤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将VEGF165正、反义RNA表达载体导入人胃癌细胞,观察接种VEGF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并对移植瘤进行组织学检查,检测其血管密度、组织增生及环死程度等变化。结果:VEGF正义转染细胞所致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反义转染细胞所致的移植瘤;组织学检查发现,正义转染细胞移植瘤的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的转染细胞所致的肿瘤。结论:血管皮生长因子通过启动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的生长,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抑制素的不同给药方法对A549肺癌细胞、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及BALB/c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血管内皮抑制素作用于A549细胞及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构建BALB/c裸鼠A549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给药方法下肿瘤体积、重量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1和CD34分子的表达差异。结果:在各组不同浓度的血管内皮抑制素作用下,A549细胞增殖能力并未随抑制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仅在浓度为1μg/ml时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内实验中,单独使用血管内皮抑制素及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治疗,各实验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P<0.05),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用血管内皮抑制素;单独使用血管内皮抑制素时隔日给药肿瘤抑制率最高(50.74%),联合用药3周(血管内皮抑制素1次/日+顺铂1次/周)抑瘤效果最好(96.4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肿瘤组织中CD31和CD34分子的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血管内皮抑制素在体外浓度为1μg/ml时对A549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血管内皮抑制素与顺铂联合使用较单独使用的抑瘤效果明显。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时,每日连续给药抑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Huai N  Yu H  Ma XM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9):645-649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沉默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HPA被沉默的SGC-7901-HPA-细胞,分别建立6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成瘤的时间、肿瘤生长速度和体积.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中H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皮下移植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将皮下移植瘤细胞分别注射入6只裸鼠腹腔,建立腹腔转移瘤,并观察成瘤情况.结果 SGC-7901细胞和SGC-7901-HPA-细胞在裸鼠皮下均能生长出移植瘤,分别在接种后第4天后和第7天后出现肉眼可见的肿瘤,接种SGC-7901-HPA-细胞的裸鼠移植瘤生长较慢,MVD为(11.35±1.94)个/高倍视野,明显低于接种SGC-7901细胞组[(20.69±1.20)个/高倍视野,P<0.05].接种SGC-7901-HPA-细胞与接种SGC-7901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相比,HPA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降低.由SGC-7901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建立腹腔转移瘤的裸鼠,有3只成瘤,在肝脏、大网膜、肠系膜、右肾形成了4处转移灶,且体积较大.而接种SGC-7901-HPA-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的裸鼠,仅有1只在肝脏和右肾形成了转移灶,而且瘤体较小.结论 HPA沉默后抑制了人胃癌在裸鼠体内的生长、转移和血管形成,HPA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胃癌的一个新靶H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EGFR/CD3 BsAb)治疗SGC7901胃癌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初步验证该抗体在体内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方法 采取化学偶联法合成的EGFR/CD3 BsAb联合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经尾静脉给药注入荷SGC7901胃癌细胞移植瘤小鼠体内。实验裸鼠随机分为抗EGFR单抗联合PBLS组(抗EGFR组)、抗CD3单抗联合PBLS组(抗CD3组)、EGFR/CD3 BsAb联合PBLS组(EGFR/CD3 BsAb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治疗后检测并比较加药各组对胃癌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 EGFR/CD3 BsAb成功制备,分子量为43kD。EGFR/CD3 BsAb组裸鼠的肿瘤抑制率为(57.2±8.6)%,显著高于抗EGFR组的(38.5±6.1)%和抗CD3组的(6.9±7.6)%(P<0.05);治疗结束时EGFR/CD3 BsAb组的瘤重为(517.1±45.4)mg,显著低于抗EGFR组的(737.4±54.3)mg和抗CD3组的(1097.9±167.7)mg(P<0.05)。各组移植瘤组织EGFR免疫组化染色均为强阳性。EGFR/CD3 BsAb组裸鼠肿瘤组织CD3免疫组化染色可见部分细胞呈阳性。透射电镜观察显示,EGFR/CD3 BsAb组和抗EGFR组可见肿瘤坏死。结论 EGFR/CD3 BsAb在体内条件下可能对胃癌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VPA)对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使用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和VPA治疗组进行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CD34,计算微血管密度。RT-PCR、蛋白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含量水平。  结果  对裸鼠白血病移植瘤研究发现,VPA治疗14 d后,裸鼠瘤组织CD34+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减少,微血管密度(MVD)为32.59±5.76较对照组12.23±4.11明显减少(P < 0.01);VPA治疗组bFGF mRNA的表达0.321±0.046较对照组0.151±0.036明显降低(P < 0.01),bFGF蛋白表达为0.493±0.026较对照组0.298±0.011明显下降。  