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一种光电互补LED路灯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对蓄电池组充放电,实时检测蓄电池容量,并用光电互补方式对负载供电。同时阐述了太阳能LED路灯采用光电互补技术,既能提高可靠性,又能降低成本,是目前解决太阳能LED路灯照明的最佳选择,并根据LED路灯负载计算了蓄电池容量和太阳能电池板容量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2.
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主控模块、太阳能电池板、无线传输模块、灯控模块等组成。本系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对蓄电池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保证了充电电路与负载电路的相对独立,并且对接方便,免去接头漏电的困扰。  相似文献   

3.
基于C51单片机和PT100温度检测技术,设计了一种带有太阳能充电功能的大棚温度自动检测装置。该装置由太阳能电池板、A/D转换器、蓄电池、单片机、温度检测电路等模块组成。通过PT100热电阻桥式测温电路,对大棚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利用单片机控制技术实现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之间的充放电管理;利用八位点阵终端显示实时温度值。通过实验验证装置性能稳定,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资源能源供求不断紧张的局面,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路灯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太阳能路灯以太阳光为能源,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给负载提供电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运行良好,而且具有安全、节能、方便、无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光机电信息》2009,(10):43-44
国内第一块汽车车顶用光伏电池板日前在位于河北保定市的英利集团光伏应用技术研究院研发成功。据介绍,这种名为"车顶用双曲面一体化成型光伏组件"的电池板.具有自主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其主要原理为:光伏电池板接收太阳能发电后储存在汽车蓄电池内,功率为180W,  相似文献   

6.
目前,太阳能能源已广泛应用于通讯,交通,电力等各个方面。其在生活中的利用越来越频繁,那么对作为储存太阳能的重要器件蓄电池的研究也就十分重要了。市场上的许多蓄电池都存在着充放电控制不合理和保护不够充分等问题。本设计研究确定了一种基于STC单片机的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方案,在太阳能对蓄电池的充电方式、控制器的功能要求和电路保护方面做了分析,完成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实现了对蓄电池的科学管理,从而达到更有效的存储太阳能。实践证明,该控制器性能优良,可靠性高,可以时刻监视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状态,实现控制蓄电池最优充放电,既能达到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也能够更好的对太阳能进行存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减小市电电网的压力,设计了太阳能和市电互补供电系统。本系统有两路电源,一路来源于市电,另一路来源于太阳能,两路电源并联向负载供电。同时以STC12C5A60S2单片机为控制单元,应用AD检测蓄电池的电量,可控制系统工作于太阳能单独供电、市电单独供电以及太阳能和市电并联供电三种模式。太阳能电池板可自动跟踪太阳光,利用光敏电阻检测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使太阳能电池板保持与太阳光照射方向垂直。本文网络版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4394.htm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备用发电机组及开关电源等组成,其供电可靠、长期成本低、维护量少,且能耗极低,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在没有市电供应的海岛基站或市电供应十分困难的偏远基站,太阳能供电系统是一种很好的供电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卫方 《电子世界》2014,(15):31+33
为了克服普通路口警示灯的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在夜间和阴雨天为蓄电池充电的问题以及普通蓄电池寿命短的缺点,特研制出一种利用温差发电技术和轴向风力发电技术的新型路口警示灯,该警示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互补来实现警示灯的稳定工作,可分别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两种可再生能源驱动发电机工作,产生的两种电源经整流和稳压后给超级电容电池充电,供LED警示灯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卫星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卫星能源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设计了基于DSP的太阳能电池板姿态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姿态,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完成太阳光的最有效采集,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首先,依据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短路电流与太阳光照强度成正比这一原理,测量出太阳光相对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入射角;然后,利用DSP处理并生成电机控制信号;最后,驱动步进电机转过相应角度,完成姿态控制,从而使电池板达到最大采光率。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显著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采光率,性能稳定,为卫星能源利用率最大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杨艳玲  苏珊 《电子测试》2013,(11):72-75
论文系统设计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放电控制器控制蓄电池充放电、液晶显示电路、铅酸电池、逆变模块、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负载供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小型系统。经性能指标测试,过压、过放、反接、短路等各种电路保护功能完好,能在液晶显示器上实时显示蓄电池的电压和放电电流值,逆变控制电路输出的正弦波交流电波形畸变小,电压、频率稳定。  相似文献   

