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多级并行干扰对消算法一部分干扰对消算法(P—PIC),该算法在不增加算法复杂度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提高算法性能。从干扰消除器输入的判决变量入手,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对性能的改进,并给出了计算机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多级并行干扰对消算法-部分干扰对消算法(P-PIC),该算法在不增加算法复 杂度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提高算法性能。从干扰消除器输入的判决变量入手,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算法对性能 的改进,并给出了计算机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传统的正交化算法在干噪比较低中,干扰对消效果佳的原因。将特征子空间分解技术与正交化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修正的正交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极大地改善了低干噪比的干扰对消性能。  相似文献   

4.
变步长自适应算法在雷达旁瓣对消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达旁瓣对消系统的具体结构是由该系统所采用的性能量度准则及其所对应算法决定的,雷达旁瓣对消技术是提高雷达电子战能力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提高雷达旁瓣对消中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稳态性能,针对目前变步长自适应滤波算法中存在的收敛速度慢、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步长改进型S函数的LMS算法,仿真表明:采用该算法的旁瓣对消系统可快速有效地抑制干扰,有效提高旁瓣对消系统的实时性和稳态性能;并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需要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数据表明:当存在接收机内部噪声和两点相干干扰源时,采用双相干干扰对消系统好于单个相干干扰对消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雷达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对雷达干扰对消系统及其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利用类Sigmoid函数去调节步长,减少了运算量,并在类Sigmoid函数中利用误差信号的自相关值调整步长,从而解决了算法较快的收敛速度与较小的稳态误差之间的矛盾,并且降低了算法对输入噪声的敏感性。将该算法应用到自适应干扰对消系统中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计算机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了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伪随机码连续波(PRC—CW)雷达性能,讨论了近距离目标干扰抑制方法。在分析了PRC—CW雷达近距离目标干扰信号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最小均方(LMS)算法的自适应对消技术;通过仿真分析合理选择了LMS自适应滤波器的参数,并采用11公司的TMS320C5402定,量DSP芯片实现了自适应对消器。试验结果表明该对消器能抑制近距离目标干扰。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联合射频耦合与数字重建的射频域对消方法.射频耦合对消阶段根据最小化加权信道响应原则优化抽头系数,将干扰强度更高的线性成分赋予较大权重,等效减小了多抽头对消带宽,从而增大该阶段干扰对消比.数字重建射频对消阶段对发射机功放、干扰信道和多抽头射频对消结构联合建立非线性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提取模型参数,在数字域重构干扰信号并利用射频链路发送到射频域以对消剩余干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降低硬件复杂度的同时仍能获得高对消比.  相似文献   

8.
基于用户信息比特最大后验概率解码的因子图表示及和-积算法,通过干扰估计值的渐进性能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的迭代多用户解码器,多用户检测模块的基本结构类似于并行部分干扰对消检测,但干扰估计来自信道译码模块,同时,信道译码模块还提供干扰估计误差特性,多用户检测模块据此选取消除估计多址干扰的比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这种接收器接近单用户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9.
域变换结合参数估计干扰对消的智能天线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新的域变换结合参数估计抗多址干扰的算法。同文献[1]中的方法相比,在具有相似的误码率性能的基础上,具有更快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10.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并行干扰抑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两级并行干扰对消算法(PIC)的性能,并通过基于MATLAB和COSSAP软件平台的系统仿真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研究和仿真结果都表明,PIC算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系统的误码性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改进,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基本能够保证系统误码性能的稳定性,是一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算法。  相似文献   

