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杨自强 《新闻实践》2008,(10):33-34
城市晚报在数字时代如何创新,这是多媒体大背景下一个关乎晚报生存与发展的大课题。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已经被完全突破了。新媒体对于晚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晚报的创新也应该是全方位,无论是报道的内容、报道的平台还是报道的模式上,都应该有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市晚报如何创新开展相亲类活动,东楚晚报坚守“新主流情怀,老百姓情结”办报宗旨,扎根黄石,着力创新,精耕细作,于今年8月份推出“东楚寻缘·2013七夕之约”相亲会,再次赢得广泛好评。从2009年开始,东楚晚报打造“东楚寻缘”这一品牌相亲活动,宗旨是为都市单身男女打造一个交友、婚恋服务平台,目前连续5年成功举办该活动。这些年的连续实践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3.
杨敏  董佩军 《新闻实践》2008,(12):41-42
开门办报,是晚报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晚报发展的一大优势。今年我们在内涵上发掘创新,在外延上拓展开阔,把开门办报的重点放在互动上。实践证明,这是一项成功之举,它无论是对于宣传报道内容的创新,还是形式手段和组织方式的创新,都有着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创新时效平台,全力打造特色版面 作为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晚报,在早报挤压下,对信息的占有处于劣势.据统计,上午出版的报纸,刊发的信息占每天信息量的70%以上,剩下留给晚报的30%信息也是艰苦时段,基本上是每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上午10点发生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一张报纸,其版面形态可以简单地复制,但记者的作风、新闻的质量、报纸的风格、活动的规模和特色却难以模仿,而恰恰又是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张报纸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来,沈阳晚报文化娱乐报道在创新报道内容,拓展新闻外延,把创新的重点放在与读者的互动上。实践证明,互动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变刻板的新闻报道为活泼的编读交流,使以往沉闷的文娱报道平添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邱国栋 《记者摇篮》2007,(11):10-11
时下,对报业而言,最为流行的词语无外乎就"是严冬"和"拐点"。面对报业市场、乃至整个传媒市场空前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东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辽沈晚报选择的战略是创新。永不固步自封,时刻创新求变,这是辽沈晚报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辽沈晚报人坚定地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更是一个媒体不断前进的核心力量。解放思想、干事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已经成为辽沈晚报的传媒文化。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风格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已经成为辽沈晚报的发展主题。在辽沈晚报的编采工作中,每一天都会有许多小创意,小创意又会激励出无数个新的大创意,进而形成良性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创新,在辽沈晚报铸就了一种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报业传奇。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崛起,媒介传播理念、形式以及关注点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这对于地市级晚报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增强时政新闻的可读性、吸引力,如何善于挖掘新闻的"热点",让更多的读者乐于接受?笔者以颍州晚报为例,浅析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只有在内容上不断贴近读者,在形式上灵活多样,在报道视角上更加平民化,时政新闻报道才能越来越具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时下,对报业而言,最为流行的词语无外乎就"是严冬"和"拐点"。面对报业市场、乃至整个传媒市场空前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东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辽沈晚报选择的战略是创新。永不固步自封,时刻创新求变,这是辽沈晚报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辽沈晚报人坚定地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更是一个媒体不断前进的核心力量。解放思想、干事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已经成为辽沈晚报的传媒文化。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风格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已经成为辽沈晚报的发展主题。在辽沈晚报的编采工作中,每一天都会有许多小创意,小创意又会激励出无数个新的大创意,进而形成良性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创新,在辽沈晚报铸就了一种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报业传奇。  相似文献   

9.
新主流媒体:地市晚报的发展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晚报协会会员单位有152家,其中地市晚报占2/3强。从数量上看,地市晚报在中国晚报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地市晚报经历过发展的阵痛之后,迎来了新的机遇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打造新主流媒体形象,是地市晚报在新世纪的发展取向,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当然,这一概念目前尚无权威、完整的描述,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探讨,通过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0.
晚报的时政报道如何跳出传统时政新闻报道的窠臼,从而更趋于民生化、社会化?今年以来,《彭城晚报》做了一些探索,总结出的经验是织好网、搭好桥、造好型。织好网(线索网、传播网)是结合晚报的特点,创新时政报道理念,织就广泛的时政报道线索网,拓展报道内容的同时打造时政新闻的网络平台,通过报网互动,编读往来,拓展时政报道的增量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今年《金陵晚报》创办已有20周年。20岁的《金陵晚报》有积淀、有智慧、有活力、有勇气,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在6月,注重"让阅读成为享受"的《金陵晚报》再次玩转创意,推出一份微报纸。这份报纸从策划到出街,全程都吸引了学术界、传媒界的热议。此外在营销上《,金陵晚报》成功锁定目标广告客户,取得了形式创新与广告创收的双赢。微报纸是什么?2012年6月6日的《金陵晚报》,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当天,一大一小两叠报纸呈现在读者面前。大报纸为普通新闻版面。充满设计感的微报纸凭借仅为正常  相似文献   