12.
论文系统设计了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放电控制器控制蓄电池充放电、液晶显示电路、铅酸电池、逆变模块、直流电流逆变为交流电、负载供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小型系统。经性能指标测试,过压、过放、反接、短路等各种电路保护功能完好,能在液晶显示器上实时显示蓄电池的电压和放电电流值,逆变控制电路输出的正弦波交流电波形畸变小,电压、频率稳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业界越来越关注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太阳能进行街道照明.典型太阳能街道照明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器、蓄电池、光源以及灯杆等组成,如图1所示.而在照明光源方面,经历了从白炽灯到荧光灯和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等3个重要阶段,如此前荧光灯和HID均已被用于太阳能街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光伏电站长期运行中发生的太阳能电池板松动或脱落现象以及我国现有技术中光伏电站抗风检测领域的空白,本文采用一种光伏电站抗风性能检测装置,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设置振动传感器,实时检测太阳能电池板的震动系数,并实时测量光伏电站现场的风速和风向,将太阳能电池板震动系数与环境数据结合获得光伏电站的整体抗风性能指数,数据中心通过得到的参数对光伏电站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实时监测,提高光伏电站的安全性,整体提高光伏电站长期运行中的抗风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赵林  王志坤 《电子世界》2014,(4):169-169
设计了一种利用清洁能源并且可以适应人们生活的太阳能三轮电动车。该三轮电动车相对于二轮电动车更稳定,都是以传统的充电方式为电动车提供动力,路途没电的状况经常发生,为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款智能化的三轮太阳能电动车,能使其在有光的地方通过太阳能电池板为电动车的蓄电池充电。  相似文献   

16.
光能新应用     
《中国信息界》2013,(7):82-82
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今我们利用太阳能的领域也逐渐扩大,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灯具、太阳能建筑、太阳能热水器等已在生活中广泛应用。除此之外,它还被应用到很多其他意想不到的地方。瑞士造世界最大太阳能飞机环球飞行不是梦由瑞士公司制造的"阳光动力"号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飞机的机翼上装有约1.2万块太阳能电池板,为4台电动机供电,白天飞行时可将多余的太阳能电力储存到蓄电池中供夜间使用,实现无燃油昼夜飞行。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光能的最高转换率,改变传统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安装对太阳光能利用低下的弊端。本文以光敏电阻构成跟踪器,并利用西门子的S7200系列PLC和MM440设计太阳能单轴自动跟踪系统。该太阳能单轴自动跟踪系统可实现在有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在任意时刻让太阳光直射太阳能电池板,同时解决了风力过大时太阳能电池板的防风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分析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研制了跟踪传感器,设计了系统的信号处理及控制电路,阐述了系统控制的软件实现原理.该装置能使太阳能电池板在晴天始终保持与太阳光垂直,在夜晚、阴天或太阳光辐照度低于工作照度时自动关机,其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对比朝南35o固定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采用了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相同条件下对太阳能的接受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太阳能自动跟踪装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接受率提高了约41.40%.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气象条件和现有风光互补LED路灯的工作状况,详细阐述了双MPPT(最大功率跟踪)风光互补路灯控制器的实验背景,分析说明了控制器在旧蓄电池的激活和维护功能上的创新,并与之前使用的控制器对比说明其在风力发电及太阳能电池板发电的能量获取上的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20.
西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西藏农牧区发展太阳能小屋优化供电产业,是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根据藏式建筑的结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建筑模型.然后对不同类型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合理的选择,选择出适合西藏农牧区的太阳能电池板类型.最后运用ACS算法在太阳能小屋表面对不同类型的电池板进行优化铺设,建立单目标优化模型,在逆变器数目选择最小的前提下,得出太阳能电池板的最佳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