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TGF - β1对全层角膜移植术后外周淋巴细胞亚群CD4 ,CD8活化的影响 ,来阐明TGF -β1的免疫抑制作用机制 ,为治疗角膜移植排异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CD4 ,CD8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 ,对同种异体大鼠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外周血中CD+4 、CD+8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TGF - β1组角膜移植术后 7、14、2 8dCD+4 活化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自体对照组及地塞米松组。结论 角膜移植术后应用外源性TGF - β1治疗 ,可抑制特异性抗原介导的 ,以及非特异性炎症介导的移植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IP-1β,TGF-β抗体对人基质细胞支持的脐血CD34^ 细胞扩增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脐血中CD34^ 细胞,接种到预先照射的基质层上。分为4组:MIP-1β(300ng/ml)组,TGF-β抗体(20μg/ml)组,MIP-1β TGF-β抗体(5μg/ml)组和对照组(不加细胞因子)。第5天半换液并加入MIP-1β,TGF-β抗体(20μg/ml)和MIP-1β+TGF-β抗体(5μg/ml)。第10天结束培养。第5、10天收获细胞分别做细胞计数,集落培养法检测造血祖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34^ 细胞数。结果:MIP-1β组第5、10天有核细胞数,造血祖细胞数,CD34^ 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TGF-β抗体组(20μg/ml)及MIP-1β+TGF-β抗体(5μg/ml)组第5天有核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10天有核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5、10天造血祖细胞数,CD34^ 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MIP-1β对人基质细胞支持的脐血CD34^ 细胞可在10d内扩增1-3倍。MIP-1β和TGF-β抗体间存在协同或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3.
Shi LB  Zhang HW  Peng C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4):942-946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共刺激通路阻断剂CD154单抗及两者联合应用在抑制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48例原位肝移植大鼠(DA→Lewis)分为A组:对照组;B组:术前7d回输经DA大鼠脾细胞体外激活的Lewis大鼠CD4^+CD25^+细胞;C组1术后第1、2d腹腔注射CD154单抗(15m/kg);D组:联合应用CD4^+CD25^+细胞和CD154单抗。术后7d各组处死6只受体,观察移植肝病理变化,检测移植肝内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之(IL-2)、IL4、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B1(TGFβ1)表达情况;分离脾淋巴细胞与供体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观察刺激指数。余大鼠观察生存情况。结果D组平均存活时间(52.00±10.64)d明显长于其他各组(P〈0.01);移植肝内淋巴细胞浸润数量(2.47±0.61)×10^6和CD8^+细胞百分比(14.2±3.0)%明显低于B、C组(P〈0.05、P〈0.01),而CD4^+CD25^+细胞比例(16.4±4.3)%高于B、C组(P〈0.05,P〈0.01)。移植物内IL-2mRNA表达A组最高,D组最弱;IL4mRNA各组均弱表达;IL-10mRNAB、D组高表达,A、C组未表达;TGFβ1mRNAB、D组表达明显强于A、C组。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D组刺激指数最低(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共刺激通路阻断剂CD154单抗均能抑制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联合应用CD154单抗明显增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 、CD8^ )、细胞因子(IL-4、IFN-γ)、C-反应蛋白(cRP)测定对判断移植受者不同免疫状态(抑制、耐受、排异)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CD4^ 、CD8^8细胞百分比,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4、IFN-γ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免疫抑制组CD4^ 、CD8^ 细胞百分比及比值、CRP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IL-4、IFN-γ均显著下降,其比值反而升高;免疫排斥组CD4^ 、CD8^ 细胞百分比、IL-4、IFN-γ、CRP均较对照组升高,而IL-4、IFN-γ比值却下降;免疫耐受组CD8^ 细胞百分比升高,因此CD4^4/CD8^ 降低,IL-4升高而IFN-γ下降,CRP无变化。结论 综合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测定可作为判断受者免疫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Zhao S  Zhang WH  Fu YM  Cui HZ  Chi Y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851-854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冬虫夏草多糖合剂对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移植后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霉酚酸酯(MMF)组、黄芪多糖(APS)组和黄芪多糖-冬虫夏草多糖合剂(APS—CPS)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各组动物在饲养35d后,观察移植动脉的病理变化,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胶原纤维染色,观察移植动脉TGF—β1的表达、胶原蛋白合成;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4^+、CD8^+阳性T淋巴细胞。结果对照组血管内膜明显增厚,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胶原纤维增生明显;TGF—β1蛋白于内膜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动脉内皮细胞等均呈阳性表达。