结论  VPA可以抑制裸鼠白血病细胞移植瘤的血管新生,其发生的机制与抑制血管新生相关因子bF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探讨EGCG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建立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用不同剂量的EGCG进行治疗,并设对照;采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凋亡相关基因NF-κB(p65)、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EGCG对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TUNEL法发现EGCG导致移植瘤内细胞发生凋亡;Western blot分析表明EGCG能下调NF-κB(p65)蛋白的表达,促使Bax/Bcl-2蛋白表达的比值增高,并且可以促进Caspase-3的活化. 结论:EGCG对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通过NF-κB(p65)的下调,促使Bax/Bcl-2比值增高,进而导致Caspase-3的活化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胃癌裸鼠移植瘤中p53、H-ras和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测定p53、H-ras,C-myc基因蛋白产物在胃癌裸鼠移植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MKN28和SGC7901胃癌裸鼠移植瘤经ATRA治疗后,突变型p53、C-myc基因表达水平降低,H-ras基因表达水平提高,但MKN45胃癌移植瘤细胞中p53、H-ras、C-myc基因表达与ATRA治疗无关。结论:ATRA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诱导胃癌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P^53、H-ras、C-myc 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胶质瘤中部分新生血管是否源于胶质瘤干细胞转分化,并初步评价其血液运输功能.方法 将SHG44人脑胶质瘤细胞系接种于30只NC裸小鼠皮下和20只NC裸小鼠脑内尾状核,将SU-2细胞接种于12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NC/C57BL/6J-绿色荧光蛋白裸小鼠的尾状核内.取移植瘤组织,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CD34-PAS双染及CD31、CD34、CD13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人类白细胞抗原(Ki67)、HLA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HLA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对移植瘤血管进行分类,对肿瘤血管起源细胞进行鉴定.每组取3只荷瘤鼠,以活性炭颗粒混悬液行心脏灌注,对移植瘤切片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观察炭颗粒在肿瘤血管中的分布.结果 裸小鼠移植瘤中,同时存在CD34-PAS双阳性的内皮细胞依赖型血管、CD34ˉPAS+的血管生成拟态和由肿瘤细胞与CD34+细胞嵌合而成的马赛克血管,炭颗粒随机分布在这些血管腔内.在人脑胶质瘤于细胞移植瘤中,CD31+细胞依附于血管壁腔侧面;CD34+细胞亦沿血管分布,但在形态上介于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在血管壁上可见HLA+和人Ki67+细胞,提示构成血管壁的这些细胞来自人源细胞.HLA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可见,移植瘤中的血管以表达HLA(红色)的人源肿瘤细胞为主,兼有表达GFP(绿色)的宿主细胞,或人鼠融合细胞.结论 在移植性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存在具有血液运输功能的内皮细胞依赖型血管、血管生成拟态和马赛克血管3类血管,人脑胶质瘤干祖细胞有通过分化和转分化机制自主形成后两类肿瘤血管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豆蔻提取物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磊  陈平  赵伟  田书云  朱群山 《肿瘤学杂志》2010,16(10):776-778
[目的]观察豆蔻提取物对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和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n=24),随机分成4组(n=6),对照组、豆蔻组、5-Fu组、联合组,各组按设计剂量给药。测定移植瘤体积、瘤重及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瘤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结果]豆蔻组、5-Fu组、联合组的瘤重和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抑瘤率分别为45.83%、66.96%和77.28%。联合组中VEGF表达率和MVD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豆蔻提取物可抑制胃癌移植瘤的生长,与5-Fu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的表达、减少MVD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ARG)对裸鼠体内、体外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人肝癌SMMC-7721细胞进行体内、外实验。体外实验分别采用RT-PCR、细胞免疫组化检测ARG作用前后SMMC-7721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体内实验建立裸鼠SMMC-7721细胞肺转移瘤模型,成瘤后ARG干预,第30天取出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裸鼠瘤体CD34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VEGF mRNA表达量经ARG及5-FU作用后,阴性对照组、3个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依次为1.01±0.03、0.92±0.02、0.81±0.15、0.72±0.03和0.82±0.26;实验组VEGF蛋白表达率为44.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13%。ARG作用后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裸鼠SMMC-7721细胞肺转移瘤的MVD减少,空白对照组、药物组和5-FU组裸鼠MVD值分别为39.43±3.31、19.29±2.06和21.57±2.82,P<0.01。结论:ARG通过下调裸鼠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裸鼠SMMC-7721细胞肺转移瘤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紧密连接跨膜蛋白(Claudi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裸鼠皮下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RT-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Claudin-1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laudin-1在人胃癌细胞株MKN45、SGC7901、MKN28及正常人永生化胃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过表达Claudin-1,细胞分为Control组(未转染)、NC组(转染慢病毒载体)和Claudin-1组(转染Claudin-1过表达慢病毒);分别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Claudin-1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的表达变化影响;10只4周龄雄性BALB/c裸鼠皮下注射Claudin-1过表达慢病毒处理的SGC7901细胞构建移植瘤模型,研究过表达Claudin-1对皮下移植瘤的影响;Kaplan-Meier网站在线分析Claudin-1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laudin-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过表达Claudin-1能够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增加E-cadherin的表达,降低N-cadherin的表达。