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非脑卒中老年住院患者中无症状性脑梗死 (SB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神经内科非脑卒中老年住院患者 2 6 0例均行CT或MRI检查 ,从年龄、影像学特征 (病灶大小 ,部位、类型等 )、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神经内科非脑卒中老年住院患者中 ,SBI发生率为 31 15 % ,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男性多于女性 (1 79∶1) ;CT/MRI显示病灶直径多在0 3cm~ 1 5cm之间 ,95 %为腔隙性脑梗死 ,71 6 %分布于基底节区、内囊等 ;SBI患者伴发高血压病、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动脉硬化等明显高于非SBI者 (P <0 0 1)。结论 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脂血症、吸烟、动脉硬化均为SBI危险因素。影像学所见多为基底节区、内囊腔隙性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临床特征及其和病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首发脑梗死卒中患者68例,根据是否伴有抑郁分为:伴抑郁21例,为观察组,不伴抑郁4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脑梗死卒中后抑郁和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左侧大脑半球的比较发现:皮质下及额叶梗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右侧大脑半球梗死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梗死灶直径≥3.6cm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病灶直径≥3.6cm的患者重度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直径3.6cm的患者(P0.05)。结论首发脑梗死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梗死灶常见于左侧大脑半球,且卒中后抑郁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梗死灶直径的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双侧小脑梗死的模式和机制。方法经MRI弥散成像(DWI)证实急性期小脑梗死的患者,根据梗死灶的分布将患者分为单侧小脑梗死组(UCI)和双侧小脑梗死组(BCI),并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分布、小脑以外梗死灶以及病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因急性卒中入院的115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56例为小脑梗死或小脑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其中单侧小脑梗死36例(64.3%),双侧小脑梗死20例(35.7%)。基线资料比较显示,脑卒中史(P=0.002)、纤维蛋白元水平(P=0.036)和入院时NIHSS评分(P=0.001)在双侧小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按血管分布区划分,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小脑梗死发生率最高,且更多发生单侧小脑梗死(P=0.006);而双侧小脑梗死更常见于PICA+小脑上动脉(SCA)供血区(P=0.004)。双侧小脑梗死组合并小脑以外梗死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P=0.002),特别是合并幕下梗死灶常见(P=0.022)。在卒中机制上,双侧小脑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多见(P=0.041),责任动脉病变主要是在椎动脉V4段、V4段与BA接合处的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双侧小脑梗死并不少见,常见于PICA+SCA供血区;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源性栓塞是其卒中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卒中类型.方法 2006-10~2008-10收治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部分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48例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颈内动脉颈段闭塞28例,脑段闭塞20例.根据MRI分析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卒中类型.结果 显著皮质下梗死20例(41.7%),边缘带梗死13例(27.1%),区域梗死8例(16.7%),弥散小梗死灶7例(14.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单侧颈内动脉闭塞卒中类型多为显著皮质下梗死和边缘带梗死.颈内动脉颈段闭塞组中边缘带梗死、区域梗死的发生率较颈内动脉脑段闭塞组高(42.8%vs 5.0%,28.6%vs 0),脑段闭塞组皮质下梗死的发生率较颈段闭塞组高(80.0%vs 14.3%).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卒中相关性头痛(stroke-associated headache,SH)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首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371例,分析录入信息中的人口学因素、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H危险因素.结果 51例患者合并SH,发生率为13.7%;性别、年龄、糖尿病、偏头痛病史、前后循环分布以及中脑位置的梗死在SH组与无SH组对比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然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女性、偏头痛病史、后循环以及中脑位置的梗死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并发S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不但对临床诊疗提供帮助,而且对探讨SH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350例,其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3例(9.4%),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17例(90.6%)。比较两组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最后确定引起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明显高于对照组[20 (2,32)vs. 5(0,31)](P0.001),后循环梗死(36.4%vs. 16.7%)和双侧梗死(33.3%vs. 8.9%)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1)。高NIHSS(OR=1.256,P0.001)、双侧梗死(OR=9.452,P0.001)为急性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高NIHSS、双侧梗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尽可能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以减轻其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右向左分流相关隐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梗死灶影像特征。方法纳入隐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例,根据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结果分为伴右向左分流组(25例)及不伴右向左分流组(27例)。