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中采用蒙大拿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和流量历时曲线法,分析了第二松花江河道下游最小生态流量;分析了哈达山水利枢纽建库后各月泄流量,能够满足下游生态环境用水量要求;预测了未来降雨减少和上游用水增加,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水电站年发电量最大为优化目标,以满足由逐月频率法计算的水库下游适宜生态流量下限为约束条件,构建皂市水库生态友好型优化调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选取典型年,采用动态规划法进行皂市水库常规调度与优化调度的发电效益对比以及优化调度与生态优化调度的发电效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平均而言,皂市水库优化调度比常规调度年发电量可增加1.8%,基于保障下游河段生态径流过程的皂市水库生态优化调度比优化调度年发电量减少0.95%。  相似文献   

3.
水库工程蓄水期及运行期明显改变下游河段水文情势,影响下游水生生态环境。该文以拟开工建设的福建省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为例,结合水库运行调度方式分析生态流量保障性,提出工程蓄水期和运行期生态调度方案及泄放措施,以减轻工程建设运行对下游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供类似水库工程生态调度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荣地水电站增机扩容前后电站下游河道流量和生态用水需求,用Tennan等4种算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下泄生态环境流量,提出了新的水量调度原则,以改善或减小工程建设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有效提高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供水保证程度,2020年底韩江潮州段进入首批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对韩江水生态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生态优先进行兴利调度,以潮安站为生态控制断面,分析探讨了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对保障河道生态流量的作用以及水生态安全的约束条件、潜在风险和压力,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枯水期水量调度是保障河道生态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以乌溪江流域湖南镇—黄坛口梯级水库兴利调度为例,采用变异范围法,分别从月平均流量、年极端流量、年极值流量发生时间、高低流量频率及延时、日流量改变值及逆转次数5组水文指标,研究以兴利为主要目标的水库调度方案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结果表明:变异范围法能够将水文数据转换为具有生态意义的水文指标系列,进而可以用来评价水体的生态环境变化;以兴利为主要目标的水库调度方案,会对下游河道径流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阿斯旺水利枢纽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埃及尼罗河上阿斯旺水利枢纽的基本情况,归纳了上游水库淤积,下游河道冲刷过程,分析了该枢纽的综合效益及对水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夹岩水利枢纽工程,采用Tennant法、实测最小流量法、90%保证率法、生态水力学法和生境模拟法进行河道生态需水计算,同时结合下游九洞天风景名胜区景观需水与河道环境用水,提出了水库最小下泄流量与鱼类产卵期人造洪峰流量控制指标,并从下泄流量监控、生态调度及下游鱼类监测3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Qp法和Tennant法对鄂尔多斯市七一水库下游生态需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确定水库下泄生态流量,保证下游河道一定的生态环境用水,对于保护水库下游河道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龙丽 《陕西水利》2012,(5):119-122
近年来,随着北洛河上中游石油开采和城镇化的发展,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矛盾十分突出,下游河道生态基流不能保障,断流现象时有发生。本文提出了实施北洛河生态水量调度,并结合流域已有站点的实际分布,分析选取了生态水量调度控制断面,综合考虑各断面生态环境低限流量及污染物控制所需流量,经计算分析,提出了生态控制断面的控制流量,为洛河水量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流水电开发在缓解水资源和电能短缺问题的同时,对库区及其下游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1)工程施工恶化周边生态环境;(2)水库蓄水导致库区生态变迁;(3)引水式电站改变坝下缺水段生境特征;(4)河流水沙变化破坏下游河道及河口区的水-盐、水-沙平衡.针对水电开发所带来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应对措施,以弱化其负面影响.这些措施包括:(1)进行流域开发规划,重视水电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优化工程设计,预防或减少水土流失;(3)加强工程环境监理,明确环境管理职责;(4)加强水电建设项目的生态化;(5)优化水库运行管理,减轻生态冲击.  相似文献   

12.
苏只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苏只水电站工程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和电站建设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建立鱼种人工孵育场、长期监测生态环境、弃渣场建设以及生态补偿方案等措施。分析表明,苏只水电站建设在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3.
