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缩短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器修复和低氮燃烧技术开发周期,打破F级重型燃气轮机热部件制造技术壁垒,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F级燃气轮机燃烧器加工工艺,成功实现了标准产品旋流器的试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的燃烧器,完成了在役燃气轮机燃烧器的服务修复;在新型低氮燃烧技术开发中成功试制出多款自主开发的新型低氮燃烧器,并通过了全温、全压、全尺寸实验验证;批量生产了产品级新型低氮燃烧器,贯通了F级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器从设计开发到工艺开发的全部流程。实践表明,运用增材制造技术可助力企业在燃气轮机服务、研发和生产等方面实现快速创新。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SGT5-4000F型燃气轮机燃烧室整体及主要部件结构,并对SGT5-4000F型燃气轮机的运行模式进行了介绍。本文对了解先进的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具有积极意义,对设计自己的燃烧室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2月26日,美国重型燃气轮机制造商GE公司宣布实现了使用储能技术的重型燃气轮机首次黑启动,为全球F级重型燃气轮机带来新的潜在应用方向。该里程碑式的成就是在美国Entergy公司的路易斯安那州佩里维尔电站的一台150 MW 7F.03重型燃气轮机简单循环机组上实现的。该电站采用一个7.4 MW的电池储能系统和7F.03重型燃气轮机  相似文献   

4.
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能源价格及环保要求,参考和借鉴国外最新的H级燃气轮机的技术对提高我国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的效率和经济性至关重要。相较于F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的研究,国内研究和制造单位对于更先进的H级重型燃气轮机的研究分析尚且不足。本文总结了国内外H级燃气轮机的装机情况,分析了全球四大燃气轮机发电设备主机厂最新H级燃气轮机的技术特点,综述了国内H级燃气轮机目前研究发展现状,以期为国内先进重型燃气轮机研发和设备选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重型燃机和普通汽轮机组各自不同运行要求的对比,提出了新型重型燃气轮机的罩壳设计方案,进而对F级重型燃机- 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发电机组的新型罩壳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安萨尔多6F级AE64. 3A燃气轮机冷点、热点保护原理。通过某机组调试期间发生的保 护动作跳机案例,分析了造成燃气轮机保护动作跳闸的过程,查明IGV自动失灵是造成燃气轮机跳闸的主要 原因,为未来同机型重型燃气轮机的安全调试运行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关键技术及示范包括:对F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集成热端部件(燃烧室、透平叶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高效低污染燃烧室设计与制造工艺、适应灵活空分配置的先进高效宽稳定裕度压气机研制、燃气轮机调节系统等研发成果,形成整机制造技术及系统集成优化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据《Gas Turbine World》2013年5-6月刊报道,正在提出一种独特的联合循环设计理念,使航改型燃气轮机和重型燃气轮机组合成不对称装置,可以改变加载,以便达到极好的低负荷运行特性和效率。与相当额定参数的1×1F级设计比较,使用1台100 MW的LMS100航改型燃气轮机和1台210 MW Fr7FA.05重型燃气轮机,基于2×1配置设计的422 MW联合循环装置突出的优点是:—调节  相似文献   

9.
以某成熟燃气轮机为原型,针对80 MW等级小F重型燃气轮机提出了两种放风优化方案。用定常三维/一维数值方法,分别模拟了原型设计和两种优化方案的燃气轮机启动过程,分析了放风量对压气机气动稳定性的影响,并以压气机失速裕度进一步评估了两种优化方案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随着压气机中间级放风量的增大,启动过程低转速阶段压气机气动稳定性增强,高转速阶段压气机气动稳定性降低;相较而言,压气机中间级放风量小的优化方案更能兼顾低、高转速的稳定运行,最终选择采用该方案作为80 MW等级小F重型燃气轮机的放风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闸电燃气轮机运行的实践,对GE公司燃气轮机转子寿命和检修规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局限性.在常规的燃气轮机转子维修周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电网要求的AGG调峰运行方式,提出了1种新的变负荷运行维修系数的计算模型.根据该模型推算出的转子维修周期,通过该电厂2台机组的运行和维修实践,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同时,详细地分析了AGG运行方式对燃气轮机主要部件寿命的影响,提出了建议减轻燃气轮机AGG运行强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