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owth factor—beta 1,TGF—β1)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合成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检测TGF-β1干预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选择UVA照射剂量为15J/cm^2,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剂量即TGF—β1小剂量组(UVA+TGF—β1 0.1ng/ml)、中剂量组(UVA+TGF—β1 1ng/ml)、大剂量组(UVA+TGF—β1 10ng/ml)处理后成纤维细胞清夜中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导致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下降,给予不同剂量TGF-β1干预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与UVA照射组比较,明显提高;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增加,成纤维细胞内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强。结论:TGF-β1可提高UVA照射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增加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含量,增强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波紫外线引起皮肤光老化、皱纹形成的机制。方法:以7.2J/cm2长波紫外线单次或多次照射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光镜、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中的间质胶原酶(MMP-1)、间质溶解素-1(MMP-3)mRNA及其共同的组织抑制因子(TIMP-1)蛋白在各实验组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长波紫外线累积剂量达57.6J/cm2后,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开始出现具有细胞衰老特征性的形态改变,但仅经两次7.2J/cm2 UVA照射,培养成纤维细胞就出现MMP-1、MMP-3 mRNA的表达并随累积照射剂量增加逐渐增强,但各照射组的TIMP-1蛋白均仅在照射后48h内呈一过性轻度表达。结论:皮肤光老化皱纹形成可能与长波紫外线照射引起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剂表达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owth fctot-beta1,TGF-β1)对长波紫外线(ultrayiolet A,UVA)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 ase-3,MMP-3)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TGF-D,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光保护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TGF-β1(0.1、1、10ng/m1)预处理细胞后UVA15J/cm^2照射诱导细胞光老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MMP-1、MMP-3 mRNA表达。结果:UVAI5J/cm^2照射前给予不同剂量TGF-β1预处理,随TGF-β1剂量增加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提高,MMP-1、MMP-3 mRNA表达随着TGF-β1剂量增加而降低。结论:TGF-β1可提高UVA照射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减少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MMP-1、MMP-3 mRNA表达,减少其对胶原的降解,对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建立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紫外线损伤模型,探讨淀粉样肽前体蛋白319~335肽段(APP17肽)对紫外线(ultraviolet, UV)照射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从健康青年男性的包皮组织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UV照射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的APP17肽保护.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活性氧(ROS)的水平,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RNA的表达.结果 成功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建立体外UV损伤模型.UV照射后细胞活性下降(P<0.05),细胞内ROS产生增多(P<0.05),MMP-1 mRNA表达增加1.78倍(P<0.01).APP17肽可增加UV照射后细胞活性(P<0.05),降低细胞内ROS水平(P<0.05).抑制MMP-1 mRNA表达(P<0.05).结论 APP17肽对成纤维细胞的UV损伤有保护作用,APP17肽的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ROS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紫外线对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以不同剂量紫外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β-半乳糖苷酶(β-gal)细胞衰老试剂盒染色;western blot检测衰老标志物P16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中波紫外线处理皮肤成纤维细胞不同时相Ⅰ、Ⅲ型胶原的改变及对MMP1、MMP3的影响.结果 20~40 mJ/cm2 UVB单次照射后可以成功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出现衰老形态学的改变,β-gal染色阳性率达到约90%,P16蛋白表达随时相明显升高;紫外处理成纤维细胞后,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MMP1、MMP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利用20~4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可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不仅伴随Ⅰ、Ⅲ型胶原合成减少,而且通过升高MMP1、MMP3来降解已形成的Ⅰ、Ⅲ型胶原.以上数据表明,中波紫外线可以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并在皮肤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及干预皮肤衰老过程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照射后无毛鼠皮肤胶原的变化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A,UVA,320~400nm)、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280~320nm)及UVA UVB照射无毛鼠皮肤,观察不同种类紫外线(ultraviolet,UV)对无毛鼠真皮内胶原的影响,为临床防治皮肤光老化提供依据。方法无毛鼠经UV照射20周,UVA总剂量222J/cm^2,UVB总剂量5.9J/cm^2。通过组织化学(VanGieson和天狼星红染色)及超微结构观察,对接受UV照射后的无毛鼠皮肤胶原纤维进行对比观察,并应用彩色皮肤病理图像定量分析系统对胶原纤维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UVA照射后胶原纤维与正常对照相比变化不明显。经UVB及UVA UVB照射后胶原纤维变性、均质化、形成片块状,染色变浅,胶原纤维含量减少。Ⅲ型胶原纤维明显增多,Ⅰ型胶原纤维明显减少,两种纤维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匀。超微结构观察可见经UVA UVB照射后,胶原纤维分布不均匀,排列紊乱,周期性横纹消失;横断面可见胶原纤维直径增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结论通过对UV照射后无毛小鼠皮肤内胶原的结构和定量分析表明,UVB对胶原的损害明显较UVA强;UVB是UV造成皮肤胶原损害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对光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FB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和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APA对FBs活性的影响,甄选最佳应用浓度,利用UVB体外反复照射构建成纤维细胞的老化模型,RAPA预处理细胞,造模结束24 h后,实时荧光定量检测MMPs的表达;造模结束48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低剂量RAPA对FBs的细胞活性无影响,5μm/L的RAPA作为后续细胞处理的药物浓度为佳。UVB组的光老化FBs中,MMP-1、2、9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而RAPA预处理后能明显降低UVB引起的MMPs过度分泌;同时使Ⅰ型胶原的表达量增多。