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对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探讨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对PD大鼠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蛋白酶抑制因子(PSI)皮下注射法制作慢性PD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中脑黑质区TH、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经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治疗后的PD大鼠T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TH阳性细胞明显增多,GFAP表达明显降低,GFAP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药结合组与多巴丝肼组相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可显著增加PD大鼠中脑黑质区TH阳性细胞表达,并有效减少GFAP阳性细胞表达,保护大鼠神经元细胞,增加脑内多巴胺(DA)含量,促进PD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α-硫辛酸(α-LA)对氧化损伤大鼠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正常大鼠肝细胞(BRL)分为正常对照组,在含有5%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24 h;H2O2损伤组,在含有5% 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24 h后,以0.2 mmol/L H2O2作用1 h;α-L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含有50、100、200 μmol/L α-LA的培养液培养细胞24 h后,以0.2 mmol/L H2O2作用1h.测定各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的GSH-Px和SOD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量减少,Bax蛋白表达量增多(P<0.05);与H2O2损伤组相比,α-LA各剂量组的GSH-Px和SOD活性均有所升高,MDA含量和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量增加,Bax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α-LA可以通过抗氧化,上调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对氧化损伤引起的肝细胞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疗法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区Bcl-2及Bax蛋白的影响,探讨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疗法对PD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蛋白酶抑制因子(PSI)皮下注射法制作慢性PD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中脑黑质区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及Bax蛋白在中脑黑质区表达的变化。结果 PD模型组大鼠Bcl-2及Bax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中脑黑质区病理改变严重;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疗法治疗后的PD大鼠Bcl-2表达明显增高,Bax表达明显降低,中脑黑质区病理变化明显改善。结论补肾止颤方联合埋针疗法能明显提高PD模型大鼠中脑黑质区Bcl-2蛋白的表达及抑制Bax蛋白激活,从而抑制黑质细胞凋亡以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牛蒡对氧化应激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糖尿病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牛蒡(150 mg·kg-1·d-1)治疗组。切取大鼠心肌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变化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取部分心肌组织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结果①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SOD活性水平明显降低(P<0.01);牛蒡治疗组较糖尿病组MDA含量降低(P=0.000),SOD活性水平升高(P=0.000)。②糖尿病组Bcl-2蛋白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牛蒡治疗组的Bcl-2蛋白表达增多,而Bax蛋白表达减少。③光镜下可见糖尿病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肿胀,牛蒡治疗组病变减轻。④透射电镜下见糖尿病组心肌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牛蒡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轻。结论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参与了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药牛蒡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具有明显防治作用。改善氧化应激,调节Bcl-2,Bax蛋白的表达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牛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芒果苷通过PI3K/Akt/mTOR途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44只SD新生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芒果苷低剂量组、芒果苷中剂量组和芒果苷高剂量组,每组2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复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0.4 mg/(kg·d)],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芒果苷50、100、200 mg/(kg·d),连续给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干湿重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生化检测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大鼠脑组织内PI3K/Akt/mTOR mRNA表达;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3、Bcl-2、Bcl-xL、Bad、Bax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神经损伤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MDA含量、PI3K表达及Caspase-3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完整的神经元数量及脑组织中SOD、GSH-Px、T-AOC含量、Akt、mTOR表达及Bcl-2、Bcl-xL、Bad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各药物组大鼠的神经损伤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神经细胞凋亡数、MDA含量、PI3K表达及Caspase-3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完整的神经元数量及脑组织中SOD、GSH-Px、T-AOC含量、Akt、mTOR表达及Bcl-2、Bcl-xL、Bad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芒果苷通过下调Caspase-3的表达、上调Bcl-2和Bcl-xL的表达,增强PI3K/Akt/mTOR通路的表达来增强神经保护作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养血清脑颗粒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养血清脑颗粒组术前10 d及术后每天用养血清脑颗粒灌胃4.8 g/kg,共灌胃45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以及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的caspase-3阳性神经元细胞,蛋白印迹检测大鼠海马区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含量的变化。