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葱属植物中的螺甾烷、呋甾烷等许多甾体糖苷具有细胞毒活性和抗 HSV-1活性。作者从韭菜 Allium tuberosum 籽中分离出2个新的呋甾烷型寡糖苷(1和2)和1新的孕甾烷型寡糖苷(3),并研究了它们的细胞毒活性。韭菜籽的甲醇提取物用正己烷和80%甲醇分配,80%甲醇部位先后用 Diaion HP-20和 ODS 硅胶柱分离得皂苷提取物,该提取物再用硅胶柱分离和制备 HPLC 分离得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HPLC-ELSD测定不同炒制程度的蒺藜中蒺藜呋甾皂苷B和蒺藜皂苷K含量,结果发现蒺藜呋甾皂苷B和蒺藜皂苷K的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个皂苷均在火候最佳时含量最高。通过蒺藜总皂苷提取物的模拟炮制发现,在炮制时间一定时,随着炮制温度由180℃升高至240℃蒺藜呋甾皂苷B和蒺藜皂苷K的含量逐渐减少。在一定温度下,随炮制时间的延长蒺藜皂苷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5 min时含量最高;而蒺藜呋甾皂苷B含量仅在180℃时,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10 min时含量最高;在200,220,240℃时,随着炮制时间的增加,蒺藜呋甾皂苷B含量逐渐降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定性分析tribuluside A,蒺藜呋甾皂苷B和蒺藜皂苷K 3种蒺藜皂苷单体的模拟炮制产物,证实含有C-22-OH的tribuluside A和蒺藜皂苷I在蒺藜炮制中发生脱羟基反应分别转化生成含有C-20-C-22位双键的蒺藜呋甾皂苷B和蒺藜皂苷K,从而使两者含量升高;蒺藜呋甾皂苷B和蒺藜皂苷K的C-3和C-26位含有糖链,在蒺藜炮制中发生脱糖反应生成单糖链皂苷和短糖链皂苷,从而使两者含量降低。该研究为下一步揭示蒺藜的炮制原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薤白中呋甾皂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建立了测定薤白中呋甾皂苷含量的E试剂比色法。方法 :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 HCl乙醇液的发色体系 ,测定波长515nm ,利用均匀设计原理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结果 :标准曲线在0.1975~0.9880mg·ml-1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 97.7%(RSD=3.65% )。结论 :此法可作为评价薤白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5)
目的:建立测定薤白皂苷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浓度的HPLC-MS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对薤白皂苷提取物中暴露量最高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检测,运用稀释比标准曲线法获取其相对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及相对组织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与组织中薤白皂苷的标准曲线在0.001~1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加样回收率为86.97%~116.25%。大鼠给予薤白皂苷提取物灌胃后,药时曲线呈双峰,达峰时间为30 min,半衰期约20 h,其在肝肾含量较其他组织为高,脑及肺组织中未检测到该药物原型。结论:所建立的HPLC-MS方法简单、专属性强,可用于大鼠血浆及组织中薤白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蒺藜呋甾皂苷、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蒺藜呋甾皂苷、总黄酮含量及其转移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树脂富集纯化蒺藜呋甾皂苷和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纯化最优工艺条件:上样量为0.4g/mL,树脂径高比为1∶8,4BV水以2mL/min流速洗脱,分别用5BV50%乙醇、2BV/h 70%乙醇洗脱.D101树脂纯化后蒺藜呋甾皂苷纯度由22.59%提高到53.54%,增加了1.37倍;总黄酮的纯度由12.46%提高到32.11%,增加了1.58倍.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蒺藜呋甾皂苷和总黄酮的纯化.  相似文献   

6.
