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段召艳 《地质与勘探》2021,57(4):837-851
东炉房铜钼矿床位于扬子西缘坳陷带,是滇西北香格里拉地区近年新勘查评价的中型矿床,该矿床具大型规模远景。本次通过地质详查及综合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床特征,理清了成矿规律,提出了深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区。研究认为:铜钼铅锌金多金属矿化与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复式侵入岩紧密相关,矿化蚀变具有斑岩型-矽卡岩型-中低温热液脉型成矿系统特征;矿区共圈定24条矿体,其中斑岩型钼(铜)矿体3条,矽卡岩型铜(钼)矿体14条,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金)矿体7条,具有由内到外,由高温至中低温为Mo(Cu)→Cu(Mo)、Fe→Pb、Zn、Au的斑岩成矿系统元素分带特征;结合矿区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矿区外围及深部圈定3处寻找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找矿靶区。该矿床的评价对区内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叶锡芳 《地质与勘探》2014,50(2):257-268
文章通过对东准噶尔蒙西矿床蚀变、矿化和元素分带特征的研究,厘定了蚀变类型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探讨了两期矿化蚀变所对应的斑岩体,初步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型。结果显示蒙西斑岩铜矿区蚀变与成矿具双系统叠加结构:地表和浅部的钾化和铜钼矿化与花岗斑岩密切共生。矿区大面积绢英岩化-黄铁矿化-青磐岩化、深部发育的钾化磁铁矿化,及从上往下的Ag、Pb-Zn与Au垂向分带的矿化与深部发育的闪长玢岩有关。地表和浅部花岗斑岩及其伴生的钾化、铜钼矿化是花岗斑岩铜钼矿化蚀变系统的根部与残留,而闪长玢岩成矿系统以铜金矿化为特征。基于新建立的成矿模型与已有的勘探成果,推测深部存在隐伏的Cu-Au矿体。  相似文献   

3.
富克山铜钼矿是黑龙江省近年来的重大找矿成果之一.详细的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发现该矿床具有典型斑岩矿化特征.该矿床致矿斑岩为闪长玢岩,该岩性的侵位导致其自身及围岩中的钾化、黄铁绢英岩化和晚期绿泥石-黄铁矿三期蚀变.矿化主要赋存在与黄铁绢英岩化相关的伟晶岩和花岗闪长岩中.蚀变矿化与致矿闪长玢岩枝的空间分布特征指示矿区南西向深部可能存在大规模致矿岩体.白云母族矿物Pos2200和绿泥石的Pos2250峰位值研究发现,二者受原岩成分影响较大,不宜作为下一步找矿的勘查指标.白云母族IC值(伊利石结晶度)和绿泥石中MnO则主要受到温度的控制,是寻找热液矿化中心的有力工具.该项研究表明,蚀变矿化特征与SWIR分析结合将对矿床勘查起到较为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Don Javier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斌  方针  叶震超 《矿床地质》2013,32(6):1159-1170
Don Javier矿床是在秘鲁南部新发现的大型斑岩铜钼矿床,位于秘鲁古近纪斑岩型铜钼成矿带内。该矿区主要出露Yarabamba花岗闪长岩体,NW走向的矿体赋存于英安斑岩及其围岩中。主要的矿石矿物有黄铜矿、辉钼矿、辉铜矿等。矿化蚀变由内向外依次为钾化、石英-绢云母化、泥化、青磐岩化,具有典型斑岩型铜矿床的蚀变分带特征。矿体呈筒状,主要分布于石英-绢云母化蚀变带中。矿区内的英安斑岩有4期,其中的前2期与矿化有关,后2期为成矿后侵位。NW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对成岩成矿具有控制作用。与同一成矿带内相邻的Cerro Verde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相比较,两者具有类似的成矿特征。找矿实践表明,强烈的蚀变带、低阻高极化激电异常是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5.
