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近来研发的新兴心脏介入技术。自2002年Cribier等实施首例人体TAVR术以来,TAVR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球已有50000多例患者接受了TAVR治疗。TAVR  相似文献   

2.
<正>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红颜白发叹似水流年!匆忙匆忙,2014即将过去,2015悄然到来,又到了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时刻。2014年,在全球同行的共同努力下,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TVT)取得重大突破,可以看作是TVT发展的"大年"。本文对2014年TVT主要进展进行盘点。1 FDA加速审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瓣膜2014年,在一系列的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持下,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对TAVR瓣膜的审  相似文献   

3.
二叶式主动脉瓣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解剖学结构特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后极易发生瓣周漏、瓣膜移位、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导致患者近/远期死亡率明显升高。本文对TAVR在二叶式主动脉瓣严重狭窄患者中的应用问题和挑战以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危老年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而TAVR术后瓣膜血栓形成是该术式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经导管植入瓣膜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本文概述了瓣膜血栓形成的机制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瓣膜血栓形成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了产品设计及其临床应用过程中影响瓣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因素,最后就瓣膜血栓形成风险控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研究表明>75岁的老年人群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13.3%[1]。外科手术治疗仍是重度瓣膜病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有开胸手术史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Euro SCORE和(或)STS评分高,外科手术死亡率高,甚至部分患者失去了手术机会。近年来,经导管瓣膜置入/修复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尤其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普及,极简式TAVR正受到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者的关注。极简式TAVR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侵入性操作,从而在保证TAVR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简化TAVR操作流程,减少医疗资源占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内容涵盖术前评估、手术人员、场所及入路、麻醉方式、球囊预扩张、术中超声、术后早期康复及出院时机等各个方面。部分回顾性研究已初步证实极简式TAVR开展的可行性,目前有3M TAVR、FAST TAVI等多项临床研究致力于探索极简式TAV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选择合适的患者人群开展极简式TAVR也至关重要。随着技术发展与经验积累,极简式TAVR将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潘文志医师共同编著的《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术》一书日前在第七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首发。
  该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经导管瓣膜治疗术的专著,全书共分为八章,分别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经导管心脏瓣周漏封堵术、经导管肺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术、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心脏超声在经导管瓣膜治疗中的运用、2012年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主要文献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 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指将组装好的人工主动脉瓣经导管植入到病变的主动脉瓣处,在功能上完成主动脉瓣的置换。TAVR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革命性新技术,目前欧美指南已推荐将外科手术禁忌、高危和中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作为TAVR的适应证~([1-3])。TAVR同时也是一种复杂、高风险的技术,其开展需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麻醉  相似文献   

9.
<正>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瓣膜置换技术~([1]),主要用于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术后并发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dysfunction,RVOTD)的患者。截至2016年6月,全球已完成约10 000例PPVI,美国多家学会近期联合发布了PPVI的操作者和机构要求的专家建议~([2])。国内自2013年完成首例PPVI以来~([3]),已有多个中心开展了PPVI,国产的自膨胀瓣膜临床试  相似文献   

10.
<正>二尖瓣反流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传统的标准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近年来,一种基于二尖瓣叶"缘对缘"外科修复技术原理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MVR)——MitraClip被研发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对该技术进展做一回顾。1 二尖瓣反流概述二尖瓣反流是由于二尖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导致二尖瓣前后  相似文献   

11.
作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预防的一种新方法,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正在临床上快速普及。2017年,国内外又有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这项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回顾了2017年发表的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的相关文献,综述这项技术相关的进展与争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评估使用国产Venus P瓣膜行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行PPVI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评价瓣膜功能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入选的14例患者均为使用跨瓣补片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后并发慢性肺动脉瓣反流(pulmonary regurgitation,PR)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瓣膜完全释放后均位置满意,未出现移位。1例患者术后1天出现发热,经抗感染及激素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3个月出现心房扑动,电复律后好转。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0.01);6分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1)。人工肺动脉瓣膜无轻度以上瓣膜反流,无瓣周漏,平均跨瓣压差为(16.9±6.3)mm Hg。所有患者瓣膜支架结构完整,均未出现移位,QRS波宽度显著变窄(P<0.03)。结论使用Venus-P瓣膜对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慢性PR的患者行PPVI安全、有效,但尚需更长时间、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三向瓣膜导管置入PICC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观察组给予三向瓣膜导管置入PICC,对照组给予中心静脉(CVC)导管置管,并施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中度疼痛率及穿刺点渗血、肢体肿胀、管腔堵塞、静脉炎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中采用经三向瓣膜导管置入PICC并配合相应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反流是常见、重要的心脏疾病,目前正迎来经导管介入治疗时代。MitraClip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较好的临床疗效以及较多的临床证据,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但其临床证据仍有待进一步增强,适应证有待进一步拓宽。其他二尖瓣修复技术,如Cardioband、NeoChord、Mitralign得到初步临床研究支持,也是颇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但仍需严格的大型临床试验证实。经导管二尖瓣置入术是新近出现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其在治疗功能性和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方面可能更具优势。然而,相对于经导管瓣膜修复,经导管二尖瓣置入术虽然有效率较高,但其安全性仍值得关注,距广泛用于临床仍有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以血清转氨酶升高、循环中存在自身抗体、高γ-球蛋白血症、肝组织学特征性改变(界面性肝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和玫瑰花结样变)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为特点。近年来由于相关临床经验的累积、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肝活检的普及,使得我国AIH检出率逐年增高。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进一步更新了AIH的诊断和治  相似文献   

16.
<正>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在西方人群中其患病率为2.5%[1]。人类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存在着普遍规律,通常都经历了从无可为到有可为、从大创伤到小创伤甚至无创伤的过程。同样,心脏瓣膜病先后经历了最早的无法治疗、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以及近期的微创(小切口)手术,目前已经迎来了导管介入治疗时代。笔者认为,采用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的时期可为心脏瓣膜治疗的1.0时代,而微创(小切口)瓣膜手术则引领了心  相似文献   

17.
<正>主动脉瓣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几十年来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主动脉瓣置换已经成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并且约有1/3的患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不能手术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ACE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以及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5月26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在国内率先为3例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成功实施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TMVR)。该项手术应用心脏导管技术,无需开胸,创口极小,为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特别是外科手术高危禁忌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20.
<正>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已被公认为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其适应证经历了由相对适应证至绝对适应证的发展历程。包括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美国心律学会(HRS)、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