APS—CPS组血管壁三层结构清晰,内膜未见明显增生,胶原原纤维稀疏;TGF-β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且移植前后CD4^+、CD8^+阳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PS-CPS抑制大鼠动脉移植慢性排斥反应,能下调TGF-β1表达,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维持CD4^+/CD8^+比值的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同种反应性T细胞增殖能力及CD25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丝裂霉素处理的Balb/C(H-2^d)小鼠脾细胞为刺激细胞,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标记的C57BL/6(H-2^b)小鼠T细胞为反应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分别设立对照组(TGF—β10ne/ml)、低浓度组(TGF—β1ng/ml)、中浓度组(TGF—β15ng/ml)和高浓度组(TGF-β1 20ng/ml)。MLC结束后利用Alamar Blue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25表达水平。同时设立白细胞介素.2(IL-2)组(TGF—β15ng/ml+IL-2100U/ml),以观测其对TGF-β1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TGF-β1可明显降低同种抗原活化T细胞的增殖反应强度,而且随着TGF-β1剂量加大,免疫抑制能力增强。TGF-β1在抑制T细胞增殖的同时,也可使CD25^+T细胞比例上调,但并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加入外源性IL-2后,T细胞增殖活性增强,同时CD25^+T细胞比例降低。结论:TGF-β1可明显抑制同种抗原活化T细胞的增殖,并使CD25^+T细胞比例增加,而外源性IL-2则可逆转TGF-β1的免疫抑制功能,下调CD25^+T细胞比例,说明外源性IL-2可以影响TGF-β1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疗效预测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能预测干扰素疗效的因素。方法:分别应用引物特异PCR法、信号引物能量转移技术、薄板层析技术、放免法及APAAP免疫桥联酶标法检测20例慢性丙型肝炎HCV基因型及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CV-RNA水平,β2微球蛋白,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1)疗前HCV-RNA量低者及治疗和随访过程中HCV-RNA量持续降低者对干扰素治疗反应好。(2)HCV-Ⅲ型患者对干扰素安全应答率高于HCV-Ⅱ型,P<0.05。(3)疗前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低者对IFN治疗反应好。(4)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疗前不同应答组β2微球蛋白水平也无显著差异。(5)治疗后外周血CD3^ ,CD4^ 及CD4^ /CD8^ 升高,完全应答组疗前CD3^ ,CD4^ 及CD4^ /CD8^ 较部分应答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FN治疗前HCV-RNA水平、HCV基因型、2′-5′寡腺苷酸全盛酶活性测定可作为预测IFN疗效的指标。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血清HCV-RNA水平变化对IFN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疗前β2微球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不能作为预测IFN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黄连解毒汤对实热证大鼠T细胞亚群和IL-2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实热证大鼠T细胞亚群和IL-2活性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测定T细胞亚群,用生物学活性检测法测定IL-2活性。结果:造模对照组CD4^-、CD4^ /CD8^ 比值及IL-2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CD8^ 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CD4^ 、CD4^ /CD8^ 比值及IL-2活性明显高于造模对照组,而CD8^ 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P<0.01)。造模治疗组CD4^ 、CD8^ 、CD4^ /CD8^ 比值及IL-2活性与正常组无显差异(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提高T细胞亚群和IL-2活性是其治疗实热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以及中医虚实与其的关系。方法:对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外周血CD2^ 、CD4^ 、CD4^ /CD8^ 及NK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组,胃溃疡组的C4^ 、CD4^ /CD8^ 低于十二指肠溃疡组;中医虚证的消化性溃疡CD3^ 、CD4^ 、CD4^ /CD8^ 及NK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中医虚证的消化性溃疡CD3^ 、CD4^ 、CD4^ /CD^ 均明显低于实证患者,虚、实证患者的NK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消化性溃疡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低下,并与中医虚实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10.
超抗原SEB诱导的抗排斥反应中NKT细胞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抗原SE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诱导的抗排斥反应作用中CD4^+CD16^+NKT细胞作用。方法 Lewis大鼠作为受体,F344大鼠作为供体。实验受体鼠在角膜移植前7天用缝线法处理角膜,建立高危角膜移植的模型。高危受体大鼠被随机分成7组,移植前5个实验组大鼠腹腔分别注射0.2ml不同浓度的SEB25、50、75、100μg/kg和50μg/kg SEB并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0.1ml(2.0mg/m1),每天1次,连续7天。异种移植对照组腹腔注射0.2ml生理盐水;同种移植对照组为(Lewis对Lewis大鼠)角膜移植。术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记录角膜移植片的浑浊、水肿和新生血管指标,以移植排斥反应指数RI判断移植后存活天数;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RL)和迟发型过敏反应判断淋巴细胞对异原性抗原的反应能力和反应细胞,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T、CD8^+T和CD4^+CD16^+NKT细胞亚群数量,用ELISA方法检查IL-2、IL-10的水平。