比较两组人群在人口学资料、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梗死灶影像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右向左分流组患者无明确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不伴右向左分流组(44%vs.14.8%,P=0.015),且其发生后循环梗死也更多见(56%vs.14.8%,P0.01),但两组患者的梗死灶大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明确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的后循环梗死患者,应注意排查是否存在右向左分流,以进一步明确卒中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性分析多梗死性痴呆 (MID)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病历资料为依据 ,按分析指标分类登记 ,尔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MID组与非痴呆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MID组与非痴呆者年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MID发生率以受教育程度≤ 6年者为高 (P <0 0 1) ,以 3次以上卒中者发生率最显著 (P <0 0 1) ,以皮质或皮质下卒中者发生率最高 (P <0 0 1) ,病灶 4个以上者发生率最高 (P <0 0 1) ,血压、血糖等 5项均异常者发生率较高 (P <0 0 1)。结论 MID发生者与性别无关 ,年龄越大MID发生率越高 ,皮质或皮质下卒中者发生率较高 ,高血压、高血脂、高粘血症、心脏病和糖尿病是MI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地区不同性别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差异性。方法分析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首次急性脑卒中患者856例,其中男性519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4.26±10.25岁),女性337例(年龄5775岁,平均年龄64.26±10.25岁),女性337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6.68±9.64岁),比较男女患者危险因素、卒中类型。结果近5年多来鄂尔多斯地区女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大于男性(P=0.027),而男性患者人数比例高于女性(P=0.029);男女患者均以急性脑梗死为主(P=0.012,P=0.014);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男性比例均高于女性,TIA患者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男性患者在高血压构成比(P=0.025)、心房纤颤(P=0.009)、吸烟(P<0.001)、饮酒(P<0.001)、血红蛋白含量(P=0.017)、同型半胱氨酸(P=0.013)、低密度脂蛋白(P=0.021)及总胆固醇(P=0.024)高于女性,而女性患者在心脏瓣膜病(P=0.013)、糖尿病(P=0.026)高于男性。结论鄂尔多斯地区首次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年龄、常见危险因素及临床类型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高血糖脑梗死患者与血糖正常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核磁共振(MR)影像学特点,并根据MR影像学特点进行分型,分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高血糖对脑干梗死的影响,并探讨脑干梗死的发病机制. 方法 应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比高血糖组与正常血糖组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MRI影像学特征;采用mRS评分对脑干梗死患者预后进行比较. 结果 根据MR影像学特点将脑干梗死分为5型;中脑型、桥脑型、延髓型、全脑干型、脑干腔梗型,其中中脑型再分3个亚型、桥脑5个亚型、延髓型3个亚型.高血糖组脑干梗死发生率比正常血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收缩压、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总胆同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合并高血压发生率较正常血糖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梗死人群高血糖组与正常血糖组相比,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例数、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脑梗死组脑干梗死人群与非脑干梗死人群相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梗死mRS评分2~5的占50.4%,0~1分占49.6%. 结论 高血糖与脑干梗死关系密切,提示高血糖对后循环穿支血管的影响更大,更易导致脑干梗死的发生;脑干梗死致残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位于基底节区白质不同直径的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及梗死灶的形成与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发病24h内的局限于基底节区白质的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120例,发病72 h内完成头、颈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上梗死灶最大直径分成两组:第1组(60例,病灶直径1.5 ~3.0 cm)和第2组(60例,病灶直径<1.5 cm).通过发病7d内动态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危险因素.同时根据MRA和临床表现将每组再分为5个亚组,分析梗死病灶的形成与颅内外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第1组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发生率[ 19/60(31.6%)]远高于第2组[5/60(8.3%),X2=4.671,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升高的收缩压[比值比(OR)=5.42,95% CI 1.507~10.063,P=0.016]是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第1组中病灶同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的发生率[ 24/60 (40.0%)]高于第2组[5/60(8.3%),x2=0.916,P=0.000].结论 直径1.5~3.0 cm基底节区白质急性单灶脑梗死患者较相同部位直径小于1.5 cm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早期运动障碍加重.早期运动障碍加重可能与入院时升高的收缩压有关.这种中等直径的梗死灶形成可能与同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症状性脑梗死(silentbraininfarction,SBI)定义为临床上缺乏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或尸解发现的梗死灶[1]。本研究收集自2000-2004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年龄>60岁非脑卒中患者130例中发现的44例(33.8%)SB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 (CRP)含量高低与病情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160例入选对象CRP的含量。其中脑梗死 42例 ,脑出血 40例 ,腔隙性梗死 3 8例 ,对照组 40例。