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症候,探讨其中医辩证论治方法。方法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普通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对符合该诊断的100例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舌象、脉象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的中医学基本病因为热毒夹湿,以热毒为主,多为肺脾湿热型,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透疹为主。结论普通型手足口病中医病因性质、辩证论治具有一定共性、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2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剂.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手足口病时,其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婴幼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于热毒宁注射液及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了解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得出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普通型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儿童普通型伴发热手足口病患者,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5%,86.7%,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普通型伴发热的临床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使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6.
钟琼龙 《右江医学》2013,(6):881-882
目的 对比热毒宁与病毒唑用于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5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依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热毒宁治疗,对照组予以病毒唑治疗,7 d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口腔疱疹及溃疡愈合时间、平均手足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药物毒副反应.结论 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可促进患者快速退热、溃疡及口腔疱疹愈合、手足疱疹消退,综合治疗有效率高,安全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酌情给予降温补液升白细胞、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热退、疱疹消退等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谭锦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46-4747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35例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参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应用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热毒平及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平及利巴韦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结果热毒平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手足口病时,其退热及退疹时间,退热及退疹显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平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31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5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5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皮疹消退办面,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1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静脉给予热毒宁宁注射液0.6ml/(kg·日)和利巴韦林(病毒唑)注射液10~15mg/(kg·日),疗程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1%(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均较对照组快(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给予热毒宁联合病毒唑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病毒唑治疗。两组均予维生素C、维生素B族,如合并感染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其他对症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退热效果与皮疹消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效果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小儿手足口病患者55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取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8%,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3.3%,患者的住院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 0.05。结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患者,采取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龙小萍 《中外医疗》2012,31(35):19-20
目的分析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1168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4例)和对照组(584例),观察组应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治疗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75人,每日给予热毒宁注射液(10ml/支),1~4岁静脉加注100ml氯化钠;5~10岁静脉加注250ml氯化钠,每日1次.对照组75人每日给予10ml/kg病毒唑,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观察退热、皮疹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一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总有效率65.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和利巴韦林组.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余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症状、退热情况变化.结果:两组在显效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热毒宁在抗炎、抗病毒、退热方面显效快,不良反应少.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并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10例,将11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分别是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的抗感染、退热等常规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痊愈29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患者痊愈2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5.4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胡春霞 《中外医疗》2011,30(4):137-137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特点,探讨甲泼尼龙联合热毒宁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8月收住院1050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静脉注射"甲泼尼龙针"10~20mg/kg·d,2~4d,联合"热毒宁针"0.6~0.8mL/d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以9月龄~4岁患儿居多,占90%。发病高峰3~6月,全年散发;均有丘疱疹,以手足口臀部多见,其次膝肩背部,中度发热、睡眠中易惊占90%;重症病例易惊频繁,伴呕吐,站立不稳,嗜睡,血WBC、血糖升高;极少重型病例出现呼吸节律改变、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结论患儿发病情况与儿童抵抗力、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病情以轻型为主,甲泼尼龙联合热毒宁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是确切的,极少重型病例需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加利巴韦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毒宁联合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治疗组为99%.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利巴韦林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热毒宁加利巴韦林联合用药治疗手足口病,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热毒宁、喜炎平及炎琥宁注射液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NSE数值的变化,探讨不同药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明确诊断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喜炎平组及炎琥宁组,每组各例30例。两组均按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治疗方案,按照分组分别给予热毒宁、喜炎平、炎琥宁静脉滴注,各组治疗7 d后检测血清中NSE的含量变化。结果热毒宁组血清中NSE的含量低于喜炎平组(P〈0.05),喜炎平组及炎琥宁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喜炎平及炎琥宁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