结论 RAPA可降低光老化FBs中MMPs的表达,增加Ⅰ型胶原的合成,维持光老化皮肤ECM成分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细胞光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照射后无毛鼠皮肤弹性纤维的变化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及UVA UVB照射无毛鼠,观察不同种类紫外线对无毛鼠真皮内弹性纤维的影响,为临床防治皮肤光老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毛鼠经紫外线照射20周,UVA总计量为222J/cm2,UVB总计量为5.9J/cm2。通过常规HE染色和Weigert法染色,对接受紫外线(UV)照射后的无毛鼠皮肤弹性纤维进行对比观察,并应用彩色皮肤病理图像定量分析系统,对弹性纤维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经UVA、UVB及UVA UVB照射后弹性纤维增粗、断裂、扭曲,部分弹性纤维集聚、缠结,排列方向紊乱,弹性纤维含量增加。结论通过对UV照射后无毛小鼠皮肤内弹性纤维的结构和定量分析表明,UVB对弹性纤维的损害明显较UVA强;UVB是紫外线造成皮肤弹性纤维损害的关键波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5-FU对体外培养的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根据半数抑制浓度(IC50)确定5-FU作用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最适干预浓度,流式细胞仪(AnnexinⅤ-PI)测定其诱导该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测定其作用该细胞后TGF-β1、a-SMA、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5-FU作用人良性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72 h后,其抑制率为50%的浓度为6.25g/L;干预后,该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并出现凋亡明显增加(P0.05);免疫荧光化学法测定成纤维细胞TGF-β1、a-SMA、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5-FU可抑制人胆管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下调该细胞中TGF-β1、a-SMA、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而控制胆管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番茄红素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loet A,UVA)反复照射大鼠皮肤中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形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mRNA表达的影响.为寻找新的预防光老化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VA照射组(UV)、UVA照射+番茄红素灌胃组(UV+L)。UV组和UV+L组给予UVA照射(每次剂量20J/cm^2.每周3次,共12周,累积剂量720J/cm^2)。UV+L组予番茄红素油树酯灌胃(每日1次,每次5mg,共16周),C组和UV组相应不给予番茄红素油树酯灌胃。经处理后以半定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改良微量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比色法检测各组皮肤中MMP-1、MMP-2、MMP-9mRNA表达水平及MDA含量。结果UVA反复照射后,UV+L组皮肤中MDA含量及MMP-1、MMP-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UV组(P〈0.01;P〈0.01),两组间MMP-9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茄红素可明显抑制UVA反复照射大鼠皮肤中MMPsmRNA表达和MDA形成,提示系统性应用番茄红素对UVA致大鼠皮肤光老化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分别使用3种不同波长(595nm、755nm、1 064nm)的激光照射,观察分析不同波长激光照射对成纤维细胞中I型、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新生小鼠成纤维细胞,根据激光照射的波长不同通将其分为对照组6只(不采用激光照射),595nm组6只(采用波长为595nm激光照射),755nm组6只(采用波长为755nm激光照射)及1 064nm组6只(采用波长为1 064nm激光照射)。通过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成纤维细胞I型、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4组间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 064nm组的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分别为(113.07±2.85)×10~(-2)、(118.72±1.96)×10~(-2),均显著高于595nm组的[(96.74±1.03)×10~(-2)、(101.51±1.64)×10~(-2),P0.01],755nm组的[(100.02±1.86)×10~(-2)、(109.27±1.02)×10~(-2),P0.01],及对照组的[(87.14±0.82)×10~(-2)、(100.48±0.73)×10-2,P0.01];755nm组Ⅰ型前胶原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595nm组和对照组(P0.01);595nm组仅有Ⅰ型前胶原表达水平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激光照射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中I型、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增加。其中,波长为595nm的激光照射仅能促进I型前胶原mRNA表达上调,755nm激光照射后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上调明显高于595nm激光,而1 064nm激光照射后两种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2.
TGF-β1对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ansforming gowth fetor-beta 1,TGF-β1)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不同剂量UVA即对照组(UVA 0J/cm2)、UVA 5J/cm2、UVA 10 J/cm2、UVA 20J/cm2照射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HSP70的含量;选择UVA照射剂量为15J/cm2,不同剂量TGF-β1即小剂量组(UVA TGF-β1 0.1ng/m1)、中剂量组(UVA TGF-β1 1ng/m1)、大剂量组(UVA TGF-β1 10ng/m1)处理后成纤维细胞HSP70上清液中HSP70的含量.结果: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导致HSP70表达下降,UVA 20J/cm2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HSPT0含量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OVA 10J/cm2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TGF-β1处理后,大剂量TGF-β1,组,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HSP70含量明显升高,与照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A照射抑制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HSPT0表达,TGF-β1可提高UVA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HSP70表达水平,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苯丙酸诺龙对烧伤后成纤维细胞α1(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Wistar 大鼠32只,制成20%TBSA深Ⅱ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苯丙酸诺龙治疗(NP)组和对照组,于4、7、14和21天分别取创面肉芽组织,测定其成纤维细胞中雄激素受体及α1(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含量,分析比较两组间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和α1(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 结果 NP组在7、14和21天α1(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P在4、7、14和21天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之间有相关关系,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NP能促进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和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的表达,二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NP在转录水平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这种作用与改变成纤维细胞雄激素受体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后,给予不同浓度AcSDKP(10-7,10-8,10-9,10-10,10-11mol/L)的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WST-8法检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RT-PCR技术检测人真皮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10mol/LAcSDKP抑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最强;10-8mol/L和10-9mol/LAcSDKP对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最显著。