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NSA网络架构模式下,5G语音业务承载于4G锚点网络上。4/5G双连接模式的网络架构,使得终端语音业务上行功率较传统4G语音业务上行功率损失3dB,从而影响小区边缘NSA用户语音业务体验。本文研究了几种基于NSA终端上行功率分配的策略及其特点,以提升NSA终端上行覆盖性能和用户感知体验。  相似文献   

2.
LTE上行链路自适应功率控制切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LTE协议对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有关描述,分析了两种通用的上行功率控制策略:第一种策略充分利用用户的功率余量,通过提高发射功率提高用户的信号质量,尽可能选择高阶的MCS,最大化小区吞吐量;第二种策略则尽量将基站接收到用户的功率密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来抑制小区干扰,提高小区信号环境的稳健性和整个网络的性能。基于以上两种策略的特性,本文提出了自适应的功率控制切换技术,即根据用户在小区中的位置来判断使用以上哪一种功率控制策略,以达到尽量提高小区吞吐量并同时提高整个网络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基于用户业务感知的网络上下行业务提升对于无线通信网络优化分析越来越重要。在2.6G深度覆盖不足、4.9G尚未成熟部署的严峻背景下,在现网基础上构建起基于用户感知的2.6G+700M+LTE立体组网,最大化发挥各个频段的优势,是网络研究感知的重中之重。针对上行业务、下行业务和NR驻留感知三个重点问题,提出了2.6G+700M超级上行、NR频段间/频段内载波聚合、基于用户感知的5G驻留门限三个针对性策略,以达到提高网络质量、提升用户感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叶仁召 《通信技术》2015,48(3):330-334
LTE无线系统中的反向功控主要用来使反向传输适应不同的无线传输环境,减少LTE网络中边缘用户的干扰。主要介绍了LTE反向功控原理,重点研究上行共享信道标称功率参数优化原理。从理论上研究LTE上行共享信道标称功率对LTE网络反向吞吐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际网络进一步验证上行共享信道标称功率功控参数对网络反向吞吐量的影响,并提出上行共享信道标称功率功控参数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无线网络是移动通信的根基和保障,对移动业务推销、用户体验、客户感知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基站小区的LTE上行功率控制,对无线链路质量、小区干扰、用户投诉具有很大影响。小区间干扰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固有问题,结合前期工作的实践,总结了一系列LTE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与经验。该方案应用效果明显,在部分分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提升用户上网速度、减少用户投诉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LTE(长期演进)小区上下行业务、上行信令、下行信令的理论容量,结合LTE网络话务模型,分析了LTE小区用户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三大TG分流措施提升TD-SCDMA网络利用率:适当提升PCCPCH功率改善TD覆盖。23G互操作参数精细优化,使用户尽量驻留在TD。采用新技术,保证客户感知,引入基于IMEI的分组切换算法和基于上行链路质量的切换算法两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5G技术的商用部署是一个长期替换、升级、迭代的过程,用户感知保障与提升尤为重要。针对上下行链路不平衡和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受限问题开展研究,从感知优化最差小区调优、基于上行质量的异系统切换、探测参考信号新架构、上行协同多点传输、A2门限下探、基于质量切换的B2门限1优化、CCE资源优化等方面入手,提出一种5G用户感知提升的新方案,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说明。  相似文献   

