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入了船体动力学等相关模型,设计实现了破障艇作业可视化仿真系统,并对不同条件下破障过程进行了可视化仿真.优化创建了不同浪谱的动态LOD海面,通过粒子系统实现了首尾浪迹、爆炸水柱等特殊效果.建立了破障艇作业效能模糊综合评判的指标体系,给出了效能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并对其仿真实例结果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仿真系统具有可信性.  相似文献   

2.
面向事件活动流的舰艇作战任务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作战过程性因素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将作战任务表示为作用在作战资源上的活动、状态、事件及其关系组成的事件活动流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息熵、面向事件活动流的作战任务效能评估模型,针对评估模型中的权重评价,给出了基于微粒群的权重向量优化算法,从而通过对作战任务的事件活动流模型进行效能评估,实现对作战任务效能的评估。最后给出了作战任务效能评估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装备体系构成复杂等特点,构建了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 DSM)和信息熵的装备体系结构贡献率评估模型。首先,基于“整体、动态、对抗”的思想,建立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的动态—静态DSM评价模型;其次,以单一能力最小为粒度对作战过程进行分解,依据元活动序列对装备体系能力结构进行网络化建模;然后,采用信息熵方法计算装备能力灵敏度。以某航空作战装备体系为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分辨率的海军作战仿真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作战实验室"建设对现代作战仿真技术的主要挑战,指出采用多分辨率建模技术,实现不同分辨率模型的平滑变换,是解决现代舰艇编队作战仿真的有效方法;在解析多分辨率建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舰艇编队作战仿真多分辨率建模的必要性;最后,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给出了舰艇编队作战仿真模型体系,并对模型聚合解聚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战损条件下装备备件供应保障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战场条件下,装备作战保障任务的复杂性、环境的多样性以及战斗损伤的突发性,应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两级备件供应保障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了仿真的基本流程,并用Arena仿真平台实现了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装备战斗损伤时,拆拼维修、维修组数量等因素对装备完好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一些主观等定性因素对现代海上战斗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生命方法开发了基于多Agent的水面舰艇编队对海作战模拟系统.运用一种决策因子结构建立了Agent行为决策模型,采取遗传算法实现了Agent的适应性.结果:分析了决策因子结构对作战结果的影响.结论:人工生命方法为分析定性因素对战斗结果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可以较好地从整体上揭示现代海战作战过程的作战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整体效能的战斗毁伤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典Lanchester平方律揭示战斗的规模效应, 但其战场通视和直瞄假设面临挑战. 基于战斗信息流的符号学分析, 认为现代战场是网络通视与直瞄的, 将基于网络整体效能的随机格斗与Albert 网络"去点"操作结合, 提出统一表示交战行为与协作行为的网络随机格斗模型, 并试验评估体系作战的动态网络效应: (1) Lanchester 平方律是体系作战网络效应的最优特例; (2)网络系统作战效能既与有效兵力生成因素(单元效能和网络拓扑)相关, 也与目标冗余度相关, 且随战斗进程递减; (3)无标度网络比随机网络"有效、鲁棒但脆弱".  相似文献   

8.
在对作战概念及其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作战概念牵引的作战效能仿真评估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了作战概念牵引的作战效能仿真评估指标构建基本思路,而后围绕基于描述的作战任务建模、基于分解的作战活动建模、基于效果的作战效能指标选取等具体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以“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概念牵引的地面突击分队山地要点夺控进攻战斗任务为例进行了作战效能仿真评估指标体系构建,验证了评估指标构建方法的可行性,为下一步作战效能评估、分析和优化研究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9.
考虑战场环境和战时装备维修保障评估合成部队多阶段作战任务成功概率, 对于辅助合成部队作战任务规划和装备维修保障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合成部队装备和合成部队装备维修保障模式的基础上, 构建了战时合成部队多阶段任务剖面; 通过对合成部队作战过程的分析, 提出了战时合成部队各阶段任务成功要求; 充分考虑合成部队多作战单元任务的协同性、合成部队装备的多样性及其战时随机共因失效(random common cause failure, RCCF)、战场环境下敌方火力打击和阶段任务时间的随机性、换件修理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复杂因素, 利用蒙特卡罗仿真(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原理给出了合成部队多阶段作战任务成功概率评估的详细仿真流程, 并通过算例进行仿真和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用于合成部队多阶段作战任务成功概率评估和战斗阶段持续时间优化, 并为战时合成部队备件携行方案优化奠定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UML的导弹攻防仿真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分布式仿真技术构建导弹攻防仿真系统已成为评估导弹作战效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典型弹道导弹攻防对抗过程,分析了攻防对抗仿真系统构成及功能。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系统用例模型、实体结构模型及行为模型等进行了可视化建模,并采月VC++工具对导弹攻防对抗仿真进行了系统实现.应用实践表明,采用UML进行系统设计,可有效提高导弹攻防对抗等大系统仿真开发的进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柔性制造仿真系统中机器三维可视化建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针对制造系统虚拟仿真动态建模的实际需求,通过对三维可视化仿真建模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柔性制造系统中机器仿真建模的三个层次。即几何建模,运动建模和仿真建模,并重点描述了机器几何模型中节点的层次结构和运动模型的动画实现方法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机器仿真模型在离散事件仿真中的基本处理算法。  相似文献   