11.
首先提出了一种将完全并行干扰抵消(PIC)与阵列天线相结合的空时多用户检测技术。给出的仿真结果证明:引入PIC算法后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系统性能得到改善,计算复杂度得以降低;但是由于PIC随着级数的增加出现不稳定状态,因此针对它的收敛文中又提出一种大系统中(用户数和扩频增益趋于无穷,而其比值保持恒定)的部分并行干扰抵消算法,以此作为完全PIC算法的一种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这种部分PIC算法误码率最终收敛于MMSE算法,并且收敛因子的计算有所简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LMS算法用于部分并行干扰抵消器(PIC)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变步长LMS自适应算法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利用变步长自适应算法收敛速度快且具有较小稳态误差的特点,使计算出来的部分干扰抵消系数更可靠。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案,在误码率性能方面优于传统PIC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多级并行部分干扰抵消算法应用于CDMA系统的性能。建立了系统信号模型,给出计算误码率的公式。对多级并行完全干扰抵消算法与多级并行部分干扰抵消算法进行了比较,认为部分干扰抵算法比完全干扰抵消算法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BCJR algorithm proposed by Bahl et a/and linear soft decision feedback, a reduced-complexity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implified PIC) for convolutionally coded DS CDMA systems is propos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we compare the simplified PIC with the exact PIC. Itshows that the simplified PIC can achieve the performanceclose to the exact PIC if the mean values of coded symbols arelinearly computed in terms of the sum of initial a prior loglikelihood rate (LLR) and updated a prior LLR, while a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loss will occur if the mean values of coded symbols are linearly computed in terms of the updated aprior LLR only. Meanwhile, we also compare the simplifiedPIC with MF receiver and conventional PICs. The simulation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plified PIC dominantly outperformsthe MF receiver and conventional PICs, at signal-noise rate(SNR) of 7 dB, for example, the bit error rate is about 10 4for the simplified PIC, which is far below that of matchedfilter receiver and conventional PIC.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多级并行完全干扰抵消算法和多级并行部分干扰抵消算法应用于存在定时误差的CDMA系统中的性能。建立了系统信号模型,给出计算误码率的公式。作了在有远近效应情况下的性能比较。得出多级并行干扰抵消算法比传统的单用户检测性能优越,部分干扰抵消算法比完全干扰抵消算法性能优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ulti-stage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cheme by modifying the conventional multi-stage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er (PIC). At each stage, it first converts the interference-cancelled outputs from previous stage into the a prior information, in terms of which the bit mean values are computed and the multi-access interferenee (MAI) for each user is evaluated, and then an interferenee cancellation is performed to obtain further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o reduce the implementation complexity, wegive an approximation expression for bit mean value. The performance over AWGN channel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PIC. The user number K= 7 and spreading factor N= 13 are chosen as simulation parameters.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IC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PIC both with 2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C) stages, at bit error rate of 10^-3 , for example, about 3 dB performance gain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PIC. It is also shown that our proposed PIC with 1-stage i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PIC with 2-stage in performance, which is of practical value because PIC with fewer stages can bring about shorter processing delay.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HSUPA的迭代并行分组干扰消除算法.介绍了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干扰重构/减去的干扰消除技术的处理流程,并设置系统级仿真参数,通过链路级Short term仿真曲线图上的误块率、干扰消除效率,可间接计算获得这种算法所带来的IC增益.  相似文献   

18.
在谐波干扰下,传统同步控制数字信号输出方法存在谐波频率偏移、波形畸变大、输出信号同步性差的弊端。为此,提出一种新的逆变器并联系统同步控制数字信号输出方法。通过分数傅里叶方法实现谐波干扰抑制。以两个逆变器并联系统向相同的负载供电为例,对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研究。不同逆变器并联系统通过采样同步总线中共享的信号,求出相位误差,依据获取误差对正弦基准数字信号输出进行同步控制。在同步控制的过程中添加频率控制,使得不同逆变器的频率保持在稳态频率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保证数字信号输出的同步性,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针对移动通信环境中存在的多径衰落和多用户干扰问题,研究了基于并行相关累加器结构的CDMA同步捕获方法,给出了多径衰落信道的数学模型和同步捕获系统模型,采用状态转移函数导出平均捕获时间计算公式,在综合考虑多径衰落,扩频序列自相关,多用户干扰和背景噪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检测器判决变量的统计分布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