滇西北红牛—红山铜矿床是义敦—沙鲁里岛弧上与晚白垩纪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的典型的斑岩-矽卡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模式、矿床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了红牛—红山铜矿床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重力+激电和高精度磁测+土壤化探测+工程验证"组合勘查技术方法、"燕山晚期石英二长斑岩+接触带矽卡岩和层间破碎带矽卡岩+重力低异常+高磁异常+高视极化率和低视电阻率异常+Cu-Mo-Pb-Zn-Ag-Au等元素综合异常"组合勘查模型。地质调查研究确定矿床成矿地质体和找矿地质体、矿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建立矿床"四位一体"的成矿模式和区域-矿区地质找矿模型。区域中小比例尺的土壤化探测量确定区域找矿靶区,大比例尺土壤化探测量进一步缩小找矿靶区,逼近矿体赋存部位。矿区处于1∶5万土壤测量圈定的Cu-Pb-Zn-Mo-Au-Ag元素综合高异常区,1∶2.5万土壤测量圈出Cu-Pb-Zn-Ag-W元素综合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元素套合好,与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域异常相对应。区域重力低异常区和正磁异常强度高区域是重要的找矿靶区,矿区大比例尺磁异常和激电异常区确定了矿体的空间位置和产状;矿区铜(铁)矿体赋存区为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异常区,高精度磁测表现为正负磁异常相伴。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勘查模型对矿区深边部找矿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斑岩型铜矿床勘查标识体系,是建立在全球超大型.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丰富研究成果和勘查经验基础上,凝炼不同矿床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来作为斑岩型铜矿床普适性标志和区分标准,探寻矿床特征与勘查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大程度结合科研成果,优选科学的勘查方案并给出评价依据,构建以地质事实→成矿机制研究→勘查方法应用“三位一体”的勘查标识体系。该体系架构分为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机制和勘查方法三个部分。建立斑岩型铜矿床勘查标识体系将有利于增进对斑岩型铜矿床的有效勘查。本文以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西藏驱龙斑岩型铜.钼矿床、环太平洋东段成矿域的智利ElTeniente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中亚成矿域东部的蒙古OyuTolgoi斑岩型铜.金矿床三个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为例,重点对比勘查标识体系中矿床地质和致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归纳提炼不同矿床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对构建斑岩型铜矿(床)勘查标识体系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产于不同构造环境下的三个斑岩型铜矿床中均发育钾化带、青磐岩化带和绢英岩化带;铜矿化在钾化带和绢英岩化带中均有发育,钼矿化更倾向于在含水蚀变如绢云母化带、石英.绢云母蚀变部位,金矿化赋存于钾化带发育部位;矿化中心向矿区外围硫化物具有斑铜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的分布规律,铜矿化和钼矿化相叠加,但高品位的铜钼矿体相分离。驱龙矿床未发育ElTeniente矿床和OyuTolgoi矿床共有的(高级)泥化蚀变,可能与其形成环境或剥蚀有关。在地球化学数据收集中,为了确保数据分析的有效性提出筛选方法和程序。岩石地化数据结果显示:致矿斑岩体主要由30%~50%斜长石斑晶和60%左右基质(石英、钾长石)组成,均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埃达克质岩石,具有相似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但是致矿岩体的硅碱成分、稀土元素配分模式、Sr-Nd同位素表现出与产出环境一致的变化规律,Sr/Y-Y图解显示ElTeniente矿床较驱龙矿床和OyuTolgoi矿床的致矿岩体表现出更典型埃达克岩特征。总之,斑岩型铜矿勘查标识体系的提出和以三个矿床为例的初步探讨为下一步构建该勘查体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频激电法对蒙古国某铜钼矿区进行地球物理勘查评价,圈定出多个高视幅频率异常区,经工程验证异常均由铜钼多金属矿体引起,矿体赋存于蚀变破碎带、花岗闪长岩及闪长岩等,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矿床规模为中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频激电法可快速圈定铜钼多金属矿化异常体,并为后期探矿工程部署提供依据,是寻找同类型矿床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班公湖西段的多龙矿集区还有较大的斑岩Cu-Au矿床成矿前景和资源潜力。通过2013年一年的勘查工作,率先在铁格隆南取得突破,获得的铜资源量达到超大型矿床规模,使其一跃为多龙矿集区规模最大斑岩铜(金)矿床,成为2013年全国重大勘查突破之一。该矿床位于多龙矿集区中部早白垩世美日切错组火山岩分布区,成矿与早白垩世以浅成相侵入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及其相伴产生的热液角砾岩有密切时空关系。矿体主要产于下中侏罗统色哇组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夹深灰色至深黑色粉砂质板岩和成矿斑岩体中。矿体呈隐伏穹隆状,延深巨大,铜矿化呈网脉状、细脉状和浸染状,热液蚀变发育、分带明显,以硅化强烈、绢云母化以及广泛叠加的高级泥化蚀变为显著特征。矿区剥蚀程度甚低,地表只局部出现褐铁矿化和粘土化,但未见铜矿化,向深部蚀变矿化逐渐增强,矿化延深达千米未封闭。铜矿化上部表现为以辉铜矿-蓝辉铜矿-硫砷铜矿为特征的Cu-S体系,向下转变以斑铜矿-黄铜矿为特征的为Cu-Fe-S体系,铜矿化伴生Au、Ag矿化,并呈正相关关系,与多龙矿集区内其他斑岩Cu-Au矿床相比贫金。该矿床的勘查突破,为矿业公司勘查选区提供了范例,对区域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柞水_山阳矿集区内矿产多种多样,构造_岩浆_成矿作用明显,斑岩_矽卡岩型铜矿床成矿条件良好,尤其是冷水沟地区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期花岗斑岩体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从冷水沟斑岩体到外围表现为斑岩型铜钼矿床(洞子沟和孔雀垭地段)、矽卡岩型铜矿床(双龙寨和银洞垭地段)、构造蚀变岩型金银矿床(南沟和徐家湾地段),构成了完整的斑岩成矿体系。岩体蚀变强烈,其中绢英岩化和矽卡岩化与成矿关系最密切。根据脉体穿插关系,可将成矿期分为4个成矿阶段,铜钼矿床主要形成于热液早_中期。斑岩体显示高钾钙碱性地球化学特征,属I型或I→A过渡型,形成环境属燕山期陆内碰撞后伸展环境。文章综合研究了矿化特征、流体包裹体、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建立了冷水沟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型,并总结了找矿标志。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对构造_岩浆_热液成矿作用的研究,加强对岩体和矿体深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赤峰敖仑花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巧 《地质与勘探》2010,46(6):1019-1027
