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康系”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30年譚錫畴和李春昱在四川西部(原西康省)进行地貭調查吋,曾将康定以西的一套黑灰色板岩、頁岩和砂岩,以及綠灰色板岩和砂岩的地层命名为“西康系”,并在雅江以西地区采得植物化石。化石多为Podozamites,故将“西康系”与香溪煤系对比,并将它划归侏罗紀(見譚錫畴、李春昱,1959:四川西康地貭志)。黄汲清在1945年所著的“中国主要地貭构造单位”一书中,曾列举了五点証据,否定“西康系”为侏罗紀地层,并认为主要属古生代。在1955年所出的“康藏路线地貭图”中,将“西康系”地层另命名为“札科系”,将其时代定为二迭紀。1958年甘孜地貭队将它划为石炭二迭紀,另外亦有人将它定为石炭紀。总之,这套地层的时代,长期以來是爭論不休的。  相似文献   

2.
西安蓝田间新生界地层剖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北方新生界地层的研究已有較长久的历史。在华北地区的許多不同时期的第三紀化石地点都已成为标准剖面。这些标准地层剖面多仅代表某一个时期的地层,在一个剖面上可以找到两个地貭时代的还不多。这可能是由于在第三紀时期,在华北地区的沉积較少,或者是已有的沉积遭受到剝蝕以致剖面不完整,也可能是由于研究得較少,化石发現得不多以致对若干地层未及詳細划分之故。  相似文献   

3.
蔡乾忠 《地质论评》1959,19(9):419-420
一、引言 1920年到1930年间,日人山根新次和我国地质家赵亚曾、王竹泉、田奇?及侯德封等曾先后到过河北临城一带对该地的煤田地质及构造进行了研究,而且对石炭二迭纪煤系地层以及构造类型均作了较详细的分层与描述,但从未提到有白垩纪地层的存在。1955年地质部华北地质局223队也曾在这里进行过煤田勘  相似文献   

4.
侯德封 《地质科学》1959,2(6):161-165
研究地层的方法和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生物演化和生物羣的发展阶段来划分地层的先后順序;第二、利用岩相建造和岩石性质来說明地层形成条件和存在规律;第三、利用元素活动与集結来說明地层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規律。也就是从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地层的地球化学三个方面来研究地层,其目的是在于解决地层的时代、地层的岩性規律和地层的元素分布規律,从而了解自然并开闢利用自然及尋找資源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何宇彬 《地质科学》1959,2(2):48-50
广西中部極广泛地分布着中、上石炭紀黄龙灰岩和馬平灰岩以及下二迭紀的栖霞灰岩和茅口灰岩。它們在構造上多形成寬闊平緩的“箱狀”及“槽狀”短軸向斜盆地,盆地內也有上二迭紀及三迭紀地层出露,構造体系完整,有时为逆掩断层带所割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論述之地区属地台凹陷沉积区,是两个相邻含煤盆地。其基底为片麻岩,硅貭灰岩,海相石灰岩,出露于煤田边緣。区內除石炭紀、二迭紀之含煤地层外,尚有二迭、三迭紀之陆相地层,侏罗紀含煤地层,第三、第四紀地层和近代沉积。石炭、二迭紀含煤地层主  相似文献   

7.
(竹虫廷)     
四、(竹虫廷)的应用一般說來,(竹虫廷)和石炭二叠紀的煤系地层都是形影相随的;太原統和山西統是華北主要產煤的地层,有的地方,本溪統里也有些许薄煤,而这些含煤地层都含(竹虫廷)。在華南,乐平煤系介于茅口石灰岩和長兴石灰岩之间,这兩層石灰岩也是富產(竹虫廷)的岩層。既然在不同的地質时代里含有不同的(竹虫廷),那末,煤系时代就很容易鑑别了。如果詳細研究,还可以依据(竹虫廷)的种屬,將煤系分为更細致的層帶,然后把煤层插入其中,帮助对比煤層。特別是在掩盖較厚而露头稀少的煤田,  相似文献   

