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祥 《现代通信》2004,(7):30-32
互联星空(Chi-naVNET)足中国电信充分利用自己的用户资源、网络资源、应用支撑平台资源以及营销网络、客户服务和宣传渠道等资源营造的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应用业务品牌。这种新的互联网服务商业模式,通过聚合合作伙伴的内容和应用,为中国电信互联网用户提供了  相似文献   

2.
互联星空充分利用中国电信的用户资源、网络资源、应用支撑平台资源、营销网络、客户服务和宣传渠道等资源,通过聚合电信增值应用及互联网内容/应用服务提供商(SP)的内容和应用,向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统一的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多样化、差异化的应用服务。互联星空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站式的个人综合信息娱乐中心和中小企业综合应用平台,并能为固定和移动客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包盛 《电信科学》2007,23(10):6-10
本文主要介绍了Web2.0的标签技术在中国电信互联星空门户中的应用,其目的在于改变目前互联星空门户的内容展现方式,将固定目录树的内容分类法转变为基于用户行为的标签分类法,让用户重新组织互联星空的影视内容,并通过标签实现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体现Web2.0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简讯     
中国电信推出互联星空应用新模式目前 ,中国电信推出的互联星空宽带平台商用已一年。互联星空凭借统一的发展模式及其独有的品牌理念和服务特色在互联网宽带业务上迅速发展 ,并领先于其它宽带运营商。而宽带客户对宽带内容服务要求的提高和其它宽带运营商在内容建设上的竞争迫使互联星空必须走向新的发展模式。2 0 0 4年以来 ,江西、江苏、上海等电信公司在对互联星空的整合上的创新为宽带内容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江西电信整合原“互联星空·江西”和“极速16 3”两大网站资源 ,推出“江西宽带网” ,其中涵盖新闻、影视、教育、电视直播…  相似文献   

5.
当今,全球的宽带网络建设已进入一个急速的发展阶段。美国、韩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宽带用户数都达到了相当的比例。国内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不断努力下.宽带普及的瓶颈被逐一击破,2003年宽带用户数在半年内增长近一倍。在此形势下.宽带内容成为网络运营商争夺用户的关键。中国电信捷足先登.于2003年9月率先开通商业性的宽带门户网站——“互联星空”。为了抗衡中国电信,  相似文献   

6.
4.合作模式 为推动互联星空(ChinaVnet)计划,中国电信愿意面向社会各类合作方提供以下合作资源。 (1)北京、上海、广东、西安四个全国IDC中心和十几个省级IDC中心资源、MDN/CDN、媒体交换平台等资源,中国电信作为ChinaVnet合作资源向SP合作伙伴提供优惠,甚至可以进行资源置换。  相似文献   

7.
《电信技术》2006,(1):128-129
2005年12月15日,广州宏城广场——随着采自四藏的圣火点燃“V”型主火炬,由中国电信主办、数十家合作伙伴协办的“览带改变生活,互联星空游——我要V声速”大型营销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的宽带、小灵通和固定电话用户都可以享受到电信增值服务的盛宴。  相似文献   

8.
互联星空     
[观点] 从广东发家、逐步走向全国的互联星空,无疑是打造一站式宽带信息和娱乐中心.如今的互联星空SP的数量急剧增加,合作模式也更加多样化.并且,互联星空目前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日后可能将成为中国电信3G服务的最大资源.  相似文献   