结果 腹腔注射50、75μg/kg SEB组的大鼠,移植片分别存活了10.7天和12.5天,比移植对照组延长时间3~5天(P≤0.05);75μg/kg SEB组大鼠的淋巴细胞与ConA和外源性抗原的反应性分别由A值1.51下降到0.64和从0.83下降到0.47,并伴随迟发型过敏反应能力下降。在脾脏、下颌淋巴结中随移植片存活时间延长CD4^+T、CD8^+T细胞数量减少,CD4^+CD16^+NK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当SEB与糖皮质激素共同使用时,抗排斥反应作用消失,NKT细胞数量也随之下降,NKT细胞的增加伴随IL-2的降低和IL-10的增加。结论 超抗原SEB能活化NKT细胞并使高危角膜移植后移植片生存时间的延长。SEB诱导的抗排斥作用与全身性降低CD4^+T、CD8^+T细胞的数量和增加CD4^+CD16^+NKT细胞的数量有关;SEB活化的CD4^+CD16^+NKT细胞可能是Th2偏移的细胞,它们与IL-10共同参与了SEB诱导的免疫耐受和抗排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新生儿脐带血CD8^+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活性。方法:新生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经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succinimidyl ester,CFSE)标记后,加入TGF-β1,同时用CD3mAb激活和IL-2培养扩增。培养第4、6、8天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增殖后的CD4^+CD25^+、CD8^+T细胞增殖动力学变化。结果:培养后第6、8天,实验组CD4^+CD25^+T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11.52、23.04,高于对照组CD4^+CD25^+T细胞(6.68,10.46)及实验组CD8^+T细胞(4.23,5.43)。培养后第8天,实验组CD4^+CD25^+T细胞第8代到第10代所占的比例为52.74%,在各代中以第8代所占比例最高,而对照组CD4^+CD25^+T细胞第8代到第10代所占的比例为36.26%;实验组CD8^+T细胞第8代到第10代所占的比例为13.54%,在各代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第2代,而对照组CD4^+T细胞第8代到第10代所占的比例为29.44%。结论:TGF-β1诱导的新生儿脐带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强于CD8^+T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习惯性流产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β1(TGF—β1)、子宫内膜抗体(EmA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红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7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的37例健康育龄妇女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的血清TGF—β1、EmAb、TNF—α及红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同时比较观察组中早期与晚期、原发性与继发性患者的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TGF—β1、EmAb、CD4^+、CD4/CD8、CD56^+及FEER、红细胞C3bs受体(RBC—C3bR)、RIT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及CD8^+则低于对照组,而早期与晚期习惯性流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原发性与继发性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习惯性流产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清TGF—β1、EmAb、TNF—α及红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异常,且早期与晚期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对肺癌免疫逃逸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r、CD8+CD28+Tc、IL-10、sIL-2R、VEGF、sCD44v6、TGFβ1表达的水平变化,并从肺癌患者瘤体变化、KP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评价肺积方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外周血CD4^+CD25^+Tr、VEGF、sCD44v6、TGFβ1、IL-10、sIL-2R水平降低,CD8^+CD28+Tc水平升高;在瘤灶的稳定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气阴两虚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法可干预肺癌免疫逃逸,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大鼠不同时期骨密度(BMD)、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以及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的表达,进一步探讨绝缘后骨质疏松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60只10-12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用摘除双侧卵巢的方法制备实验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组行摘除双侧卵巢术,对照组行假手术,仅切除卵巢周围的脂肪组织,应用HOLOGIC第4代双能X线4500W骨密度仪测量去卵巢不同时期(术后8,12,16周)大鼠全身骨密度和腰椎感兴趣区域(L1-L4)骨密度,并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伦的方法,检测去卵巢大鼠不同时期血清IGF-1水平和骨组织中TGF-β1表达。结果:全身骨密度、去卵巢组大鼠在术后第8周和第12周,全身骨密度与对照组(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第16周,开始出现全身骨密度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腰椎(L1-L4)骨密度;从术后第8周-第16周,去卵巢组血清IGF-1浓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组织TGF-1浓度:从术后第8周-第16周,去卵巢组血清IGF-1浓度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组织TGF-β1表达:去卵巢组在术后第8周骨组织中软骨细胞、成骨细胞、骨基质TGF-β的表达程度与对照级有明显不同(见图1,2)。