8.
潘日光 《地质科学》1960,3(3):164-164
本文所指贛南是指江西南部,即广昌、兴国、上犹三县連綫以南的地区。与“中国区域地层表(草案)”中所指江西南部地区不同,它不包括遂川、万安、泰和、宜黄、南城、资溪等县在內。本区,过去从未发現过中生代的煤系。随着工农业的大跃进、地貭工作的大跃进,一个上三迭紀至下侏罗紀煤系,在贛南于都利村被发現了。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赣南区域地层的內容,而且为今后在本区寻找中生代煤矿提供了綫索。  相似文献   

9.
1958年,在吉林省西部发現一个矽嘎岩型白鎢矿矿床。这一类型矿床在东北还是首次发现,因此对研究該区成矿規律和指导今后普查找矿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与国內同类型矿床比較起来,这一矿床也有一些独特之处。因此我們准备在这篇文章里对这一矿床的矿区地貭和矿床情况做一简要介紹,并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一、矿区地貭 (1)地层矿区地层有上古生代图們层变貭岩系和第三紀玄武岩。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大青山石拐子煤田的地层及其间几个不整合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大青山石拐子煤田的地层及其间几个不整合的意义”。作者将大青山的二叠三叠纪萨拉齐系分为石叶湾统(可能与华北石盒子系对比)与脑包沟统(大多相当於华北石千峰系)。侏罗纪下部可分为二系:即长汉沟系与石拐煤系(后者又分为召沟统与五当沟统)。石炭二叠纪拴马椿煤系与其下的什那干灰岩系(上震旦纪)的不整合可能为华力西早期造山运动的结果。另一不整合介於下侏罗纪石拐煤系与其下的二叠三叠纪萨拉齐系二者之间,可能代表印支运动,暂定名为大青山运动。  相似文献   

11.
论古剥蚀面岩溶发育的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北中奥陶统马家沟灰岩沉积后,加里东运动使地壳上升,沉积间断,形成与上覆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不整合接触;华南下二叠统茅口灰岩沉积后,东吴运动使地壳短暂上升,形成与上覆晚二叠世龙潭煤系地层的假整合。石灰岩顶部与上覆地层间的不整合或假整合面,都遭受到风化与溶蚀,成为岩溶发育的古剥蚀面。   相似文献   

12.
通过编制山东省煤田预测图的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煤田预测涉及面广,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就是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本省具体地质条件出发,有目的地去研究煤系的沉积特征及煤系形成后各种地质因素对它的改造作用。这两个方面搞清或基本搞清了,预测工作也就大体完成了。针对我省石炭二迭纪煤系及煤层沉积稳定连续的特征,煤田预测的重点就在于研究煤系  相似文献   

13.
凃光熾 《地质科学》1959,2(9):257-259
甘肃南部、青海东南部、西秦岭及其西延地带是近年来在我国发現的、范围較大的中、低溫热液矿床成矿带。本带的中、低溫热液矿床,就其分布規律、类型、物貭成分及成矿控制条件而言,均与我国其他地方或世界知名的中、低溫矿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点。本文将就已获得的資料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兰州地貭研究室在西秦岭地区所累积的资料,广泛发育有中、低溫热液矿化的西秦岭中部地带在地貭构造上属上古生代地槽(自中泥岔紀至三迭紀)。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淮南煤田复杂的煤系天然气地质条件,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盆地模拟和最新钻探成果(潘气1井),深入探讨了淮南煤田构造演化阶段以及构造控制下的煤系天然气成藏过程和赋存特征。结果表明:淮南煤田晚古生代成煤期以来经历了稳定沉降(C2-T2)、构造形变(T3-J3)、伸展隆升(K-E)和坳陷沉积(N-Q)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在经历了晚石炭-中三叠世的沉降埋藏之后,淮南煤田煤系有机质热演化在三叠纪末期达到最大值,生成大量的热成因气,在侏罗纪-古近纪持续隆升剥蚀和新近纪以来的坳陷沉积后,潘气1井现今煤系最大埋深超过了2 000 m;淮南煤田总体表现为压性构造特征,对煤系天然气资源保存有利,内部发育的小型正断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煤系储层物性,其中潘集煤矿外围地区是淮南煤田最为有利的煤系天然气勘查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5.
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野外实测剖面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并结合华北盆地其它地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邯邢煤田煤系层序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层序为单位编制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邯邢煤田煤系划分为四个层序,结合盆地分析,层序类型、海泛面及沉积体系域发育特征,以层序为单元分析岩相古地理演化,邯邢煤田煤系从中石炭世开始沉积到早二叠世,主要经历了潮坪、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1981至1987年间,煤炭部第一地质勘探公司对华北地台上的石炭一二叠系地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华北石炭一二叠纪含煤地层划分和对比》把石炭一二叠系地层研究推进了一步。过去一般认为华北地台上只存在有中石炭世晚期沉积,这次在辽宁复州湾及其他地方发现含有中石炭世早期标准化石的一套地层,从而肯定了中石炭世早期沉积的存在,并把它命名为“复州湾组”。对华北地台二  相似文献   