敖仑花斑岩钼铜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西拉木伦河断裂北侧成矿带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钼铜矿床,敖仑花铜钼矿主要赋存于斜长花岗斑岩中,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等蚀变发育,并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石英网脉极为发育,网脉的密度可指示矿化作用的强度。本文在分析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从横向和垂向上测量石英网脉密度的变化规律以及蚀变分带规律的基础上,总结矿床的找矿标志,指导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1.
新疆玉勒肯哈腊苏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矿床位于新疆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矿床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及中泥盆统北塔山组辉斑玄武岩等火山岩中.矿区韧性剪切变形强烈,岩体和矿体糜棱岩化发育.矿区发育多种蚀变,由矿化岩体向外总体具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硅化、绢云母化-青磐岩化蚀变分带特征.矿化主要分布于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硅化蚀变带中.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不规则状.矿化呈浸染状、团块状、团斑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成矿元素以铜为主,伴生金、钼、银.化探、磁法、激电测量及频谱激电测深等对矿区勘查工作具较好指示作用.矿区处于1∶5万物探激电异常和Au,Cu,Ag,Mo,Cr,Ni,Co等元素组成的化探异常中.从矿体不同勘探线剖面及水平标高的矿体形态及变化趋势分析,矿区南东深部有见矿可能,推断矿区北部频谱激电测深异常及1∶5万激电异常部位有矿体、矿化体存在.  相似文献   

12.
河南秋树湾铜(钼)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伏雄 《矿产与地质》2003,17(3):233-236
通过对秋树湾铜(钼)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着重对其成因进行相关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秋树湾铜钼矿化与花岗闪长斑岩在矿化蚀变分带特征、稳定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等方面具有成因联系,并符合斑岩型铜矿床的一系列特征。认为该矿床是复合斑岩型铜(钼)矿床,指出矿床及其外围具有大型规模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益克郭勒钼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东段近年来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深部新发现有厚大、高品位隐伏Mo矿体。文章通过研究分析矿体基本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成因特点等,结合地球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信息,认为矿床为斑岩型钼(铜)矿床,自岩体外至岩体内具有青磐岩化带→钾化+硅化带→黄铁矿化壳→钾化带的蚀变分带,属于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成矿母岩为具埃达克质的侵入岩,矿化引起的弱磁异常和地球化学异常具有面积大和向深部拓延的特点,显示深部具有较大找矿前景;激电测井及原生晕分析成果显示,成矿最有利位置应位于ZK001的NE及NW向,也就是C2磁异常0值线及两侧弱磁异常区位置上。研究结果初步指出了找矿方向,并对研究区找矿前景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马宏卫 《矿产与地质》2007,21(5):520-526
商城汤家坪钼矿是近年在大别山地区探明的一处大型钼矿床。该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花岗斑岩体空间位置、岩石类型、蚀变特征密切相关;在三度空间内,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严格受斑岩体控制;Mo异常浓度分带清晰,其内带指示了钼工业矿体位置,中带反映了边界矿体和强矿化范围,外带反映了弱矿化和矿化蚀变范围。在对成矿地质背景、指示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冀北燕辽多金属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带内铜钼矿床多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柴家沟钼矿是近年该带上新探获的一座大型斑岩型矿床。文章描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对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矿石质量进行了较细致分析,并探讨了矿床成因,指出了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是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共同作用产物,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斑岩及周围花岗岩中;围岩蚀变作用强烈,以钾硅酸盐化、黄铁绢英岩化、高岭土化为主;辉钼矿硫同位素测定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源岩浆,成矿流体包裹体盐度w(NaCleq)介于1.7%~18.9%之间,均一温度介于140℃~398℃之间,显示出中等盐度、中温热液特点;成矿压力介于9.83~49.01 MPa之间,成矿深度介于0.33~1.63 km之间;围绕花岗斑岩和F2断层、穹窿构造是直接找矿方向,同时典型矿化蚀变组合、区域多金属地球化学异常和低阻高极化的地球物理异常区域是有利的找矿靶区,柴家沟钼矿床具有超大型钼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西南三江北段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是位于三江成矿带的大型铜(钼)矿床。虽然该矿床在找矿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但关于矿床成矿模式的理论研究较少。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花岗斑岩的矿物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测试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化学成分及C、H、O同位素组成,探讨其热液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结果表明:该矿床为斑岩型铜钼矿床,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斑岩体,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组成的混合热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纳日贡玛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式,利用Micromine软件建立了矿床三维立体模型,其成果为矿床成因的认识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郭百创 《地质与勘探》2013,49(1):185-200
喇嘛朝鲁图铜钼矿床是近几年在蒙古国东部发现的一处中型斑岩型矿床.该矿床的形成与华力西晚期、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具有较明显的叠加成矿特征.通过对矿床成因、地球化学特征、蚀变带分带特征及矿化特征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将该斑岩型矿床与南部的查布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归纳为一个统一的矿床成矿系列,初步建立了斑岩型-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矿区及其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8.
