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华东地区台风暴雨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坚 《大气科学》1991,15(3):111-117
本文利用一个空间滤波器将物理量分解为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以两个路径相似但环流形势不同的台风暴雨作为例子,对不同尺度的环流及其动能平衡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中、低纬环流系统能否进行相互作用是决定台风暴雨强度和范围的一个重要条件。在8209号台风过程中,这种相互作用是明显的,因而,8209号台风暴雨的强度和范围均显著大于8304号台风。同时,8209号台风暴雨的能量过程突出地反映在次天气尺度的动能场上,相反,在8304号台风过程中,以天气尺度的能量过程为主要的能量特征。本文还特别指出,不能简单地认为登陆台风是一个动能的“准封闭系统”,在8209号台风过程中,台风从中、低层向外输出的次天气尺度动能是造成台风环流之外暴雨的一个重要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台风暴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20,他引:45  
台风灾害的主要部分往往是由台风暴雨引起的,对台风暴雨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对台风天气的预报水平.过去十几年中,在远距离台风暴雨、螺旋雨带的形成理论、台风系统对中纬度地区降水的影响、暴雨分布、下垫面特征对暴雨的影响和暴雨的突然增幅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我们对上述进展作了综述,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造成桂林台风暴雨的大中尺度环流背景形势作了分析,着重对比分析了尤特和黄蜂台风暴雨的热力、动力特征,对比结果表明:高空槽云系与台风倒槽云系叠加造成的暴雨远比单纯的台风环流造成的暴雨严重,说明中低纬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能造成暴雨的增幅。同时检验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台风暴雨预报能力,结果表明: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台风环流本身造成暴雨有较好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对贵港市2007年8月21日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这次暴雨过程发生在9号超强台风"圣帕"登陆后台风槽北抬的环流背景下,台风登陆前的高温天气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不稳定能量,中尺度对流云图的发展,是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台风暴雨具有范围广,历时长、雨量大等特点,是造成大范围洪涝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临沂地区地处中纬度沿海,夏季常受登陆台风影响,产生暴雨乃至特大暴雨天气。 一、天气气候概况 据1956—1985年资料统计,直接影响本区造成暴雨的台风共有14次,其中有大暴雨的11次,特大暴雨3次。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是7412号台风,1974年8月13—14日,受12号台  相似文献   

6.
台风暴雨是影响山东的重要灾害天气,在山东发生的特大暴雨中,约占44%。本文通过对30年中(1956—1985年)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台风资料的分析统计,筛选出19次影响山东造成暴雨的台风天气过程,总结出了山东台风暴雨的东亚地区环流特征。并对几种主要天气形势做了定性描述,认为大陆长波槽在一定形势下的稳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要单体的位置和强度、台风本身的强度及环流特点三者对山东台风暴雨的短期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对于千里之外的台风影响辽宁的暴雨,即间接台风暴雨过程,近些年来,人们进行过一些分析研究。但由于这类暴雨距台风较远,具有突发性强、过程复杂等特点,给预报带来一些难度。本文拟通过对近年来辽宁出现的几次这类暴雨过程的综合分析,找出暴雨产生的成因及天气特征,为其预报提供方法和依据,以期提高对辽宁间接台风暴雨的认识和预报能力。二、产生暴雨的大尺度天气系统特征图1给出了7704、8407、8509号3次台风远距离影响辽宁暴雨过程雨量图。  相似文献   

8.
高空急流与中纬度系统影响下台风暴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张兴强  丁治英  王焱 《气象》2001,27(8):3-8
我国暴雨天气中,台风是最强的Bao雨天气系统,当台风外围系统与西风槽相互作用时往往发生暴雨突然增幅现象,造成了严重灾害,以往大量的研究表明;台风和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引起的远离台风的北段暴雨大多发生在西南风高空急流区的右后方,高空急流有明显的非纬向特征,而且暴雨增幅与高空急流的非纬向增强有关,对有关高空急流与中纬度系统影响下台风暴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两广登陆台风暴雨增幅天气型落区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1960~1991年两广登陆台风暴雨增幅现象作了天气型分类分析,发现单一台风环流型与台风环流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型,在暴雨增幅的落区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两广登陆台风暴雨增幅带区的诊断预报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薛荣康 《广西气象》2005,26(2):9-13
对近年造成桂林台风暴雨的大中尺度环流背景形势作了分析,着重对比分析了尤特和黄蜂台风暴雨的热力、动力特征,对比结果表明:高空槽云系与台风倒槽云系叠加造成的暴雨远比单纯的台风环流造成的暴雨严重,说明中低纬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能造成暴雨的增幅。同时检验了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台风暴雨预报能力,结果表明: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对台风环流本身造成暴雨有较好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1.
南海台风暴雨是我区后汛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虽然比西太平洋台风暴雨出现次数少、强度弱、范围小、持续时间短,但由于它在南海生成发展快,突然登陆影响我区造成暴雨机率较大。因此,对南海台风暴雨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台风远距离暴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台风是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针对台风暴雨的研究由来已久,并把台风暴雨分为台风环流本身的暴雨和台风远距离暴雨。近几十年来,有关台风远距离暴雨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和成果。2007年的第十四届全国热带气旋研讨会上还给出了最新的台风远距离暴雨定义。谨从此定义出发,简要总结国内外在台风远距离暴雨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台风暴雨是广西需要认真对待的预报服务课题之一,它是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台风环流与冷空气、西南季风以及副高南落西伸等的天气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形成广西台风大暴雨,特大暴雨的天气背景、广西台风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广泛采集预报经验和预报因子,归纳成环境知识、核心知识和生成知识三大部份,概述了各部份知识的含义及功能。  相似文献   

