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塔式起重机塔身腹杆布置方式不同,影响塔机起重能力,但是对塔身的疲劳寿命的影响不是很明确。本文结合ANSYS软件建立了不同腹杆布置方式的塔身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危险部位的应力;同时通过A DA M S运动学仿真获得塔机典型工况载荷谱;采用标准试样的S-N曲线,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最终运用M i n e r理论对塔身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通过寿命评估可知塔身疲劳寿命中N字型腹杆布置寿命最短,X字型腹杆布置寿命最长,同时通过其他典型工况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曲振波  王积永  徐晓东 《工程机械》2009,40(9):40-42,48
利用组合压杆稳定性知识分析腹杆布置形式对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在等稳定性条件下,给出塔式起重机常见塔身腹杆布置形式的用料情况,在等刚度条件下对两种典型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并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两种结构的应力、变形及用料情况。对塔式起重机设计和塔身结构改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ANSYS软件建立了塔机塔身不同腹杆布置方式的塔身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危险部位的应力;同时通过ADAMS运动学仿真获得塔机典型工况载荷谱;采用标准试样的S-N曲线,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最终运用Miner理论对塔身进行疲劳寿命计算。通过寿命评估可知塔身N字型腹杆疲劳寿命最短,X字型腹杆疲劳寿命最长,同时通过其他典型工况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塔式起重机塔身腹杆布置方式对塔机整体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解析法分别比较两种塔身在相同的截面形式下,仅腹杆的布置方式不同时其对侧向位移及扭转刚度的影响,并将结果与通用有限元软件SAP84分析结果相比较,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找出在相同的用钢量情况下,最佳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等对塔身进行了设计、计算及校核,考虑在工作工况下塔身主肢、斜腹杆、水平腹杆的内力、稳定性、强度等是否满足要求.对新型塔身标准节连接方式--插板销轴联接方式作了详细的分析,并比较其与传统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塔式起重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的机械.塔身一般有许多标准节组成,每一标准节具有相同的拓扑形状、几何尺寸和截面类型.本文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塔式起重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对塔身标准节结构考虑扭转效应进行静力分析,并在三种荷载工况下获得了塔身标准节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比较计算结果得出塔式起重机的腹杆主要在塔身回转工作承受扭转时发挥作用,而静止工作状态受力很小;立柱在三种荷载工况下的应力变化不大,说明扭转效应对立柱的影响很小,从而得出塔式起重机的立柱和腹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格构式塔身侧向位移的高效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高效、高精度的格构工塔身侧向位移的便捷算法,通过对目前常用的6种塔身腹杆布置形式的实例验证,得到与通用有限元算法完全吻合的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在自升式塔机塔身标准节中,其顶升面采用K形腹杆系的在国内愈来愈多。它特别适用于大吨米数和大顶升重量的塔机。但由于结构较复杂,大多数杆件是变截面形式的,因此还没有适用于工程实际的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本文就K形腹杆、下端水平腹杆及主肢杆的稳定性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较完整的一套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结合标准节失稳试验及理论分析,从有限元及结构力学两方面定量分析了有无横腹杆对标准节失稳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长细比格构式构件的稳定性取决于单肢失稳的临界力,而不是整体失稳;无横腹杆标准节稳定性为有横腹杆标准节稳定性的44.6%,横幅杆很大程度提高标准节的稳定性。本文为塔身结构设计及稳定性验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精细化风荷载作用下输电塔的动力响应特性,采用高频天平测力试验获得横担和塔身及其主要杆件的体型系数,采用节点集中加载和均布加载两种风荷载作用模式,计算了高压输电塔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风致动力响应以及风振系数,并与规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相比试验结果,规范建议的体型系数偏低,由此得到的结构位移、加速度和杆件内力响应均偏小,但按规范方法得到的风振系数偏大;与节点集中加载方式相比,均布加载模式下塔身的总体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基本不变,横担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略有增加;横担主杆、腹杆和塔身斜撑的截面最大应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增加,而塔身主杆的截面最大正应力变化不显著。风荷载加载模式对横担的内力响应影响较大,但对塔身主杆的内力和整塔的风振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塔式起重机的塔身及臂架的结构,已有不少采用了无缝钢管。它虽然在材料性能方面具备了不少的优点,但是在加工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腹杆与主弦杆交接处的端面形状为一相贯曲面,特别是斜腹杆的端面形状更为复杂,用一般的机床设备是难以解决的。目前大部分生产厂家对腹杆的加工工艺流程一般为:样板划线→气割落料→手工磨管→装焊。采用此工艺流程加工的腹杆主要有以下缺点:1.腹杆长度、焊缝间隙均难以控制,因此导致构件焊接质量差、变形大、刚度差,保证不  相似文献   