广西平南县罗平钨矿床位于桂东大瑶山成矿带中部六岑金矿田内,矿体赋存在加里东期花岗斑岩脉中及其外接触带附近。矿石岩性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斑岩和硅化、黄铁矿化变质砂岩,有用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少量黄铜矿、辉钼矿,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主,蚀变范围广,总体上呈面状分布。钨矿控矿条件主要有凭祥-大黎深大断裂、加里东期岩浆岩及寒武纪地层,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岩,部分来自地层。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晚期,结合矿化特征表明,该矿床成因类型属加里东期斑岩型钨矿床。加里东期花岗斑岩体及其接触带石英细(网)脉发育地段、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和W-、Mo-Bi-Cu化探异常组合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地球物理资料表明该区深部找矿空间大,地球化学资料亦表明该区找矿前景好,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推测该矿床具有寻找大中型以上规模钨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新疆希勒库都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希勒库都克为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钼为主的铜钼矿床.在对矿床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和矿石特征、矿化阶段和分带、围岩蚀变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认为希勒库都克矿床以铜-钼组合、细脉浸染状矿化为特征,成矿与中酸性(次火山)斑岩脉有关,围岩蚀变具斑岩矿床的分带特征.成矿物质来自含矿斑岩,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水和天水混合.成矿温度和盐度较高,属斑岩铜钼矿床成因.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327.1±2.9)Ma.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矿床含矿斑岩锆石U-Pb年龄为(329.2±8.2)Ma,SiO2在70.37%~73.46%,K2O在3.65%~3.96%,铝饱和指数(A/CNK)为0.99~1.03,σ为1.48~1.87,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矿床产于后碰撞构造环境,在新疆北部这类斑岩铜钼矿床具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秘鲁中部莫罗科查地区在板块俯冲引发的中新世构造-岩浆-热液作用下,形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等多种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化.文章选取该地区超大型特罗莫克铜钼矿床为典型矿床实例,通过岩石学、岩相学和年代学系统研究,深入剖析矿床的蚀变类型和矿化地质特征,并结合区域岩浆-热液作用过程,总结其区域成矿特点,以期为该区资源勘查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典型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特罗莫克铜钼矿的成矿期花岗闪长岩、长石斑岩、石英斑岩及英安斑岩等多期岩体在9.4~7.3 Ma之间相继侵位,并伴随形成多种蚀变矿化,其中铜钼矿化主要形成于8.0~7.8 Ma.矿区主要发育钾硅酸盐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黏土化、矽卡岩化、角岩化等典型的斑岩矿床蚀变特征,而矽卡岩中发育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滑石等多种钙质和镁质矽卡岩矿物.铜钼矿化以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块状等形式产出,且矿化自中心向外围,依次具有铜-钼→铅-锌→铅-银的元素分带.结合莫罗科查区域主要发育的3个持续了3.5~0.3 Ma的中新世岩浆热液中心(北侧Codiciada杂岩体、中部Toromocho岩体和西部Ticlio斑岩),以及与之相关的蚀变和矿化特征,笔者认为,围绕岩浆热液中心,区域成矿呈现中心斑岩-矽卡岩型、外围浅成低温热液脉型多金属矿化的分布规律,矿化整体呈现自中心向外围的铜—铜锌—铅锌银规律性分带特征,该类"多中心式"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蚀变-矿化规律应在未来区域矿产勘查工作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