结果  ( 1)脑卒中患者CRP阳性率 48 3 % ,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有显著性差异 ;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CRP水平更高 (P <0 0 5 ) ,脑梗死组较腔隙性梗死组水平高 (P <0 0 5 ) ,而腔隙性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 (P >0 0 5 ) ;( 2 )CRP阳性率与预后有关 (P <0 0 1)。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CRP升高提示病情严重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房山区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1-09-2014-12住院的小脑梗死患者147例,均行头颅MRI、椎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TCD)、颅内动脉核磁血管造影(MRA)检查,必要时进行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小脑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小脑区域性梗死组和小脑分水岭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小脑区域性脑梗死109例,小脑分水岭梗死38例(25.9%),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心房纤颤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与区域性脑梗死比较,小脑分水岭脑梗死组失水状态、晕厥等前驱症状发生率较高(21.1%比9.2%,P=0.026),后循环多发病灶发生率较低(21.1%比38.5%,P=0.002),NHISS评分低(2.7±1.9比6.1±2.5,P=0.000)。(3)两组小脑梗死患者发生后循环大血管病变比例无统计学差异(52.6%比36.7%,P=0.085);分析非心源性脑梗死病例发现,分水岭梗死存在大动脉狭窄几率高于区域性脑梗死(47.4%比30.2%,P=0.002)。结论小脑分水岭梗死与区域性脑梗死相比危险因素相同,病因略有不同。分水岭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轻,但前驱症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法对患者检测血清CRP水平,按梗死灶大小分组观察,并对其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结果 急性脑梗死不同梗死灶组比较,大小梗死组卒中后5 ~ 7 d水平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两组均较腔梗组为高(P<0.01);不同临床分型组间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轻型组、(均P<0.01).结论 血清CRP水平增高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梗死灶大小和严重程度关系密切,CRP可考虑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无症状性脑梗死1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指的是病人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及神经系统方面的阳性体征,而在做影像学检查时(头颅CT或MRI)发现梗死灶。这类梗死又称为静止性脑梗死。其临床诊断标准为影像学发现的梗死灶与本次发病无关。近几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SBI的发现也日趋增多,因此也受到了大家的更多关注。我院自1994.02—2003.11,在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发现SBI病人12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不规则趋化因子(FKN)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清HMGB1及FKN水平变化,根据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根据梗死体积将180例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另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35例(19.44%)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进展组SSS基线评分低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组患者发病后1 d、7 d、14 d血清HMGB1、FKN水平高于非进展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灶体积大则血清HMGB1、FKN水平高(P0.05)。结论血清HMGB1、FKN增加可能通过增加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加重脑组织损伤,导致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是指既往没有脑卒中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没有定位体征,而同时在CT或MRI检查中发现脑实质内有梗死灶的存在;或有脑卒中,但影像学发现非责任病灶,叉称为静止脑梗死(SCI)。本文就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318例脑血管病人中发现SBI和SCI共46例,从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等情况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临床分型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Org 10172治疗实验(TOAST)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和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登记2007年1月2008年5月环湖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019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性别分为男性脑梗死组和女性脑梗死组,按照OCSP标准和TOAST标准分型并进行随访,分析男性脑梗死组和女性脑梗死组预后和危险因素之间的的差异。结果女性脑梗死组CE(心源性栓塞型)构成比高于男性脑梗死组。女性脑梗死组预后不良率为35.22%,而男性脑梗死组预后不良率为25.3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男性相比,女性吸烟、饮酒、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在TOAST病因分型、危险因素和预后方面存在差别。女性脑梗死组预后比男性脑梗死组更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体位性阴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 对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头部 MRI检查、NIHSS评分、多导睡眠图检查,然后:将其中所有伴OSA的患者,分为体位性患者( positional patients,PP)与非体位患者(non-positional patients,NPP)两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脑梗死高危因素的差异;针对所有伴OSA的患者,建立性别、年龄、通气指数(AHI)、BMI 相匹配的由不伴发脑梗死的OSA患者组成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体位性患者(PP)发生率的差异;将脑梗死后伴发了OSA的患者按照卒中次数、梗死灶位置、梗死灶类型、NIHSS 分值分别进行分组,相应地比较各组间PP发生率、及其他睡眠呼吸情况.结果 在122例脑梗死患者中有72例(59.0%)伴发有OSA,其中PP较非体位性患者(NPP)的BMI更小(P=0.047).在性别、年龄、AHI、BMI相匹配的情况下,伴发于脑梗死的OSA患者PP发生率更高(P=0.035).其中,非腔隙性较腔隙性梗死患者PP发生率高(P =0.047),且多见仰卧位睡眠(P=0.001),NIHSS分值≥7分较NIHSS分值<7分的患者PP发生率高(P =0.034),亦更见表现或出现仰卧位睡眠(P=0.012).结论 与不伴发脑梗死的OSA相比,伴发于脑梗死的OSA患者更可能成为PP,且梗死程度越重这种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