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病与IGF-1、TGF-β1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和皮肤移植后排异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HE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0例大鼠Ⅲ度烫伤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和15例同种大鼠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在移植后4-5,7,14,21和28d时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LFA-1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Ⅲ度烫伤后异体-自体皮肤混合移植组织中LFA-1^ 淋巴细胞和ICAM-1^ 细胞的表达均低于同种大张异体皮肤移植组织,与排异程度相一致,分别在移植后7和14d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 ICAM-1/LFA-1不是主要促使皮肤混合移植排异反应中T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信号,但ICAM-1^ 细胞和LFA-1^ 淋巴细胞在介导同种大张异体皮移植排异反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TGF—β1在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所致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意义,揭示其发病机制。方法:32例慢性排异反应失功的移植肾,经手术切除后,取肾组织做常规病理观察和原位杂交,以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结果:纤维化的肾组织TGF—β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与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肾脏移植后慢性捧异反应所致肾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再生障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和T细胞活化,探讨免疫机制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法检测48例再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T细胞的HLA-DR表达。结果:再障组患者的CD4^ 、CD8^ 细胞明显增高,D4^ /CD8^ 比值降低,CD8^ HLA-DR^ 细胞明显增加。结论:再障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T细胞的异常活化。提示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异常对造血功能的押制在再障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射频热化疗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热化疗组(n=30)和化疗组(n=28)。采用红细胞花环直接法及放免法,分别检测患者术后1周及热化疗或单纯化疗后第2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热化疗组和化疗组患者术后外周血CD3^ 、CD4^ T淋巴细胞数、CD4^ /CD8^ 比值、IL-2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 T淋巴细胞数、TN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第2周,热化疗组CD3^ 、CD4^ T淋巴细胞数,血清IL-2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化疗组TNF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化疗对膀胱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和意义以及脉冲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40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组:脓毒症组14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脓毒症休克组11例。其中行PHVHF患者25例。40例脓毒症患者在入选当天和d5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和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健康对照组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为(0.39±0.23%);脓毒症组为(1.72±0.59%);严重脓毒症组(2.72±0.22%);脓毒性休克组(3.55±0.51%),后3组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脓毒症组CD3^+、CD4^+和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患者CD3^+、CD4^+、CD4^+/CD8^+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PHVHF能更有效地降低CD4+CD25+Treg细胞的异常表达(P〈0.05),上调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论:CD4^+CD25^+Treg细胞在脓毒症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随病情加重,免疫抑制加强。PHVHF可调整脓毒症患者T细胞亚群比例,改善其免疫抑制状态,可作为脓毒症免疫调节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仪(ALA-PDT)对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后6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ALA-PD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咪喹莫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美容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CD3^+、CD4^+、CD4^+/CD8^+水平均出现下降,术后1、2及3个月后开始逐渐上升,观察组术后治疗1、2、3个月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容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创口灼烧疼痛及光敏反应的发生率均不高。结论咪喹莫特联合ALA-PDT治疗基底细胞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促进患者皮肤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