9.
喻文学 《通信世界》2004,(37):21-22
互联星空是中国电信倾力打造的互联网应用业务的统一品牌,是中国电信从传统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迈进的一项战略性业务。面对中国网通推出的宽带网站“天天在线”的强劲挑战,互联星空作为一项全新商业模式运营的宽带增值应用业务,无法逃避横亘在发展征程中的营销推广、内容应用、平台技术、服务响应“四重坎”,中国电信如何内外兼修,扬长避短,率步翻越“四重坎”,由此在竞争中不断提升业务品牌的知名度,从而拉动其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何可 《通信世界》2004,(10):19-22
2003年9月,中国电信隆重推出互联网宽带业务品牌——“互联星空”,提出“平台.聚合.服务、共享”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理念和“一点接入,全网服务;一点结算,全网收益;一点认证,全网通行”的服务特色,力图在互联网宽带业务市场上打造健康的产业链,使中国电信成为宽带领域的核心和领军者.但是,面对中国网通“宽带e线生活”的同领域同层次的竞争,面对中国联通和长城宽带结盟进军宽带市场,面对中雷移动和中国联通在无线数据领域如火如荼的争夺,中国电信“互联星空”业务品牌的市场效益及其发展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产业市场栏目特内行业资深人士约写此文.文中不仅深人研究了中雷电信宽带用户市场的现状及变化,研究分析了宽带业务的应用状况,并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背景,对“互联星空”品牌未来的市场规模及宽带业务收益进行了细致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阴志华 《通信世界》2003,(28):10-10
9月15日,中国电信“互联星空”全面商用,这一天恰逢中国电信宽带用户突破600万户,对于中国电信来说,这一天可谓是双喜临门。其实真正让中国电信高兴的,也是让众多的宽带用户高兴的,是宽带终于走出了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应用、内容贫乏而制约宽带发展的怪圈。  相似文献   

12.
黄松飞 《通信世界》2003,(31):31-31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中国电信“互联星空”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已经成为中国宽带互联网应用服务第一品牌。作为最早开始尝试宽带内容收费模式的上海信产公司,在经过“互联星空”段时间的实践后,结合上海本地的市场情况,对发展“互联星空”有一些新的认识和新的尝试。对此,上海信息产业公司互联星空中心经理张明杰向本刊记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通信》2008,10(4):6
在中电信08年工作会上,中电信董事长王晓初明确提出,中国电信的整体思路是推动互联星空向社区化门户发展,发展全网集中的互联网广告、体育、影视、财经、数字音乐等产品与应用,充实互联星空的内容,做大互联网媒体价值。此目标目前已被具体数字化,“08年要建成1—2万个社区门户。”据悉,互联星空现有的内容可分为三大块,即包含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  相似文献   

14.
匡斌 《现代通信》2006,(4):27-31
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堪称对传统互联网运作模式的一次革命。通过将用户和163/169或其他宽带注册号捆绑起来,根据注册号收费,互联星空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困扰互联网发展的网上支付难  相似文献   

15.
刘文 《通信世界》2005,(42):42-42
不久前,包括盛大、新浪、搜狐等在内的60余家国内知名SP齐聚北京,参加中国电信互联星空的SP沟通会。这也是中国电信推出“互联星空”增值服务品牌2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以SP为主要对象的沟通活动。  相似文献   

16.
田维  张灵毅 《电信技术》2009,(11):38-40
1现状分析互联星空系统是中国电信宽带个人互联网消费的综合业务管理及业务使用平台。湖南互联星空系统根据省、地市分级管理,范围包括用户信息、消费资金、服务商、服务与套餐、消费账单、结算。  相似文献   

17.
在2003年9月“互联星空”启动之初,中国电信相关高层人士曾经这样形容,“互联星空”就是中国电信实现技术和业务转型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结束的“2003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上,中国电信“互联星空”成为展会新的亮点。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在中国电信展台听取了“互联星空”事业部总经理叶利生关于“互联星空”业务的介绍。作为向“互联星空”提供个人及会议型视频通信应用服务的优创科技公司,展会期间配合“互联星空”进行了北京、深圳、长沙和南京等多点现场演示,并为众多参观者对“互联星空”的视频通信业务做了详细的介绍。优创科技的“优视风”产品系列,可为运营商、企业和个人等提供终端,同时适合在金融、电力、军队和政府等专网中应用。“互联星空”视…  相似文献   

19.
一年来,江苏电信互联星空品牌的影响力日益强化,互联星空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对宽带接入的拉动作用开始凸显。据分析,本省应用业务对全省宽带业务直接贡献率达30%以上.对窄带业务贡献率达19%。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互联星空立足“母体”中国电信,成功地向市场推介了自己,树立了被高度认可的品牌形象,在7950万的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中,达到了30%的认知度。在此基础上,互联星空提出,要在2004年“打造中国宽带应用第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