17.
依据华北地台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建造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红阳煤田石炭—二叠系残余地层中识别出了6个层序界面,并据此建立了由DS1-DS55个三级层序构成的层序地层格架,揭示了红阳煤田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由海相到陆相演化的过程。DS1-DS5层序地层岩性岩相分析表明:DS2、DS3层序是石炭—二叠纪主要聚煤期。DS2层序发育堡岛体系,岛后泥炭坪与滨岸沼泽相沉积在区内形成了厚度较大且连续性较好的12、13煤;DS3层序发育三角洲体系,泛滥盆地与分流间湾相沉积发育了多层不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与DS3层序海陆过渡相沉积成煤相比,DS2层序海相沉积煤层的灰分与硫分相对较高,且在区域上都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这与海水退出红阳煤田的方向相吻合,表明红阳煤田石炭—二叠纪聚煤期古地理格局对煤层发育及煤质特征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石自明 《地质科学》1960,3(1):39-44
一、武安煤田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武安煤田在构造上位于太行山隆起的东緣,与华北平原沉降带相邻,是一不稳定地带。长期以来,频繁的构造运动,在区內留下了鲜明的遺跡,一直到第四紀时期甚至現代构造运动亦并未停止。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而形成的特殊的地貌現象,在本区是非常发育的。区內不仅有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发生的大小断裂和緩慢的升降运动,并且在某些地区,地层的变形及地震活动,也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南华北地区的构造演化与含油气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对南华北盆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认为其经历了12个演化阶段:变质结晶基底的形成(Ar-Pt1)、拗拉槽-裂谷盆地阶段(长城纪Ch)、克拉通—裂谷盆地阶段(蓟县纪Jx-新元古代青白口纪Qb)、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阶段(Z-O2)、整体隆升-弧后盆地阶段(O3-D2)、克拉通-(弧后)前陆盆地阶段(D3-T1)、印支运动阶段(T2-T3)、类前陆盆地阶段(T3-J2)、压扭背景下的挤压冲断-走滑拉分盆地阶段(J3-K11)、冲断抬升剥蚀阶段(K21-K2)、裂陷盆地阶段(E)及坳陷盆地阶段(N-Q)。南华北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是南华北盆地的主要烃源岩。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经历了沉积→埋深→抬升剥蚀改造→再埋深的过程,在再次埋深过程中具备二次生烃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郴耒煤田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之攸兰断坳中。区内含煤地层主要有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南型),其沉积环境分别为浅海-潮坪和三角洲-潮坪。通过分析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对区内煤炭资源进行评价:区内含煤地层龙潭组(南型)预测区有25个,预测潜在资源量近20亿t;含煤地层测水组预测区有18个,预测潜在资源量近1.6亿t。从预测资源量来看,本区龙潭煤系还有很好的找煤潜力,对测水煤系的评价,可为湘南地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