12.
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是塔机三大结构件之一,工作条件恶劣,荷载情况复杂,结构重量约占整机重量的1/4~1/5。传统的设计方法,一般是根据经验选定塔身的截面尺寸、主弦杆和腹杆的截面面积以及节距等参数,然后进行校核。这样设计的塔身,结构自重偏大,材料的利用率低,成本高,经济效益不好。利用复形法,根据规范GB3811 —83的要求,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塔机塔  相似文献   

13.
黄晓峰 《建筑机械化》2006,27(12):69-70
某大型塔机在我公司承担的广安电厂3#机及6#机安装施工中作为锅炉主吊使用。施工期间,部分塔机标准节接头材质不合格,需要对这部分接头进行更换。塔身标准节构造为4×L形合金钢管桁架结构,主截面4.2m×4.2m,每个L形单元中弦杆腹杆采用焊接形式,各单元间及端面腹杆采用销轴连接,塔身各节之间采用“哈夫式”轴瓦连接。标准节及附着节腹杆材质均为Q345B,尺寸分别为?299×25,?299×29,接头与连接板材质也为Q345B。用2节已经组合好的标准节作为工装胎具,将要更换接头的标准节吊装在工装胎具之间,整体调整好3节标准节的水平度、直线度及垂直度,…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山东省建筑施工重大责任事故通报(一)1996年4月18日庆云县建筑工程公司在该县一中宿舍楼工地施工,吊装塔吊后臂时,后臂索具挂在齿盘某一部位,卷扬机持续下落运转,所挂部位突然滑脱,造成回转体上方吊环断裂,后臂掉落,砸弯锥体塔身腹杆,塔身失去...  相似文献   

15.
我厂生产的QTZ60型内爬塔式起重机,其塔身、塔帽、起重臂等钢结构件均采用无缝钢管焊接。由于我们所用的规格较多,且腹杆与主弦杆交接处的端面形状都为相贯曲面,见图1,这就给加工腹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采用车床配合夹具单刀铣削的加工方法,加工出无缝钢管相贯曲面。保证了加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使塔机几何尺寸及整体美观都得到了保证。加工腹杆相贯曲面所用夹具见图1。具体加工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杆组法对QTK16型快架塔塔身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首先对塔身连杆机构进行结构分析,将机构分解成原动件组和基本杆组,然后提出了对快架塔塔身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流程.运用ADAMS软件对塔身折叠运动过程作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塔身主要结构件在运动起始和结束阶段速度波动较大,其余阶段速度运动平稳.塔身研究结论对同类型快架塔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塔式起重机附着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塔机在不同附着方案下顶端附着点处的转动刚度系数进行比较,得出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外伸段长度的影响。对于高层附着的塔机,在满足塔身顶部转动刚度和塔身稳定性的条件下,给出几种合理的附着杆移除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带行走门架的塔式起重机塔身刚性和抗风能力,塔身和门架之间设置支撑杆结构即八杆结构。本文介绍了塔式起重机八杆结构的构造特点和设计方法,介绍八杆接头节点连接方式,阐明其拆分方式及其制造工艺流程,说明带八杆门架的塔式起重机构造新颖,刚度控制更好。  相似文献   

19.
金振鹏 《山西建筑》2014,(33):27-27
介绍了钢管塔架米式腹杆体系的产生,对钢塔米式腹杆用钢量少、结构架简洁、稳固、高空作业方便、安全等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不宜采用该腹杆体系的一些建筑情况,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这是发生在20多年前的一起安全事故,现在回忆起来,仍然惊心动魄。人字扒杆竟在落地前一瞬间断裂,刚好打在起重指挥长身上,指挥长当场死亡,现场一片混乱。一、起重方案如图1所示,用木制人字扒杆整体放倒井架塔吊的塔身主体。人字木扒杆每根长5.5m,节点高5m,井架塔身长15m。该施工方法已经多次使用,均安全无恙。二、本次操作情况人字扒杆立好、准备工作就绪后,先调整井架塔身原有的四周钢丝缆风绳,使后面的松弛,前面的收紧,让井架塔身平稳地向前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