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大鼠海马脑血流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组平均潜伏期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大鼠脑组织HE染色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异常。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养血清脑颗粒组大鼠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提高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Bax蛋白表达(P<0.05),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增加大鼠脑血流量(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增加实验大鼠海马局部脑血流量,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豆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机制。方法将60只经水迷宫实验筛选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药对照组(多奈哌齐5 mg/kg)及大豆肽600、300及150 mg/kg剂量组各10只。采用侧脑室注射Aβ25~35法建立AD小鼠模型。Morris水迷宫试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生化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Tunel法测定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细胞色素(Cyt)C、Caspase-3、B细胞淋巴瘤(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跳台位置次数和在原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1);脑组织SOD、GSH-Px及T-AOC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多(P<0.01);Tunel染色试验可见海马区有多量散在染色凋亡神经元;海马组织CytC、Caspase-3及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豆肽600 mg/kg组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穿越原跳台位置次数和在原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多(P<0.05,P<0.01);脑组织SOD、GSH-Px及T-AOC水平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Tunel染色试验可见海马区有少量散在染色凋亡神经元;海马组织Cyt C、Caspase-3及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结论大豆肽防治AD与其抗氧化应激及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间断短效胰岛素应用辅助高糖高脂饮食制备2型糖尿病(T2DM)血糖波动模型。12 w后,检测大鼠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UNEL法检测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血糖波动组大鼠MDA水平、SOD活性与正常组、持续性高血糖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持续高血糖组大鼠小肠上皮可见少数阳性凋亡细胞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血糖波动组凋亡阳性细胞较持续高血糖组增多更加明显(P0.01)。血糖波动组、持续高血糖组Bcl-2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下降,Bax显著升高(P0.05),血糖波动组Bcl-2的表达较持续高血糖组进一步下降,Bax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血糖波动可明显加速小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血糖波动所致的氧化应激有关,Bcl-2/Bax参与氧化应激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并在三种凋亡相关蛋白水平探讨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造成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50 mg/kg原花青素治疗组和100 mg/kg原花青素治疗组,每组8只,另选8只健康雄性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灌服给药12周后,用血糖仪及专用血糖试纸现场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和前列环素(PGI2)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血管内皮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采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血管内皮细胞三种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进行检测;用Olympus成像分析系统高倍镜(×400)下观察和采集显微图像,采用美国显微镜图像分析测量软件Image-Pro Plus 6.0采集整个视野黄染灰度值并自动转化为光密度值,计算出单个内皮细胞平均光密度值(mean-density),分析三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增高,血清ET-1含量增高和PGI2含量降低(P0.01),血管内皮组织MDA含量提高(P0.01),血管内皮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血管内皮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均增强(P0.01),Bcl-2蛋白表达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比值(Bcl-2/Bax)均减弱(P0.01);50 mg/kg原花青素治疗组和100 mg/kg原花青素治疗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大鼠空腹血糖水平不同程度减低(P0.05和P0.01),血清ET-1含量降低和PGI2含量升高(P0.01),血管内皮组织MDA含量降低(P0.01),血管内皮组织SOD活性提高(P0.05和P0.01),血管内皮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均减弱(P0.01),Bcl-2蛋白表达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比值(Bcl-2/Bax)均提高(P0.01),SOD含量均高于糖尿病模型组。结论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和氧化性损伤有调节保护作用,同时可抑制血管内皮Caspase-3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促进Bcl-2表达,提高Bcl-2和Bax蛋白表达比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帕颗粒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纹状体TH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帕金森病(P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美多巴组、抗帕颗粒组、抗帕颗粒联合美多巴组。于喂养4个月后取黑质纹状体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H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结果:美多巴组黑质TH阳性神经细胞及纹状体TH阳性终末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少。而抗帕颗粒组增多20%~30%。联合组增多最显著达40%~50%。结论:抗帕颗粒可改善PD大鼠黑质纹状体TH阳性神经元的病理改变,抗帕颗粒联合美多巴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