结论:本实验发现AcSDKP能够抑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Ⅲ型胶原的合成,有望为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皮肤伸展术对真皮组织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学水平解释皮肤伸展术后皮肤间质生物性生长的机理。方法:分别于皮肤牵张1周时及牵张后1、2、3、4、6、8周的皮肤和正常皮肤取1cm×1cm×0.5cm皮肤组织块,用Ⅰ、Ⅲ型前胶原c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真皮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皮肤伸展术后成纤维细胞的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以2~4周时最强。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高于Ⅲ型。对照组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在1、2周时高于正常皮肤,此后逐渐减弱。结论:伸展术能刺激真皮中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并持续较长的时间。这是皮肤伸展术能够获得生物性增长的分子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miR-2053在口腔黏膜修复中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口腔黏膜病患者40例为实验组,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口腔黏膜组织的miR-2053表达情况。建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转染miR-2053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率;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其组织重塑中的关键转录因子CollagenⅠ、CollagenⅢ、MMP-1、MMP-13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iR-2053在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及阴性模拟物组比较,转染miR-2053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模型的细胞活力及迁移率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而凋亡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及阴性模拟物组比较,转染miR-2053后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中CollagenⅠ、CollagenⅢ、MMP-1、MMP-13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5),CollagenⅠ、CollagenⅢ、MMP-1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miR-2053可能通过影响CollagenⅠ、CollagenⅢ、MMP-1、MMP-13的表达,进而影响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活力、凋亡及迁移能力,从而影响口腔黏膜病的康复及病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 064nm波长)对老化昆明小鼠真皮重塑的作用,并探讨二者嫩肤作用机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两种波长激光照射自然老化昆明小鼠背部脱毛皮肤,通过HE染色进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及真皮厚度测量,饱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皮肤Ⅰ型、Ⅲ型胶原纤维的表达及Gomor i醛品红染色观察弹力纤维的变化。结果:两组照射组中真皮厚度、成纤维细胞计数和弹力纤维容积分数的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点阵CO2激光组均高于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组(P均<0.05);两组照射组中Ⅰ型及Ⅲ型胶原蛋白容积分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但照射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点阵CO2激光和Nd:YAG激光(准长脉宽1064nm波长)均可引发小鼠真皮重塑,前者效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紫外线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RⅡ、Smad7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UVA及UVB分别照射人成纤维细胞,黄芪甲苷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以ELISA法检测Smad7的生成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TGFβRⅡ、Smad7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RⅡ的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药物浓度为40μg/ml时最显著(P〈0.05);UV辐射组与正常组相比,细胞上清液中Smad7蛋白含量明显增高,细胞内TGFβR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Smad7mRNA表达增强;黄芪甲苷干预后,细胞上清液中Smad7蛋白含量下降,细胞内TGFβRⅡ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Smad7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上调TGFβRⅡmRNA、蛋白水平以及下调Smad7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来对抗紫外线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传导,缓解皮肤光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对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TGF-β1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增生性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BTX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检测MTT值;将浓度为0.2U/ml、0.4U/ml、0.8U/ml BTXA作用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48h,利用RT-PCR检测BTXA对TGF-β1和Ⅰ型胶原蛋白m RNA的表达量。结果:BTXA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能够减少TGF-β1和Ⅰ型胶原蛋白m RNA的表达,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TGF-β1和Ⅰ型胶原蛋白m RNA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结论:BTXA通过抑制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TGF-β1和Ⅰ型胶原蛋白m RNA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异常沉积来影响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醇提物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Ⅰ型胶原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KFB中加入500μg/ml自制中药醇提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KFB中Ⅰ型胶原蛋白、MMP-1及VEGF的表达。结果:在自制中药醇提物的作用下,KFB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弱,MMP-1表达增强,VEGF表达呈双向性改变。结论:自制中药可能通过影响KFB合成Ⅰ型胶原蛋白、MMP-1及VEGF而发挥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