裸鼠移植瘤模型内过表达Claudin-1能够明显抑制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Claudin-1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高于Claudin-1低表达患者。结论:Claudin-1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Claudin-1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EMT过程并抑制裸鼠皮下成瘤的能力,且Claudin-1高表达促进患者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5-氟胞嘧啶(CD:UPRT/5-FC)融合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构建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3组处理.观察30天,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做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CD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治疗30天后,B组(瘤内注射hTERT-CD:UPRT+腹腔注射PBS )和C组(单纯腹腔注射PBS)的肿瘤生长迅速,肿瘤体积分别为(2.72±0.35)cm3、(2.67±0.30)cm3,A组(瘤内注射hTERT-CD:UPRT+腹腔注射5-FC)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第30天体积为(1.10±0.13)cm3,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抑瘤率为59.6%.裸鼠移植瘤病理切片镜检,A组可见大量肿瘤细胞排列稀疏,部分肿瘤细胞核固缩、核碎裂;B组和C组则见大量肿瘤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形态和细胞核呈多形性,核大深染,核分裂像多见.免疫组化显示,A组和B组可见CD的表达,C组CD表达呈阴性.结论:hTERT启动子调控的CD:UPRT/5-FC融合自杀基因系统对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有显著的杀伤作用,为胃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单抗西妥昔单抗(C225)单药及联合应用ECF(表柔比星、顺铂和5-FU)化疗方案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胃癌SGC-7901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于裸鼠皮下,待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ECF化疗组、单纯西妥昔单抗组和西妥昔单抗联合ECF化疗组.定期测量每只裸鼠肿瘤的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用药结束后,处死裸鼠, 完整剥取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ECF化疗组抑瘤率为22.5%,西妥昔单抗组抑瘤率为20%,西妥昔单抗联合ECF化疗组抑瘤率为25%,各组肿瘤体积变化及治疗后平均肿瘤重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显示,西妥昔单抗可以抑制胃癌细胞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化,西妥昔单抗联合ECF化疗可以抑制胃癌细胞膜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增殖活性.结论:西妥昔单抗单药及联合应用ECF化疗方案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无明显影响,在免疫组化方面发现一些有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 ROS )逆转人胃癌 SGC7901/VCR 细胞裸鼠移植瘤对丝裂霉素( MMC)的耐药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将48只裸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0.2 ml)、MMC组( MMC 2.5 mg/kg)、ROS组( ROS 100 mg/kg)、MMC+ROS中剂量组( MMC 2.5 mg/kg+ROS 50 mg/kg)、MMC+ROS高剂量组(MMC 2.5 mg/kg+ROS 100 mg/kg)、MMC+CSA组(MMC 2.5 mg/kg+CSA 50 mg/kg)。每组8只裸鼠;用药40天后,观察各组裸鼠体重和移植瘤体积变化,计算抑瘤率,绘制移植瘤的生长曲线;Western-blot法检测P-gp和MGr1-Ag蛋白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MMC组移植瘤瘤体积和抑瘤率差异无显著性,ROS组、MMC+ROS中剂量组、MMC+ROS高剂量组组、MMC+CSA组与空白对照组、MMC组比较,移植瘤瘤体积和抑瘤率差异有显著性。空白对照组、MMC组中P-gp、MGr1-Ag蛋白表达最强,ROS组、MMC+ROS中剂量组、MMC+ROS大剂量组、MMC+CSA组与空白对照组和MMC组P-gp、MGr1-Ag蛋白表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MMC+ROS大剂量组、MMC+CSA组中其表达最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祼鼠移植瘤瘤体生长,罗格列酮可下调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gp和MGr1-Ag蛋白的表达。罗格列酮可部分逆转人胃癌SGC7901/VCR细胞祼鼠移植瘤对丝裂霉素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ED19基因靶向RNA干扰重组慢病毒对体内胃癌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SGC7901胃癌细胞株分为3组:空白对照(正常培养的SGC7901胃癌细胞,不用病毒颗粒转染)标记为BC组,阴性对照(感染阴性对照病毒颗粒)标记为NC组,病毒干扰(感染MED19-shRNA慢病毒颗粒)标记为VI组.36只实验用裸鼠随机分为3组,以BC、NC和VI标记,分别接种对应的3组不同的细胞,观察接种后3组裸鼠体内胃癌细胞的增殖情况.每7天测量1次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成瘤35 d后的裸鼠,统一以脱颈法处死,分离出完整瘤体,分析3组瘤体的平均质量差异及病理类型、形态学变化.结果 裸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后,生长状态均良好,裸鼠的总成瘤率为94.4%.肿瘤生长曲线显示,VI组裸鼠体内肿瘤瘤体生长的速度明显低于BC组和NC组.3组瘤体经常规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确认肿瘤的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胃腺癌,VI组癌组织在光镜下显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明显,细胞缩小、皱缩,呈片状坏死等征象.结论 沉默MED19表达,对肿瘤的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