12.
虚拟加工环境建模及实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建国  张谞  张友良  刘佳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3):2972-2975,2998
为了有效支持虚拟加工系统的构建,提出可重构、可扩展的层次结构虚拟加工环境模型。它由部件层、设备层和环境层组成。部件模型包括几何模型和物理属性仿真模型,而设备模型和环境模型分别由配置模型和控制模型组成。给出了基于软件工程思想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的各层模型的实现方法和技术。介绍了用这些模型和技术建立的虚拟加工环境实例。  相似文献   

13.
切削加工仿真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切削加工仿真是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该技术对减少制造成本、缩短产品制造周期和提高产品质量意义重大。仿真模型的建立是实现切削加工仿真的关键环节,也是评价仿真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存在的切削加工仿真建模方法主要有三种:解析法、有限元法和分子动力学法。重点介绍了上述建模方法的实现原理和发展现状,并对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加以评述。在此基础上,对切削加工仿真建模技术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幅图象的树木造型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基于图象的造型技术(Image-based modeling)是目前计算机形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的基于几何的造型技术相比,基于图象的造型技术具有造型过程简单直观、真实感强等许多优点。本文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图象处理、图象变形以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象的树木造型方法,。与传统的基本数学或生物学的树木造型方法不同,我们以图象为输入,通过人机交互、充分分析和图象信息,生成形  相似文献   

15.
集成结构建模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构建模为模型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五年来,国外学者已有上百篇有关结构建模的研究论文发表。本文对结构建模框架进行了重构,提出了集成结构建模柜架,它克服了结构建模中基础结构、类属结构和模式结构分离的缺点;它既是理想的内部描述框架又是理想的外部描述框架;它具有明确的模型输入和输出边界以及边界的自解析能力。同时,框架蕴含的函数关系便于建模语言吸收非过程性的数据查询和非过程性函数语言的双重优点,消除了结构建模语言(SML)中的脚标。更重要的是该框架解决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模型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组织知识管理概念建模及其工具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廖开际  奚建清  张永生  陈强  刘发贵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4):1015-1018,1022
知识管理就是组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使得组织管理活动的主体主动地积累知识、方便地获取和使用知识。知识管理建模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将知识管理模型分解为组织战略、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和信息系统四个互补的子模型,利用基于XML的知识管理建模语言KMPL,开发了知识管理模型的可视化设计和完整性管理工具KMMT,很好地实现了对知识管理系统开芯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入分析数学规划建模语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标识数学规划模型的概念,使得数学规划模型的代数形式与其自然语言的模型文档统一在同一框架中.该模型在明确了数学规划模型的层次结构和物理语义的同时,支持不同分量的建模语言,并使不同建模语言对决策用户透明.其中标识数学规划模型的二维形式建立了模型管理与关系数据库管理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任凯  浦金云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6):1077-1081,1103
虚拟指挥训练环境中的受控对象模型是指挥行为模型的表现载体。针对虚拟指挥环境对受控对象属性的要求,根据集合论的有关原理,基于系统功能提出了受控对象的SMOT模型,定义了模型的分类、结构以及运行机理,分析了受控对象SMOT模型的基本特点和信息传递关系。运用SMOT模型构建了舰船损管指挥虚拟训练系统的受控对象模型,讨论了系统的主要虚拟实体的模型结构和基本属性,给出了系统响应指挥行为的过程和主要虚拟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  相似文献   

19.
流程融合有利于优化企业内部流程、促进企业间的有效合作.然而,现有流程融合技术在流程行为不变性保持以及融合过程自动化方面存在不足,而且未见BPMN模型的融合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核的任务依赖关系建模机制,给出了流程的BPMN模型与同步核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实现了相应的原型系统,最终基于同步核的融合实现了BPMN模型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个仿真系统中,概念建模是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针对EATI(实体、行动、任务、交互)和EBI(实体、行为、交互)概念建模框架在社会域概念描述方面的不足,为体现大规模社会民众群体行为的涌现性特征,将实体和行为有机结合起来用主体Agent进行描述,并采用复杂网络的有关研究成果建立Agent之间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突出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用智能环境的思想来简化行为描述的复杂度,提出了大规模社会群体行为建模的Agent、社会关系网络、智能环境(Agent Relation Environment:ARE)概念建模框架,给出了该框架所涉及的一系列概念的定义,并对框架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