胡芦巴总皂苷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中药提取物胡芦巴总皂苷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及硅胶色谱分离。通过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纯化2个呋甾烷型的甾体皂苷。分别为甲基原薯蓣皂苷(methyl-protodioscin)和甲基原翠雀皂苷(methyl-protodeltonin)。结论:methyl-protodioscin和methyl-protodeltonin均首次从胡芦巴属植物胡芦巴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表征并快速在线鉴定麦冬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结合呋甾皂苷在反向色谱上的保留规律,鉴别同分异构体。方法:运用2种反相色谱柱(ACQUITY UPLC HSS T3和Agela Venusil XBP C18-2),在2种溶剂系统(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丙酮-水)和3个洗脱条件下对系列呋甾皂苷的色谱保留规律进行总结。利用UPLC-Q-TOF-MSE对麦冬成分进行分析,获得质谱数据。结果:3种色谱条件下呋甾皂苷的相对保留时间一致,呈现如下保留规律:甾体皂苷中糖链结构相同,苷元上羟基的数目越多保留时间越短;仅羟基位置不同时,保留时间为1位羟基17位羟基14位羟基;仅C-26位糖链糖基连接位置不同时,葡萄糖-(1→6)-葡萄糖葡萄糖-(1→2)-葡萄糖;从麦冬表征的图谱中共鉴定了21个色谱峰,其中14个呋甾皂苷,7个为螺甾皂苷。结论:色谱保留时间能为呋甾皂苷同分异构体的液质联用在线鉴定提供有益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知母甾体总皂苷提取物中知母皂苷BⅡ的TLC鉴别及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TLC法:展开剂:正丁醇-冰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显色剂:香草醛硫酸试液,105℃加热至斑点清晰。HPLC-ELSD法:采用Agilent HC-C18(5μm,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漂移管温度40℃,载气压力3.5 bar。结果知母皂苷BII成分的TLC分离效果较好;HPLC法测得知母皂苷BII进样量在0.506~10.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为97.44%,RSD为1.6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知母甾体总皂苷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HPLC-ELSD测定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皂苷Ⅰ,Ⅱ及乙酰黄芪皂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以HPLC-ELSD法测定黄芪提取物中黄芪皂苷Ⅰ,Ⅱ,乙酰黄芪皂苷Ⅰ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elc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漂移管温度80℃,气体(空气)压力为50 psi。结果:黄芪皂苷Ⅰ,Ⅱ,乙酰黄芪皂苷Ⅰ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6%,99.34%,100.43%,RSD分别为2.76%,2.28%,2.55%,含量分别为4.01%,1.70%,3.67%。结论: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分离效果好,可作为黄芪提取物中皂苷类成分定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UPLC-MS/MS方法研究知母中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质谱裂解规律。方法:采用Waters UPLC HSS T3(2.1 mm×150 mm,1.8μm)色谱柱及HSS T3(2.1 mm×5 mm,1.8μm)预柱。流动相:A相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B相乙腈溶液,二者均含有0.1%甲酸。4000-Qtrap检测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集[M+NH_4]~+数据。结果:总结了5个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标准品在正离子模式下的特征碎片离子及其质谱裂解规律。结论:阐明知母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的质谱裂解规律将有助于对知母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有效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及总皂苷的含量,并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定性分析其甾体皂苷有效成分的差异。结果: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及总皂苷含量差异较小,重楼皂苷Ⅱ、Ⅵ、Ⅶ含量差异较大;重楼皂苷Ⅰ、重楼皂苷Ⅲ(薯蓣皂苷)、重楼皂苷Ⅴ、重楼皂苷Ⅶ是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甾体皂苷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Ⅱ、重楼皂苷H、重楼皂苷Ⅵ、纤细薯蓣皂苷差异较大;根据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正离子模式下液质数据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可将其分为四类。结论:不同种植基地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及总皂苷的含量、甾体皂苷有效成分及化学成分种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蒺藜总皂苷、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氯化钴作为对照品检测蒺藜中总皂苷;芦丁作为对照品检测蒺藜中总黄酮。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10倍水提取3次,每次1.5h。蒺藜中呋甾皂苷含量为1.7%,蒺藜总黄酮含量0.44%。结论该工艺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提取物体外溶血作用强弱,探讨不同结构类型重楼皂苷的溶血作用特点。方法:采用75%乙醇对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根茎进行提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各类物质进行富集,采用快速制备色谱技术对目标组分群进行定向制备,基于对照品对照和在线紫外吸收光谱对总取物、部位和组分进行化学信息表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样品的溶血率。结果:根据质量浓度-溶血率曲线计算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总提物的50%溶血浓度分别为34.97,46.52 mg·L~(-1)。在2.5~10 mg·L~(-1)时,七叶一枝花部位中仅有70%乙醇洗脱部位(PPC-D)显示了较强溶血作用,滇重楼部位中70%乙醇和95%乙醇洗脱部位(PPY-D和PPY-E)均显示溶血作用。5.0,10 mg·L~(-1)时PPC-D的溶血率分别为78.00%和95.68%,PPY-D(PPY-E)的溶血率分别为31.86%和63.29%(15.82%和55.25%)。