9.
Vo LTE即Voice over LTE,它是一种IP数据传输技术,无需2G/3G网,全部业务承载于4G网络上,可实现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此外,VoNR未部署前,5G用户的语音业务也需通过EPSFB方式回落到VoLTE,所以Vo LTE语音感知越来越受客户的关注。通过外场的分析来看,影响考核指标和用户感知的主要原因由于弱覆盖、高干扰、上行受限等原因造成的丢包,本文主要研究弱场环境下Vo LTE质量及用户感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LTE高负荷场景优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4G网络覆盖的不断完善,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高业务”和“高负荷”将成为4G网络的问题点。本文对高负荷场景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在充分利用现网硬件资源的同时,使小区实现负荷均衡,有效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通过论证覆盖优化、参数优化及算法优化手段在LTE网络高负荷下的有效性,总结优化经验,促进网优工作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LTE驻留比指标反映了LTE用户在LTE网内驻留时长与在2/3/4G网内驻留时长总和的占比。LTE驻留比越高,则有更多的用户使用LTE业务,体验LTE业务的高速率、低时延的性能,用户感知得到提升。近期在现网试验了关闭2G重定向开关,以提升LTE驻留比的试验,但随之而来发现对CSFB业务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即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以防止提升LTE驻留比的手段带来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3G时代的到来,通信产业得以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业务在3G时代得以应用,人们对数据业务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升TD-SCDMA网络上行吞吐量,满足3G时代业务对上下行吞吐量的比例,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数据业务服务,成为TD-SCDMA网络性能优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于航  姚锐  黄帮明 《电视技术》2015,39(13):83-87
在LTE网络大规模部署的现阶段,4G用户规模和业务量持续攀高,4G手机渗透率迅速提升,而语音业务作为运营商重要的收入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LTE的语音终极实现方案VoLTE(Voice over LTE),研究了实现VoLTE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影响语音质量的多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E-model的VoLTE语音性能评估方法,在LTE网络率先部署的密集城区场景中,基于不同网络配置和并发用户数,对VoLTE业务性能进行仿真,并采用E模型进行语音质量分析,最终实现对VoLTE的语音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4.
针对6G时代电力物联网海量终端接入冲突严重、队列积压大、能量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学习的接入控制算法。所提算法基于强化学习和快速上行链路授权技术,考虑终端活跃与休眠2种状态,优化目标为在终端接入服务质量需求的长期约束下最大化网络总能量效率。利用李雅普诺夫优化对长期优化目标与约束进行解耦,将长期优化问题转化为单时隙独立的确定性子问题,并利用基于终端状态感知的上置信界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满足终端接入服务质量需求的同时,有效提高网络总能量效率。相较于传统快速上行链路授权算法,所提算法可提高平均能量效率48.11%,提高满足接入服务质量需求的终端比例54.95%,降低平均队列积压83.83%。  相似文献   

15.
随着5G到来,不论市场和网络都对室内定位技术有紧迫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RRU设备的上行场强实现的室内用户定位方法,该方法可高效、精确识别室内局部弱覆盖区域,准确率达92.26%,进而实现了室内网络质量的提升。同时,该方法也可在5G网络中应用,向市场提供完整的位置信息服务,进而可向市场推广店铺客源分析、精准营销或室内导航等业务。  相似文献   

16.
LTE系统中的上行协同主要基于软合并技术,且适用于具备理想传输条件的小区间,因而在实际网络中部署受限。根据TD-SCDMA系统中的多小区联合检测原理提出了基于干扰抑制合并的上行协同技术,并应用于不具备理想传输条件的小区间。试验表明,基于软合并的上行协同技术可以提升主测小区边缘用户的平均吞吐量达89.9%,而基于干扰抑制合并的上行协同技术则可提升29.3%,两者的有机结合可有效提升全网用户感知。  相似文献   

17.
刘毅  刘珂  孔建坤 《通信技术》2015,48(2):194-198
对于TD-LTE网络而言,网络结构对网络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网络规划对于TD-LTE网络的建设质量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文中针对传统LTE网络规划优化数据单一、无法辨别价值热点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基于现网用户的2G/3G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价值评估、干扰评估、覆盖评估等多维度的评估体系,引入大数据挖掘等新思路全面指导LTE网络规划,提升了LTE建设质量,同时提升了“大数据网络”纵向、横向优化能力,增加了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8.
NSA组网方式下语音相较于普通VoLTE存在终端上行功率收缩问题,导致NSA语音感知不佳,5G驻留能力不强。本文通过对NSA语音用户上行功率收缩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剖析,确认了造成语音感知不佳的关键原因和解决策略。经实践应用,能够有效解决NSA语音感知不佳的问题,对NSA网络业务质量提升和5G驻留能力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LTE系统上行链路无线资源分配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任参军  钱耘之  陈明 《通信技术》2010,43(1):54-56,60
LTE系统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技术,要求为用户分配的资源块(RU)在频域上连续分布,同时位于扇区边缘的用户因为收到较为严重的外扇区干扰性能有很大恶化。文中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一种改进的PF频域分组调度算法和一种改进的部分功率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二者结合能较好地改善系统性能,特别是边缘用户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