12.
郑锋 《中国地市报人》2012,(12):101-102
新闻摄影由于它的直观性,在新闻传播中更加具有公信力。读者对平面媒体的视觉诉求越来越高,不仅诉诸于理性,更加诉诸于感性。因此,体现摄影记者具有的创新意识,在版面中具有更加独特的价值。广东《湛江晚报》扩版开始,除了日常新闻摄影报道外,加大图片专版力度,打造晚报摄影专版这一品牌,从而突出专题摄影在版面中的位置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晚报和日报在新闻报道上应该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前有些晚报的新闻报道,题材大而全,面上的东西多,概括性的语言加上一大堆统计数字,像个小日报。尤其是一版上的文章,更爱犯这个毛病。本市爱国卫生运动取得多少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多少成绩,架子摆得很大,内容空泛。读者对这样的新闻往往只扫一眼标题,而在有些编辑的意识中,似乎没有这样的文章就撑不起一张报纸。而恰恰是这样的文章多了,晚报便失去了其生动活泼的特色。早在三十年前邓拓同志便讲过:“晚报既然是一份小型报纸,我们就要从这个特点出发,在‘小’上作文章。”“晚报的新闻就不要求大而全。”“总结性的  相似文献   

14.
时下,对报业而言,最为流行的词语无外乎就"是严冬"和"拐点"。面对报业市场、乃至整个传媒市场空前激烈的竞争态势,作为东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辽沈晚报选择的战略是创新。永不固步自封,时刻创新求变,这是辽沈晚报得以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辽沈晚报人坚定地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更是一个媒体不断前进的核心力量。解放思想、干事创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已经成为辽沈晚报的传媒文化。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风格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等,已经成为辽沈晚报的发展主题。在辽沈晚报的编采工作中,每一天都会有许多小创意,小创意又会激励出无数个新的大创意,进而形成良性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创新,在辽沈晚报铸就了一种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报业传奇。  相似文献   

15.
晚报副刊的转型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华 《传媒观察》2004,(4):48-50
晚报的各类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内容。随着各地晚报的厚度在不断增加,各类新闻的内容和份量也大大增加。业内人士有言:报纸要用新闻“招客”,用副刊“留客”,可谓一语中的。新形势下,怎样“转轨变型”办好地市晚报副刊,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10年。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日报,在经过了10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我们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晚报人面前不容回避的命题。《扬州晚报》创刊于1996年1月1日,10年来,发行量从最初的几千份发展到近10万份,广告到账额2005年达到5600万元,目前在扬州的报业市场上独占鳌头。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扬州距南京只有100公里,扬州成熟的报业市场早已成为外来媒体尤其…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全国晚报一版版式设计大赛于今年1月17日在北京排出座次,新民晚报、今晚报以其独具特色的版面荣获一等奖,羊城晚报等5家晚报获二等奖,郑州晚报等10家晚报获三等奖,重庆晚报等10家晚报获鼓励奖,海口晚报等10家晚报获提名奖。 目前我国有各类晚报128家,大多是近几年创办的。各晚报在努力改进报道,加强时效的同时,在版面设计上大胆创新,追求晚报风格,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晚报创新:上海经验与市场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阳 《传媒》2006,(5):29-30
传统晚报如何创新,是近年中国报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上海晚报市场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以近年上海《新民晚报》与《新闻晚报》的连续改版为例,分析晚报如何在早报市场扩张压力下积极应对,并对这一市场的未来创新方向作一预测.  相似文献   

19.
晚报版面的经营特点——新·杂·广任何一个版面,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综合体。晚报版面的潜力在哪里?我们首先从两个比较分析来看它内容上的经营特点。(一) 晚报区别于日报——让日报截稿后至晚报截稿前的新闻成为版面重点。晚报、日报都是传播新闻的报纸。在日报也出现大量社会新闻的情况下,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2006年7月1日是《长沙晚报》创刊50周年的喜庆日子。由中国晚报协会、长沙市委、长沙市政府主办,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承办的中国晚报创新与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国记协、中国晚协领导和来自全国晚报界的精英汇聚一堂,共商晚报创新与发展大计。中国记协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