在2.5~5.0 mg·L~(-1)时,七叶一枝花的组分呋甾皂苷和薯蓣皂苷未显示溶血作用,偏诺皂苷组分在质量浓度为2.5,5.0 mg·L~(-1)的溶血率分别为5.89%和90.33%;滇重楼的呋甾皂苷组分同样未显示溶血作用,偏诺皂苷(薯蓣皂苷)组分在质量浓度为2.5,5.0 mg·L~(-1)的溶血率分别为0.51%和57.75%(4.29%和49.39%)。结论:七叶一枝花和滇重楼均具有溶血作用,其中七叶一枝花强于滇重楼;七叶一枝花溶血成分群主要为偏诺皂苷类,滇重楼溶血成分群为偏诺皂苷和薯蓣皂苷;两者呋甾皂苷均无溶血作用;总提物溶血作用强弱主要由其中所含偏诺皂苷和薯蓣皂苷类成分的绝对含量和相对比例来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基于茎痕判定的不同生长年限重楼药材中甾体皂苷含量。方法:基于茎痕数目判定重楼药材的生长年限;采用HPLC测定不同样品中重楼皂苷Ⅶ,重楼皂苷Ⅵ,重楼皂苷Ⅴ,重楼皂苷Ⅱ和重楼皂苷Ⅰ的含量。结果:不同批次重楼药材被区分为生长年限3~7年,3~8年和3~9年的样品。所有检测样品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重楼药材项下重楼皂苷Ⅶ,Ⅵ,Ⅱ和Ⅰ的总量不低于0.6%的要求;在检测的5个指标成分中,以偏诺皂苷类重楼皂苷Ⅶ为主。不同年限样品甾体皂苷的含量总体上呈现随年限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茎痕可以作为典型外观特征纳入重楼药材传统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蒺藜呋甾皂苷对犬冠状动脉结扎致急性心肌缺血的心肌心外膜电位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心肌组织结构的改变.方法 采用结扎犬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测给予蒺藜呋甾皂苷后心肌24点心外膜电位以及心肌病理的改变情况.结果 蒺藜呋甾皂苷6,12mg·kg-1可明显减少心肌缺血的范围,改善心肌缺血的程度;病理切片显示蒺藜呋甾皂苷3,6,12mg·kg-1三个剂量组犬心肌变性、坏死程度较模型组有改善,其中以6,12 mg·kg-1两个剂量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轻,组织细胞结构基本完整.结论 蒺藜呋甾皂苷对犬冠脉结扎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知母主根和须根中螺甾皂苷类(知母皂苷AⅠ,知母皂苷AⅡ,知母皂苷AⅢ,知母皂苷Ⅲ,菝葜皂苷元),呋甾皂苷(新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知母皂苷Ⅰa,知母皂苷Ⅰ,知母皂苷C,知母皂苷E),黄酮(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双苯吡酮(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氢醌糖苷(β-熊果苷)5类共18种成分的方法,从而分析不同来源知母主根和须根差异性,为知母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取样品0.25 g用稀乙醇25 mL回流提取30 min,色谱分离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BEH HILIC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ESI-),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检测,利用外标法计算知母样品中所测成分的含量,通过SMICA14.1软件对知母主根和须根样品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所测成分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加样回收率在95.22%~101.42%,RSD均4%。实验结果表明,以18种成分为主成分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知母主根与须根有较大差异。结论:该研究为知母须根资源再利用和知母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谢辉  陆兔林  毛春芹 《中成药》2004,26(9):i001-i003
薤白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功效.临床常用于胸痹、心痛彻背等.薤白中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甾体皂苷等成分,都能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1],而腺苷是薤白含氮化合物中抑制血小板活性最强的化学成分[2].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腺苷含量为指标,优选薤白醇提工艺,为薤白的生产和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的积累。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根茎,茎,叶中主要活性成分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建立HPLC图谱,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HPLC图谱分析探讨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甾体皂苷活性成分积累的差异。结果: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含量及其总含量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性差异,根茎中只有一个居群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0.60%的限量标准;根茎中重楼皂苷主要以Ⅰ、Ⅶ的形式存在,茎中只检测到重楼皂苷Ⅶ,叶中皂苷活性成分分布不规律;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HPLC色谱图相似度均较高。结论: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根茎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总含量除一个居群外均达到国家限量标准,且不同居群多茎滇重楼不同部位中甾体皂苷活性成分差异较小。该研究为多茎滇重楼是否能够替代滇重楼入药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定瓜蒌薤白颗粒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的薤白皂苷B含量。 结果: 薤白皂苷B的回归方程Y=1.446 3X+4.916 5,相关系数r=0.999 6,线性范围为1.095~17.52 μg。平均回收率97.85%,RSD 1.86%。 结论: 薤白皂苷B的测定方法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呋甾皂苷的生物转化产物。方法:利用米曲霉对原薯蓣皂苷(化合物1)进行转化,转化产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C18反相硅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FAB-MS,^1H NMR,^13C NMR)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得到了5个转化产物,包括3个呋甾皂苷和2个螺甾皂苷。结论:米曲霉可以在保留原薯蓣皂苷的26-位葡萄糖的情况下水解3,位末端1→2鼠李糖生成次生呋甾皂苷(化合物4)。米曲霉也可以去掉原薯蓣皂苷的22-位羟基生成20(22)双键的呋甾皂苷产物(化合物3和5),并且继续水解2昏位葡萄糖生成相应的螺甾皂苷(化合物2和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