14.
对一次登陆台风及其外围暴雨和环境的动能平衡以及天气尺度动能与中尺度扰动动能的转换进行了诊断分析,指出摩擦消耗和动能的水平输出是台风的主要能汇。台风消亡期间,外围暴雨区动能增大,动能制造项Gk是暴雨区的主要能源。Gk的增大可能与天气尺度动能转换成中尺度扰动引起暴雨的发展相联系。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台风登陆背景下宁夏北部出现的两次暴雨天气的降水特点、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天气尺度影响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T213数值模式的物理量预报产品对大气层结稳定度和水汽条件进行了动力学诊断分析;利用银川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中尺度系统的活动进行了跟踪。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中,台风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高低空四股气流汇聚在宁夏北部产生暴雨天气。由于台风登陆后强度不同,台风外围东风转向形成的偏南风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使得不稳定能量和水汽输送产生差别,导致两次暴雨过程影响范围扣强度明显不同。两次过程中,形成触发条件的冷空气强度不同,对暴雨量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庐山夏季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和物理量计算,结果表明:台风是庐山后汛期暴雨或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天气系统;台风暴雨分为A型和B型两种降水类型;涡度、散度、螺旋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与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与台风暴雨关系密切,物理量特征阈值对确定台风暴雨预报有一定指导意义;24°N~30°N、116°E~120°E为物理量特征区域,各物理量在特征区域中超过阈值时,庐山极有可能有暴雨发生。  相似文献   

17.
统计分析了郑州市7站自建站始至2005年的全部暴雨天气过程,结果显示:暴雨天气发生在夏半年(4~10月);单站暴雨年平均1.3~2.8次,区域性暴雨年平均1.5次;郑州地区暴雨出现次数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其中登封是郑州市出现暴雨次数最多的测站;暴雨次数的年际变化呈明显波动形势;造成郑州市夏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低槽型、切变线型、副高西伸型、台风或台风倒槽型等。  相似文献   

18.
0606号台风"派比安"过程分为台前飑线及台风暴雨天气过程,南宁市台在暴雨预报的过程中量级上出现失误,暴雨评分较差,对整个过程的分析发现,对的预报及把握不足,是致使此次预报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炳泉 《气象》1985,11(7):18-19
杭州地区地处天目山脉东南麓和杭州湾喇叭口底部,距东海不远,台风暴雨是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近几年,我们对台风暴雨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对东南路(台风暴雨东南警戒线:北起26°N、127°E,南至20°N、122°E,距福建沿海约600公里的一条弧线)台风暴雨建立了较为客观的预报模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6—2021年ECMWF集合预报,评估了极端天气指数EFI(Extreme Forecast Index)、尾偏移指数SOT(“Shift of Tail”index)以及集合异常预报法在浙江台风和梅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研究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对浙江台风和梅雨暴雨的最优预报阈值,发现梅雨暴雨阈值比台风暴雨明显偏小,且随预报时效增加减小速度偏慢。最优阈值预报相比确定性模式预报,在台风和梅雨暴雨预报检验中体现出更好的稳定性、提前性和准确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区分天气类型确定的最优预报阈值,可作为台风和梅雨暴雨落区预报的参考依据。925 hPa水汽通量散度的集合异常度对浙江台风暴雨的落区和强度变化有较好的预报效果,850 hPa涡度和700 hPa垂直速度的集合异常度可以反映稳定性梅雨暴雨的过程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