小湾水电站装机容量420万kW,水库总库容151.3亿m3,可进行多年调节,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梯级开发的关键性工程。虽然有巨大的库容,但淹没损失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可行性阶段统计,水库淹没耕地3712hm2,占涉及县总耕地面积的1.14%,迁移农业人口3.23万人,占涉及县总农业人口的1.58%。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补偿投资只占工程建设静态投资的10.7%。水库的建设不会对当地农业生产产生大的影响,移民难度不大;水库的投资不会对工程建设起制约作用。由于水库补偿资金的注入,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移民的生活改善,将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水库报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水库报废拆坝影响划分为三个层次:以水沙过程为初始影响,视社会和经济影响为最终效应,两者之间为次生影响,并揭示了拆坝影响的综合性、矛盾性、时空延续性及不确定性等特点。从物理、化学、生态三方面明晰了拆坝生态环境影响:物理影响体现对水文、泥沙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拆坝可完全逆转建坝带来的水文影响,淤积的泥沙将重新运移,通过溯源侵蚀使大坝上下游河段逐渐达到相对稳定的坡降;化学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生态影响即可能使水生生物的生境质量得以改善,也可能由于水质退化、物种入侵对水生生境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拆坝生态修复对策和措施:应通过重新引入乡土植物群落、控制外来物种及顺应植被演替规律修复库区及下游河道濒水植被;清除或降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重建河流近岸水文、地貌环境,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通过生态环境监测,应适时对修复措施进行调整。研究所得成果为报废水库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水库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库数量众多,水库在发挥防洪、灌溉等社会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河流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充分保障下游河道的生态流量,选取北江流域内的茂墩水库为例,采用Tennant法计算生态流量,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等法律明确了茂墩水库各功能之间的优先保障次序,采用改进的水库综合调度方案编制了茂墩水库的调度图。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可以在保障生态流量的基础上,准确地完成供水与灌溉综合调度图的编制,同时改进的方法避免了采用相对较丰来水条件库水位的下包线来调度枯水时段的不足;在计算中剔除了加大供水时段,确定的需水量更加合理;此外,还可防止限制供水线与防破坏线交叉,避免了由此造成调度图不准确的问题。研究结果提高了时历法编制综合调度方案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水库生态调度是一种有效的生态补偿手段,通过合理的水库调度方式,可以弥补或减缓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综合考虑开县消落带的生态需求和现行三峡水库的调度运行特点,应用验证后的生态动力学模型,模拟出小江调节坝调度方案。提出适用于小江调度方案优化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不同调度方案下调节坝上下游水位、流速和水质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调度方案进行评估分析,确定调节坝的最优调度方案。研究证明,通过对调节坝的合理调度来改变下游河流水动力条件,可以抑制藻类大量繁殖生长以及改变河流营养盐分布。为以生态调度控藻为目的制定合理的小江生态调度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上游梯级水库运行的生态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少明  尚文绣  王煜  鲁俊  郑小康 《水利学报》2018,49(10):1187-1198
为科学揭示梯级水库群运行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基于黄河上游实测水沙序列,采用IHA(Indicators of Hydrologic Alteration)指标体系,对比分析了不同工程运行时期黄河上游水文情势变化,运用多系列贡献率分割法,量化了不同影响因子对水文情势变化的贡献率。通过输沙率法结合断面淤积形态分析揭示了黄河上游河道冲淤演变。结果表明,黄河上游水库运行对河流径流及河道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影响了河流生态。水库运行后非汛期月均流量上升、汛期月均流量下降、高流量事件发生频率与流量减少,径流趋于平缓,且宁蒙河段泥沙淤积、断面形态趋于宽浅。分析表明水库运行是造成黄河上游兰州水文情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石嘴山、头道拐水文情势变化的重要原因,高流量事件的减少加剧了河道淤积,使河流生态朝不利方向演化,为维护黄河上游生态健康有必要实施生态调度,提高涨水期和洪水期下泄流量并制造高流量事件。研究为评估梯级水库运行的生态影响、指导梯级水库生态调度提供方向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河口村水库工程位于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工程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水库下泄低温水将使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工程建设可能影响两岸猴群的基因交流等,可采取分层取水、建设猕猴生态通道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三峡梯级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准则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梯级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准则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水文情势条件下,长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目标之间以及多种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相互协调原则,提出了三峡梯级水电工程生态调度准则研究框架。包括:针对生态环境的刚性需求——最小环境流量的常规生态调度准则;针对生态环境的柔性需求——特定生物的繁殖期需求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的脆弱期需求的相机生态调度准则。研究结论将为三峡梯级水电工程生态调度运行准则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梯级枢纽生态补偿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家湾水电站是习水河流域梯级近期开发的几个水电站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发电。电站装机90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3 775万kW·h。杨家湾水电站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好,水库成库条件较好,拟定坝址建坝条件优越,电站场址场地稳定性较好。工程区不存在大的不良地质问题,区域稳定性好。工程地理位置优越,距负荷中心近,对外交通和场内交通方便,施工所需的天然建材储量丰富。杨家湾水电站水库淹没损失小,工程占地及影响人口少,移民安置问题容易解决。工程的建设不会带来大的水土流失量,不会恶化流域生态环境。工程的兴建,可加快工程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解决供电不足的矛盾,促进当地资源开发。文章阐述了杨家湾水电站工程挡水大坝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